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我在六朝传道 > 第542章 大明

我在六朝传道 第542章 大明

作者:日日生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4 20:32:34 来源:小说旗

“朱标殿下...复活了?”

刘伯温一时间接受不了,他直勾勾地看着李渔,这个六朝中排名靠前的智者,此时讷讷不能言。

当年旧事重上心头,

六朝人间的强者中,或许有人也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谁也不会出手。

强行把一个死人复活,已经触及到了轮回的禁忌,更何况这个人还是人皇之子,会让天劫的威力千倍万倍的增加。

“你还是太年轻,你以为躲过了规则,殊不知在你看不到的地方,规则的锁链已经将你拷牢了。”刘伯温终于打破了沉默,他叹了口气说道:“历代大良贤师,都要逆天而行,以为自己可以打破规则,但是这些举世无敌的强者,最终有几个活了下来?”

李渔笑了笑,“你说的锁链,对我来说,就是下一个瓶颈。”

他一直在遵从自己的道心做事,所以即使为了所谓的仙途,强行改变自己,那么他也走不到最后。按照李渔如今对道的理解,放弃本心,或许能很快走向一个高峰,但是却并不可取。

甚至那样的话,失去了自我,太平经不选他,能不能修炼都是一个问题。毕竟这世道有资质,却没有门道修炼的人,是多不胜数的。

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是自己这样,喜欢传道,喜欢帮年轻人一把的。

很多的修士,都是修为越高,就变得越自私。尤其是见惯了亲朋旧友的离去,就会把人间感情看的很轻。

他们太看重自己的修为了,对其他的事尤其是比他们弱的人的事,都漠不关心。

所以天下打成一锅粥,民不聊生也好;瘟疫横行,十不存一也罢,站出来都是大良贤师。

刘伯温继续浇花,不再说话,这也是一种态度。

李渔清楚,刘伯温的意思是不打算参与其中,虽然他是大明的开国功勋,和朱标和是老熟人,更是当年从阎罗殿手里夺人的直接参与者。但是刘伯温很明显不想掺这件事,朱标复位与否,他都不会出手。

李渔本来也不是来找救兵的,对如今的大明来说,不缺一个刘伯温。甚至徐辉祖,都比刘伯温重要,因为他们计划不是推翻一个王朝,而是巧夺皇位。

这次的政变,不需要奇谋诡计,不需要精兵强将,不会打仗也不会死太多人。

只是布置下大幕,在适当地时候,让主角闪亮登场。然后在京中,控制住最紧要的那批人,最后顺利让朱标继位。

“当初明太祖要留下爱子的魂魄,先生也参与其中了吧?”

刘伯温苦涩地点了点头,说道:“悔不当初啊,对大明甚至对太祖皇帝,根本就是得不偿失。”

他陷入了回忆,呢喃自语道:“其实当时并非只有太祖有这个想法,大明开国之处,文臣武将都是人中龙凤,各个桀骜不驯。而他们都是真心钦服太子殿下,所以这件事当时是众望所归。只不过大家都没有想到,后果会如此严重,以至于整个大明的国力都被耗的七七八八。”

“不过这些都已经是前尘旧事,老夫本一辈子不愿意再提起,只不过殿下他死而复生,让人不胜唏嘘。若是有机会重返大明,老夫也将会见他一面,除此之外,对大明老夫已经再无挂念。土地子民还是那个土地子民,但是我们这些老东西,本不该再出现在大明了。”

李渔没想到老头这么深沉,他口风一转,问道:“陛下这段时间如何?”

“你要是问治国之策,她是半点没学到,不过她身边那个薛宝琴悟性惊人,很多事一点就透。你若是问修为,她早已经是仙人境界,比我还高一些,不出所料甚至超过了你。”

李渔呵呵一笑,赵福金的境界,是他一手打造的,但是不可否认,融合了补天贪石和御灵堂教主毕生掠夺的别人的修为,再加上那个空前绝后的天劫,如今福金的修为确实深不可测。

她是大宋的女皇,又有如此高的修为,地位十分稳固。有几个信得过的人,帮她治理国家,没有什么不好。一个实力超群的君主,实际上是不需要事必躬亲的。对于大宋,李渔明显上心很多。

大宋和大明不一样,这里是自己的基本盘,大明的事失败之后,最多不过是带着原班人马逃回大宋,只要有大宋在,自己在外面做什么都有退路。

李渔抱了抱拳,离开这个小院,准备去见一见福金。说起来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个小丫头了,不知道她当了一段时间的皇帝,还是不是那么调皮、贪吃、嗜睡...

刘伯温没有回头,听着他的脚步声越来越远,他才放下花洒,坐在了栏杆上。

好像被抽掉了所有力气,刘伯温倚着亭子内的柱子,浑浊的目光看着大明的方向,远处的朝霞如同金针,刺破云层。

谁都有年轻的时候,那时候大家聚在一块,是真难,但是也真不怕。

就像是刚才出去的那个年轻人,真的是天不怕地不怕,就算拦路的是神仙,也敢举起兵刃来砸烂他的狗头。

一个个的强敌,都在他们面前倒下,鄱阳湖的陈友谅,金陵城里的张士诚,都是不世出的枭雄,最称职的敌人。

一路上哪一场恶战不是酣畅淋漓,直到开国那一天,一切如梦似幻。

徐达、常遇春、胡大海、蓝玉、李善长、李文忠...

曾经的大明不必大唐差多少,都是将星闪耀,名臣荟萃。

李家是世代王侯,李世民是褐裘公子,当时太祖和手下一帮弟兄,都是草根泥腿子出身。要不是中间隔着一个柴荣,两边都想较量一番。

那时候朱元璋和李世民都很尊重柴荣,而且他也确实不好惹,所以六朝中出身最悬殊的两伙人,没有正面打一架。

后来就发生了那件事,大明在几年内,快速衰弱。而大唐则蒸蒸日上,成为六朝第一强国。

如今,只剩下这个远走他乡的老头,看着年轻不知畏惧的后生,发出的一声叹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