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我在六朝传道 > 第四百零三章 内斗

我在六朝传道 第四百零三章 内斗

作者:日日生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4 20:32:34 来源:小说旗

天下局势风云变幻,荆州大战一触即发。

其他五朝都绷紧了神经,调兵遣将,积蓄实力。

唯有大宋,在铆足了劲修园林、建宫殿、搜罗奇珍异宝,花石美人。

李渔心底长叹一口气,宰相姓蔡,皇帝叫佶,真不愧‘菜鸡’组合。

蔡京见他半天不说话,轻咳一声,问道:“小道长?”

“哦,我已知晓了,堆玉楼的事,不急着用铜器,我们正经门愿出些钱财,把这些佛像赎回来。”

蔡京笑道:“都是些微末小事,何须如此,小道长要用哪去便是。来人呐,研磨备纸,我给工部写一封信你们送去。”

老贼笑呵呵的十分客气,李渔心里却十分清楚,这老东西正和御灵堂勾勾搭搭,对自己多半也没安好心。

他起身道:“如此,便多谢太师了。”

离开了蔡府,李渔骑着马,来到城郊的一处宅子外。

四下无人,只有稀稀疏疏的竹子,在院外的过道上摆动。

李渔捏了一个隐匿诀,身影一动,凭空消失,然后跃上墙头。

来到宅子内,李渔手指一动,放出一股灵力,顺着这股灵力,找到了花子虚。

他正在凉亭内打坐,看样子是在修炼,这小子有一个好养父,所练的功法也不错。

只不过以前心思不在这上面,不管怎么催促,他这是逛青楼、斗鸡犬,没有一点心思用在修炼上。

自从上次被李渔折磨的自断子孙根,花子虚修行路上最大的阻碍没有了,天天十分用功。

水灵之力缠绕着花子虚的手腕,李渔窥视他的气海,发现这小子正要破关,很快就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修士,靠自己过了筑基期的那种。

李渔心底一笑,暗道自己也要给他一点甜头,所谓恩威并施。

虽然这小子已经被寒毒逼得没有了半点尊严,他这么努力的修炼,也是为了混进高层,套取更多更有用的情报,到自己那里换解药罢了。

李渔捏了一个筑基丹,混在水灵之力中,从他的手腕处打入气海。

花子虚浑身一振,经脉内的气息奔腾,灵力逐渐充沛起来。

他的眼睛一下睁开,露出一丝喜色,自己竟然稀里糊涂就突破了。

等他看到眼前的人,吓了一跳,忙不迭起身,“您怎么来了?”

“看你在修炼,帮了你一把。”

花子虚赶紧千恩万谢,他眼珠一转,突然想起什么来,低声问道:“您这次来,有什么吩咐?”

这小子不但努力上进了,脑子还灵光了一些,李渔不禁无语。

有的人,你给他再好的条件,都难以让他静下心来,反倒不如让他狠狠吃点苦头。

李渔说道:“最近我会安排一个人来找你,你以后便和他接头,什么情报都先给他知道就行。”

“有什么凭证。”花子虚问道。

“我会给他解药。”

花子虚一听解药两个字,就露出一丝狂喜,连忙点头。

李渔心中觉得好笑,这花子虚或许用不了多久,就真能在御灵堂混出点名头来了。

到时候他配合时迁,就能给自己布下一个不大不小的情报网,还可以把御灵堂和大唐六扇门的资源,调动为自己所用。

时迁在大宋,刺探大宋的情报,有自己给他透露消息;刺探御灵堂的情报,有花子虚为他提供内幕,他不升官才怪呢。

至于时迁的忠心,李渔一点也不怀疑,他们师徒的感情很深。

凉亭内久久没有动静,花子虚抬起头来,才发现李渔早就走了。

后院只剩下他一个人,花子虚抹了一把额头,全都是汗水。

当初李渔下手太狠了,时至今日,他一看到李渔,还是双腿浮软,颤颤栗栗。

---

大明,金陵。

一处破庙内,正有一个大汉,手握着一块大骨,嚼的汁液淋漓。

“呸!”大汉啐了一口,骂道:“你当本王是谁?本王乃大明皇裔,俺皇考是永乐大帝,俺皇爷爷是洪武大帝,岂会跟你们这些鸟人,一道祸害大明的江山。”

在他对面,一个文士打扮的人,笑道:“汉王,您还没看清么,您现在不是皇子了,更不是皇叔,而是一个各处通缉的逃犯。刑部早就发下海捕文书,凡是捉到你的,赏银万两。”

朱高煦人高马大,武力惊人,在靖难时候立下赫赫战功。

他不是一般的皇族,他是大明少存的巅峰武将,而且正是当打之年。

“任你说破大天,让俺跟着你们一群鸟人,去打自家的江山,是万万不能的。”

文士眼神阴鸷,“汉王,若非我们给你点吃的,你就连一口肉都吃不到,面都不敢露,还敢自言你家的江山,岂不是贻笑大方?”

朱高煦冷笑一声,“你懂个鸟。”

文士面皮一红,双拳紧握,若不是顾忌打不过这厮,他早就动手了。

他拂袖而去,在他身后,跟着几十个武士。

朱高煦一脚关上庙门,舒服地打了个饱嗝,心里开始算计起来。

自己肯定不能借外力造反,以前的旧部,如今也未必肯跟着自己干。

那薄情的侄儿,和他那痴肥的老爹一样,都是嘴上一套,心里硬如铁石的,更加不会赦免自己。

为今之计,只有逃出大明,等有机会再回来把朱瞻基杀了。

想通了之后的朱高煦合着眼,呼呼大睡起来。

庙顶一个人,听着炸雷一样的呼噜声,摇头笑道:“难怪他争不过他大哥,这心也太大了...”

大明和大宋,都是六朝中的顶级强国,曾经与大唐疆域、人口齐平。

大宋是子孙不争气,快速腐化堕落;大明的衰弱,则更多是因为内斗。

洪武帝继位,把手下的文臣武将清洗了一遍,后来又赶上了靖难,又死了一大批的武将。

虽然大明这几位皇帝,除了建文帝之外,都是有道明君,而且能力很强,但是依然没法避免大明被大唐甩在身后,国力下滑的厉害。

六朝时空中,洪武和永乐的寿元都少了一大半,朱高炽更是没上台就死了,直接由他儿子朱瞻基上位。

所以几十年的时间,已经换了四个皇帝。不过兜兜转转,皇位还是传到了第三辈的手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