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我在六朝传道 > 第640章 丧尽天良

我在六朝传道 第640章 丧尽天良

作者:日日生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4 20:32:34 来源:小说旗

药香阵阵,暖流如春。

丹炉旁刘伯温信手挥舞着扇子,帮李渔控制火候。

“你为什么非要去大唐凑热闹,实话跟你说吧,我在吐蕃追杀石人的时候,碰到了李世民和他的手下。”

“当时我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如今想来已经明了,这些人在找一个很重要的东西,那是大昭寺从中原夺取的一个牵涉因果的东西,吐蕃灭国应该也是因为这个。”

“他们寻到一个奇怪的底下宫殿,我打包票带他们进去,谁知道遇到了一点小小意外。那里面竟然镇压着一位佛门大成菩萨。”

刘伯温追问道:“然后呢?”

“然后我就跑了...”

刘伯温咽了口唾沫,道:“原来还有这层考量,难怪你不让我去,不过以我看来,李世民并非鸡肠鼠肚之辈,他是个分得清轻重的帝王,只要我晓以厉害,他会和我们合作的。”

“我们有什么厉害?”李渔不解地说道:“我们现在处在绝对劣势,估计马上就要被反扑,然后过上紧巴巴的日子了,搞不好还要跑路逃命。”

刘伯温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李渔哈哈一笑,道:“开个玩笑,既然先生要去,自然是没有问题,我跟陛下说一声,让她认命先生为宋使。”

“好,此事宜早不宜迟。”

李渔突然生出几分希望来,本来他是对李世民不抱任何希望的,他可能会很乐意于看自己热闹,却未见的会帮助自己。

大唐刚刚吞并吐蕃,正是风头无两的时候,他怎么会和自己一道对抗一个真仙呢。

不过李渔转念一想,李世民是个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他在佛道两边左右横跳,谁有用就抬高谁,只要刘伯温能说服他,跟黎山圣母对抗的胆子他是有的。

就看刘伯温此行了...

李渔说道:“你等等,要不要把这些丹药带上。”

“寻常的丹药,他会放在眼里么,大唐可不缺炼丹高手。”

“多少是正经门和我本人的一点心意嘛。”

“不提这个可能还好一点。”

李渔马上从善如流,收起葫芦,道:“有劳先生了,我这就入宫跟福金说一声。”

刘伯温收起小扇子,看向丹炉,继续李渔未完成的这一炉丹药。

“这位掌教什么都好,就是做事不干净,总是喜欢做到一半就放下。他以为还有时间重新来收拾,有时候却未必如此。”刘伯温一边嘟囔,一边把丹药炼完。

“幸亏有我帮你收拾残局。”

........

李渔来到皇宫,侍卫自然不会阻拦他,一路畅行无阻,到了后宫,远远看见门口有两个小宫女在那倚着柱子听内侍们聊天。

一个太监年纪不大,但是十分活跃,声情并茂有时候还带着些肢体动作,不知道在讲什么有意思的事,时不时逗得众人哈哈大笑。

李渔都走近了,他们还没有注意到,李渔笑了笑,不打算打断他们。

对于一个小太监来说,冬日午后的一次吹牛,有这么多听众,可能是他这辈子难得的快活时光。

这些可怜人,难得这么开心一次,一旦自己现身,他们免不了又要惶恐起来,低眉弯腰地伺候人。

好在正经大仙走到哪,存在感都不是很强,或者可以用另一种说法,就是这个人比较低调。

他直接绕过柱子,从小路走到了御花园,果然远远就听到了赵福金的笑声。

靠近之后,赵福金和薛宝琴低着头,不知道在看什么。

李渔轻咳一声,赵福金赶紧把书藏了起来,一副乖巧的样子。

李渔懒得跟她较真,反正有宝琴在,不会让她干什么出格的事。

薛宝琴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心智十分成熟。

李渔从风月宝鉴拿出一个法宝,是一条花枝,上面开着几朵红梅。

这是昆仑山顶的异种红梅,是大昭寺的宝物之一,被李渔炼制一番之后,已经成为一件攻守兼备的法宝。

就是平日里没事,它也能让人安神静心,益处颇多。

薛宝琴接过来之后,发现这花枝十分轻盈,李渔又教会她如何炼化到自己体内。

学会之后,薛宝琴双颊激动的晕红,小腿盈盈一弯,福礼道:“多谢道长。”

看着她衣服努力学大人的模样,李渔呵呵一笑,在她脑袋上揉了一下,道:“大唐近来灭掉了吐蕃,我朝当派人前去恭贺一番,刘先生毛遂自荐,想要当这次的宋使。”

薛宝琴脸一红,随即有开心起来,站在赵福金的身后,心里早就想要快些去熟悉自己的本命法宝了。

赵福金摆了摆手,道:“刘先生年纪大了,就不要他跑这一趟了吧?”

李渔笑道:“他那是老当益壮,在宫中憋得无精打采的,出去走出一圈就都好了。”

赵福金这才点头道:“那好吧,宝琴你写一份诏书,让他择日启程。”

---

自从大宋兵马参与进来之后,正经门弟子遭遇的袭击明显少了很多。

正经门弟子在长老的带领下,开始地毯式搜索,清除了大宋境内几乎所有的供奉黎山圣母的神庙。

拆除的雕像总共有两千多尊,民间私藏的雕像一千多,甚至还有官府修建的八十多尊。也难怪黎山圣母如此生气,这一下对她的打击十分大。

自从汉末以来,天下六分,大宋占据的地盘不算小,人口更是六朝之冠。

如此一折腾,对黎山圣母的打击很大,而且随着两边开战的缘由传开,六朝其他五国中的百姓,也慢慢地开始不再供奉黎山圣母。

济州府附近,带路的是二代弟子中的佼佼者王重阳,他入门之后甚至没有拜师,一股脑地想要苦修苦练,隔断人间情谊。

后来被李渔教训了一通,然后又让他下山,感受了一番人世间的冷暖真情,彻底改变了王重演的道心。

如今他的修为突飞猛进,已经成为一个四品大成、准三品的高手,所以他的这一支下山拆迁小队,是没有长老跟着的。

王重阳的实力,已经碾压很多的长老的。

“师兄,你看那边!”

不用身边的师弟提醒,王重阳已经注意到远处的异样,只见道路的尽头,散发着幽幽的蓝光。

他伸出手臂,示意众人在此等候,在这些弟子中他威望很高,所以没有人动弹。

王重阳靠近之后,发现在济州府的道路上,此地竟然有一艘船。

周围没有任何河流湖泊,甚至连一条小溪都没有,这艘船于是越发的蹊跷起来。

王重阳性子谨慎,没有贸然前去,而是隔着远远地看向这艘船。

船只算不上很新,但是也绝对不破,很多地方用料都是名贵的木材。

这样一艘船,出现在陆地上,肯定是有原因的。

王重阳小心翼翼地围着它转了三圈,后面的弟子都看的不耐烦了,恨不得替王重阳师兄踏上这船,一探究竟。

船只有一间房子大小,分为上下三层,那幽幽蓝光就是从最顶层散发的。

王重阳还在犹豫要不要一探究竟的时候,突然船只发出吱呦吱呦的瘆人声音。

既阻碍王重阳一点点靠近的挥手,船上的门被推开,一个人出来。

此人双眼赤红,手里握着一个血淋淋的东西,仔细一看竟然是人的小腿,上面甚至还有衣服。

这半截小腿已经被咬得血肉模糊、食人的男子也是浑身抽搐,兀自撕嚼不停,状极骇人。

王重阳赶紧后退一步,越来越多的人,从舱中走了出来。他们的衣着都是普通庄稼汉模样,和最开始出来的咀嚼人类手臂的不一样,不难猜出他们是当地的农民。

他们的样子和最早出来的这个几乎一样,全都是双眼赤红,透着一股凶戾,但是却十分无神。

王重阳心思一动,马上明白过来,这些村民见到如此华贵的大船,或许是要来捡点便宜,结果全都中了招。

“怕不是一群行尸走肉...好像是被人以**力,直接从水上挪到了陆地。”

王重阳神色难看,济州府地处内陆,周围十分繁华,人口稠密,竟然有人把这个船运到济州府,真是用心险恶。

看这些人的模样,他们眼睛赤红,状若豺狼,肯定是会传染的。被他咬过的人,估计都会沦为这幅德行。

王重阳不敢怠慢,他直接祭出自己的仙剑,双手由指尖至剑尖,如覆有无数肉眼难见的细小气旋,厚逾甲衣,连扰动的空气稍与之一触,都被绞得支离破碎,滋滋细响不绝于耳,如陷蜂云蜇海。

正经门弟子见自家师兄神态从容冷淡,锋锐的眸光足以睥睨当世,莫名涌起一阵心安,顿时静肃下来。

他们很快也凑了上来,祭出各自的法宝,来攻击这些围上来的怪物。

这些人根本不怕死,即使被打的断臂乱飞,依然拖着身子往前走,眼中只有这些弟子鲜嫩的肉和血液。

与此同时,在很多地方,这样的情形正在不断上演。

济州府城下百姓如水灌蚁,四散惊呼。流民们亦不免被此起彼落的惊叫撩动,远处正有一群睁着一双血红赤目的行尸走肉,恍若逐兔饿犬,不由自主地朝逃命的百姓扑去;每每按倒在地,张口便往颈侧咬去,咬得血肉模糊、浑身抽搐,至声息渐不可再闻,兀自撕嚼不停,状极骇人。

---

看着手里的密信,李渔脸色难看,他没有想到,对方竟然使出这样的下三滥招数。

看来高高在上的神仙,完全没有把人看成一个生灵,只是供他们奴役的对象罢了。

这种手段骇人听闻,已经到了丧尽天良的地步,李渔一拍桌子,脸色铁青。

大宋的百姓不再供奉,他们便要赶尽杀绝不成?

李渔身形一动,原地消失,他决定去济州府看一看。

等他到了济州城楼,发现此时已经聚集了一大批兵马,他们满眼畏惧,看向城下的“丧尸”大军。

这些人如潮水涌至,一层压过一层,前头收势不住,接连扑上刃尖,城楼的守军作势欲砍,仍不能止,反被推搪着退上几阶。

丧尸们人踩着人往上冲,连城墙都似乎禁不住推挤,竟微微晃动起来,发出令人牙酸的咿呀长响。

铺天盖地的人潮,就像是蚂蚁一样,朝着城墙冲了过来。

这城墙已经是保护城中百姓的最后一根稻草,此情此景,让李渔愤怒至极。

人命如同草芥,他第一次读懂了这句话的含义,爲了和自己争斗,他们究竟可以牺牲多少的无辜百姓。

李渔头顶慢慢浮现出阴阳轮,手持六节杖,仰天做法。

霎时间乌云堆积,雷电交加,云层越来越厚,中间电闪火光传来,照亮了每一个惊恐的面容。

正经门的弟子这才发现他们的掌教到了,所有人紧绷的心,终于放松下来。

掌教来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李渔周身缠绕着一圈电光,他本人双目射出一道道雷电之光,手臂朝天,嘴中念念有词。

很快,雷电交加,狂风大作,随即暴雨倾盆而下。

雨珠砸落在每一个人的身上,他们戾气慢慢消失,眼神短暂地恢复清明之后,又再一次黯淡下去。

李渔发现“丧尸”们在被自己的水字诀救治之后,竟然大多当即死去。

他们很多人,脖子都被咬穿了,这一次的邪法十分厉害,只能是任由他们死去了。

其实,他们已经死了...

李渔的水字诀可以驱散负面状态,但是并不能起死回生。

这可怕的传播能力,让李渔十分心悸,大宋若是真的陷入了这场瘟疫中,不知道要死多少的人。

济州知府从城墙处匆匆赶来,对着李渔道:“道长,我是此间知府,下面也都是我大宋的百姓,道长可有救治之法?”

李渔摇了摇头,道:“他们已经死了。”

知府长叹一口气,他浑身湿透了,脸上挂着难以言喻的绝望。他擦了擦脸上的雨水,眼神中多了一份坚毅和狠色。

李渔对这个知府说道:“当务之急,是控制好这些人,不能让他们把这场瘟疫传播出去。”

知道他们已经死了,知府不再犹豫,他狠下心来,大声道:“准备放箭!”

他身后年轻的队长手一招,身畔亲兵打起旗号,城楼的高台顶上一阵飕响,黑压压的箭幕缓缓拉上半空,突然加速飞落,挟着狰狞的破空声,“笃!”

在地上钉成一排,有的流民身中数箭,钉如刺猬一般,也有手脚被羽箭洞穿、但是他们没有一个哀嚎的,都是继续咆哮。

大宋的弩箭,一直是六朝之冠,这知府的果断让李渔也不禁侧目。

“还没请教阁下...”

“下官济州知府辛弃疾,拜见正经道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