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我在六朝传道 > 第704章 再回东吴

我在六朝传道 第704章 再回东吴

作者:日日生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4 20:32:34 来源:小说旗

益州城郊,兵马调动,百姓围观。

李渔刚刚离开不久,诸葛亮便开始筹划了,他相信李渔能完成这次的游说。

并不是因为他有多能说会道,而是因为李渔手里有个好东西---不死药。

这东西的好处还没有完全体现,六朝的皇帝谁不怕他留了一手,以李渔这么多年以来的名声,还真说不准。

他现在走到哪,都是很有面子的人物。

长生不是一般事,对于凡间帝王将相来说,这个诱惑实在太大了。

李渔炼不死药的光环还没有完全散去,天庭直接出兵的动作,也从侧面印证了他真的会炼制不死药。

在“不死药”三个字面前,所有事情都变得可以商量了。

沙场之上,诸葛亮手中握着一杆令旗,这东西虽然小,却能指挥得动西蜀的千军万马。

旁边的刘备,看着沙场内的诸将,轻声问道:“谁去合适?”

诸葛亮不用环视沙场,也对这里的情况了然于胸,笑道:“陛下勿忧,臣已阅尽天竺沿途山川地势,西征天竺,宜分兵五路,最终在灵山会师!”

会师灵山,说的如此轻巧,刘备也忍不住笑了起来。笑完之后,他拧了拧护腕,看着自己的精兵猛将,说道:“若是不死药为真,则天上地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

“天竺民多而土肥,拿下之后,必将壮我声势。西天净土,只不过是顺手而为之,我们就卖李渔这个面子,派张飞率一路,赵云率一路,黄忠率一路,马超率一路,魏延率一路,留下关将军镇守荆襄,威慑宵小,使我无后顾之忧也。”

刘备拍手道:“好!”

----

御空而行,疾驰如风。

到了东吴边境,李渔很是低调,早早落地。

眼前是个小镇,他十分客气,上前道:“劳驾。”

守门的小卒本来懒洋洋地坐在椅子上,这地方一年也没几个人来,周围道路多不通顺,鸟兽横行,毒虫遍地。等他不耐烦地抬头,却吓的一下站起来。

眼前这个人,道士打扮,浑身金光,一看就知道不是凡人。

“小人拜见小神仙!”

李渔虚扶一把,用灵力把他托起来,道:“我非神非仙,乃是正经道士李渔,特来东吴,你快些去通报一声。”

这个小镇虽然偏僻,但是不远处就是军营,李渔生怕给周瑜孙权口实,所以特别规矩。

小卒一听,忙不迭去报信,李渔找了个阴凉,自顾自打坐起来。

过了片刻时间,一武将骑马赶来,远远就看到一团金光。

他滚落马鞍,纳头就拜,被李渔扶住。

“道...道长,这边请。”

虽然李渔拐走了二乔,这件风流韵事,在六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面对这么大一尊陆地神仙,这位小小的武将也不敢怠慢,带着李渔来到附近山中大营。

出乎李渔预料,这处兵营规模极大,看来他们也防备着西蜀的偷袭。

营中操练声此起彼伏,李渔在裨将的带路下,来到中军大帐。

掀开帘子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黑脸将军,生的十分凶恶,看到李渔也不禁愣住。

裨将连滚带爬到他跟前,附耳道:“这是...正经道士...李渔。”

营中主将一听,吓得直挺挺站了起来,这可是个棘手人物啊。

“道长,来我东吴有何贵干?”

李渔轻咳一声道:“有些要事,想要和东吴皇帝陛下相商,劳请将军带路引见。”

这要是一般国家,他直接御空到都城求见了,但是在东吴李渔不得不谨慎一点。

主将一听,赶紧点头道:“来啊,为道长备马!”

“不用了,你安排一下营中事物,我们御空而去。”

“也好。”

“对了,还没请教将军大名。”

武将笑道:“贱名何足挂齿,在下东吴潘璋。”

李渔心中暗道东吴果然防着西蜀,这潘璋可不是无名之辈,他在东吴算是一个猛将了。

更重要的是,这个人是孙权心腹中的心腹,孙权十五岁时任阳羡县令,潘璋就开始跟随孙权。

潘璋天性放荡,喜欢喝酒。但是家中很是贫穷,很多时候只能赊账酤酒。他喝酒时候没钱,还账更没有了,债主上门讨债,他就说:“等我以后发迹了再还。”

这种老赖行为,很快引起了民愤,每次都是孙权帮他擦屁股。

虽然如此,孙权依然十分喜爱他,后来让他招募人马去剿灭山贼。这下潘璋来神了,他剿匪直接上瘾了,是名副其实的剿匪魔怔人。倒不是他嫉恶如仇,而是因为剿匪这事油水很大,他每次都把山贼杀的一个不留,然后把山贼的赃款中饱私囊。久而久之,周围几十里山贼都绝迹了。

潘璋十分勇猛善战,但是缺点同样突出,他可能是小时候穷怕了,十分喜欢奢侈享受,搜刮油水。有富裕点的手下被他知道了,这老东西就把手下杀了,侵吞他的家产。但是仗着和孙权关系好,一直被孙权护着,也没有人能奈何得了他。

潘璋被安排驻在此地,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安排,因为这里易守难攻,蜀国想要进攻也不会从这里,但是东吴要是背刺蜀国,这地方倒着实不错。

有了这么一个带路的,李渔就不慌了,他直接御空而起,抓着潘璋肩膀,把他轻巧地提溜上来。

潘璋是东吴大将,早不是当年那没有见过世面的穷小子了,他站直了以后,和李渔交谈起来。

“道长从此处来,莫不是去了西蜀?”

“正是,刚从益州过来的。”李渔笑道。

潘璋神色一动,心中也不知道在算计什么,很快就到了建业城。

重回这个地方,李渔恍若隔世,其实他在建业也留下了很多回忆。

河畔那个庄园,是貂蝉的旧居,而不远处有一个别院,自己就是在那里碰到了小乔。

那时候自己被方腊逼得假死脱身,身子顺着江水,漂流到了这个地方。

仔细一想,已经过去这么久了。

潘璋见他呆住了,没有动弹,便提高声音问道:“道长?”

李渔回过神来,笑道:“几年不见,建业城又繁华了不少啊。”

潘璋笑道:“我主搬来不久,自然是要扩建一番的,这几年一直在动土木,城内外都修建了不少的殿宇和民居。”

李渔边走边道:“陛下励精图治,又有潘将军等忠臣良将,真是东吴百姓之福啊。”

潘璋虽然早就听说正经道长的名声,但是他没有想到一个拐走二乔,还敢到人家地盘的人,会是这么好说话的一个人。

他不但全程笑脸,还尽捡好听的说,把潘璋都给整不会了。

本来还对他有点敌意,也很快烟消云散,诸葛亮说的没错,不管是谁总是会给能让你长生的人一些面子。

潘璋到了建业城中,让李渔在皇宫外等候,他本人则直接进宫去找孙权。

大殿之上,孙权看到潘璋,吓了一跳。

“你怎么来了?莫不是半州出事了?”

潘璋摇头,上前说道:“陛下,正经道士来了。”

他知道东吴和李渔的梁子,所以两个道长也不用,直接用道士。

这也是东吴人的普遍叫法,他们都不敢得罪周瑜和孙权。

这两个倒霉蛋,一个小妾被偷,一个皇嫂被拐,还是被同一个人拐走的,想想都觉得生气。

孙权出奇地没有发火,他神色一动,问道:“你确定是他?”

“浑身冒佛光,和传闻中的一样,绝对错不了。”

孙权点了点头,起身在殿内转了一圈,使了个眼色道:“带他进来吧。”

很快,李渔就如愿见到了孙权,后者见到他之后,表现的十分客气。

大家面子上都要过得去,毕竟再怎么说,也还算是盟友。

李渔微微一拱手,道:“见过陛下。”

“道长汴梁一别,又多了佛光护体,真是机缘深厚,让人好生羡慕。”

所有人面对此时的李渔的时候,第一时间也是说这个佛光,没有办法它实在太扎眼了。

李渔笑道:“陛下倒是英武了不少,这建业城也多了好些恢弘气象。”

两个人互吹了一段,有宫女搬来椅子,李渔落座之后,才开始说正事。

他把自己的打算全盘托出,甚至包括金蝉子和玄奘也要一起进攻西天净土。

一听刘备要西征,孙权喜忧参半,至少荆襄的压力可以大减,但是他又开始担心蜀国占据了天竺,势力膨胀之后野心也死灰复燃。

他拧眉思索良久,才开口说道:“此事干系重大,朕要和周公瑾还有满朝文武商议一番。”

李渔表示理解,起身告退,“贫道就在鸿胪寺,静待陛下消息。”

李渔起身走出大殿,孙权伸手招呼内侍,让他去请周瑜入宫。

其实他只打算和周瑜商量,东吴国内的势力盘根错节,孙权一直在和江东门阀勾心斗角。

顾、陆、朱、张,东吴四姓,在孙家入主此地之前,就已经是地头蛇了。

大汉帝国有衣冠子弟垄断州郡掾属的惯例,这种情况在江东同样存在,而且在吴郡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吴郡的显贵多,四姓子弟求仕的也多,以致“郡吏常有千数”。

孙权上位之后,一直在和四大家族为首的门阀斗法,他的手段十分简单粗暴,就是找理由杀。

诸葛亮说的没错,孙权是个务实的人,他只要求达到目的,从来不管手段是否体面。

对外如此,对内更是如此,用得着四大家族了,就把他们的领袖提拔一下,用完就翻脸。

陆逊的才华,在东吴根本掩盖不住,但是孙权只是让他做了小官,甚至派他出使驻扎汴梁,排挤出都城。

你要说他不能知人善用吧,他在关键时候的用人特别准确。

孙权缺的从来不是眼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