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我在六朝传道 > 第538章 三宝

我在六朝传道 第538章 三宝

作者:日日生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4 20:32:34 来源:小说旗

在宫殿的一角,李渔看着仰头望月的贾元春,心底暗赞一声:好漂亮!

这皇妃不知道是前朝的太妃还是小皇帝的妃子,不管是哪一个,都是守着活寡。

从她清冷的目光中,李渔看到了孤寂、凄清和渴望。

难怪她在这对月自怜,看来是孤单坏了,李渔搓了搓手,心道自己要不要去干点好事,慰藉一下这孤单的灵魂。

与此同时,一个瘦长的身影从树上出现,他穿着宫中的内侍袍服,上面绣着一条三爪蟒,手里拿着一把拂尘,眼神阴郁地看着李渔。

“这位小道长,你来皇宫三次了,咱家一直没有理你,莫不是把这儿当自家后院了?”

李渔脚下一晃,险些摔下去,回头一看,是个白发苍苍的内宦。这太监可谓是鹤发童颜,不知道练了什么功,虽然一眼就看出是个老人,但是却丝毫没有老态。

他虽然是个太监,身材竟然也颇为魁伟,比李渔高出一头来,直勾勾看着李渔,让他浑身都不自在。

李渔抱拳道:“打扰了,这就走,这就走。”

“咱家老了,这些年有不少宵小,都来紫禁城里撒野,乱哄哄的跟苍蝇一样。咱家本来不想管,但是你这小贼得寸进尺,如今竟敢窥视皇妃,咱家容你不得了!”

话音刚落,老太监伸手一挥,几道细丝迎面而来。李渔试探过他的功力,虽然很厉害,但是自己也不怕。仗着自己陆地神仙的修为,李渔最近胆气大增,虽然他一再提醒自己要谨慎,但是真行起事来,还是比以前大胆太多了。

李渔见那细丝来得诡异,不敢硬挡,往侧方一滚,避开细丝。

还没等他喘口气,谁知那细丝竟然如同长了脚一般,绕了一圈又刺了过来,白光一闪将李渔的脑袋削了下来。

老太监脸上没有丝毫喜色,他的手指轻轻一动,细丝重新回到他的手中。

他长啸一声,尖锐的嗓音,引来一阵阵脚步声。在皇宫大内布下一个阵法,李渔隐匿身形伏在树上,感受到这阵法的厉害,不禁有些头大。

被割掉脑袋的李渔身体,直愣愣倒下,化为一片树叶。

“青木诀...”

老太监神色变得有些肃然,收起了自己的武器,喃喃说道:“原来是太平道的道长,既然如此,咱家便不再追究,你可速速退出紫禁城,免得惹祸上身。”

他一出口,底下的布阵的侍卫身形一顿,举止几乎是同步,可想而知他们的默契到了什么地步。李渔心底更加忌惮,单打独斗他不怕,但是作为一个阵法行家,他深知厉害的阵法,会爆发出怎样的威力。一群高手合力,可以斩神诛仙。

窥伺皇妃你都能不追究,李渔不禁暗叹大良贤师有牌面,多亏了前辈们打出了好名声。

这太监估计永远不会相信,一个大良贤师,窥伺皇妃是动了色心。

大良贤师在世人眼中,就是一群天下为公的道德圣人。

历代大良贤师,有消散身躯化为解药,解除普天之下蔓延之瘟疫的;

有以一己之力,制止兵戈,消弭战火的;

有拼死一战,替人间斩杀邪魔的;

有打破天地壁垒,让灵气重回大地的;

就是没有看人家小寡妇望月,想去慰藉一下,夜敲寡妇门的。

李渔不禁有些庆幸,还有就是提醒自己,大明紫禁城以后还是不随便来的好。

李渔抱了抱拳,说道:“多谢了。”

说完之后,转身离开,老太监望着远处的方向,面沉如水,什么都没说。

布下阵法的侍卫散去,如同黑夜中的影子一样,消失无踪。

---

“哈哈哈哈。”

白毛幸灾乐祸地说道:“你以为我们为什么要解除追杀令,真当大明朝是大宋呢?”

李渔擦了擦额头的汗,他刚从皇宫出来,吓得差点就要换条黄裤子了。

“大宋也是一个大国,为什么这么弱?”

“大宋魔怔了,重文抑武,有能耐的人都在民间,不愿意为赵宋效力。”左慈说道:“其实这也只是其一,还有便是大宋得国不正,汉末浩劫时候,有北方蛮族趁势入侵,那柴荣雄才大略,可惜天妒英才,病死在了北伐路上。他死后留下孤儿寡母,被赵宋夺了天下,大宋治下本是柴荣地盘,有很多人不愿意为宋臣。”

白毛冷笑道:“就算是大宋武力不行,你小子没去的时候,他们还不是有神霄宫护国。林灵素老贼往那一杵,也不是好相与的。”

“后来你这瘟神去了,林灵素老贼就跑了,可算是有了顶缸的了,这老小子跑的那叫一个快。”

两个人冷嘲热讽,把李渔贬低了一顿,李渔早就习惯了,懒得跟他们白费口舌。

李渔有些心虚,他沉默了一会,抬头说道:“我看这些太监,效忠的是大明皇室,要是我们抬出朱标,他们未见得会跟咱们玩命。”

这话说得软绵绵的,没有什么底气,一听就是连说话的人自己都不太相信的那种。

果然,迎接他的就是两声哂笑。

左慈看了他一眼,跟看傻子一样,摇头晃脑地说道:“你想的挺美,那老太监摆明了是朱棣的心腹三宝太监郑和,他会和你一道扶持朱标?”

白毛笑道:“要是你扶的是朱棣的子孙,老东西八成懒得出来和你打。到了这个年纪,没有突破陆地神仙,打一次很耗费元气的。反正也没几年活头了,更没有子嗣留下,拼什么命嘛。”

李渔心有余悸,问道:“大明还有什么厉害人物?”

“大明皇室,在道门中靠的是龙虎山,在佛门中有天界寺。”

“龙虎山...天界寺...”李渔默念了一遍。

这件事他们有着天然的劣势,因为自己若是出手,便是颠覆政权,那是要遭人皇因果缠身的。

但是阻止自己的人,是为人皇服务而已,不会因此沾染人皇因果。

所以正经门的人,他一个都不打算用,将来也不会让门中弟子,为了六朝中任何一个王朝去拼命。

龙虎山他知道,张道陵和自己还有一点小交情,至于天界寺,自己就一无所知了。不过一听这名字,就知道不是善茬,寻常寺院哪敢取这个名号。

本着不懂就问的优秀品质,李渔不耻下问,“天界寺是什么来头,厉不厉害?”

左慈皱眉道:“你连天界寺都不知道,就敢来大明造反?朱元璋以前做过和尚,他当了皇帝之后,对喇嘛教深恶痛绝,就在应天府天界寺设立了善世院。这里面的和尚,统一管理大明境内所有僧侣,驱赶追杀喇嘛,一度把大明的喇嘛教灭门。”

....

李渔一阵无语,这朱元璋的作风也太粗暴了,动不动就要灭门。

不光是对大臣这样,对宗教也是一样。

“好了时辰不早了,我老人家要睡觉了。”左慈伸了个懒腰,竟然原地睡着了。

他直愣愣躺在地板上,没有一刻钟的停滞,就从谈笑风生变成鼾声大作。

白毛则讲究许多,他跃到房梁上,两个前蹄往前一伸,趴在自己的爪子上,也阖眼睡了起来。

李渔跃上屋顶,留下了两个分身,他怕那三宝太监言而无信,所以留下两个分身,看觑着这宅子附近。

于谦的这处宅子,是自己这些人的大本营,被人端了造反小队就全灭了。

留下分身后,李渔看了一眼远处,都城大半都已被黑夜覆盖,但在青楼密布的乐津里,权贵云集的街道里,都有不少地方亮着璀璨的灯火,犹如夜空的繁星。

和汴梁一样,这座城池也比李渔原本时空中的燕京大了十几倍,人口自然也多了十几倍。

这里不缺美酒、美人和美食,有钱人可以更加纵情享受,**就像是一望无垠的大海,没有边际。

在李渔的瞳孔里,远处的璀璨灯光,就像是一颗颗星辰,他慢慢消失在夜色中。

.......

紫禁城比大明宫规模小了许多,和大唐以前的太极宫差不多,但在六朝也就仅次于大明宫了,规模远在其他国家的宫殿之上。

这也象征了大明的国力,作为六朝中曾经实力稳居前二,和大唐不相上下的王朝,只因为朱元璋为了心爱的儿子,强行留下他的三魂七魄,导致如今稍显没落。

紫禁城内,身着曲裾的宫女微微低着头,垂手贴在身前,迈着细碎的步伐。她们脚下的地板浸过桐油,光亮得能照出人影,宫女穿着白布袜的双足走在上面,没有发出丝毫声响。

后宫殿内垂着一幅水晶帘,微风乍起,透明的水晶帘轻轻晃动着,发出悦耳的声响。王振在水晶帘外跪下,尖声道:“奴才王振,叩见娘娘。”

隔了一会儿,帘内才有一个纤软的声音歉然道:“又劳烦你跑了一趟……王公公,辛苦你了。”

王振对贾元春的礼让,十分自得,也很受用,他马上说道:“这是奴才的本分,不敢称辛苦。”

贾元春迟疑了一会儿,轻声道:“我有些话...要对王公公说。”

王振愣了一下,便明白过来,可能是有些话不能让人知道,他爬起身,朝周围的宫女使了个眼色,带着众人悄悄退下。

贾元春又沉默了许久,这才说道:“我那娘家,有一个代祖父出家的道人,乃是先皇御奉的真人,前些日子死的不明不白。公公手下的东厂人才众多...能不能...”

王振呵呵一笑,说道:“娘娘放心,奴才这就派人去查。”

帘子掀开,王振刚才还乐呵呵的脸上,顿时吓了一跳,立刻俯下身,以头抢地,口中道:“奴才不知陛下在此,罪该万死。”

朱祁镇笑道:“你不知道朕在这里,犯什么罪了,快起来吧。”

王振这才起身,垂手弯腰,站在朱祁镇身边,奴才样十足。如今这大明朝,除了皇帝之外,可没有能让他做这般姿态了。他甚至没有抬头看到贾元春一眼,只看到到一条曳地的长裙,鲜红的丝绸上绣着金黄的凤纹,往上是一条衣带,用金丝镶嵌着攒成花形的珍珠,雕刻着凤鸟的白玉,还有一颗龙眼大的红宝石。

王振眉心微微一皱,陛下怎么把这个衣服赐给皇妃了,于礼不合啊,这是皇后才能用的长裙规格。在皇帝登基之后,尚衣监就为未来的皇后打造好了,没想到穿到了贾妃娘娘身上。

朱祁镇笑道:“王大伴,元春姐姐的事,就是朕的事,你可要用心来办。”

王振赶紧振衣道:“陛下放心,奴才让马顺亲自去一趟。”

朱祁镇点头道:“你看这办就行,朕又不懂。”

皇帝这样信任,在大明朝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王振赶紧大表忠心:“臣就是陛下最忠实的奴才,一定不会让这些琐事,烦扰到陛下分毫。对了,北边的朵颜卫献上一只珍禽,似鹰非鹰,叫声却是狗叫,飞起来直冲九天,陛下要不要去看看?”

“还有这等奇事?”朱祁镇到底是少年心性,兴冲冲地拽着王振就往外走。

贾元春看着他们的背影,暗暗摇了摇头,自己家的事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有没有放在心上。

从外面进来一个太监,贾元春看清来人之后,也吓了一跳。

“郑总管,你怎么来了?”

郑和对着贾妃微微弯腰,算是行礼了,贾元春有些不自在,这老太监在永乐时候,已经是宫中总管,负责保护永乐帝的安全。

他的辈分太高了,虽然是奴才辈的,但是元春也不敢托大。

郑和脸色肃然,没有因为身份差异而唯唯诺诺,更没有刚才王振那孙子样,他咳嗦一声,道:“娘娘最近要小心一些,昨晚有人在宫中窥伺娘娘,咱家怀疑他是想对你不敬。”

贾元春身子一颤,脸刷的一下就红了,“总管不是在开玩笑吧?”

郑和摇了摇头,也不废话,拿出一个玉牌来,对贾元春说道:“若是有人靠近娘娘,请及时捏住此符。此人多半会隐匿,身法更是飘忽无常,娘娘切记不要掉以轻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