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我在六朝传道 > 第712章 镇元大仙

我在六朝传道 第712章 镇元大仙

作者:日日生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4 20:32:34 来源:小说旗

李渔早就见识三昧神火,但是这三昧神风,他还是第一次见。

趁着他们暂时失明,黄风怪再次拿着钢叉杀了上来。

情急之下,李渔拿出芭蕉扇,对着前方狂扇一通。

漫天的黄风被扇开,李渔在身前竖起一道土墙,然后山体开始剧烈地抖动,大地裂开一道口子,就像是被撕裂的布帛。

一个巨大的泥人从裂缝中跳了出来,身形和山峰差不多大,李渔和黑熊精还有白蛇怪,正好在他的肩膀上。

这肩膀便如点兵的校场一样,能站下千百人。李渔手指一动,三人一道,从泥人的肩膀沉陷下去,落到了一个黑漆漆的所在。

“这是哪儿啊!”白蛇怪大叫。

李渔伸手一拂,顿时里面明亮起来,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象,他们却是身在半空。

黄风怪看着眼前的泥人,嘴里再次吐出黄风,可惜泥人完全不受影响。

李渔操纵着泥人,一脚踏下,黄风怪就地一滚,强强躲开,头上的金盔落第,滚在一旁。

他死死盯着庞大的泥人,满脸咬牙切齿,不过手上动作并未停下,口中飞快念念有词,手中掐动法诀。

半空中一道黄色的沙尘落下后忽的一变,交织缠绕下,化为一道道黄沙锁链,迅疾无比的缠绕在了泥人身上,将其捆的结结实实。

无奈这泥人的力气和体量实在是太大了,僵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泥人挣断了黄沙锁链。

黄风大王怪叫一声,口中喷出一口鲜血,他低吼一声,手中钢叉往身前一横,顿时一层黄光浮现而出,身形往前一蹿,跃起到半空之中,连人带叉狠狠插向泥人的腹部。

李渔心中已经有了计较,这黄风怪武艺惊人,而且有一手绝招就是三昧神风。

只要避其锋芒,然后克制三昧神风,他便无可奈何了。

他操纵山中无穷无尽的木灵之力,化为一道道藤蔓,限制他的身法,然后用泥人躲避三昧神风,开始对黄风怪穷追猛打。

黄风怪战至精疲力竭,把钢叉一扔,连连求饶,“不打了,不打了,我服了。”

他就地一跪,作揖道:“上仙收了神通吧,小妖服了,愿意拜入上仙门下。”

李渔收起泥人,看着地上的黄风怪,笑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你看这两个妖怪,投了我正经门,还不是过的好好的,今后还能到宗门修习上乘法术。”

他一边说着,一边上前,伸手去扶黄风怪。

就在他弯腰的瞬间,黄风怪低下的头颅上,眼睛里闪烁着一丝狠厉狰狞,一爪子朝着李渔的腹部击去。

这一下凝聚了他毕生的功力,一旦打到,保准叫这小子开肠破肚,死无全尸。

就在爪子即将打到的瞬间,黄风怪浑身一软,再没有半分力气。

一旁的黑熊精看的分明,这新拜的掌教大人和黄风怪都是笑里藏刀,但是掌教仗着自己是低头,对面黄风怪没有自己的视野,出手比他还快,一柄冰锥从他的背后插入,直接将他胸膛撑开。

黄风怪眼中带着不甘,缓缓倒下,慢慢显出本体来,果然是一只黄毛貂鼠。黄风怪是西天净土内貂鼠成精,他日日在琉璃盏内偷吃佛祖清油,那是如来积攒多年的宝贝,黄风怪怕被如来治罪,便畏罪潜逃,来到这里占山为王。

论本事,他本可以啸傲山林,连实力不俗的虎妖都是他的忠心手下。可惜他运气不好,遇到了李渔和西蜀大军。

眼看黄风大王死了,洞穴中的妖怪们四散而逃,突然空中出现一阵箭雨,将他们大部分钉死在地上。这些箭矢来的又快又急,而且每一发都带着锐不可当的气势,甚至发出破空之声,犹如龙吟。

有一老将纵马赶来,在马背上手中持弓,看向李渔,大声道:“正经道长,前面不远就是乌斯藏国都城,丞相有令七日内拿下这个小国,道长可要一同前往?”

“黄老将军,你们两国交战,我就不参与了,收拾一下这山中的妖怪就行。”他突然想起一件事来,急忙问道:“对了黄老将军,丞相呢?”

开战以来,还没有见到过诸葛亮的面,他本人肯定是随军出征了,此时不知道到了哪里。

黄忠道:“丞相说前面有一个万寿山,山中有五庄观,观里的镇元大仙是一个了不得的仙人,他要去拜访一下,免得大军压境,引起了误会。”

原来他去找镇元大仙了...

李渔暗暗点头,那可不是一个善茬啊,最好是拉拢过来,实在不行让他中立也可以接受,否则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黄忠在马背上拱手抱拳,然后疾驰而去,他身后无数骑兵卷起漫天尘土,马蹄声踏的大地动摇,山川震荡,如洪流般涌过。

李渔深呼了一口气,看着这一路兵马,想着像这样的军队,还有几十支,正在南疆、北漠、天竺、东瀛四处征伐,所到之处,皆是这般场景。他不禁低声嘀咕道:“我到底是放出来一群什么东西...”

大汉灭亡之后,曾经被它压制的喘不上气来的四方蛮族,总算是舒服了几十年。

可惜,他们还没高兴多久,一群在大汉尸体上,卷了几十年的中原卷王们,终于放弃了继续内卷,要出来祸祸他们了...

----

收拾完黄风怪,接下来乌斯藏国的厉害妖怪就不多了,李渔选择回去一趟,等他们打下乌斯藏国,然后再继续向前。

按照诸葛的行军图,打下乌斯藏国之后,便是宝象国了。

宝象国,上次玄奘就是折戟在这个小国内,中原佛门差点被全灭。

李渔从水晶球上看过当时的景象,若不是玄奘突然爆种,大杀四方,流露出惊天动地**力,当时中原佛门的精锐肯定是要死完了。

御空不久,李渔就落下,正好在荆棘岭内。

刚一落地,就有一个丰满妖娆的身躯,扑到了他的怀里。

李渔伸手在她腰上摸了一把,轻咳一声道:“这是黑熊怪,这是白蛇精,以后就留在这里修炼,等到我凯旋回来,带他们去汴梁。”

桃夭夭笑着道:“哪里来的两个妖道同门,不知道他们愿不愿意留在这儿修炼呢。”

黑熊精和白蛇怪面面相觑,他们两个都没有想到,竟然还有灵力如此充沛的地方。

这里被李渔改造过,简直是妖修的天堂,两个有点憨的妖怪,连忙点头道:“我们既然进了宗门,当然愿意在门中修炼。”

李渔刚想说话,听到背后一声轻呼,转头看去,见一名身穿细白衫子的少女,手中拿着杏花枝,双颊晕红、容颜俏美,睁大的杏眼里除了惊讶之外,还透着一股莫名羞喜,更添丽色,真是杏仙儿。

桃夭夭妩媚动人,风骚入骨,杏仙儿却十分清雅,但是颇为内媚。桃夭夭轻咳一声,她才回过神,红晕更是爬入领中颈根,怯生生唤道:“师父来啦。”

桃夭夭笑道:“你不是前几天还念叨着想见师父么,还做了几首诗啊词的曲儿啊的,在那没人的角落里偷着唱,怎么见到真人,反倒没动静了?”

害羞极了,垂颈道:“徒儿见过师父,师父莫听这人胡说。”

这时候,凌云子他们也闻讯赶来了,李渔让他们带着黑熊精白蛇怪找个地方落脚,然后自己搭建一个房屋结舍。

眼看周围没有人了,桃夭夭娇媚的杏眼滴溜溜一转,凑到杏仙儿身边,低声掩口笑道:“妹妹不要拘谨,师父他难得来一次,一会放开点,咱们姐妹两个一起伺候师父。”

“全凭姐姐做主。”杏仙儿粉颊微红,温温的小手紧紧攥着,脚趾使劲抓着地面,羞窘异常,但还是答应了下来。

她是内媚,表面文静娴淑,其实**比桃夭夭还要浓,每次都要个没完。

----

五庄观前,小路上十分平坦。

一辆朱红色的马车缓缓驶近,较双人乘坐的双轮轺车小得多,却比寻常的四**车小,通体圆润,线条十分优美。

小车的四面并无门窗,仅以普通雕饰妆点着朴素的车厢。更怪的是:车前并无骡马牲口,而是以两匹雕刻得栩栩如生的木马替代。

木马的个头比真马略小,身上亦有木雕的缰辔装饰,飞扬的尾部底下有条巨榫连至车体,似是机关所在,刻作放蹄状的四足间合抱一轮,铜轴巨轮有小半部嵌在马腹之中,加上车厢左右的两只,一共是四只车轮。

木马八条奔腿喀啦啦转动,小车便灵巧滑行过来,不依畜力便可自行运转。在马车后面,是一个英武的将军,骑着一匹白马,剑眉星目,俊逸非凡,正是姜维。

木马车到了五庄观门前,缓缓停下,从观里走出一个小道童,遥遥地望见此车,问道:“来者可是诸葛孔明?”

车内传出一把清朗悦耳的笑声,奇的是车厢四面无窗,声音却无密闭之感,清楚得像是在耳边说话。

从车上走下一个人,手中摇着羽扇,道:“正是。”

“我家庄主今日清晨便说有一个诸葛孔明要来拜访,特要我等在此等候,先生请吧。”

诸葛亮把羽扇一挥,那马头做的小马,竟然知道自己停靠在路边,看的道童啧啧称奇。

诸葛亮和姜维随着道童进到观中,此地松篁一簇,楼阁数层。山门左边有一通碑,碑上有十个大字,乃是“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

门上有一对春联: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

诸葛亮迈步进去,姜维紧跟在身后,虽然是如此玄妙的所在,他依然目不斜视,亦步亦趋。

来到观内,有向南的五间大殿,都是上明下暗的雕花格子。那道童推开格子,请诸葛亮和姜维入殿,只见那壁中间挂着五彩装成的“天地”二大字,设一张朱红雕漆的香几,几上有一副黄金炉瓶,炉边有方便整香。

姜维看在眼中,心中暗道这道士真是狂妄,他不供养三清、四帝、罗天诸宰,只将天地二字来祭拜,足见起傲气。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也有与之匹配的修为。

过了没一会,一阵编钟类似的乐声响起,从殿后走出一个人来,他穿一领百衲袍,系一条吕公绦。足蹬三耳草鞋,头包九阳巾子。走起路来,衣袖飘飘,颇有高人风范。

见到他进来,诸葛亮站起身来,笑道:“山野之人诸葛孔明,见过镇元大仙。”

“卧龙先生不必多礼,请坐!”

他坐下之后,说道:“素问先生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非同凡响。”

“大仙过奖了。”

“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先生前来,定然是有事,不妨直说。”

诸葛亮把扇子放在胸前,拢手道:“西天净土的事,想必大仙知道一些吧?”

镇元子微微点头,叹气道:“有些事,确实是路见不平,奈何不敢插手啊。”

“实不相瞒,我们蜀国决意出兵,插手次此事。”诸葛亮说道:“大军此时已经拿下了乌斯藏国,即将杀奔此地,为了免惊大仙,我特地前来拜访,提前说通,免生误会。”

镇元子看向诸葛亮,说道:“我早听说,你们得了不死药,已经是惹恼了天庭。如今天庭没有计较,已经是万分可贵,你们何苦再次触碰他们的逆鳞,非要惹得三界大乱,血流成河不可?”

诸葛亮笑道:“素问大仙乃是太乙散仙,是我人族翘楚,应该也知道这些年天庭的一些营生。我辈此时已经决意,不再默默忍受,即使是杀得三界无光,也不想儿孙之辈,继续为奴、为刍狗了。”

镇元子沉默片刻,摇头道:“不日起,我当云游三界,不在观中,你们所作所为,我悉数不管。”

诸葛亮的本意,是把他争取过来,但是第一眼他就知道不可能了。

退而求其次的话,只要这人不站在对面,就算是可以接受,他摇扇道:“既然如此,我就只能祝大仙逍遥自在了,云游物外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