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142章 拍板定夺

1978合成系文豪 第142章 拍板定夺

作者:好想吃薯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22: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三天后,章德宁从内蒙古组稿回来。

她还没能见到江弦的稿子,便已听编辑部的同事,在她耳边陈述了一大通对这篇稿子的赞誉。

“写的特别真诚,看完整个人都能感到共鸣。”

“语言特别紧致、精美!创作技法太成熟了。”

“刘恒都看哭了!”

这让章德宁感到十足的不可思议。

她已经和江弦聊过这篇稿子,也看过一点开头,但怎么也没能想到,他的这部短篇能写到让刘恒都看哭了的程度。

“稿子呢?”

“在刘恒那儿,他现在没脸见人,我去给你取来。”编辑陈世崇笑道。

章德宁放下挎包,简单收拾了下桌面,从包里取出这次在内蒙古作家林尔那儿组来的一篇稿子《腰刀和狼》,是一篇草原的故事。

这是她从林尔的几篇存稿里选出来的稿子,她已经在火车上看过了,给出了自己的审批意见,待会儿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齐递交给上级领导。

“德宁。”陈世崇把一部不算太厚的手稿递去她手中,“三万多字,你快看吧,要不是你还没看过,我们都想替伱送去杨沫同志那里。”

“那我赶紧审一下。”章德宁颇为期待的接过这篇能让一众编辑齐齐叫好的,这也是她挂念已久的一篇稿子。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章德宁很快便被稿纸上的文字吸引进去。

她逐个抠着字眼读过,三万多字的,花了近半小时读完。

“呼——”

等她再抬起头,清晨澈亮的阳光透过办公室的窗户,在桌上洒下一层洁净的光辉。

她真说不出心底的那种感受,失魂落魄一般,周围明媚的景象都有些失真,耳边的一切嘈杂也让她感到格格不入。

“怎么样?”傅用霖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在了她身后。

章德宁恍惚一阵子,才收敛住情绪,微微的点一点头,“写的真好。”

此话一出,才发觉嗓子里有些哽咽。

看着纸上那行:

[我是如此爱你。我相信,哪怕自己死了,听见你的呼唤,我依旧能从躺尸床上站起来,跟着你走。]

这是怎样的一种痴情的爱恋啊!

章德宁依稀觉得,这篇文章的精彩程度,完全能够让她忽略掉其在思想性上的欠缺。

又将这部短篇读了两遍,仍觉韵味十足。

奈何已到中午时分。

同事催促她去吃饭,只好握着笔,快速写下一行审稿意见。

午休过后,杨沫在其秘书的搀扶下,来到办公室她的位子。

刚坐下,组领导赵金九便将两份稿子递到了她的桌上,《腰刀和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她带上老花镜,仔细看了眼两份稿子的评审意见,一审的编辑都叫章德宁,她给两份稿子写下的评审意见都很高。

杨沫捧起《腰刀和狼》读过一遍,眼前一亮,微微点了点头。

这篇的艺术性够强,故事性也不错,以非工农兵形象为主人公,确实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思索一阵儿,便在稿子旁边标记上:安排在下一期的第一条刊发,力求醒目。

放下《腰刀和狼》,她又捧起另外一份稿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这篇稿子,章德宁给出的审稿意见是:

“惊人的诚挚语调、独创的个人主题、奇异的表现力,读过以后极为震动!”

这样高的评价,杨沫自然是要好好读上一番的。

窗外晚霞渐渐布满天空,隐约传来几声楼下球场的争夺,桌上光线越发变得黯淡,杨沫的双眸却越发变得明亮。

“好一封信!”

原以为那篇《腰刀和狼》已是很罕见的好稿子了,没想到这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比那一篇还要好!

她思索片刻,将《腰刀和狼》上面刚留下的那行标注划掉,随后对秘书说:

“你去把这位编辑喊过来。”

不一会儿,章德宁便来到她的大办公室,和她打个招呼。

“杨沫同志,你好!”

“章德宁同志,你交上来的两篇稿子我都看过了。”杨沫笑着说。

“您感觉怎么样?”

“都很好,当然了,我个人偏向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更好一些。”

章德宁轻笑一声,“您的感觉,恐怕也是编辑部好多同志的感觉,虽然这么说好像有点不礼貌,但相比较的话,我个人也觉得《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更好一些。”

“这位作者很会写,我还很想听听他创作这部作品时的想法,国内少见这样文体的作品,倒是国外会多一些。”

“您不认识他?这位作家叫江弦,国内文坛最近崭露头角的新作者。”章德宁介绍说:“我和他聊过创作思路,他说是因为收到了一封女朋友的来信,后来联想到了这样一个题材。”

“竟然是这样?”杨沫吃了一惊,眼中多出几分欣赏之色。

“我还以为这是一位女作家的作品,这么细腻的心理描写,太像是一个女人如泣如诉了,居然是男作家写的?

你认识他么?把他叫过来,我们一起聊聊稿子。”

“这个没问题。”章德宁马上应下。

江弦收到电话,很快过来,见到这位《京城文艺》的新主要负责人杨沫。

“杨沫同志,你好。”

寒暄过后,杨沫带着笑意说:“你是我见过最了解女人的男作家了。”

江弦愣了愣,解释道:“我和张洁老师时常交流文学,从她那里学来了些细腻干脆的表达。”

“张洁在我们《京城文艺》上发表好几次作品的一位女作家。”章德宁介绍道。

杨沫点了点头,“你和你的这篇,有点让我联想到纳博科夫。”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俄裔美籍作家,代表作《洛丽塔》。

“您客气了,我离他还有些差距。”江弦平静的客套说。

杨沫暗暗惊讶,不仅是因为江弦知道纳博科夫,也为他的这份平静自若。

不骄不躁,这份品质就很难得。

三人又聊了半个小时这份稿子,杨沫才拍板下来。

“虽然这篇稿子有着一些小缺陷,不过总的来说是一篇很好的稿子。”

“在编委讨论之前,至少我认为是可以发表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