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我在六朝传道 > 第460章 树苗

我在六朝传道 第460章 树苗

作者:日日生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4 20:32:34 来源:小说旗

英雄会召开在即,正经门里难得的安静了下来。

这一次来的人,还没有出现重量级人物,也没有重要势力的代表,让门中弟子有些赧然。

就算是正经门这些十分爱戴掌教的弟子,私下也以为掌教这次有些自大了,如此盛事需要一个在六朝人人钦服的英豪来举办,掌教他似乎还有些...3

往好听里说叫心比天高;实在点说这就是自不量力。

就在这种奇怪的氛围中,李渔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他正在谋划另一件大事---讨伐方腊。

至于英雄会,他更是不着急,他不但今年要开,以后还要继续开。

五年一小开,十年一大开,只要自己实力在提高,这盛会总有兴起那天,届时自己的理想也会实现。

古往今来,能长生的人屈指可数,长生了能不死的,又不到万千分之一。

李渔自己学会了太平清领书,已经摸到了长生的门槛,实在不行还可以死磕,苟上几千年,这些豪杰都死了,自己修到绝顶也要继续出来办。

至于说会不会被嘲笑,李渔更加不在乎,纵使天下庸碌之人皆嘲笑又何妨,被嘲笑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伤害,只要认定了道路是对的,道心不改,连生死之地都不怕,还怕冷嘲热讽?

这次的第一届英雄会不管来的都是什么人,他都准备好了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完全不管那些风言风语。

对付方腊,李渔觉得自己只有在开战的时候,于军中助攻,前线攻城略地的事,还是要交给专业人士去做。

李渔写完一封给岳飞的密信,伸手一指,空中出现一个纸鹤,振翅而飞。

他走出后山的地道,怀里揣着一本秘籍,名叫《游仙诀》。

这是很适合李瓶儿修炼的,它没有厉害的杀人技,只是修养自身。配合自己的青木诀,可以让她慢慢提升境界,反正她也不急着提升与人争斗的能力。

再者说战斗是要看天赋的,金莲学了个水字诀,本是救人的神技,被她用的杀人于无形,跟个刺客技能一样。

刚走出地道,就看到后山树林中,一个小小的身影,正在给一株小树苗浇水。

李渔走了过去,发现是林黛玉,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新奇,应该是亲眼目睹了自己树苗发芽成型的全过程。

李渔轻轻一咳嗦,提醒她后面有人,林黛玉吓了一跳,回头一看是李渔,脸蛋还泛着些红晕,激动地说道:“渔哥哥,你看!”

李渔蹲下身子,仔细看了起来,没想到这玩意这么快就成型了,虽然还是一株小树苗,但是生命力之旺盛,李渔几乎能听到它蓬勃的脉动。

上面挂着的唯一一片嫩叶,正在阳关下舒展,贪婪地汲取着阳光雨露。

“这是一株什么树?”

林黛玉微微摇头,随后又兴奋地说道:“它是我种的树,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树,我要给它取名叫‘林氏玉树’。”

李渔哈哈一笑,林黛玉这一世没有经过两元铸心阵的摧残,所以性格不再如书中那么敏感脆弱,再加上和福金厮混久了,整个人都活气了起来。

李渔揉了揉她的脑袋,说道:“那你可要照看好它,而且不要光知道浇水,还要观察它的律动。”

“树也有律动么?”

“树也是一种生命,自然是有律动的,世上的植被远多于人和动物,而且他们对这片天地的作用,也比动物大。”李渔没有说,这小丫头自己,就是一株绛珠仙草。

林黛玉眼珠一动,灵动的眸子里,闪烁着一阵光彩,然后小手轻轻一举,在树苗旁边布下一个袖珍版的聚灵阵。

李渔试探了一下,这聚灵阵的效力,几乎就是相当于自己在正经湖布下的万分之一....

不过也算是不错了,这么点东西,能需要多少的能量。

出乎李渔的预料,林黛玉学这些东西,还算是蛮有天赋的。

阵法是很晦涩难懂的,李渔当初学习时候,头疼了好几天,是那种物理意义上的头疼,甚至有些发晕。

这是人族智慧的结晶,是一种利用天地大道规则的手法。

树林后面的小路上,薛宝钗怀里挎着一个篮子,是她和香菱刚刚采的果子。

她支开了香菱,自己送了过来,满心希望能和李渔独处一会。

虽然和他独处的时候,总是有些害羞,但是心中却十分幸福甜美。

宝钗年纪不大,却是个早熟的性子,有时候甚至会想象到一些相夫教子的画面,让她自己也忍不住啐自己。

可以说,自从知道自己体内的那道佛印,宝钗和李渔之间纯洁的师徒之情就变质了。

这小妮子总是莫名的羞赧,而且很殷勤地为李渔做一些小事,就像是一个小妻子一样。

她看到前面有人,好奇地一翘脚,只见李渔和黛玉两个,蹲在地上,看着一株小树,说说笑笑,十分亲昵。

宝钗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她故意加重了脚步声,等到两个人抬头,她才笑道:“呀,怎么在这蹲着,打扰到你们两个了么?”

李渔没好气地说道:“有什么打扰不打扰的,你也过来看看。”

宝钗的五行灵根,没有特别出众的,但是她也没有完全不通的。

这种资质和李渔有点像,和黛玉、金莲这种一脉资质超群的不同,但也说不上谁的好谁的坏,全看后天选择的道路是否正确还有修炼的方向以及悟性。

宝钗一听是和修炼有关的,这才收起了拈酸吃醋的小性子,和他们两个一起,蹲在地上凑着脑袋观察起来。

李渔手指一动,加强了一下黛玉的聚灵阵,这株树顿时活泛起来。

卷曲的嫩叶慢慢伸展开,就像是稚嫩的孩子伸了个懒腰。

树叶上的纹络十分新奇,仔细一看,那勾勾弯弯的脉络,组成一个图案。

宝钗惊叫道:“这树叶上的纹理,倒像是个手掌。”

一语点醒了李渔,他展开手掌,一看自己的手心,确实和树叶上的纹络有些像。

“这是什么鬼树?”

林黛玉不满地纠正道:“是‘林氏玉树’。”

李渔站起身来,笑道:“你们在这慢慢看,我下山一趟。”

“你去哪?”两个少女异口同声地问道。

李渔当然不肯说自己是去见情妇,还是个有夫之妇,便咳嗦一声正色道:“我去干正事,小孩子别乱问。”

“这是我给你摘得果子。”

李渔低头一看,红彤彤的十分诱人,伸手拿了一个笑道:“黛玉,给你一个。”

宝钗低着头,咬着嘴唇,有些不开心。

李渔自己也吃了一颗,笑道:“红玉果是最能补充灵力的,你们平日里可以做成果泥,带在身上。”

宝钗和黛玉一起白了他一道,然后低头兴致勃勃看起树叶来。

这株奇怪的树苗,李渔也没有放在心上,毕竟它现在只是一株幼苗,有的是时间来研究。

走到山门下的时候,迎面走过来一个小黑胖子,身后跟着一群大汉,吆五喝六的十分嚣张。

他们走到哪,都带着一股酒味和汗臭混杂的气味,对于宋江来说,这种滋味就是弟兄们的情谊,对于其他人来说,则显得不是那么友好。

“公明哥哥。”

宋江笑吟吟地说道:“李渔兄弟,我们几个正准备来门中,找吕长老喝酒,你要不要一起?”

李渔伸手一招,示意他到一旁的路边上,李渔搂着宋江的肩膀,小声说道:“公明哥哥,你知道那后山的厢房中,住进了一个什么人么?”

宋江笑道:“李渔兄弟,你这不是难为人么,你那劳什子英雄帖发出去,后山住了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哥哥哪知道住的都是谁。”

李渔神秘兮兮地说道:“有一个特殊的,公明哥哥要不要去见一见?”

“叫什么?”宋江很开心,交朋友是他最大的兴趣。

“陈硕真。”

宋江吓得差点一个趔趄,问道:“谁?”

“赤天圣母,陈硕真。”

“李渔兄弟,你不是开玩笑呢吧?”宋江问道。

李渔呵呵一笑,整了整道袍,说道:“这我哪敢乱说,你知道她是个什么厉害角色,我吃饱了撑的在这造谣。”

宋江的好心情一下子没有了,他拍打着手掌,啧啧道:“她怎么来了?”

“这我可就不知道了,你要是想去叙叙旧,可以找黄信,让他带你去。”

宋江愁眉道:“让我再想想吧。”

陈硕真是八世真仙,差一点就让她功德圆满了,若不是要做人族之皇,现在估计已经是天上地下最强横的几个存在之一了。

宋江说他的天书,是九天玄女传授的,估计就是陈硕真给他的。

从左慈的话来看,当年陈硕真创建火凤社,培养了一大批的高手。

这些人本该扬名立万,帮助她逐鹿中原,拿下人皇之位。可惜一颗陨石从天外飞来,将他们全部砸死了。

他的那些手下,能让左慈都畏惧万分,至今不敢提天子楼和万世基,说明九天玄女想要培养一个高手,对她来说是很简单的一件事。

她费尽周折,把宋江等人搞下凡,然后又传授给他三卷天书,不知道是什么目的。

李渔原本以为,她是打算收伏宋江,好让这一百零八颗煞星为她所用,继续图谋她的皇帝大计。

可是从如今宋江的表现来看,估计个中还有内幕。

李渔幸灾乐祸的笑了笑,背着手继续下山,照夜玉狮子在山门处刨蹄,李渔伸手一招,它才缓缓跑了过来。

李渔跃上马背,在汴梁街头穿街过巷,来到一处宅子前。

他搓了搓手,笑吟吟地走了进去。

---

皇宫,大庆殿。

刘伯温看着三个小泥人,笑着问道:“陛下,这三个小家伙,是怎么来的?”

赵福金刚想开口,薛宝琴在她身后轻轻一咳,赵福金马上紧紧闭住了嘴巴。

她这才想起来,李渔哥哥和林国师都曾经叮嘱她,不能随便跟别人说自己会捏泥人的事。

她展颜笑道:“是别人送的。”

刘伯温眼中闪过一道异彩,他已经确定,这泥人就是赵福金自己捏的。

用普通泥土捏泥人,竟能开启灵智,这是他闻所未闻之事。

自从盘古开天地,只有女娲氏有这个传说,还不知道真伪。

而且女娃有大功德在身,眼前的少女,虽然号称女帝,但明显是个女孩儿,没长大的那种。

到底是什么灵力,能让她无功德之实,却能做成如此匪夷所思的事。

刘伯温知道,只要自己继续留在她的身边,这个问题迟早会弄清楚的,到时候石人的秘密或许也能解开。

莫道石人一只眼,搅动黄河天下反....

刘伯温失神的时候,赵福金突然问道:“先生,江南道的岳飞,说是要去攻打清溪洞,先生觉得怎么样?”

刘伯温怔了一下,随即很快缓过神来,捏着下颚的胡须,笑道:“江南道是大宋的粮仓,六朝最富庶繁华的地方,这些年被折腾的不像样子,竟然成了大宋的累赘。”

以他的眼光来看,大宋的赵佶和蔡京,就是一对千古罕见的昏君佞臣。

栓两条狗在他们的位置上,也不会干的比他们差,至少狗不会想出花石纲这种主意来。狗也会水淹河北,破坏自家子民的家园,让自己的领土变成泥沙汪洋。

大宋是个什么位置?

大宋有六朝最肥沃的土地,有最发达的水道,又处于最中心的位置。

想要治理好大宋,在他眼里实在是太简单了,赵佶和蔡京能把国家治理成这个样子,四处受敌,最后身死名败,简直是拿着一个金碗在要饭。

这等膏腴之地,这么广袤的疆域,这么庞大的人口,要是给刘备,西蜀上下能高兴地睡不着觉。

刘伯温在心里吐槽了赵佶和蔡京一会,才转过身来,说道:“江南道必须得打,而且要快点打。方腊的明教,已经作恶太久了,若是再让他们活蹦乱跳的,大宋民间藏着的那些人,只怕要一起抬头,效仿这位江湖草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