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157章 来姆们家喝茶

1978合成系文豪 第157章 来姆们家喝茶

作者:好想吃薯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22: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匆匆忙忙,已至四月底。

更名为第五期文学讲习所以后,学员们的创作热情高涨许多,不开课,也不开饭的时候,各自找地方埋头苦作。

讲习所集中了这么一大批新时期文学的中坚分子,前来约稿的编辑自然是络绎不绝。

江弦也接到了很多编辑的邀约,他一一婉拒,实在是约不过来。

他时间紧张,《车水马龙》边拍边改,与此同时,要给谢晋的《棋王》剧本也尚未写好,还有一部“意识流”的长篇没有写出。

最痛苦的就是这部。

堪称折磨心灵!仅是作为一名读者阅读,江弦都忍不住脊背生寒,写起来便更加痛苦不堪,仿佛在与魔鬼对话。

五一之前,王扶给江弦打了个电话,告诉他优秀评选的作品集单行本出版了,基础稿酬马上就会发到他们作家的手里。

紧接着的一个早上,江弦便被喊去签收挂号信,同行的还有蒋子龙、陈世旭。

挂号信是稿费单,《人民文学》的出版的《优秀作品集》基础稿酬发下来了。

蒋子龙先拆开,仨人同时看一眼,320块。

陈世旭奇怪,“子龙同志,少了吧?”

“不少,《乔厂长上任记》的稿费就这么多。”

“你不是还有一部中篇获奖么?”

“这本作品集选录入作品,我那部中篇没被选入。”

“原来如此。”

陈世旭点了点头,拆开自个儿的挂号信,稍微比他多一些,380块。

“占了点字数的便宜。”

“恭喜恭喜。”江弦这货作揖道贺,就是不见他拆自个儿的挂号信。

俩人齐刷刷看向他。

“你多少啊?”

蒋子龙心里大概知道,这小子的钱,绝对不在少数,估计比他和陈世旭加起来都多。

“没多少。”江弦摇摇头。

“江弦同志,你不厚道啊!我俩可都给伱看了!”蒋子龙谴责起来。

“真没多少。”

“陈世旭同志,这小子不老实,架住他。”

俩人撸胳膊挽袖子,作势动手,陈世旭是庄稼汉,他想架住江弦这小子,绝对轻轻松松。

“你们俩不讲武德!随便拎出一个岁数比我鞋码都大,欺负我一个年轻人!你们好自为之。”

“快拿出来看看。”

“唉。”

江弦一脸无奈、不情不愿的拆开手上的挂号信,从中取出稿酬单。

蒋子龙、陈世旭马上凑去看一眼,登时眉毛一跳,心脏一缩。

2050块钱!

整整2050块钱!

这是什么概念呢?

可以给一个参考,从1980年开始,我们国家就要征收个人所得税了,9月起执行,公布的税率表:

起征点月收入800元,第二级月收入801元-1500元,税率5%,第三级月收入1501元-3000元,税率10%

蒋子龙和陈世旭俩人加一块儿,都够不着起征点,再看江弦这小子,一个人就冲到第三级去了!

“我就多余看这一眼。”蒋子龙痛心疾首,悔不当初。

不看难受,看了更难受。

陈世旭更多的是震撼。

江弦这稿酬,看似很多,实则也真的不少。

他这辈子都没赚到过这么多稿费!

他发表作品极少,几乎就没写出过什么作品,这次是侥幸写出一篇好的,极为幸运的拿下了全国优秀短篇奖项,被作品集收录进去。

这会儿看了江弦的稿费单,才意识到,他距离那些真正的作家,说天差地别可能有点夸张,但说差了一位数,就毫无不妥之处。

“我都说你俩别看。”江弦嘟囔一嘴,把稿费单装好,回头还得拿着这单子,上银行去取一趟钱。

“你俩啥时候上银行去,记得告我一声,咱仨一块儿,万一出点意外,互相也能有个照应。”

“.”

蒋子龙和陈世旭心情复杂,并不大想理他,甚至恨不得现在就出点意外。

翌日,清晨,俩人腰里别着榔头,喊上江弦,一块请了会儿假,坐18路公交进城。

蒋子龙和陈世旭先把钱取出、存好,再一块陪着江弦,小心翼翼把这笔巨款取出、存好。

小金库:2245元2角7分。

俩人一脸紧张,小心提防四周,搞的江弦心里还挺感动。

二话不说,抓住他俩胳膊,“走,上姆们家吃点果脯、喝点茶水儿。”

蒋子龙都不好意思。

“不用、不用,江弦同志你太客气了。”

“不喝了吧,上午还有课呢,咱们早点回去吧。”陈世旭也不好意思的客套。

“别介,中国有句古话,来都来了。”

俩人无奈,跟着江弦一路回到家里。

嗯,景山东胡同。

看着近在咫尺的紫禁城,蒋子龙感觉他整个人都不好了,“你那院子在这儿?”

“就这条胡同。”

“这叫什么胡同?”

“景山东胡同,以前叫三眼井胡同。”

江弦一路走,一路讲解。

还特意领着俩人,拐去北边的吉安所东夹道7号,后来改叫吉安所左巷8号,一院200多平的小院儿,他指指北边儿三间正房,这会儿还住了人。

“这儿是他老人家在京城的故居。”

蒋子龙、陈世旭又大吃一惊。

仨人溜溜达达,踩了一圈,想象着他初次来到京城这座大城市,在这院子里的身影,唏嘘感慨许久,才又回到景山东胡同。

一路去到扇朱红色大门前。

蒋子龙和陈世旭登时傻眼。

“子龙兄,世旭兄,请。”

“咕咚。”

光是看着俩气势十足的抱鼓石,蒋子龙喉结就忍不住滚了一下。

推门进去,入目山水影壁,上修有砖檐,壁心菱形铺砌,正中雕刻一个大字“福”。

影壁古称萧墙,也有叫照壁的,不过江弦偏向称临街影壁为照壁,院儿里的叫影壁。

从前院过垂花门进到内院儿,门窗一新,梁柱、后檐柱、墙面的柱、垂花门上这些外露的大木作、小木作已重新油漆,五彩斑斓,眼前一亮。

“可以啊!弄得跟王府大院似得。”蒋子龙蹲下看看。

地面重新铺过一遍,青砖墁地,地砖桐油刷涂过,灰缝很细,一眼望去平整光洁。

从中间以十字铺开,四个角儿空出四片儿花园。

“这槐树胸径够粗的。”陈世旭惊叹,“有些年头了吧?”

“原本就种着,剪了剪。”江弦答。

那是原本就种着的大国槐,重新修剪过了,焕然一新,屋子后面多种了一株榆树,榆树的果实叫榆钱,浅黄色,能吃。

前院儿、内院儿的角角落落,别出心裁的移栽了几畦洁白玉簪。

一眼望去,真是满园春色。

“这一院子没其他住户?”蒋子龙满脸惊诧。

“没了,这也是前两天才刚修好。”

他们家这几天正从虎坊路15号往这儿搬着,进度不快,不过已经能住进来了。

饶月梅这会正拿个鸡毛掸子在北房掸着呢,瞅着院儿里站着仨人,出来招呼一声。

江弦分别介绍过,托他妈烧杯茶水,又领俩人在院儿里转了一圈儿。

修的还不算完整,好些东西没来得及弄,什么天棚、金鱼缸、石榴树、鸟笼子、猫猫狗狗.

还打算进门后沿着垂花门两侧设抄手游廊,沿着院子的外缘,连接东西厢房,作为贯各房屋的通道。

碰上雨雪天气,直接在游廊行走,不怕被淋湿,大太阳的天儿也能遮遮阳光,很有闲情雅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