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我在六朝传道 > 第八百一十六章 文会

我在六朝传道 第八百一十六章 文会

作者:日日生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4 20:32:34 来源:小说旗

这路边的茶摊,十分简陋,竖起个杆子写上个“茶”字,然后搭个茅草屋就行了。

好处是新采的山泉水绝对甘甜,煮沸了之后泡茶格外好喝。

本来两个道士坐在这喝茶不显突兀,但是华歆的加入,就开始引人侧目了。

好在大魏就是流行名士风流,不整点活都不算是名士,所以大家也都没有太在意。

“不知大夫到此,被委任何官职啊?”李渔问道。

华歆有些疑惑,这种级别的陆地神仙,也关心凡间的官职么?远的不说,这座上的抱朴子葛洪,就对官职没有多少概念。

当初葛洪也是剿匪有功做过官的,不过很快就辞了。

华歆轻声道:“蒙陛下不弃,委以御史大夫。”

就算是葛洪不谙世事,这时候也不禁动容,赞叹道:“魏皇陛下好气魄。”

一个刚从别国挖来的大臣,竟然就做了大魏的御史大夫,曹操用人确实不拘一格。

御史大夫,为秦代设置的官名,为丞相的副手,侍御史之长,负责监察百官的职责。

bidige.

到了大汉,丞相、御史大夫、大司马变为三公并立,如今也是一个朝中重要位置,为执法和监察机构的首脑人物。

似这等官职,曹操给了华歆,足见其对华歆的重视。

李渔笑道:“大夫德高望重,陛下慧眼识英。”

“道长谬赞了。”

葛洪给他倒了杯茶,李渔则继续问道:“华大夫从吴国来,不知东吴兵马,此时是否已经收取夷州?”

“夷州是不毛之地,人烟稀少,勐兽众多,高山之上、深海之中,有不少的妖魔鬼怪、魑魅魍魉,极难对付。大都督周瑜已经增兵支援,相信不久之后,便能拿下夷州。”

李渔在心底暗暗点头,等到他们收拾好夷州,自己再去最为合适。

孙权、周瑜这些人,极其务实,到时候自己没有必要康慨激昂地给他们将人定胜天,只需说五国已经同意即可。

压力还在李世民身上啊...

一想到长安,想到李世民,李渔就头疼。

这个本家太难缠了,而且和自己有些不愉快,彼此的关系虽然看上去很好,但是大家彼此心底都清楚,是有那么点芥蒂解不开的。

有什么办法,能解开和大唐的疙瘩呢?

李渔一阵头疼,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徒弟时迁...

这事,恐怕还在落在时迁身上。

自己再不把他召回来,时迁就要混到三公九卿了。

只有贼最知道怎么抓贼。

就因为他的存在,长安城中的犯罪率,至少降了七八个点。

华歆还想继续坐一会,但是他的管家上前,在他身边小声耳语几句。

华歆起身道:“两位道长,在下受邀参加竹林文会,先行告辞,改日有缘再与两位道长相聚。”

葛洪是玄儒双修,一听这话,双眼一亮,拉着李渔道:“正好我们也去瞧瞧。”

李渔左右没事,就跟着他们,上了华歆的马车。他既然要整合人族的势力,与天抗争,就必须了解他们。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大魏的人究竟是怎样的风采,这样的文会上或许可以一窥。

马车一路南行,不多时,驶入一条街巷。许都书院林立,竹林书院在其中并不起眼,但其中的几位文士在儒林中颇有名望。

竹林书院相约每月初一轮流在各大书院以文会友,评点人物,议论经籍,称为月旦评,是许都乃至大魏儒林有名的盛事。本月轮到竹林书院,但因故推迟至今日。

华歆和李渔等人赶到时,书院中已经有车马数十乘,冠盖云集。李渔注意到,在蜀国官员普遍乘坐的不是马车,而是木牛流马拉的车,但是在大魏,官员们并不缺马。

看来曹操一直是压制着北方蛮族的,他根本不缺马匹。

大堂正中铺着茵席,摆着几桉,四名文士分据两边,一位白须长者作为主持坐在中间,四周陈设着三排座席,可容纳上百人。

此时正中的席位上一名年轻书生正高谈阔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视前世已行之事,观天人相与之际,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此乃董子所言!非为至理也!”对面一位白发老者高声道:“先王之所记述,咸以仁义正道为本,非有奇怪虚诞之事!盖天道性命,圣人所难言也!自子贡以下,不得而闻,况后世浅儒,能通之乎!”

那名年轻人朗声道:“小子不敢称通!所谓刑罚不中,则生邪气;邪气积于下,怨恶畜于上。上下不和,则阴阳缪戾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世间谶纬之书汗牛充栋,先生尽可考之!”

那书生声音洪响,在堂外也听得清清楚楚,李渔则完全听不懂。华歆一边拍着衣服,一边目不转睛地往里走。

反倒是山里修行的葛洪,对这些事很清楚,他低声道:“那后生是杨修,为人恭敬好学,博学多才,颇具才学。而且家学渊源,其祖乃是杨震,其父乃是杨彪,世代簪缨之家。自震至彪,四世太尉,不过今日他对上的竟然是王老,只怕讨不了好去。”

“哪个王老?”

“王朗!”

王朗?

李渔心中一下子出现一个画面,脑海中浮现出马踏老头的画面来。

只听王朗哈哈一笑,道:“圣人所作,唯有六经,何来谶纬!”

竟然是王朗和杨修辩论,虽然李渔对儒学不了解,但是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这可是两个大能人啊。

李渔三人找了个地方坐下,他甚至整理了下衣服,开始认真听了起来。

六朝之内,儒学是一门大学问,真正的大儒,也是可以指点江山的。他们的实力不弱,其中的翘楚甚至可以和修士武将抗衡。

杨修大声道:“先生之言小子不敢苟同!世间万物各有阴阳,阳为经,阴为纬。世有六经,更有七纬!易纬、尚书纬、诗纬、礼纬、春秋纬、乐纬、孝经纬……皆为圣人内学秘传!”

王朗捏着胡子,先是大笑几声,颇有气势。

随后他眼神一厉,站起身来,环顾四周,点着手指大声道:“七纬?皆是妄言!”

杨修被他气势所夺,一时凝噎,周围的文士则炸开了锅。

“王景兴何出此狂言!”

李渔也被吓了一跳,这老头实在太有气势了,他就是王朗?

面对众人的惊诧忿怒,王朗丝毫不惧,大声道:“世间万物,岂有定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所不变者,唯有圣贤,余皆不足为据。”

“天道之下,万物皆为刍狗,圣人勘破天道,开万古之光明于长夜,人有礼仪而为人,禽兽无礼仪而为牲,人性由此而熠熠生辉。”

只见他越说越激动,走到文会中间,踩着一个小几,大声道:“是故圣贤尤在天道之上,此所谓人定胜天!”

话音刚才还晴空万里的天气倏忽变色,堂外狂风四起,卷起的竹帘被吹得“啪啪”作响,紧接着雨点落下,一场大雨滂沱而至。

伴随着大雨一起来的,还有电闪雷鸣,电光在王朗的脸上闪烁,他的眼神却没有因天地变色,而有任何改变。

李渔没有听懂,但是他大受震撼,滴咕道:王司徒,他咋这么勐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