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我在六朝传道 > 第四百六十章 仙源

我在六朝传道 第四百六十章 仙源

作者:日日生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4 20:32:34 来源:小说旗

大宋女皇御驾亲征,在鳌山与唐军狭路相逢。

一直分兵作战的岳飞,集中大宋所有兵马,在鳌山脚下与唐军大战一场。

这场厮杀令风云变色,日月无光,两边主帅把排兵布阵用到了极致。

参与的将领,若是用心观看,他们的指挥才能,至少要上升一个台阶。

李靖成名已久,盛名在外,大家当然不意外。对面的岳飞可以说是一战成名,瞬间就可以凭此战跻身六朝几个兵家大师之列。

战场的局势难分伯仲,占据了绝对的人数优势的宋军,在女皇陛下顶在最前面的加持下,士气如虹,鏖战一场。

战后,大唐应国公李靖派人奏请唐皇,直言大宋已经恢复元气,难以轻易攻下,强行占领付出的代价太大。

双方极有默契,谁也没有对外宣传此战,战后大唐退兵,宋人没有追击。

很快,两国互通来使,恢复邦交,腾出手来的岳飞挥师北上,将女贞赶出中原,并且一举夺回燕云十六州。

大宋重回六朝强国之列,女皇赵福金的声望再次空前高涨,岳飞则不下马背,不解战袍,奔赴江南道。

......

开封府,汴梁。

这座六朝第一城,重新恢复了往日繁华,很多店铺从鬼市搬到地上。

杀了那么多官员豪绅,让汴梁空出大片的地契房产,全都被朝廷变卖或者嘉奖官兵。

汴梁发生的事,已经不算新鲜,大唐有玄武门、大明有靖难之变,如今大宋的比起他们来,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

不过若是把这三件事并列,恐怕唐明两国不会愿意,因为人家再怎么闹,也是皇室内部的事,而大宋是被蛮族给打了,可谓是丢尽了脸面。

鬼市中其实也有很多店铺,是做正规买卖的,这些人一般在弄清楚情况之后,都选择了投降。

而且他们的背后,往往是一些正儿八经的古寺名刹、道观宗派...

当然,也有一些被白毛他们乘乱打劫,损失无算。

汴梁既然开放了专供修士买卖的集市,他们也不会放弃在汴梁做买卖的想法,因为任何一个宗门,都是需要钱的。

如此一来,有许多的修士,因为要买一些炼制法宝或者炼丹的原料,也开始往汴梁跑。

更重要的是,汴梁的正经门马上要开英雄会了,商议如何评定天下强者的品阶。

这是一件旷古绝今的大事,也是一个大热闹,很多人都慕名而来,顺便看看自己能排到第几流。

正经门内,李渔背着手,站在大殿外,迎接前来赴会的人。

对于他的这个举动,很多门中长老都表示不理解,私下也觉得掌教有点自视过高了。

这样的事,本该有绝对权威的人士来做,当然谁也不知道,掌教的实力是第几流。

他与人对敌,要么在背后辅助队友,要么就是暗中刺杀。

正面硬打的战绩,外界几乎没有听说过,但是他一手调教出的潘金莲,于无声息间杀了慧成和尚,怎么想他自己也差不到哪去。

李渔笑着和大唐太玄宫的人打招呼,刚刚还有大明龙虎山的道士来。

突然,山脚下一个身影慢慢走来,他身上的僧袍很特别,上面绣着些火焰状的纹络。

他抬起眼来,看向李渔,弯腰道:“大云光明寺僧人陈硕真,前来拜会。”

“大光明寺?”

李渔心中咯噔一声,自己的五行令,就是大光明寺的遗物。

“是大云光明寺,本寺消失中原太久,名字都传错了...”陈硕真笑道。

李渔点头道:“泥丸,带这位禅师去厢房歇息,等到盛会那天,再请禅师出席。”

大云光明寺,是个神秘的地方,没想到竟然还有僧侣。

正这

当然,也有可能是有人冒充的,当初在方腊那边,也有一个说是大云光明寺的幸存者。

陈硕真看了一眼李渔,他的眼神很诡异,你不管从哪一边看去,眼光都很清澈,但就是让李渔觉得有些怪怪的。

很快,山门下又不知何时多了几条劲装裹身、如鬼如魅的人影,手持奇形兵刃,一道赶来。

“大唐,六扇门。”

李渔咽了一口唾沫,客气几句,就让弟子带他们入后山。

来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厉害人物一个也没来,不知道他们是没有现身,还是真的不屑来。

李渔对此丝毫不以为意,这件事总要有人来做,太平道的传人来做,岂不是正好合适。

正所谓当仁不让,至于说天下人捧不捧场,不在乎这一时半会。总有一天,天下大部分人,都以自己制定的品阶来划分,那么剩下的即使不来,也会被好事者通过过往战绩排进来。

天下修士的隔阂太多了,彼此间争夺、仇视、厮杀...

就拿刚才的大云光明寺来说,不管他们以前多么风光,现在也只剩下几个余孽,散布在六朝。

大云光明寺的法术,也有很多就此失传。每一部功法的失传,就意味着千百年来的无数人的智慧的消散。

而且混乱的修道环境,就容易让癞头和尚那样的人大行其道,而修士也更加肆无忌惮,只要他们想,可以很轻松地祸害百姓。

规范修士等阶只是李渔计划中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规范修士的准则。

他看了一眼山门,来的人稀稀疏疏,李渔坚持到日落时候,才离开山门,回到自己的小楼。

小楼里亮着一盏灯,李渔习惯性地以为是金莲来收拾房间,推开门进去,才发现是一个比金莲更加成熟有韵味的美人。

她坐在镜前,乌发红颜,对镜梳妆,那动作也是说不出的优雅,非是大家闺秀没有这样的气质,正是武顺。

李渔上前弯腰,轻轻环住她的肩膀,笑道:“吃过饭啦?”

被情郎贴着鬓边青丝,武顺连耳根都烘热起来,莹润小巧的耳垂透着酥红,宛若樱桃。

她低声道:“还没呢,我做了一道蒸羊羔肉,来和你一起吃。”

李渔食指大动,这是汴梁的美食,羊羔肉蒸得酥烂,浇上杏酪,提鲜解腻,入口即化,吃的时候只能用勺子,不能用筷子。看来武顺来了之后也没闲着。

“爹爹要去大唐,为先皇帝守灵。”

李渔愕然道:“什么时候的事?”

“已经走了。”

李渔咋舌道:“胆子可也太大了,他带谁去的?”

“只带了家中的几个护院。”

武士彟和李渊的感情应该不是假的,在李渊弥留之际,就提出要见武士彟一面。而李世民亲自派人,把他接了去,虽然赶上了最后一眼,但是很快又回到了汴梁。

回来之后,武士彟日夜难过,过几天李渊的大墓就要正是关闭了,武士彟终于又提出要去长安,为李渊守灵。

这可真是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话,李渔没有理由反对,但是他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算了,让他去吧,若是有事,我亲自去救他。”

大唐的撤兵和重新交好,让李渔很是舒了一口气,这个邻居就像是个随时会喷发的火山一样,让人畏惧。

他想了一下,说道:“正好这几天有使团要去大唐,我派人去截住你爹爹,然后稍他一程吧,这路上未必太平呢。”

武顺回过神,和李渔额头相抵,笑道:“你真好。”

李渔一把将她抱了起来,两个人搂在一处调笑饮酒,缠绵缱绻。

........

江南道,钱塘江畔。

两个道士在江边生火,王重阳心事重重,这些日子,他完全按照掌教的嘱咐,沿途帮助一些心地良善,却遭逢厄运的人。

他们刚刚在苏州遇到一位跛足的乞儿,正被一群乞丐围殴。王重阳见他谈吐不似一般乞丐,便助他赶走了群丐,交谈几句。

说着说着,才知他原本是镇上的秀才,只因家贫凑不出盘缠赶考,便和相好的青楼女子讨要。

等到考上功名,衣锦还乡,才知道那青楼中的相好,为了给他凑盘缠,接了很多名声残暴的乡绅的客,被人凌虐至死。

这书生懊悔终生,浑浑噩噩,没有返京去报道,从此流落街头,以至于此。

王重阳想起掌教的话,想要帮他却根本无能为力,人死不能复生,便是掌教亲至,也救不活一个死了很久的人。

蓝道行和王重阳就算是治好书生的腿,帮他重回汴梁,做到达官显贵,过上体面风光的生活,但是他心爱的女子也回不来了。

蓝道行心中不是滋味,救治了乞丐一番之后,发现他依然颓废,相信过不了多久,又会过上这种日子,甚至会更加糟糕。

王重阳长叹一声,说道:“世间**孽缘,痴男怨女,皆是虚妄,大道长生,何其艰难,须得屏除杂念,心中清净,自自然然就是修行。”

蓝道行则不太相信,他握着手里的剑,四顾茫然。

下山时候,他说要斩尽不平事,以证心中道,但是此刻握着锋利的宝剑,他也只是有力使不出。

两人满怀心事,继续往江南道走,又在江边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猛地投江自杀,被两个人救了上来。

一问才知道,他老伴死的早,一个人含辛茹苦拉扯起一个儿子来,父子两个相依为命。谁知道前些日子,他突然身患重病,为了看病买药,儿子花光了所有积蓄,变卖了田产,但是只能吊着一口气不死,病情却得不到治愈。

为了继续凑齐药费,他的独子拼命接活,终于在码头一口血吐出,活活累死了。

哀莫大于心死,王重阳陷入了沉默,他们救活了老人,但是他迟早还会自杀。

在得到儿子死讯的时候,他就活不下去了,不论被救活多少次,最终还是要寻死。

王重阳心中说不出什么滋味,他又长叹一口气,说道:“世人皆苦,家室牵绊,虽整日忙碌,尚且无法顾全,又怎能潜心修得大道。人若不能舍弃小家,以求大道,修行路上终究一场空。”

蓝道行没有理他,冷哼一声,继续往前走。

扑通一声,老人坠河,蓝道行身子一滞,没有回头,手指一动终结了河里挣扎的老人的痛苦。

江南道,如今是人间炼狱,这等凄惨的事,几乎是走几步就能遇到一件。

很快他们就碰到第三桩,这次是一个遍体鳞伤,在路边等死的打手。

他本是一个豪门的护院,为主人欺辱佃户的时候,被路过的侠士打伤。

回到主人家,又被扫地出门,不愿支付高额的药费。

他之所以做这家人的狗腿子,却又是因为小时候受过这家的恩惠,一直以来是忠心耿耿。

此时他马上要死了,又挂念老母无人照料,不禁悲从中来,嚎啕大哭。

一向嫉恶如仇的蓝道行也蒙了,此人无疑是一个恶人,但是他知恩图报,孝心可嘉。他死了之后,老母确实无人照料,下场凄惨。

但是打死他的侠士有错么?

没有。

王重阳冷笑一声,拽着蓝道行离开。

“似这般,走到天边,也办不成一件好事,更何况是八十一桩。”蓝道行抱怨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山中,我已经厌倦了。”

王重阳却说道:“我们慢慢来,游历天下,一般都是十几年,岂能急于一时。”

下山时候,蓝道行满心兴奋,要斩尽不平事;王重阳兴致发发,惟愿早早回山门修炼。

到了这个时候,两个人竟然发生了反转...

两个人就这样,走了一个月,等到碰到第八十一件的时候,心态都发生了一些奇妙的变化。

这次是一个村落的茅草屋,一家人被豪强欺辱,所幸还没有人死去,一群打手正要侮辱家中的小妹。

蓝道行马上就要拔剑,被王重阳按住,上前问道:“你们在作甚?”

打手们语气嚣张,污言秽语,层出不穷。

但是蓝道行依旧没有动手,他不再这么冲动,而是问道:“你们与这户人家,都是贫苦出身,为何要为富人,打同样贫穷的他们?”

打手们脸色涨红,骂道:“放你娘的屁,老子们能和这家贱种一样?谁家裤裆没系好,漏出你们两个鸟毛来,找死!”

刷~刷~刷...

一阵龙吟之后,王重阳握剑而立,剑尖一滴血缓缓滴下。

他长啸一声,收剑回鞘:“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罪福禁戒,宿命因缘。普受开度,死魂生身。身得受生,上闻诸天。我于今日,方知仙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