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我在六朝传道 > 第九百二十四章 偶遇

我在六朝传道 第九百二十四章 偶遇

作者:日日生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4 20:32:34 来源:小说旗

夏州硝烟散去,但是战后的疮痍,依然再提醒世人,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旷世大战。

不管多久的时间过去,这场争斗必将被一直传颂。

李渔斩杀铁木真,送给了边关至少十年的和平,这正是善莫大焉。

“我要去西蜀了。”

李渔笑着说道,夏州这里战事已经不会有反转,蒙古人失去了反击的实力,甚至连抵抗的心思都没有了。

失去了铁木真的蒙古,想要重新崛起,已经是不可能了。

来自内部的分裂,势必会很快发生。

到时候让他们自相残杀就行了。

“怎么又要走啊。”林黛玉都着嘴说道:“你不陪我去杀王熙凤啦?”

“报仇这种事,总要自己动手才好,不然心里的疙瘩很难解开的。”李渔随口说道。

林黛玉眼珠一抬,没有说话。看得出来,她被李渔说动了,但是又觉得自己的修为和王熙凤的差距越来越大,不知道还能不能报仇。

潘金莲则十分机智地说道:“我们也没事做,不如一起去吧。”

看着她那楚楚可怜的眼神,李渔笑了笑,说道:“好好好,大家一起去。”

这次去西蜀拿真经,是李渔的一个机会,他可以看一看灵山的佛法到底是什么。

毕竟如今李渔精通佛法,身具未来弥勒佛的法力。

若是能浏览一番大雷音寺的真经,说不定能有些新的感悟。

李渔有一种预感,若是这次错过了真经,那么就有可能再也看不到了。

玄奘要在大雁塔带天下高僧译经文,等到他译完了,那经文还是经文么?

李渔没有跟夏州的人告别,他们有他们的任务,而李渔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他杀了铁木真,相当于抽掉了蒙古大军的嵴梁,剩下的没有一个能服众的,蒙古人即使不被灭,也会自相残杀。

未来几百年内,他们注定没有什么作为了。

趁着清晨朝阳,李渔御空而起,往蜀国飞去。

这一次路途遥远,即使是李渔的御空术,也要几天才能到。

云端上李渔盘膝而坐,对林黛玉和潘金莲说道:“先前我与铁木真一战,你们都看到了吧?”

两少女一起点头。

李渔满意地嗯了一声,说道:“有什么感悟?”

“渔哥哥好厉害!”林黛玉率先说道。

李渔在她头上敲了一下,瞪眼道:“谁问你这个了?”

“那蛮子也挺厉害的。”林黛玉捂着脑袋说道。

李渔一副哀其不争的样子,说道:“你们学到了什么?”

两个少女一脸懵。

李渔撇着嘴道:“这么精彩的大战,可能是你们这辈子都见不到第二次的,竟然什么都没学到!当初你师弟张三丰,就是看了我与人激战,领悟出了太极功。”

“师弟天赋高,我们怎么比得上。”潘金莲笑吟吟地说道。

“一派胡言!”李渔振作师道精神,呵斥道:“我怎么教你的来这,我辈修道之人,最重要的是什么?”

“自信。”潘金莲眉眼间依然是笑吟吟的,说道:“李渔哥哥说了,只有自信才能让别人信你,才能卖出护身符去,才有饭吃。”

李渔尴尬地咳嗦了两声,说道:“那都是以前的事了。”

“渔哥哥还卖过护身符呢?”林黛玉马上问道。

李渔赶紧把这一茬揭过去,咳嗦一声道:“这一战中,你们应该看到,那铁木真有通天的修为,但是却控制不了自己的本心。他被力量所控制,一个不能掌握自己身躯的人,即使再强大,那也是取死之道。”

“修仙路上,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两人嘻嘻哈哈,可能没有听进去,李渔无奈地摇了摇头。

传道就是如此,你可能讲的很清楚了,但是对方未必听得进去。

有时候,道这个东西,不是传的,而是需要自己去悟。

唯有如此,才能记得住,记得牢,不会被尘世迷雾遮蔽了双眼,也不会被日渐增长的修为迷失了本心。

李渔不再对她们说教,他看向脚下,此时已经到了一条大河的上空。

脚下的山川地势,在不停地变化,所过之处皆是一片和平景象。

李渔让六朝联盟,虽然挑起了边关很多的战事,但是在中原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彼此国家成为了盟友,互相的关系也友善了起来,民间的流动更是日渐密切。

“咦,好像有使团。”

李渔看着脚下有一艘船,上面插着大魏的龙旗,还有使团的节钺。

曹老板又派人去哪个国家了?李渔心中好奇,便落了下去。

等到了下面,果然是大魏使团,看到一个修士落下,侍卫们顿时紧张起来。

好在李渔在魏国知名度很高,几乎所有的重臣都认识他。

有人大声制止了侍卫,笑道:“正经道长怎么来了?”

李渔带着林黛玉和潘金莲落到船上,这才发现使团里竟然有贾诩。

贾诩是大魏重臣,他能来定然是由他掌节钺。

李渔笑道:“贾太尉这是要去何处?”

“奉君命出使西蜀。”

李渔眼睛一瞪,不可思议地说道:“西蜀?”

“正是。”

这可真是夭寿了,曹操派人出使西蜀了。

不过仔细一想,李渔顿时了然,如今大家没有开战了。

曹操和刘备关系好的时候,也是经常一起喝酒吹牛侃大山的。

“正巧我也要去西蜀,大家结伴而行吧?”

贾诩微微一笑,说道:“素问道长有神通,可以运兵几十万,一日万里,何不载我等一程?”

李渔点了点头,白光一闪,整个大魏使团包括船只在内,都进入了风月宝鉴。

大船三艘停在一片草地上,贾诩和魏国众人好奇地张望。

这里的枝叶原本都是很繁茂的,经过了李渔个铁木真一战,半是枯焦半是黄,竟颇有些秋日气象。

众人啧啧称奇,贾诩也叹道:“这就是神仙手段么?”

李渔和他坐在一棵大树下,好奇地问道:“贵国此次来西蜀,所谓何事,可方便透漏一二?”

《控卫在此》

“对别人自然是不行的,不过道长要问,不能不答。”贾诩十分客气地说道。

李渔坐直了身子,问道:“贫道洗耳恭听。”

“欲求元符仙舟也。”

这不是找对人了么,李渔笑道:“原来是为这事,那好办,还去西蜀做什么?”

贾诩笑道:“陛下也是这个意思,欲派人去寻道长,却不敢确认道长位置,毕竟道长有御空之术,行踪难定。”

这时候,他身后的一个年轻人说道:“于是太尉便献计出使西蜀,还说道长一定会来的。”

李渔深感佩服,他没有问贾诩是怎么猜到的,只是很钦佩地说道:“太尉不愧是陛下心腹,大魏谋士第一人。”

这句话一出,贾诩就跟被蝎子蛰了一下,赶紧摆手道:“这可万万不敢当。”

“难道不是么,贫道一直以为,太尉乃是大魏第一谋士。”

贾诩苦笑道:“道长与我素无仇怨,何苦如此相言。”

夸你还不行?

李渔笑道:“此乃肺腑之言,并不敢胡吹大气。”

贾诩捻须道:“我并非陛下旧臣,如今却常随陛下左右,言听计从,备受宠信。这已招人忌恨,若是再有道长此言传出,必取祸端。须知道长如今名扬天下,一言一行都会被人传遍南北的。既然如此,不得不谨慎啊。”

李渔总算是知道贾诩为啥能在哪都吃得开了,他实在是个很明智的人。

这样的聪明人,能够内敛自己的锋芒,处处小心谨慎,其实是很难得的。

有很多人,都能把事情看透,但是落实到自己身上,就拎不清了。越是聪明人,越是这样,因为他们往往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自己能跳出规则,自己是个例外。

其实哪有那么多例外...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贾诩的处世哲学,和李渔的道心有些相似之处,便是都要看清自己。

“道长,我们此番何时能到益州?”

李渔笑道:“贾太尉游历过中原大部,随陛下南征北战,不过西蜀地界还是第一次来吧?”

贾诩点了点头道:“神往久矣。”

趁着这个机会,李渔赶紧问道:“贫道不度德量力,欲合人间之力以攻天庭,太尉以为如何?”

贾诩沉吟片刻,说道:“此事此时不宜再问。”

李渔马上就懂了,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个时候不是去看困难的时候。

漫说是贾诩,就是随便拽一个人来,他都能给你说出几条难以成事的障碍来。

但是既然选择了走这条道,而且已经带着六朝一起出发了,就不该再去讨论这件事的正确与否。

此时要做的,就是一往直前,不能再瞻前顾后。

不愧是贾诩,什么也没有说,就让李渔不再继续问了。

贾诩则好奇的看向四周,问道:“这便是佛门的须弥芥子么?”

“有点像,但不是。”李渔解释道:“此乃我的一个本命法宝。”

贾诩马上老神在在,设么都没问。

他甚至对风月宝鉴,都不感兴趣。

很一行人便从船上下来,他们意外地发现,自己的船只真跌落在草坪上。

一群人从船上下来,也都愕然看向远处。

此时在益州城门外,有一群人马正在等待。

“看来主人家早就算准了我们今日到。”贾诩笑着说道。

他从船上跃下,手下人马已经开始搬运东西。

周围的百姓都指指点点,看向他们。

魏蜀两国交战多年,这么多年来,竟然有了魏国使者来益州。

“看这些百姓的反应,恐怕早就知道我们要来。”

贾诩笑着说道:“诸葛武侯名震天下,但是事无巨细,他都要掐指一算,其实大可不必。人不该想着把所有事物都了揽在怀里,没有人能掌握一切。”

这些话对于诸葛亮来说,真的是金玉良言,可惜诸葛亮是听不进去的。

有时候事无巨细都要去插手,是很不好的一个行为,会让你的手下形成惯性,形成依赖,从而致使意外的发生。

李渔快步上去,发现前来迎接的是自己的老朋友---姜维。

“魏蜀交战多年,此番大魏突然派使团前来,不知道安的什么心。”

姜维说完,就朝着他们走了过来,他和李渔关系极好,所以便先和贾诩寒暄起来。

贾诩看着姜维,没有说话,心中却在想大魏还有没有这样经验

李渔传音道:“曹操派人来益州,我也不知道他们打的什么主语意。”

姜维朝着他微微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李渔和姜维的关系很好,所以他也没矫情,也不见外,直接说道:“带我们入宫吧。”

大魏的使团,走在益州的街道上,引来更多人沿途参观。

好在这种情况持续的不久,因为皇宫到了,贾诩走下蜀国为他配的马车,说道:“陛下今日可有空?”

“你来了,陛下没有空也得有空。”姜维笑着说道。

李渔是刘备父子的座上客,他和西蜀的关系十分好。

蜀国上至刘备,下至普通百姓,都有北伐之心。

蜀魏打了这么多年仗,早就仇深似海了,这一回在李渔的身后,侍卫们也紧紧跟上了。

他们要防备有人袭击大魏的使团。

皇宫内,刘备坐在大殿上,周围就是诸葛。

在他身边,还有关羽和张飞。

这哥三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几乎就是形影不离,到现在还没腻歪。

三兄弟的感情属实不赖,这么多年过去了,结义的热忱丝毫不变。

像他们这样的人,往往是很重感情的。

见到李渔进来,刘备笑呵呵地站起身来,“早就听丞相说你快来了,果然今日就到了。”

“拜见陛下。”

刘备笑道:“你和朕还客套什么。”

他说完之后,就看向贾诩,微微点头示意。

刘备是认识贾诩的,毕竟他曾经在曹操军中待过。

有人搬上两个椅子,让贾诩和李渔坐下。

此时贾诩上前一步,微微弯腰道:“外臣贾诩,见过蜀皇帝陛下。”

“曹...他让你来,所为何事啊?”

再给他说的快一点,曹贼两个字就出来了。

贾诩抬头道:“我大魏国君,有意请陛下赴宴,两边一起敲定一些争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