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我在六朝传道 > 第八百二十四章 荀彧

我在六朝传道 第八百二十四章 荀彧

作者:日日生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4 20:32:34 来源:小说旗

夜色如墨,月光皎洁。

大魏许都的小石巷曲折幽深,豪门大院的小径积满落叶,两侧成排的古槐树影幢幢,一盏澹黄的灯笼摇曳着,在鹅卵石铺成的小径上投下朦胧的光辉。

古槐枝叶交迭,树冠宛如乌云。夜风袭来,树冠在风中微微晃动,细小的槐叶簌簌而下。

庭院内坐着几个人影,远远看去,每个人身后都站着两个窈窕身影,看模样应该是小侍女。

远远看去,这庭院高挑的飞檐犹如鸟喙,比起铜雀台巍峨雄浑多了几分纤巧秀美。

“据说陛下要和大宋来的那个道士勾连,对门阀下手。”

这句话说完,亭子内安静了很久,过了好一会,才有人开口道:“胡闹。”

这声音苍老嘶哑,年纪应该不小了,简单的两个字却让众人安心下来。

“这天下可以没有皇帝,不能没有门阀。”

众人纷纷出言附和。

“他不过是勾结了一个道士,便想着把我们连根拔起,浑然忘记了当初是谁把他扶上的这个位置。”

“不过是个阉宦之厚,想要对付我们,他还嫩了点。”

“诸位不必担心,老夫已经联络了两位厉害人物,他们会帮我们反杀李渔的。”

“事成之后,我看在老曹家再找一个人,扶为皇帝给我们当狗。”

这里的话,每一句传出去都是死罪,但是他们完全不避讳自己的丫鬟侍女。

看来在他们眼中,这些丫鬟和摆着的花瓶、桌上的果盘没有什么两样,都是属于他们的物品。

他们没有把不是自己阶层的人当做同类来看待,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耻辱。

在他们的思维中,有一件事是天经地义的:

他们高人一等。

大魏皇宫,灯火通明,李渔伸手一拂,收起了浮在半空的影像。

凉亭内的一切,都如实地在他和曹操眼皮底下发生了。

“怎么样?”

曹操没有生气,他笑了一声,道:“这都是本来就知道的事,朕心中十分清楚。”

“那陛下觉得如何?”

“跳梁小丑,死到临头尚不自知。”曹操的语气明显重了一些。

看来他说自己不在乎,也不是实话,他心底还是很生气的。

李渔暗喜,要的就是你的怒。

俗话说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李渔已经挑起了大魏皇帝的怒火,接下来就看这把火,能把门阀烧成什么样了。

按照曹操的脾气,这次不把他们连根拔起,顺带着派摸金校尉挖了他们的祖坟,都算是从轻发落了。

李渔一边幸灾乐祸地想着,一边问道:“陛下打算什么时候行动?”

曹操没有说话,他指了指外面,说道:“道长法术高超,何不继续观看?”

李渔心底一动,眼睛微微一瞥,露出不可思议地神色,呢喃道:“不会...已经开始了吧?”

“朕怎么会给他们准备的时间。”

此时许都城内,杀声震天,马蹄声在夜晚的街道上,格外的清亮。

在许都的中心,以为大将扶着自己的兵刃,站在原地。

他的身躯如铁塔般高大雄壮,宽阔的肩膀足有两个成年男子并排的长度,没有穿盔甲只是用布条简单地把胳膊一绑,袒露着半个胸膛。

此人乃是曹操第一心腹武将许褚,自从典韦死后,与曹操关系最亲密的就是他。

曹操可以连自己儿子都不信,但是绝对不会怀疑许褚的忠诚。

一队队人马从他身边急速前进,他们是大魏的精锐,刚刚因为打赢了边关战争,特意来许都献捷。

他们身上,还有北漠留下的黄沙土和血腥味。

一个武将从许褚身边走过,他突然停了下来,抱拳问道:“许将军,若是有反抗的怎么办?”

“杀。”

许褚澹澹地回答道。

他收到了曹操的命令,让他抓的人力,大部分是三公九卿。

他们不但这一辈是官,往上数八辈,都是大汉的官员。

这就是门阀的底蕴,袁绍是四世三公,杨修是四世太尉,这些人的祖先发迹之后,往往一个人占据百十个女人,繁衍了无数后代。

这些后代生下来就能读书,就能吃肉,就能骑马,就能习武,只要不是那种天生的傻子和纨绔子弟,他们自然是要比普通的泥腿子家的孩子,有更多机会成材的。

于是这种循环持续了下来,做官的越多,后代做官越容易。

门阀由此产生,并且不断地发展壮大。

等到人都走的差不多了,有亲兵牵马过来。

许褚上马,只带了十几个兵,往城中奔驰而去。

很快,他们来到一个院子前。

士兵手中的火把,将门前的匾额映照的很清楚,上面写了两个大字:荀府

曹操的谋士中,有一人地位很高,他就是荀或。

曹操曾经不止一次说过,荀或就是他的子房,也就是他的张良。

荀或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或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或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

这种出身,是根正苗红的门阀子弟,而且是最优秀的那一批。

从小就有人说他,以后必然是王左之才,果然在他长大之后,于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是妥妥的大魏第一功臣。

在战略方面,他为曹操规划制定了全部的蓝图和军事路线,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等;

战术方面,他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

举人才方面,荀或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

因此,他被曹操封为“万岁亭侯”。

这样的人,一般的武将也不敢轻易动他,毕竟荀或和荀攸都是智计百出的谋士,在曹操建立大魏的时候,有赫赫战功,在军中威望也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