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1979我的年代生活 > 第239章 他们是一伙儿的

1979我的年代生活 第239章 他们是一伙儿的

作者:金蟾老祖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21: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最终,宁卫东也没能跟谢廖沙商议出什么办法。

这件事本来也不是他们能商议解决的,涉及到地方派与流放派,到底怎么解决,必须上边决定。

宁卫东走后,谢廖沙立即跟他爸通电话,然后乘车一溜烟的回到家。

一进屋就问:“妈,我爸呢?”

他母亲少见儿子这么着急,被弄得一愣,道:“屋里呢,怎么了?看把你急的。”

“没事,亲爱的妈妈。”谢廖沙吻了母亲一下,脚步匆匆钻进书房。

里边,老基络廖夫坐在书桌后边抽烟,看见儿子进来,不紧不慢的弹弹烟灰道:“怎么回事,仔细说说。”

谢廖沙立即简明扼要的把今天的情况,以及宁卫东的担心说了一遍。

末了道:“爸,这件事你怎么看?真有宁卫东说那么严重?”

老基络廖夫听着,一开始还表情平淡,但随着听到最后,他的表情也跟着严峻了起来。

把抽到一半的烟头使劲戳在烟灰缸里,老基络廖夫眉头紧锁着,好像能夹死一只苍蝇,半天没有说话。

等了半分钟,谢廖沙耐不住性子探寻道:“爸,您倒是说话呀~”

老基络廖夫总算开口:“这个非同小可,你先别给我乱来。”

知子莫若父,老基络廖夫很了解自己的儿子,真要觉得阮春廷是个阻碍,绝对会毫不犹豫把对方处理掉。

但处理阮春廷容易,怎么善后却不简单,很可能会消耗掉整个基络廖夫家族的正治资源。

同时也会给上面一些大人物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甚至彻底断了日后谢廖沙的上升通道。

这可不是老基络廖夫想要看到的结果,他必须先警告谢廖沙。

谢廖沙连忙道:“爸,我知道,我不是毛头小子了。您放心,没有您的指示,我绝不会胡来。”

老基络廖夫点点头,的确这几年随着年龄,谢廖沙沉稳多了。

谢廖沙道:“现在关键是,我们怎么办?”

老基络廖夫道:“先别急,我们跟华国人的合作还没开始,就算真有变故,也没什么损失。至于宁卫东……也是时候见一见这个华国的小朋友了。”

……

第二天清晨,宁卫东起来不久,就接到了谢廖沙的电话,说今天下午可以跟他父亲见面。

宁卫东欣然答应。

撂下电话之后,表情有些严肃,这趟来速联真正关键的时候到了。

甭管之前个谢廖沙谈的再好,只要老基络廖夫不满意,一句话就能把现在的一切推翻。

宁卫东深吸一口气,回想昨晚上与谢廖沙的会面,想必今天老基络廖夫突然要见他一定跟昨天的谈话有关。

阮春廷的出现,让原本已经明朗的形势再次变得复杂。

就连宁卫东也觉着有些把握不住。

什么叫牵一发而动全身。

宁卫东必须考虑到有可能出现的,最坏的情况,并做出预案。

而不是祈祷事情别往坏的方向发展。

华国古早就有一个成语叫‘事与愿违’,现在的西方把这个叫墨菲定律。

意思就是在关键时候,看似好坏各半的情况,概率似乎是一样的。

但实际上往往就是好的不灵坏的灵。

恰在这时候,王叶和胡八一从楼上下来。

两人准备好,正要出去继续完成宁卫东分配的任务。

打了一声招呼,宁卫东叫住王叶:“王叶同志,你记录一下,刚才谢廖沙通知,今天下午我会与老基络廖夫见面。”

这趟出来,名义上的目的就是来拜见老基络廖夫,一旦完成这个目标就意味着此行将要结束了。

王叶愣了一下,之前一直没有确定,甚至昨天还没听到风声。

随即反应过来:“好的,我这就去。”

说完转身返回楼上。

在外边,原则上外事人员的任何行动都要记录归档。

这也是为什么上次宁卫东夜不归宿让王叶发那么大脾气。

……

下午三点,谢廖沙开车来接宁卫东。

两人驱车来到伯力拖拉机厂。

这座规模比红星厂更大的大型工厂伫立在伯力市区的东北部,为的就是冬夏两季刮东南风或者西北风,可以让厂子里排放的浓烟避开市区。

汽车行驶在宽敞的马路上,跟马路并行的是一条专供工厂的铁路专线。

透过风挡玻璃,能够看到前面远处烟囱高耸,从里面冒出代表重工业力量的黑烟。

片刻后,轿车停在厂区的大门旁边。

宁卫东二人从车上下来,抬头看向路边的一栋高楼。

这栋大厦有十层,是工厂前年新建的宾馆,专门接待外地来厂经办业务的工作人员。

至于宁卫东住的招待所,是厂里内部使用的,不然也不会离着那么远。

顺着楼外直达二楼的台阶上去。

走进大堂,谢廖沙轻车熟路带宁卫东走进电梯按了十楼。

在伴随着一阵“呜呜呜”的动静,好像拖拉机犁地,速度倒是贼快,一会儿就到了。

从电梯出来,宁卫东回头看了一眼,电梯门“咣当”一声关上,粗暴又干脆,真的很速联。

踩着厚厚的红色地毯,跟谢廖沙来到走廊尽头的房间。

敲门进去。

“咔”的一声,应门的是一名金发青年,文质彬彬,戴着眼镜,跟谢廖沙点点头,应该是秘书一类的。

谢廖沙“嗯”了一声,带宁卫东往里走。

这是一间非常大的套房,从门厅进去是一间开间四米多的大客厅。

老基络廖夫坐在客厅的沙发里,听到脚步声扭头看过来。

谢廖沙道:“父亲,宁卫东同志来了。”

宁卫东上前一步,微微鞠躬:“伯父您好~”

既然是私人访问,以宁卫东跟谢廖沙的关系,叫一声伯父也算合适。

老基络廖夫虽然快六十了,但看起来精神相当健旺,花白的头发梳的一丝不苟,看着比同龄人更年轻,眼睛也是亮的。

等宁卫东问好之后,他站起身,伸出手道:“谢谢你~”

二人握了握手。

宁卫东明白他这一声谢指的是把娜塔莎弄到京城去。

虽然在老基络廖夫的心里,这个私生女没什么份量,但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在不涉及任何利益,说两句话,表达情绪,倒也没什么不可的。

宁卫东道:“都是应该的。”说着把随身带来的那封娜塔莎的亲笔信递过去。

老基络廖夫接过去,看着信封上的名字,嘴唇嗫嚅了几下,眼睛里不由浮现出几分怀念的情绪。

要不说,人怕见面,树怕扒皮。

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好多时候在背后如何如何发狠,可一到见面又会想起一些过去美好的瞬间。

此时大抵也是的,睹物思人,心绪感慨。

但也只是片刻,老基络廖夫就恢复过来,把信封放在一边,再次跟宁卫东道谢,示意宁卫东坐下。

谢廖沙在这时候倒了三杯水放在沙发前的茶几上。

老基络廖夫开门见山道:“谢廖沙把事情都跟我说了,你们能踏踏实实的做一些事,这很好。”

宁卫东一笑,看来老基络廖夫的态度还是相当支持的。

但肯定也没这么简单,如果没有阮春廷这个过节当然没事,但是现在有了就意味着再跟宁卫东合作存在一定风险。

这究竟是风险大于收益,还是收益大于风险,这个问题必须斟酌。

果然,老基络廖夫接下来就提到了阮春廷的问题,直截了当问宁卫东有什么想法?

宁卫东早有腹稿:“伯父,我是这样想的。”说着看了看谢廖沙:“关于远东这边的情况我也知道一些。如今地方派跟流放派共存,谁也压不住谁,您说是吧~”

老基络廖夫点点头,伸手拿起茶杯喝了一口,示意宁卫东继续。

宁卫东接道:“我是想,能不能把他们也拉进来,大家一口锅里吃饭,总不好掀桌子。”

一听这个,老基络廖夫顿时皱起眉头。

宁卫东忙继续道:“当然,我只是建议,您这边的具体情况我不完全清楚,要是您能按住那些流放派,让他们别搞事情,自然最好。”

老基络廖夫没应声,他当然知道按住最好,可问题是按不住啊~

如果真能按住,地方派早就把流放派打散了,现在虽然明面上流放派弱势,但实际上地方派再强也不能把流放派打掉。

真要那样的话,恐怕莫思科那边就先坐不住了。

现在这种局面才是上面喜闻乐见的。

而在维持平衡的前提下,如何才能让流放派闭嘴?

答案也是显而易见的,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老基络廖夫深吸一口气,心里快速权衡。

不过这件事他自己做不了主,必须先跟他的老朋友弗拉希沃州长商量,看对方是什么意思。

大概四十分钟,宁卫东和谢廖沙从屋里出来。

两人乘坐那台好像随时要准备战斗的电梯下去,坐回到汽车里,谁也没说话。

直至把车开上马路,谢廖沙才道:“晚上听我电话,这事儿我爸也得找人商量,事情太大他也做不了主。”

宁卫东点头,这是预料中的。

然而,令他没想到,回到招待所的小别墅,吃过晚饭之后,没等来谢廖沙的电话,反而等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

“喂,我是宁卫东~”宁卫东抓着电话听筒,听到那里边传来的声音,不由得面露差异。

来电话的人竟然是霍拉莫夫!

事后经过了解,宁卫东得知这个霍拉莫夫的父亲正是目前远东主管石油和煤炭的副州长,地位和实权仅次于弗拉希沃州长。

难怪当时面对谢廖沙一点也不虚。

实际上,霍拉莫夫就属于流放派中有门路有关系,过来镀金的。

只不过出了一些状况,老霍拉莫夫升的太快了,莫思科那边一直没有合适的位置,他就一直在远东这边窝着。

三年又三年,就成了副州长。

到了这个级别,他家本来的正治资源已经不够把他再调回欧洲了,只能这样不上不下的靠着。

而在远东,地方派掌握主导,老霍拉莫夫更进一步的可能也几乎不存在。

只是宁卫东没想到,只有一面之缘,或说熊掌之交,霍拉莫夫会主动给他打来电话。

简单说了几句,宁卫东皱眉思索着把电话撂下。

刚才在电话里,霍拉莫夫约他明天见个面。

这个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以宁卫东目前的身份,跟霍拉莫夫见一面也没什么,但问题是这件事肯定瞒不过谢廖沙。

到时候让谢廖沙和老基络廖夫怎么想?

为什么说人心险恶,就在于其不可预测性,没人是另一个人肚子里的蛔虫。

宁卫东想了想,干脆再次拿起电话拨出去:“喂,我是宁卫东。”

电话那边,谢廖沙接起电话,心里有些奇怪。

以他的了解,宁卫东虽然年轻却相当有城府,按说在这个时候只要耐心等待老基络廖夫的回信就醒了,完全没必要主动打来电话询问,让自己陷入被动。

宁卫东想了想,决定先跟谢廖沙说一声。

他跟霍拉莫夫见面肯定不能瞒着谢廖沙,倒不是宁卫东多么顾及与谢廖沙的友谊,根本原因还是瞒不住。

不说谢廖沙会不会发现,霍拉莫夫在必要的时候一定会主动把消息放出去。

到时候宁卫东就成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了。

接到宁卫东的电话,谢廖沙也是愣了。

当然,他也不能拦着,宁卫东给她打电话本身也不是请求或者征询,不管用什么话术语气,本质也是告诉他一声,别说宁卫东偷偷摸摸跟霍拉莫夫接触。

既然拦不住,谢廖沙索性大大方方的,让宁卫东去了之后看看霍拉莫夫究竟想干什么~

而在这个电话打完之后不久,谢廖沙就再次打过来。

这次是老基络廖夫的回话。

大概就是让宁卫东和谢廖沙正常准备,阮春廷和流放派的隐患他们负责解决。

宁卫东不知道这个‘负责解决’究竟怎么解决。

对方没有仔细解释,他也不好多问。

不过刚才他已经跟谢廖沙通气,要跟霍拉莫夫见面,通过谢廖沙的传话,老基络廖夫定然也是知晓了的。

速联内部的事情,宁卫东的影响力有限,索性也懒得操心。

眼下更让他好奇的是,明天跟霍拉莫夫见面,对方会跟他聊些什么?

……

次日,宁卫东早早醒来。

距离跟霍拉莫夫约定的时间还早,宁卫东倒也不急,慢慢腾腾洗漱。

等他从二楼的卧室下来,胡八一和王叶已经出去了。

上次宁卫东让他们去买市面上的伏特加,这俩人还真当成一件事来做了,这两天已经买了十来种了。

有便宜的也有贵的,宁卫东依次都尝了。

实地调研后,他对自己弄的‘火焰伏特加’更有信心。

有一说一,比较高档的伏特加的确不错,入口清澈,非常好喝,但那些便宜的,或者说劣质的,无论口感还是喝下去之后的感觉,都跟宁卫东过滤白酒再兑水的火焰伏特加差多了。

根据宁卫东的判断,火焰伏特加的品质至少能达到中档水平。

以后大批量进来,卖四五卢布一瓶,绝对有市场。

这个价格真不算贵,一周一瓶,一月四瓶,也才二十卢布,绝大多数工人都能消费得起。

如果要爆量,还可以降价。

这种火焰伏特加的成本很低,国内那种最低档的‘地瓜烧’‘高粱酒’一斤出厂价才两三毛钱,经过过滤之后,还得往里兑水,把度数调到40度,再算上灌装和运输成本,一瓶火焰伏特加到伯力的成本也就一元钱,最多不会超过两元钱。

一瓶卖五卢布,算上汇率差,就是14元人民币。

……

“老胡他们又出去了?”宁卫东看见宁伟,随口问了一声。

宁伟这两天有点魔障,天天抱着词典背,没遍数的去找李培中,俄语水平肉眼可见的提升。

宁伟应了一声:“啊~他们刚走,您有事儿?”说着把手上的词典撂下。

这个年代国内有一阵非常流行‘活字典’,背字典的人不少,宁伟这样也不奇怪。

宁卫东摆摆手道:“没什么事儿。对了,你俄语学怎么样?”

宁伟露出一抹难色:“进度有点慢,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成。”

宁卫东知道,自学一门外语多难,尤其现在,信息闭塞,不像后世随便拿出手机就能找到教程。

宁伟这算好的,至少有李培中在旁边随时随地帮他。

宁卫东倒是不着急,揶揄道:“要不给你找个速联媳妇,天天晚上抱着学。”

宁伟一脸无语。

宁卫东哈哈一笑,却在这个时候李培中从外边快步进来,看见宁卫东立即道:“家里来电报了!”

宁卫东立即收敛笑容,起身迎了上去。

李培中从中山装的上衣兜里拿出一张电报纸。

宁卫东拿眼一扫,是加密电报。

李培中来到沙发边上,坐下来拿出钢笔,开始破译电报。

一般来说,这种加密电报需要有密码本。

但看李培中的样子,竟然是直接把密码本背下来了!

钢笔唰唰点点,在电报纸上很快译出了电报内容,表情严肃的交给宁卫东。

此时宁卫东也严肃起来,刚才李培中译电报的时候他就一个字一个字看着。

电报的内容很简单,提醒宁卫东他们,已经有kgb的人盯上他们了,让他们放弃探查远东和贝加尔地区部署的任务。

被kgb盯上不奇怪,毕竟在这种大背景下,宁卫东这几个人出现在速联就会引起关注。

但电报上虽然没细说,意思却很明显,对方不仅仅盯着,而是打着守株待兔的如意盘算。

如果宁卫东有什么越轨的行为,立即抓个现行。

再联想到之前黑河火车的变故,宁卫东愈发觉着这两件事是一拨人干的。

至于说kgb,本身就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体系,从来也不是铁板一块。

地方上的实权派,未尝不能驱使kgb去做一些事。

这封电报同样表明,国内在这边有人,而且位置不低。

李培中沉声道:“怎么办?”

宁卫东拿出打火机,直接点燃了电报纸,丢到茶几上的烟灰缸里,看着这张纸烧成灰烬,淡淡道:“按我们既定计划来。”

李培中一愣,心说什么既定计划,我怎么不知道?

不过宁卫东这样说了,而且镇定自若,想必是有应对,他也不好多嘴。

却不知道,即使没有这封电报,宁卫东照样不会有事。

因为宁卫东压根儿就没打算去那些比较敏感的地方刺探什么,对方就算把网张到天上去,也等不来他这只兔子。

这封电报反而让宁卫东对等一下与霍拉莫夫的见面更多了几分兴趣。

现在会这样做的,肯定不会是地方派的人。

就算来此之前,地方派内部有对宁卫东秉持排斥态度的,到现在也被老基络廖夫和芙拉可我州长压下去了。

面对宁卫东画的那张大饼,没人敢在这时候冒头唱反调,心里再不舒服,也得先忍着。

至于军方,当然是有动机的,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军方跟kgb历来尿不到一个壶里。

如果是军方,直接自己动手,根本不用脱裤子放屁去找kgb的人。

剩下的就只有流放派了,再加上阮春廷的出现。

如果阮春廷成功游说流放派,为了破坏有所缓和边境关系,有人搞这些小动作就不奇怪了。

不过,现在看来流放派也不是铁板一块,不然霍拉莫夫就不会给宁卫东打电话,约见面了。

好在没让他久等。

快到中午,宁卫东独自开车出门,来到跟霍拉莫夫约定的地点。

这里是伯力城靠近龙江的一个工人俱乐部。

外表看有些老旧,是一栋有些年头的三层楼房。

里边有咖啡馆,酒馆,棋牌室之类的,不过都没什么人。

大中午的,不是节假,工人可没工夫到这里来消遣时间。

“咣当”一声,宁卫东推门进去。

一名发亮的光头,穿着列宁装的壮汉见人进来,还是个华国人,立即走出来,瓮声瓮气道:“你找谁?”

宁卫东微微抬头,面前壮汉竟然比他高半个头,大概有两米,肩膀特别宽,走过来好像一堵墙。

不等宁卫东搭茬儿,旁边的卫生间里出来一个女人,呵斥一声:“瓦西里,不得无礼!这是先生的客人。”

壮汉“唔”了一声,似乎十分失望,转身往回走去。

那女人迎上来道:“非常抱歉,宁卫东同志,失礼了。霍拉莫夫先生在楼上,请随我来。”

宁卫东点点头,跟着女人顺楼梯往上。

女人的容貌身材不输阿娜亚丝娜,而且两个人身上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相似气质。

再考虑霍拉莫夫的身份,宁卫东估计这个女人应该也是被某机构‘淘汰’的。

二楼,女人在前面引路:“这边请~”

来到一间房门前,上面挂着青铜色的203门牌。

女人敲门,没等里边应声,直接推开门,让到一旁。

门里,入眼就是古色古香的装修风格,家具、地板、护墙板都是深棕色的木材,让屋里的份位有些沉重阴暗。

好在正当晌午,阳光洒进来,正好冲淡了这种气氛。

在窗户下面,是一张巨大的实木书桌,霍拉莫夫坐在书桌后面,正扭头看过来。

见到宁卫东立即爽朗一笑,站起身走过来,隔着两米多远,就主动伸出了手:“宁卫东同志~很高兴你能莅临。”

两人握手。

宁卫东笑呵呵道:“霍拉莫夫同志,我也很高兴,幸会~”

“请这边坐~”霍拉莫夫晃了晃手,朝旁边色跟护墙板同色的沙发示意。

等宁卫东跟着坐下,他又跟门口的女人吩咐:“告诉西斯先生,可以开始了,十分钟后用餐。”

女人应了一声,轻轻把门关上。

霍拉莫夫看向宁卫东:“宁卫东同志,你能来赴约我真的十分荣幸。”

宁卫东道:“您客气了,我这次来就是为了广交朋友,我们华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惯是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霍拉莫夫哈哈一笑:“好,我这个人也爱交朋友,尤其对你们华国,我打心里佩服,当年在北高利,你们打的太漂亮了……”

霍拉莫夫很会聊天,上来就捡好听的说。

宁卫东道:“胜利是属于全体社会主意战士的,当初要是没有老大哥的支援,仅凭我们自己也很难打赢。”

投桃报李,对方说话好听,宁卫东自然迎合上去。

霍拉莫夫的年纪比谢廖沙小,为人处世一点也不青涩,也没有年轻人的浮躁。

仅仅几分钟交谈,宁卫东对他的第一印象还不错。

这时霍拉莫夫看了看表,起身道:“宁卫东同志,西斯先生曾是克里姆宫的主厨,擅长俄餐和法餐……”

宁卫东露出惊讶表情,人家都把克里姆宫搬出来了,肯定要有情绪反馈,不然就太不给面子了。

从这也能看出霍拉莫夫比谢廖沙更能搞噱头。

这位西斯先生的水平未必能比谢廖沙招待所里那位大厨强,但霍拉莫夫亲自口称先生,又是克里姆宫,一下就拔高了。

典型的王婆卖瓜。

做菜好吃不好吃放一边,就问逼格高不高就完了。

等会儿觉着不好吃都不好意思说。

离开这间房,两人来到三楼。

门口站着一名十分英俊的中年人,一身黑色厨师装,戴着白色高帽,相当绅士优雅。

里面的餐厅面积不大,也没有其他人。

今天吃的是法餐,一道一道上,基本上都是一口的量。

上菜的是两名漂亮的妹子,在不远处的小型舞台上,有一个拉小提琴的。

别的放一边,氛围算是拉满了。

至于吃的,也相当不错,能被霍拉莫夫看重,这位西斯先生不是滥竽充数的。

直至最后,开了香槟,其他人都撤下去,只剩宁卫东和霍拉莫夫对坐。

霍拉莫夫捏着高脚杯,看着杯子里不断冒出来的气泡:“宁卫东同志,是不是奇怪,我为什么邀请你?”

宁卫东道:“是有些奇怪,说说为什么?”

霍拉莫夫喝了一口香槟酒:“很简单,我也想跟你合作。”

宁卫东挑了挑眉,心说霍拉莫夫还真是消息灵通。

他跟谢廖沙谈的可乐和伏特加的合作,现在知道的人应该不多,霍拉莫夫就听到风声了。

不过宁卫东估计对方大概是一知半解,并不知道全部内情。

果然,经过一番试探,霍拉莫夫只知道相关伏特加,还不知道可乐和别的东西。

至于消息来源,对方没说,宁卫东也没问,不置可否反问道:“合作吗?我还以为你这边不大喜欢我来呢~”

霍拉莫夫并没有回避,他知道宁卫东指的是来时候,黑河火车出的问题。

耸了耸肩,竟然用汉语说道:“此一时,彼一时~”

宁卫东一愣,没想到对方还能来这个。

但也只一句,霍拉莫夫就换回了俄语:“当时有当时的情况,现在有现在的情况,难道不是吗?”

宁卫东道:“那不知道,当时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霍拉莫夫道:“不同太大了。”

宁卫东喝一口香槟:“当初拦我,是因为阮春廷吗?”

霍拉莫夫想了想道:“有他一部分因素,但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有些人还在抱着不切实际的想法,仍希望通过过去的手段,获得莫思科的关注。”

宁卫东眼睛微眯,看来远东的流放派内部存在很严重的分裂。

宁卫东心里将其称为保守派和现实派。

保守派依然想依靠固有路径,通过制造摩擦和热点,向莫思科索要资源。

这个法子在过去百试百灵,却没考虑现在的大环境变了,莫思科已经下定决心对阿芙汉动手,还想利用这种手段耍小聪明就是找死。

至于现实派,就是认清现实,必须抛弃固有路径,寻求新的利益增长。

霍拉莫夫属于这一派。

想通这些,宁卫东稍微皱眉道:“合作当然可以,不过昨天我刚刚见过老基络廖夫……”

霍拉莫夫淡淡道:“当然,这不是什么秘密。”

宁卫东道:“那你觉得那些地方派的会愿意让渡本来属于他们的利益,让你们加入进来吗?”

霍拉莫夫道:“当然,他们会的,否则……我敢保证,这件事成不了。”

宁卫东面上不动声色,但这正是他担心的。

特么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说的就是霍拉莫夫这种。

不过宁卫东也不会被他三言两语唬住,淡淡道:“我相信,你有这种能力,但我想那肯定不是你希望看到的结果。”

霍拉莫夫道:“当然,所以我主动给你打去电话。现在的时代已经变了,那些老顽固还死抱着过去那套,现在能赚到钱才是最重要的。在莫斯科,在烈宁格勒,在加里宁格勒,那边的人都在干什么?再看看,我们在干什么?难道他们真以为在这冰天雪地苦熬着,将来有机会回到莫思科去?”

宁卫东有些诧异,没想到霍拉莫夫突然这么直率的发泄起情绪来。

大概是在此前受了什么刺激,具体的宁卫东不得而知,但从他举的几个例子,再加上之前谢廖沙提了一嘴,不久前霍拉莫夫好像刚从莫思科回来。

多半是在那边受气了,被人说了什么风凉话。

霍拉莫夫顿了顿,目光灼灼的注视宁卫东:“我说这些你应该会明白的,是吧~宁卫东同志。你的情况我调查过……”

宁卫东抿了抿唇,心说这货倒是有股子直率劲儿。

霍拉莫夫继续道:“你的父母只是普通工人,是因为你哥哥的婚姻,你才有机会脱离原先的阶层……”

“阶层?”宁卫东玩味道:“我们可是社会主意。”

霍拉莫夫轻笑道:“那又怎么样,难道你觉得真没有阶层了吗?难道一名普通工人真可以跟高级干部平起平坐吗?”

宁卫东抿了抿嘴,无言以对。

霍拉莫夫一口把香槟干了:“而你,又通过婚姻,今天才有机会来到这里,我说的没错吧~”

宁卫东淡淡道:“你说这些想表达什么?”

霍拉莫夫道:“没什么,我对你的经历和手段没有任何轻视或者嘲讽的意思,因为我父亲就是这么过来的。”

宁卫东一愣,这话还真让人挑不出毛病,就算人家指鼻子说你吃软饭也没法发作,人家当面说,我爹也这样。

霍拉莫夫继续道:“我比谢廖沙更懂你,也更明白这次来速联对你的重要性,我衷心希望促成这次合作,我们……可以成为朋友。”

宁卫东看出,面前这个男人的眼睛里闪着诚挚的光。

但他并不会因此就信了对方,老祖宗留下的成语,有一个叫口蜜腹剑。

宁卫东沉默片刻,没有接这个茬儿,反问道:“那阮春廷呢?他怎么办?他和支持他的人,恐怕不会愿意看咱们一起赚钱。”

“他?”霍拉莫夫的目光阴沉下来,轻笑道:“他不重要,你觉得区区一个南洋小国,有能力影响速联?”

显然,霍拉莫夫还没意识到事情的关键。

宁卫东道:“他们当然影响不了大局,但是可以通过小事制造事端,比如可以收买一名排长,甚至几名士兵,如果愿意给钱,给够了~一定会有人铤而走险。到时候在巡逻的时候,隔着边界开两枪……你怎么办?”

霍拉莫夫皱眉。

宁卫东继续道:“如果这个时候,你刚才说的那些保守的老家伙,趁机推波助澜,扩大事态,小题大做,又怎么办?我想,在这一点上,他们双方的利益和目的是相同的,不会让我们安安心心赚钱的。”

霍拉莫夫沉声道:“你有什么主意?”

宁卫东道:“说不上什么主意,这种事无非是大家同心协力,让那些不识时务的先出局。”

霍拉莫夫道:“你是想……让我跟谢廖沙合作?”

宁卫东理所当然道:“有什么不可以吗?不仅是你和谢廖沙,还有一切想要跟我们一起赚钱的朋友们。别跟我说什么地方派、流放派之类的,那不过是你们欺骗莫思科的障眼法罢了。”

霍拉莫夫脸色一变,死死盯着宁卫东。

宁卫东面不改色,却是心里有数了。

本来他还不确定,刚才这样说更多是诈对方一下。

看霍拉莫夫的反应,倒是有七成把握了,所谓地方派和流放派的对立和斗争,都是他们自己人打自己人,是做给莫思科看的。

至少双方的核心人物早就或明或暗的达成了默契。

否则远东这边,山高皇帝远的,要粮食有粮食,要资源有资源,好几百万平方公里,三千多万人口,还是铁板一块。

搁谁在莫思科心里不多想?

原本宁卫东真没往这边想。

最初,在阿娜亚丝娜给他介绍远东的正治生态时,提出有这两派,其实非常正常。

不是有句诗叫:d外无d,帝王思想;d内无派,千奇百怪。

但昨天,在林子里遇到霍拉莫夫一行人,为了争夺那头棕熊,宁卫东却看出奇怪。

斗殴那两拨随行人员太有默契了,有些过头了。

若说这只是下面人的私下行为,逻辑上似乎有其合理性,但实际上很难维系。

好不容易大家达成了默契,只要有一次某个人打上头了,或者出现意外伤亡,都会瞬间打破默契。

而要长期维持这种默契,必须有更高维度的力量进行背书保障。

宁卫东想来想去,灵机一动想到这里边的猫腻。

另一个疑点就是霍拉莫夫的突然邀请。

第一是霍拉莫夫的消息来源,可能是谢廖沙那边口风不严,同样可能他们本来就是一伙儿的。

第二是宁卫东告诉谢廖沙,霍拉莫夫邀他见面时,谢廖沙的反应不太正常。

至于怎么不正常,宁卫东也说不好,就是一种感觉。

综合起来,让宁卫东心里有了三分怀疑,索性拿出来诈一下,还真让他猜着了。

霍拉莫夫立即反应过来,苦笑一声:“宁卫东同志,你太狡猾了。”

站起身走到旁边的柜台上,拿起电话听筒,“哗啦啦”的拨动号码转盘在:“喂,你过来吧~让他看穿了。”

——

万字更新,求订阅,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