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我在六朝传道 > 第562章 冲锋

我在六朝传道 第562章 冲锋

作者:日日生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4 20:32:34 来源:小说旗

小院内,摆了一张竹制小几,上面摆着两个茶杯。

李渔和薛蟠坐在树下,悠闲地品尝着他刚买来的,据说是武夷山上正宗的大红袍。

“薛蟠,你和贾府的人关系怎么样?”李渔问道。

“还行吧。”薛蟠说道:“毕竟沾亲带故,虽然我现在不是一般人了,但是也不能忘了这些一般亲戚。”

看他那嘚瑟样,估计平时没少在贾府的人面前装,李渔心中暗道,你自己觉得人缘还行,很有可能已经人憎狗嫌了。

其实他想的大差不差,薛蟠来到贾府之后,几乎不怎么出去,就是和以前金陵的几个弟兄凑在一块吹牛。

偶尔参与贾府的事,他也是指指点点,大有一副当家做主的模样,把贾府众人气的不轻。

尤其是贾珍、贾琏这些人,更是见到他就躲得远远的,因为他们平日里高高在上惯了,突然来了一个薛蟠,以前是出了名的呆霸王,是众人嘲讽的对象。现在他突然修道有成,你说气不气人。

李渔问道:“有没有那种对贾府非常了解,但是和你关系很好的,最好是他们自己人。”

薛蟠一听,就知道李渔要干坏事了,两个人很有默契。

“你要干嘛?”

作为贾府的表少爷,薛蟠可不打算坑害自己的亲戚,虽然他很浑,但是骨子里还算是个厚道人。

李渔笑道:“帮他们一把。”

听李渔这么说,薛蟠就放心了,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个兄弟比他厚道多了。

认识李渔以来,他做了很多事,都是帮助别人,甚至很多人李渔事前都不认识,也没有什么交情。

在李渔的言传身教下,薛蟠自己的道德水平都突飞猛进,他自幼丧父,慈母养大,所以一直比较顽劣。

正是遇到李渔之后,才慢慢开始有了是非观,人总会跟着身边优秀的人学习,有时候你本人不知道,但是潜意识里会向他靠齐。

李渔的身份特殊,很多人因为他聚集到一块,整个正经门都在潜移默化中,拥有了他这个创始人的气质。

薛蟠稍作犹豫,认真思索了一番,说道:“我给你引见一个人,咱们抽空吃一顿。”

“好。”

薛蟠说完就走了,办事效率还算可以,很快就来说道:“都约好了。”

李渔手里的茶还没喝完,武夷山的大红袍果然名不虚传,确实比较好喝,有一股独特的醇香。

“叫什么名字?”

薛蟠说道:“你不认识,在贾府也是个没人管的,说起来他也是宁国府的正派玄孙,正派玄孙,可惜父母早亡,从小儿跟着贾珍过活。我看他人不错,有时候经常带着他,叫贾蔷。”

李渔点了点头,说道:“其实最好是荣国府的,不过也无所谓了。”

“嗨,这两家根本就是一家,宁国府有人放个屁,都能传到荣国府去。”

李渔笑呵呵地说道:“行,就他了,我看择日不如撞日,就今晚吧。”

薛蟠选的酒楼,是秦淮河上的一个画舫,这个地方可比汴梁北湾还出名。

秦淮两岸火烟稠集,商贾云集;金粉楼台,高低悬殊;晚间酒楼茶社、彻夜欢哥;酒色喧哗,装点着大明的应天府。

薛蟠选的这个地方,十分素净,其实顶级的青楼画舫,就是这样的。

金碧辉煌的酒楼,浓妆艳抹的姑娘,那只能是一般的欢场。

真正的豪门光顾的,反而是这种,看似简单素洁,实际上格调很高的画舫。

这里面随便一个不起眼的凳子,可能都大有来头,一般人也看不出来。

他一个道士打扮的人,踏入楼上,也没有引起楼里的下人疑惑。这年头道士逛青楼的多了去了,和尚来的也不少,只要有钱就行。

进到事先约好的房中,李渔一眼就看到薛蟠身边的人,一件淡黄色直身,腰束玉带,足踩粉底快靴,玉面剑眉,肤白如雪,俏目隆鼻,唇若朱砂,手上把着一把尺余长的折扇,看形貌美如处子,若非一仰头看见喉间那高耸的喉结,李渔简直以为这是易钗而弁的花木兰了。

贾蔷是贾府内最风流俊俏的主,据说比贾蓉生的还要好,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他见到李渔进来,更加激动,站起身来抱拳道:“小可贾蔷,见过正经道长!”

“无须客气,你是薛蟠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

薛蟠一听,大有面子,笑道:“云儿姑娘怎么还不来!”

李渔摆手道:“今天我们谈的事有些隐秘,就不要让姑娘来了。”

薛蟠撇着嘴道:“那多没劲!”

---

“贾妃的软肋是她的父母,这个人十分孝顺。”

李渔从贾蔷嘴里,套出这番话来,他准备从这方面做文章。

只要让贾元春相信,把皇帝请到金陵,可以帮她家脱罪,就能成功。

于谦犯了难,他什么事都敢去做,即使再困难也不怕。不过用谎言去劝说一个皇妃,还是让他皱了眉。

李渔笑道:“此事极易,我有办法。”

想要一个人信某件事,你说破了嘴,也不如让她自己去相信。

“道长果然厉害,不知道有什么妙计?”

李渔眼神一眯,笑着说道:“此乃本门绝密。”

于谦心里毛毛的,一阵发憷,这厮不会是个色道,要对皇妃不轨吧?

要真是这样,自己该怎么面对他,算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于谦深深看了李渔一眼,心中又犯起嘀咕,李道长虽然名满天下,但是并不是一个美男子。他要是想考色诱来勾引皇妃,或许有些难度。

“总之你们做好准备,这一次机会难得,必须在这几天内,把殿下扶上皇位!”

李渔转身离去,他要是知道于少保的想法,估计会当场发飙。

我正经道人一身正气,难道你觉不到么?

李渔来到贾府找到张三丰,看到他还在打坐,心里不禁多了些敬佩。

张三丰起身,手里摩挲着一把宝剑,看样子十分喜爱。“师父,你看这剑如何,是张天师所赠。”

李渔笑道:“还不错,改天我帮你找一把更好的,你替我走一趟,回到咱们门中把大小梦接来。”

“两个都来么?”

李渔点了点头。

大小梦在天子楼得到了莫大的机缘,已经连跨几级,对于他们这种天地异种来说,进一级的威力可比一般修士大多了。食梦兽前期有多弱,后期就有多强。这种玩意一旦被人发现,肯定会被豢养起来,幸亏她们两个运气好,遇到了李渔。

正经门里,是最适合他们修炼的,因为这里可以保护他们而不会将他们养起来害人。

毕竟食梦兽这玩意,实在是害人的一把好手,就算是李渔这种,都要格外小心,真的被他们暗算到了,很有可能陷入幻境一辈子出不来。

你可能浑然不觉,在自己的幻像出的极乐世界中,慢慢消亡。

张三丰使了一个梯云纵,跃上半空,很快消失不见。他的御空术比李渔差一点,但是已经非常不错了,当然和左慈这种比还是不行。

李渔看着云层,心中暗笑,我劝说你可能你不信,我让你的祖辈托梦,就说是初代荣国公和宁国公,你总信了吧?

自己只需随便编造一个谎言,贾元春一定会乖乖把小皇帝骗出来,到时候在孝陵朱标就可以“复活”了。

王振把自己的亲信都带去了吐蕃,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京城中有徐辉祖做内应,五军都督府中都是徐家的门生,神机营是内侍省管着的,他们神机营一走其他两营都是五军都督府在管。

再也不会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李渔知道,在金陵还有一个隐藏在暗处的人,一直默默地掌控着一切。

等自己把朱标扶上位,就可以将他揪出来了。

白毛和左慈他们,在金陵也布置好了一切,一场好戏即将开幕。

---

吐蕃,大昭寺。

两万个红衣喇嘛整齐地站在寺内,他们浑身笼罩着一层光晕,每个人都表情凝重。

“邪魔的军队,已经开始残暴地杀戮我们的子民,他们就像是来自地狱的瘟疫,将会毁灭佛的信徒。我们需要为佛而战,将阴暗驱散,把邪魔诛杀。”

两万番僧齐刷刷转头,往战场的方向赶去。

中原的军队一路上势如破竹,无敌之姿让人回忆起曾经的大汉铁骑。

吐蕃的兵马不是弱鸡,相反他们其实很是强大,尤其是在家门口作战,天生就占优势。

在吐蕃奴隶制下,从军者称“武士”,藏语称“桂”,皆出自豪室贵族,奴隶不准为武士。战时武士出征,皆带有许多奴隶随行,谓之“奴从”。

真打仗的就是这些奴从,他们平时帮主人家耕种,打仗就在前面卖命。按理说这样的人应该没有什么战斗意志,但是他们有独特的方法,就是宗教。

大昭寺实际上掌控着整个高原,他们利用藏传佛法,给这些奴从洗脑。使他们坚信为主人战死,可以洗清自己的罪孽,在下一个轮回中,得到佛祖的眷顾和优待。

所以这些奴从兵马,打起仗来那是悍不畏死,再加上密宗还会用秘术激发他们的身体,让他们爆发出远超自己的本身的力量,代价就是打完仗几个月后,他们会在痛苦中死去。

吐蕃的战术战法也不落后,吐蕃多骑兵,步兵也可观。人马俱披鏁子甲,其制甚精,其战必下马列行而阵。

可是李世民讨伐吐蕃早有准备,他派出的兵马机动性强,善于骑射。正好克制这些笨重的战士。

而且此时的大唐,国力雄厚,薛仁贵也是难得的大将。

五国中明眼人已经看出来了,大唐讨伐吐蕃的明面理由,可能只是一个恰逢其会的借口罢了。

他们早就准备好要打这个强大的邻居了,正好番僧在宝象国截杀中原僧侣,给了李世民开战的理由。

一旦大唐征服了吐蕃,他的疆域就会扩大三分之一,本就是六朝第一强国的大唐,会再上一层楼。

对此,五国联军中,有人忧心忡忡,有人漠不关心,还有人根本没想到这个问题。

赵云在大帐内,亲笔写了一封信,叫手下亲兵送回益州。他长叹了口气,大唐果然强大,连日的战斗他都在前线观摩,唐军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他心中,早就推演了无数次和唐军交战的场面,赵云发现自己很难完胜。

这时候,一个唐军裨将进来,抱拳道:“赵将军,前面有一个番将拦路,极其威猛。薛帅派末将来,问一下将军可否斩杀此人?”

赵云点了点头,说道:“交给我了。”

赵云跨上战马,来到营外,果然看到一个磨盘成精似得吐蕃大将守在前面。

他手中握着一柄玄铁重斧,粗壮的手臂比正常人腰身还粗,虯屈的长发从脑后披散下来,颈下带着一只不知道什么野兽的下颌骨,比钢铁还硬的额头高高隆起,凶狞的面孔如同一头嗜血的雄狮。

这名高大的武士昂起头,发出一声充满仇恨的咆哮,然后举起巨大的青铜重斧,往前一挥。在他周围,数以百计的奴从兵立刻咆哮而出,犹如一群发怒的野兽,冲向己方阵营。

他们没有骑马,因为在高原上没有任何马匹能够支撑他们的体重,或许北疆的大马才能托着他们奔驰。但是他们奔驰的速度甚至比战马更快,那些奴从兵的武器并不精致,但当他们挥舞起那些车**小的巨斧,比人头还粗,钉满尖刺的巨槌时,强悍的武力彷佛能撕裂大地。

这已经是把身体潜能激发到极致了,可以想象的是,在此战过后他们都要死。

这是一场透支生命的冲锋,周围的唐军以四十人为一排,前后十二排,共有四百八十人。弩手三排,共有一百二十人,合计军力六百人。这些人看着冲锋而来的吐蕃兵,心中多少有些畏惧,不过长期以来的操练,还有那不可磨灭的荣誉感,让他们坚持不动。

突然,身后传来鼓声,这些兵马按照鼓点的命令,开始让开一条道路。

一匹白马,绝尘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