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我在六朝传道 > 第三百五十五章 逆天

我在六朝传道 第三百五十五章 逆天

作者:日日生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4 20:32:34 来源:小说旗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

大地上一片生机勃勃,道路两侧的青草,顶着料峭春寒,早已青青满路。

路边凉亭内,一个道士低着头,看地上的蚂蚁。

李渔看着林灵素,不禁好笑道:“宫主,为何事发呆?”

他们两个,今日在汴梁城郊,是为了迎接一个人。能让这两个人一道来迎接的,不用想也知道是道门中的高人。

林灵素啧啧两声,说道:“这时节,为何有蚂蚁?”

李渔呆了一瞬,也皱起眉来,惊蛰还没到,哪里来的这么多蚂蚁。

“九州风云,六朝大地,俱在调兵遣将。只怕是这隆隆马蹄声,滚滚战车辕,已经胜似春雷惊蛰了。”

林灵素叹息道:“大汉灭亡之后,六朝瓜分江山,本以为能消停个百十年。谁知道竟然乱的如此之快,这一回的乱世,怕不是比黄巾还要酷烈。”

李渔摇头道:“不至于吧,我看大家都挺好的,没有一国向外开战。”

“前些日子,一直采取守势的大魏,向荆州调兵。大魏兵马屯田已久,这次调动,肯定不是去江边种地的。曹操这么多年没动静,很多人都已经忘了,他以前几十年不下马背,率兵南征北战的事了。

大唐兵马最强盛,兵分两路,用心昭然若揭。东吴一直不安分,想要乘着方腊之乱,染指江南道。

大明也朝北增兵,虽然不知道意图,但是总归不是去打猎的。”

合着就大宋没动静,但是大家都想来揍你,你可不就也是一个参战国了么?

“这...天下承平几十年,大家过的好好的,怎么突然都不安分了。”李渔暗叫倒霉,自己没赶上好时候。

林灵素看着李渔,沉默了一会,说道:“人心思变啊。不止是这六朝,佛道之争,佛门内乱,西方神战,北方蛮族,山雨欲来风满楼,你我在这乱世之中,也该早作打算。”

“上一次黄巾之乱,多少修为通天之辈,最终也难免身死道消。”

李渔蹲坐在栏杆上,一跃而下,吐出嘴里的草杆,“我们拿下大宋,扶福金登基之后,便能有如大宋般庞大家底。难道如此基业,还不能自保么?”

“大宋就像是一块肥肉,你我盯着,别人也未尝不馋。到时候能得几分,能不能得,都尚未知,安敢懈怠。”

李渔一下子有些紧张,林灵素说的颇有道理。

“蔡京老贼,为了一己私利,正在把大宋拖进深渊。”李渔沉声说道:“不管事交恶大唐,还是纵容女贞,都是取死之道。此时理应交好邻国,消弭内患,先除掉明教,然后稳定西北,靠着宗泽和西军两路人马,保全大宋的利益,才是正道。”

“这番金玉良言,咱们的皇帝陛下,是肯定听不进的。”林灵素笑道:“所以我打算提早举事,你以为如何?”

“绝对不行!”

李渔斩钉截铁地说道:“既然定下了五年,就不要想着提前。我所有的布置谋划,都是根据五年之期来的,五年时间只短不长,已经十分勉强。若是强行提前,没有一点点胜算。”

林灵素叹了口气,说道:“我就是随便问问。这次咱们只要和唐皇帝把事情处理好,便是多了几分胜算。”

老林是一个急性子的人,李渔是知道的,他沉不住气也在李渔的算计之中。

林灵素行事很偏激,虽然看上去他云淡风轻的,但是真让他谋划一件大事的时候,处处透着浮躁,激进,恨不得一口吃个胖子。

李渔知道,自己能不能成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能不能按捺住躁动的老林,别让他冲动坏事。

两个人正在商量的时候,远处来了官道上,一头高大的驴子,托着一个青袍道士,慢慢走来。

这头驴比马还大,通体雪白,仔细一看,道士在驴背上,是倒着坐的,可谓标新立异。

“通玄先生到了。”林灵素笑着说道。

李渔看着倒骑驴的通玄道士,心里十分好奇,翘着脚望去。

他还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叫张果老。

李渔和林灵素这次要等的,就是他。

“两位道友,久等了。”张果老跳下驴背,大声说道。

林灵素笑道:“前辈远道而行,我等不过是在这凉亭里坐着而已,岂敢称辛苦。”

“元妙真人老朋友了,这位小友,想必就是正经道友吧?”

“小子李渔,见过通玄真人。”

“我虽然人在大唐,正经道人的名声,可是如雷贯耳了。”张果老笑道。

李渔笑道:“此处不是待客之地,咱们到元妙山再说话吧。”

张果老和林灵素关系特别好,一路上说说笑笑,十分亲近。

李渔见怪不怪,因为他们凑巧又是一类人----佛门半路改道士。

从佛入道的修士,往往能闯出一片天地来,有很多名声特别大的。

张果老比林灵素好一点,他以前是蔡里山人,山坡上有一古庙,庙中有一老僧带着三个和尚。

当时最小的和尚叫张果老,除侍候老僧外,还干劈柴、担水等杂活。

一天晚上,张果老挑满缸水,至次日,一滴未用,缸水竟然全无。

老僧责骂其偷懒,张果老不知其因,只得重新挑满缸水。

第二天,缸水又不用而尽,老僧气怒,将其痛打一顿。

张果老甚感委屈,心中诧异,决心弄个水落石出。

晚上,又挑满缸水,藏于暗处窥视。半夜时分,忽从庙外跑进两个白胖光腚小孩,来至缸前,头伸进缸中喝水。

张果老上前捉拿,转瞬却不见了。果老便把所见情景如实告知老僧。

老僧心中已经有数,他命张果老仍把缸水挑满,不要声张。

晚上,老僧拿根钢针,纫上长长的绒线,和果老藏于水缸不远的暗处。

不久,果然两个光腚小孩又来缸边喝水。老僧乘他们头伸进缸中之时,跑上前去,把钢针扎进小孩腚上,只听“哇”的一声尖叫,小孩又不见了。

老僧和果老顺着绒线查找,至庙外墙角处,红线入地。

老僧令果老拿来铁锹挖掘,结果挖出两个形似人体的东西来。老僧知是人参,令果老烧火煮熟,并告知不准品尝。

庙里生活清苦,年幼的张果老把挖出之物放于锅中,生火煮了一会儿,香气扑鼻,早就馋口流涎,忍耐不得,便捞出品尝,味道鲜美。

果老仍馋涎不止,索性取出吃个精光。

果老畏老僧责怪痛打,想逃走了事。

可惜他得罪了方丈,还想跑?

刚出庙门,老和尚就追了出来,张果老见树上拴一头毛驴,回头把锅中所剩汤水取出给驴喝了,然后骑上驴背,朝东逃去。

为怕老僧前来追赶,便倒骑毛驴往后观望。

张果老食仙参已成仙人,毛驴喝了汤水也成为神驴,从此果老骑着毛驴遨游四海去了。

这等机缘,是别人羡慕不来的。

三个人来到山上,神霄宫弟子都出来迎接,张果老笑着一一回应。

等到神霄宫留在山里的十三名弟子都问候过,张果老跟着李渔、林灵素来到丹房。

三人各找一个蒲团坐下,李渔说道:“这次请先生来,不为别的,只是想缓和一下与大唐皇室的关系。素问通玄先生,乃是大唐皇室的座上客,故而斗胆要先生帮忙说活一下。”

张果老仰着头,想了一会,低头说道:“你们没赶上好时候。那唐皇帝李世民,已经恶了道门,连袁天罡、李淳风这样的官府中人,都不受皇帝待见了。”

“何至于此,不就是算出一个会有女皇登基么,又不是什么大事。”李渔没好气地说道。

“此事在唐皇眼中,比天都大!”

李渔笑道:“通玄先生,我要说的就是此事,先生见到唐皇李世民,可以跟他说,我等愿为大唐解此厄!”

“哦?”张果老一下来了兴趣,问道:“这也能解?”

林灵素接口道:“没错,既然天命有一个女皇,我们愿意施法,扭转天机,让女皇从大宋诞生。”

你李二不是怕女皇帝篡夺大唐江山么,我们把这个厄运接过来,够意思吧?

“竟有如此神术?”张果老犹疑道:“此时并非空穴来风,你们不要想着诓骗唐皇。那女皇的天机,是钦天监的道士们合力算出来的,即使是面对唐皇的雷霆之怒,他们也绝不改口。可见钦天监的赤胆忠心,和此事确可相信。你们若是打算去胡吹一通,到最后钦天监算出女皇仍然会在大唐登基,恐怕会彻底惹怒唐皇。”

李渔心中算计道,女皇不是别人,就是武则天。

她现在应该是武士彟的女儿,在剑南道当官小姐,自己去把她拐走,想办法改掉她的命运。

她登上女皇之位,可以说是步步惊心,稍微走错一步就难以成功。

自己有大把的机会,把她带跑偏,这还不是小事一桩。

李二如此崇信佛教,甚至要拍玄奘去西天取经,多半就是佛门中人,诓骗他可以改变天机,消弭女皇一事。

自己可比那些和尚,靠谱多了。

“通玄先生尽管放心,你就说我李渔,愿意去长安!逆天改命之前,绝不回来。”

张果老没有想到,李渔有这个决心,不禁侧目而视。

看来这个最近名声鹊起的后生晚辈,他不是徒有虚名,而是真有点本事啊。

这么难的事,大唐钦天监都无能为力,他竟然敢担下来。

“正经小友,须知那唐皇帝不是宋皇帝,那是一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君,君前无戏言啊。”

“绝无戏言!”

张果老看向林灵素,后者微微点头,表示信任。

“好!既然如此,我有什么好怕的。”

---

李渔从元妙山神霄宫下来,骑着照夜玉狮子,招摇过市。

这匹白马虽然神竣,但是汴梁街头这样的灵兽很多,也不是特别显眼。

李渔根本没打算长期隐瞒自己回来的消息,相反他十分高调,已经让弟子们,以后不许称呼他为掌门师伯,而是要叫大圣。

正经大圣...

毕竟自己的段位在那摆着,龙女所说的六个境界,就是大良贤师的境界划分。

真的修到了仙人,估计便能如以前的大良贤师一般,呼风唤雨,神通广大了。

突然,他眉心一皱,感觉到一股熟悉的气息。照夜玉狮子,也刨蹄嘶叫。

他侧过头去,发现身后就是汴梁寻常的街道,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走了几十步,那股气息一直跟随着自己,没有隐匿,看来是友非敌。

他在大街上跟着自己,不敢相认,必定是有什么苦衷。

李渔眼珠一转,策马晃晃悠悠,来到汴河。

北湾依旧是达官贵人的后花园一般,河面上遍布豪门的画舫。

李渔登上大乔那艘,如今人去船空,只剩下一个老妇守着。

她正坐在船头,百无聊赖,小姐走后,她自己守着这个画舫,每天除了吃喝,也不下船。

大小姐有时候会回来,甚至会带着二小姐一块来,那时候是她最开心的时候。

听到动静,她转头一看,看到李渔,神色一动,叫道:“姑爷。”

这一声十分自然,小姐的男人,自然就是乔家的姑爷。

李渔点了点头,笑道:“叶妈,我在这里招待一个客人。”

“老身去准备下酒菜?”

“不用。”

说完之后,叶妈也不多说话,又重新坐了回去。

画舫中,走上来一个人,他左右看了一圈,十分自然地迈步进来。

李渔一看见他,笑着骂道:“时迁儿,你死哪去了?”

时迁装模作样地咳嗦一声,待确定左右没人,才上前拜倒:“师父,可算是见到师父了。”

“你到哪去了,修炼有没有落下?”

时迁整理了一下激动的心情,把自己的经历一说,李渔不禁目瞪口呆。

时迁是大唐派来汴梁的卧底...

他的任务是打探自己的消息,然后报给大唐...

......

李渔脑子一时间有些嗡嗡的,半天才回过神来。

“师父,我既然回来了,便不再出去,就在宗门中侍奉师父左右,随师父学道。大唐那边的人,就让他们找去吧!”

“不行,你还得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