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我在六朝传道 > 第724章 虎鹿羊大仙

我在六朝传道 第724章 虎鹿羊大仙

作者:日日生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4 20:32:34 来源:小说旗

乌鸡国被灭,没有掀起一丝波澜。

灵山没有人来,天庭也没有动作,似乎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诸葛亮看着天象,叹了口气,如今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这短暂的和平,就像是暴风雨前最后的宁静,越是静谧,就越吓人。

好在蜀国兵强马壮,大家精诚一心,就算是再厉害的对手,也可以与之一战。

这时候,一阵脚步声响起,侍卫在外面抱拳道:“丞相,正经道长来了。”

“请道长进来。”

李渔来到帐内,看着只有一盏油灯的大帐,疑惑地问道:“丞相,乌鸡国皇城那么多空着的宫殿,为何在这住着?”

诸葛亮摇头道:“我乃三军主帅,岂能远离将士。若有突发情势,岂不是鞭长莫及。”

李渔心中暗暗敬佩,这大帐也就是能遮风挡雨,有些人真是什么个人享受都可以抛开,这一点自己就做不到。

每到一个地方定居,他都要给自己先弄一个舒适的小屋,比如鹿儿巷、正经门、荆棘岭...

“丞相,我半夜睡不着,突然想出一个好办法,可以把灵山的人逼出来决战。”

诸葛亮摆手道:“如今还不是决战的时候。”

李渔有些疑惑,“我等兵强马壮,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攻陷几个小国,并不能说明什么,真要是对上灵山,胜负尚在未知之中。”

李渔叹了口气,他知道诸葛亮说的可能是对的,但是他实在不愿意再等下去了。

此时天庭还没插手,要是能速战速决的话...

诸葛亮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直接说道:“我们一旦把灵山逼出来了,那么出来的可能不止一个灵山。如今六朝正在四面出击,而天庭的香火正在逐步减少,人间供奉祭拜的越来越少。彼消此涨之下,何必行险,如今的局势多持续一天,对我们就多一天的好处。”

李渔若有所思,过了一会,才点头道:“是我急了。”

诸葛亮说道:“前方便是车迟国,车迟国虽然也是小国,但国力并不算衰微。据我安排在城中的探子回报,车迟国中如今盘踞着三位国师,说是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你要不要去一趟?”

李渔点头道:“我知道这三个,是三个妖怪...咦,丞相在车迟国也有探子?”

诸葛亮点了点头,说道:“他如今已经做到了车迟国的丞相之位,你去了之后,拿着我的信物与他交接,他自然会安排你行事的。”

李渔一脸问号,“丞相是什么时候安插的探子,竟然能做到丞相。”

“十几年了吧。”

李渔无语沉默,过了片刻才说道:“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据我所知,这三个....算了,我不太清楚。”

李渔本来想说这三个妖怪没有什么恶行的,但是仔细一想,自己的经验根本不能拿来证明什么,很多时候都是错的,比如说白骨精、再比如说金角银角,都和书中相差甚远。

等自己到了车迟国,自然就明白了,其实也不怪自己经常误会。这些妖怪的来历背景千奇百怪,修为法宝各有不同,西游中往往只有一章的篇幅,如何能说的清楚明白。

若是仔细去想,每一个妖怪背后,其实都有他自己的故事。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诸葛亮从自己的羽扇上拔下一根羽毛,说道:“你拿着这个去找他,他看到之后就明白了。”

李渔收下羽毛,心中想着事不宜迟,不如现在就出发。

虽然是晚上,但是御空而行,很快就到了。

他走出军营,看着浩瀚的星空,月光铺洒下来大地上亮如白昼。夜幕便尽垂阔野,天地之间广阔无限,似乎等人尽情翱翔。

李渔直接腾空而起,借着月色,来到一个城池外。

这地方修建的十分别致,到处都是道观,城中守卫不是很森严,似乎并没有得到邻国被灭的消息。

夜里巡逻的人屈指可数,城楼上也没有多少的兵马,李渔在空中窥视的一清二楚。

这点兵马,恐怕蜀国大军压境的时候,他们连抵抗一天都做不到。

西边消息闭塞,道路不同,而且多山林多妖怪,他们不知道也是正常。

毕竟大家这么多年也没有什么交集,很多小国都是自给自足,闭关锁国,这种道路条件,也不可能有很发达的商路。

李渔落到城中,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一个酒楼,干脆直接开始寻找宰相府。

正巧巷子里过来一个打更的,李渔用无字玉璧的手段,控制了他的心神。

打更人迷迷糊糊,带着李渔来到宰相府,李渔看到宰相府之后,手指一点,打更人瘫坐在地上。他想了一下,一般人碰到这种情况,可能会吓出毛病来,自己和他无冤无仇,何苦害他一生。

李渔拿出一些散碎银两,放到打更人的锣上。等他看到银子,估计就不会怕了。

等了一小会,打更人悠悠清醒过来的时候,皱着眉头道:“我怎么到这儿来了,坏了,八成是遇到鬼打墙了。改名得找神婆来看看,王神婆要的少,可惜总不灵。刘家神婆道行高些,要钱也多,顾不上了,小命要紧!唉,这个月岂不是又要饿上三天。”

好在打更的胆子都比常人大一些,他一起身,碎银子砸在脚面上,打更人低头一看,喜不自胜。

“原来不是碰到鬼了,是碰到神仙显灵了。”

他朝着天拜了拜,然后喜滋滋继续打更去了。

此时李渔已经翻墙进到府中,马上就感觉到不对劲,这府上静的吓人。

他小心翼翼地往里走,微微嗅到一丝腥膻之气,李渔稍微一打量,就看到院子里站着三具无头尸。

死者俱是男子,身穿夜行衣,颈部的断口平滑,宛若生剖的带骨牛腿肉;三人倒地后,动脉的血才鼓动喷出,均是横向喷溅,溅渍离地不过一尺,不知是刀法绝伦,抑或宝刀锋快。

鲜血在三尸当中流汇成池,土地不及吸收,恍如一洼深色小潭,稍一接近便感其温,似是刚死不久。

“朋友,既然来了,就别躲躲藏藏了,何不现身,和这三位作伴。”

李渔这才看到,在长廊的木头上,坐着一个不算高大的身影,他手中拄着一把宝刀,真杀气腾腾地朝自己这便看来。

李渔现在根本藏不住身形,即使是修为比他低很多,也能轻易看到他。

坐着的拄刀人看向院子里的金光,应该就是他杀了三人,看样子把李渔当成三人的同伙了。

李渔现身之后,问道:“此间主人何在?”

“哦?”拄刀人笑道:“你来杀我,竟然不认识我么?”

李渔笑道:“误会了不是,我可不是来杀你的,咱们是一伙的。”

拄刀人皱眉道:“听你口音,是大宋人士?”

“这你都能听出来啊?”李渔说道:“果然不愧是武侯钦点的卧底。”

“伱认识丞相?”

他自己虽然也是丞相,但是李渔和他都知道,此刻他嘴里的丞相指的是谁。

李渔拿出诸葛亮给的羽毛,拄刀人这才站起身来,眼神有些激动。

“丞相终于想起这里来了,你从何处来,陛下他一向可好?”

李渔点了点头,说道:“都挺好的,我从乌鸡国来,如今蜀国大军已经攻克乌鸡国、宝象国、乌斯藏国,大军距离此地,不过十几天的路程,很快就要兵临城下了。”

“好!”拄刀人站起身来,李渔这才注意到,他本人也受了很重的伤。

这伤搁在别处,估计少说也得落一残疾,不过他运气实在是好,李渔临时决定夜里就来,算是救了他一命。

“你受伤了?”

“些许小伤,无足挂齿,我就是死也要先撑着这口气,迎接我蜀国兵马入城。”

李渔笑道:“不用这么悲壮,有我在呢。”

他伸手一拂,一道水灵之力,缠绕着眼前人的手腕,很快他就感觉到浑身凉丝丝的,然后身上的伤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

“竟有如此神奇的医术!”此人大笑道:“我主得一良才,何愁大事不成。”

李渔没有跟他解释,而是问道:“还没请教阁下大名。”

“我叫吴班,有幸追随陛下,前番受命来此,已经一十二年。”吴班说完,看到李渔一身道袍,不禁问道:“道长是?”

“贫道正经道士李渔。”

“原来是李道长。”

吴班虽然客气了一句,但是看样子是真不认识李渔,让李渔再次感叹此地的闭塞。

现在自己的名声可以说从北漠到南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这西边的小国不知道,等打完灵山,就弥补了这一空白了。

“这是怎么回事?”李渔指着院子里的尸体问道。

“这些刺客来历不凡,恐怕和灵山有些干系。”吴班说道。

他引着李渔来到后院,可能是预感到自己有危险,吴班已经把家眷转移了。

他自己亲自生火烧水,一边泡茶一边说道:“车迟国本来是个佛国,从国王到百姓,都信奉佛教,家家参拜,人人供奉。可惜拜佛没拜来什么好处,反倒旱涝不断。约莫十年前,车迟国发生大旱,田地颗粒无收,车迟国王与所有百姓都心急如焚,于是日夜焚香祈祷,恳求上天降雨。这时候车迟国中出现三个道士,号称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他们颇有些道行,能行云布雨,还能撒豆成兵,逐渐得到了国王的宠信。”

“后来车迟国王将其封为国师,这三个道士便开始在城中灭佛,独尊道教。可是这车迟国,毕竟是西天灵山脚下,虽然不知为何灵山迟迟没有出手,但是前段时间,他们终于忍不住了。可惜车迟国王已经和三个道士感情身后,十分信任,三个道士还许他长生之术,更是独揽大权。于是灵山的和尚找到我,想要让我推翻了国王,另立新主。”

李渔奇道:“灵山势大,你何不随了他们的心意。”

吴班摇头道:“若是灵山控制了车迟国,那么这地方将会是铁板一块,将来我大军到了,不知道要多费几多人命来填。车迟国在西天脚下,只有让三个国师继续控制此地,与佛家争斗,他们内乱起来,才会被轻易拿下。

嘿,终于还是让我等到了。丞相大军所到之日,就是此地改归我主之时。”

两人在小几前,对坐饮茶,商量起来。

李渔说道:“实不相瞒,这次西蜀出兵,为的不光是占据这些小国,实际上是要对西天净土宣战。中原高僧玄奘法师,已经率领佛门弟子,赶来参战。更不得了的是金蝉子也来了,这次我们联手,势要拿下灵山。”

“攻打灵山?”吴班吓了一跳,尽管他胆子算是大的,听到这种事,还是忍不住心惊。

李渔说道:“具体的事,等到丞相到了,你自然就知道了。我今日来,是奉丞相之命,前来为大军开路。明日你便引我入宫,会一会这三个国师。”

吴班一脸慎重,道:“道长可想好了,这三个国师各有本事,的确不是等闲之辈。”

李渔笑道:“无妨。”

看到李渔这么自信,吴班心中暗道,虽然不知道他的本事,不过既然是丞相派来的,那多半差不了。

“好吧,明日一早,你随我入宫,面见车迟国王。”

李渔发现,尽管他在车迟国混到了宰相的位置,但是在和自己说话时候,始终不会称呼车迟国王陛下或者其他敬语。

看来在他心中,自己是蜀国的大将,地位是高于这个番邦国王的。

李渔继续打听道:“这三个国师人品如何?”

吴班想了一会,说道:“其实还算不错,他们除了对和尚严酷了一些,平日里并无害民举措,而且确实保证了车迟国的百姓能够风调雨顺。先前的大旱,可是死了不少人的,少说也有几万户家破人亡。所以三个国师在车迟国备受爱戴,还收了不少徒弟,布道传业,颇有些根基。”

李渔心中有数了,点头道:“我知道了,且看明日如何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