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我在六朝传道 > 第582章 和平

我在六朝传道 第582章 和平

作者:日日生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4 20:32:34 来源:小说旗

汴梁,大宋皇城。

宫中氛围很奇怪,大家脸上都带着一丝担忧。

大宋如今很稳定,女皇陛下待人极好,没有人希望再出乱子。

但是接连出现的怪事,让人忍不住心慌,就怕是真的遭了天谴。

大宋经历了这么多的动荡,尤其是女贞大军围成的末日一样的景象,才过去不久至今犹在眼前。没有人希望再来一次,那简直是这一代人的噩梦。

两个宫女正倚着栏杆说些闲话,突然其中一个呆呆看向远处,她对面的宫女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你怎么了?”

“正经道长可算是回来了!”

宫女们一起转头,看到李渔他们几个,脸色都放松下来。

在神霄宫的国师离开汴梁之后,正经道长就是大家的主心骨。

“陛下呢?”

“在后花园。”

一个内侍带着李渔等人,来到御花园,隔着老远就听到了赵福金的笑声。

“陛下,正经道长求...”

赵福金听到声音,还没等太监喊完,就怪叫一声,扑到了潘金莲怀里。

她把小脸蹭在金莲的胸前,使劲晃了晃脑袋,然后才抬头问道:“莲儿姐,什么时候回来的?”

潘金莲脸涨的通红,拉着她的手,笑着道:“当然是刚回来就找你了。”

李渔咳嗦一声:“光看见你莲儿姐了,就没看到我?”

赵福金抿着嘴偷笑,白了他一眼,道:“看到啦!”

薛宝琴在一旁看的有些眼热,虽然她和陛下天天在一块,但是感情还是没有她和这个潘姑娘好。

小薛姑娘给自己暗暗打气,早晚陛下也会这么信任我的,她和自己的姐姐大薛姑娘有点像,都是很早熟的小女孩,看着不争不抢的,其实心里敏感的很。

御花园里花团锦簇,此时正是盛夏,各种飞蝶蜜蜂齐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热腾腾的花草香息。

李渔找了一个阴凉坐下,问道:“这几天怎么样?”

赵福金歪着头,道:“什么怎么样,这几天怎么了?”

李渔一阵无语,心大的人就是好,别人都为她发愁的时候,感情这位女皇陛下,是吃的好睡得好,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

或者是知道也忘了...

李渔突然想起来,当初自己把她从宫里偷出来,关在鹿儿巷让金莲照看。回来之后问金莲,她无奈地说道:吃了三大碗,睡得正香呢。

金莲抚摸着赵福金的头发,笑道:“你呀,真有福气。”

薛宝琴隐隐觉得有些不妥,她怎么能摸陛下的脑袋,但是看陛下的样子,薛宝琴还是没有说话。

李渔眼看着从这里是商量不出个什么来了,便拍了拍屁股,说道:“那就好,莲儿你在这陪陪福金,我去找刘先生聊聊。”

潘金莲用尾指抿了一下发丝,含笑点了点头。

李渔从御花园,一路来到外宫,找到刘伯温的小院。

他身为帝师,在皇城中有自己的小院,虽然很小但是独门独院。紧邻着隔壁就是枢密院,大宋的兵马总衙门。

李渔来到院子内,刘伯温席地而坐,整个人的气质与自己离开时又有不同。他坐在那里,腰背笔直,整个人精气神都非常好。

听到脚步声,他双眼豁然睁开,看着李渔道:“太子殿下...应该是陛下了,他怎么样?”

“他已经顺利继位,我看他像是个有为明君,你们都应该放心了。”

“放心?”刘伯温呵呵一笑,说道:“只怕祸事才刚刚开始。”

“老刘,别这么悲观,怎么着了,不就是石人睁眼么。对了,那石人呢?我什么眼都见过,就是没见过石人眼,快让我开开眼界。”

“它跑了...”刘伯温站起身来,目光炯炯,看向李渔,“正经小友,我们的麻烦就要来了。”

“我们的麻烦?”李渔不解地问道:“这石人就算是苏醒了,也不应该针对我们来啊,至少不该对我来才是,我可不认识这玩意。”

刘伯温出奇的严肃,看着李渔说道:“天下事,有能为者为之,无能者从之。天下有难,需要担当起来的,还是你我之辈。”

“到底怎么了?”

“天下马上大乱,六朝将会陷入无尽的战火,到处都会是尸山血海。”刘伯温的语气很平稳,淡淡地说出这么可怕的景象。

李渔干笑一声,“不至于,不至于,你看这天下不是海晏河清么,就是荆襄那边有点小摩擦,过几天我就去调停一番。相信以我正经道人的面子,他们会选择和平相处的。”

刘伯温叹了口气,说道:“你们不了解这个石人,只有在天下大乱的前夕,它才会问世。六朝大地如今的和平,是我们费了很大的劲才促成的,这才消停了几年...当初那场恶战你是没经历过,永远不会知道有多残酷,我曾亲眼讲过那副人间炼狱。”

“有什么线索,可以找到它么?”李渔也有点发憷了,荆襄这个火药桶,难道真的会引爆六朝?

刘伯温摇了摇头,“或许有办法可以寻到它,甚至可以摧毁它,但是我不知道。”

李渔眉心一皱,要尽快搞清楚六朝会不会大乱,提前做好准备。

如今这天下总体上还是很安宁的,各国势力达到了一个奇妙的平衡,就算是魏蜀之间也不是一直在打。大明和大宋在自己的一手促成之下,也将很快安定下来,在李渔的构想中,即使真的开打,那也是魏蜀吴的局部战争,不会扩散到整个六朝。

六朝太大了,容的下六个王朝并立,最重要的是现在远没有出现一个强大的国家,实力可以碾压其他五个。

大唐虽然强,他要是真的要灭大宋,那也是非常费劲的,还不考虑陷入大宋的泥潭,把它也拖垮了,好让其他国家趁虚而入。

毕竟各国这么多大城大邑,要塞雄关,真的强攻一个国家,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其他四国也不会坐视不管,这样一来发动战争的一方,反而会把自己拖入一个危险的境地。

大唐的李世民是个人精,脑子比谁都好使,打吐蕃他打的痛快,一言不合就发兵,打大宋时候他可是步步为营,一步三回头,十分小心谨慎,最后还是主动撤兵了。

这就是忌惮陷入一个泥潭中,成为别人取代他强势崛起的契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