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337章 两斤西红柿!

1978合成系文豪 第337章 两斤西红柿!

作者:好想吃薯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22: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什么好消息?”江弦疑惑道。

王濛砸吧一口葡萄酒,轻笑着说道:

“你也知道,茅公辞世的时候留了两个遗愿,其中一个就是设立长篇文学奖项。”

江弦大概想到了什么,不过没有说出口,顺着王濛的话说道:

“我听人说了,这是作协遵从他老人家的遗愿,设立了茅盾文学奖,咱们国内第一个以个人名义命名的文学奖项。”

王濛点点头,抬眼望向他,“这次第一届茅盾文学奖的评奖作品范围,主要是1981年以前发表的超过13万字的作品,你的《芙蓉镇》《许三观卖血记》都符合评选条件,这两篇,《人民文学》都给你申报了上去。”

“《芙蓉镇》《许三观卖血记》.”

对于自己这两篇获推,江弦并不觉得有多意外。

作为后世来人,他非常的清楚,茅奖的评奖一向是比较主旋律,比较青睐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而他的这两篇,刚好带有浓重的现实主义文学色彩。

并且质量也都相当的过关。

绝对具备着角逐茅盾文学奖的文学品质。

王濛这个时候忍不住笑起来,“说来,你也是给预选小组的同志们出了个大难题。”

茅奖的评选委员、主席团都是巴金、冰心那个岁数,年事已高,当然没什么精力来大量阅读,而且好多老前辈已经对最近几年的文学创作不太熟悉。

所以最终是由冯沐、韦君宜、孔罗荪等5人组成一个评奖预选小组,从审议读书班推荐的18部作品,也就是获得提名的18部作品当中,挑选出最终的6部备选篇目。

这里要说一下,茅奖的获奖篇目比较多,数目不固定,每届大概3—5篇。

因为这是第一届,作品比较多,所以获奖篇目的数目确定为6篇。

而这6篇里,也有排位之分,越在前面说明排位越高,不过出于“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个说法,排位的事情往往不会有多少人提起。

毕竟茅奖是文学界的桂冠。

能够摘得,就代表作品已经跻身进了当代创作的最高水准。

像是大名鼎鼎的苏童,其实拿的就是第五排位的茅盾文学奖,不过已经给他乐坏了。

刘震云拿的同样是个第五排位的茅奖,排最后的一个。

王濛说道:“你说说,别人都是带着一部作品评选,到你这儿,成了两部。

韦君宜老太太当时就发火了,直接定了个新规矩,以后再评选,只许推荐每位作家最杰出的那部作品。”

“这也不能怪我啊。”江弦欲哭无泪。

我这写得多也要挨批?

不过除了他,别人恐怕也没这困扰了。

茅奖一开始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后来改成了四年。

大部分的作家,创作一部长篇,基本上都要花费三四年的时间才够。

因为茅奖是不评选分卷作品的,必须作品完成并且完整之后才能评选。

所以除了江弦这样开了挂能不要钱似的高频率生产的,也没人有机会给评委们造成困扰了。

“王老师,那茅奖评选的结果宣布了么?”江弦问。

“结果估计就是这两天公布了。”王濛开口道,顺便带着一抹矜持说道:“毕竟我的作品也被提名了,很多事儿不方便打听,要避讳着点儿。”

“那我就等消息吧。”江弦压了压心底的期待。

他倒没敢幻想自己能在茅奖连拿两个奖项。

能拿到一次茅奖就够他兴奋了。

毕竟茅奖和之前的全国文学奖项意义都不同。

能拿一次茅奖,可以说是国内文学工作者一生的殊荣。

不知道多少作家和这个奖项无缘。

就像这会儿和江弦说话的王濛老师。

江弦忍不住心疼的看他一眼。

王老师从第一届就开始陪跑。

结果一直陪跑了三十多年。

一直陪跑到他八十多岁高龄,这才终于如愿以偿的拿到茅奖。

“我继续关注着这个事儿,一有消息我就通知你。”王濛老师一脸期待,明显是自我感觉良好。

江弦赶紧恭维起他,“行,王老师,要是到时候拿奖,你可记得请我吃饭。”

“哈哈,没问题。”王濛笑了几声。

江弦又道:“王老师,你不是说有两件喜事儿么?还有一件呢?”

“什么喜事儿,说的跟要结婚似得,不过这倒也算是个喜事儿。”

王濛笑了笑,“你知道华裔女作家聂华苓女士么?”

“聂华苓?”

江弦很快想起这么一位,“前些年获得诺奖和平奖提名的那位?”

“没错。”

聂华苓是一名女作家,她出生在武汉,后来去了宝岛,最后去到美国定居。

光看经历,很多人可能觉得像是张爱玲。

不过和张爱玲饱受争议不一样,张爱玲饱受争议,聂华苓却配得上全世界的尊重。

她曾是唯一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的中国女性。

有来自二十多个国家的三百多位知名人士联合举荐她。

江弦也很佩服这一位。

校长70大寿那天,她所在的杂志,连发了七版痛骂校长的文章。

后来她就去了美国,在美国搞了一个“国际写作计划”,组织各个国家的作家加入,邀请的基本上都是发展中国家,还有一些“问题”国家。

这其实是特别好的一件事儿,尤其是对于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人家给你提供生活费旅费,让你去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生活一段时间,感受一段时间,非常的开阔眼界。

王濛给江弦提的,也是这个国际写作计划的事情,完整的称呼是叫“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文学活动”。

“聂华苓女士好几年前就一直邀请国内的作家参与这个写作计划,像是萧乾、丁凌、艾青这些同志都参加过往届的计划,我呢,之前也很幸运的参加了一届。”

“今年的写作计划又快开始了,聂华苓女士给我写信希望我推荐几名国内的作家给她。”

“我向她推荐了你,要是不出意外,估计你很快就会收到聂华苓女士邀请你的信件了。”

“.”

王濛看着江弦,等待着他的激动,毕竟这可是能去美国转转的大好机会。

不过江弦给出的反馈,丝毫没他预料的那么兴奋,也就只是比较意外。

“怎么,你还不乐意去?”王濛观察着江弦的反应,感觉像是被人泼了一盆冷水。

这可邪了门。

对任何一名作家来说,甭提去美国,就是去趟北戴河都高兴。

怎么换成江弦还疑虑重重。

“没啊,我就是挺意外的。”

江弦确实意外。

茅奖的事情,他多少猜到了一些。

但是国际写作计划,这个事儿他是完全没想到的。

去美国?

这事儿他可得好好的考虑考虑。

“这可是去美国的机会,你不想去?”

“我也没不乐意去,人这不也没给我来信么?这事儿我看等我收着信再提吧。”江弦一脸平静道。

“你就端着吧。”

王濛白他一眼,和他碰下杯子,在他家里头又蹭一顿晚饭才走。

写作计划的事情,江弦也没太放在心上,毕竟八字还没一撇。

这几天他又不写东西,闲暇下来,在家里当起了家庭煮夫,每天就上菜场去溜达溜达,回家炒炒菜,每天晚上给朱琳小嘴喂得满满的。

这天,他一如往常,去到崇文门的菜场。

京城现在有四大菜市场,分别是:东单菜市场、西单菜市场、朝内菜市场和崇文门菜市场。

四大菜市场,几十年为京城市民供应肉蛋菜等副食品,是名副其实的“老菜篮子”。

不过后来90年代城市改造,搞房地产嘛,寸土寸金,哪还容得下大菜场。

就全给拆了。

江弦去的崇文门菜市场,建成最晚,也是最后一个拆的,10年左右才拆,像江弦这样年纪大点儿的可能还有点印象。

这儿菜在全京城的菜场里头算最全的。

跟所有的菜场一样,人群熙熙攘攘,一抹水黑灰蓝颜色,手上提着篮子、网兜。

不过和人群形成对比的是,货架上那叫一个空,基本没什么菜。

毕竟这会儿和后世不一样,不是想吃啥就能吃着啥,菜还分旺季、淡季,一到这大冬天,有时候菜场一开门,里头那都是空的,没能卖的东西,营业员只能无聊的在菜场里头溜达。

今儿听说要送菜过来,江弦一早就和一帮买菜的一块儿糗着等车过来。

这会儿菜场的墙上也贴着“不许殴打顾客”。

另外就是小偷特多,得格外提防着点,不然被偷了得心里难受个一天。

“西红柿咋卖?”

江弦揣着篮子,挤在一帮人中间,纠结是买贵的西红柿,还是买便宜的茄子。

冬天这西红柿是反季菜,贵啊。

虽然江弦不缺那几个西红柿钱。

不过呢,这过日子,真是得精打细算着过才行。

“江弦!”

“江弦!”

正纠结着呢,听着有人喊他,江弦回过头一看,竟然是《人民文学》的王扶。

“王扶编辑,你怎么来了?”

王扶满脸喜色,“我专门儿来找你的,我上你家去找你,你爱人说你在菜场,我就奔着这边儿过来了。”

“专门来找我的?”

江弦一脸意外,“啥事这么急啊?”

“《芙蓉镇》拿奖了!”王扶神采飞扬道。

“拿奖?”

“茅盾文学奖,你的《芙蓉镇》拿了!”王扶雀跃不已。

很多人不知道,茅盾文学奖是属于作者和编辑的共同奖项。

在颁奖典礼上,特别设立了环节,邀请获奖作品的作家与编辑共同留下手印,以示对作者和编辑之间无间合作的致敬。

这也是鼓励每位获奖作家背后的“幕后英雄”——责任编辑。

王扶作为江弦的老搭档,编辑过他的《芙蓉镇》,也编辑过《许三观卖血记》。

这两部作品获得提名,一部作品最终杀出重围获奖,她当然兴奋。

这对于她来说,也是一份天大的殊荣。

江弦也难掩激动。

他又不是什么圣人,对这些荣誉、金钱都不在乎。

他太俗了。

茅盾文学奖,哪怕在后世这都是全中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项。

他在第一届就拿到了,那真是做梦想起来这事儿都能笑醒。

于是豪气的转过身,看向货架下的营业员。

“同志,最贵的西红柿,给我来两斤!”

“两斤?!”

“这啥家庭啊?”

这边儿江弦一语轰动整个菜市场。

外面儿,茅奖获奖名单的公布,也震动了整个文学界。

茅奖传了半年多了,可以说一直都是文学界最关注的事情之一。

如今名单终于公布,一共6部作品摘得桂冠: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江弦,《芙蓉镇》

魏巍,《东方》

莫应丰,《将军吟》

姚雪垠,《李自成》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江弦的《芙蓉镇》因为字数相较于其他作品来说太短,所以排位并没给到第一。

就说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字数可比江弦多出了十万字有余。

但还是那句话,排位的事情其实没多少人在意。

文无第一。

能摘得茅奖桂冠,已经羡煞文学界。

得知江弦获奖,熟识他的朋友都来道贺,毕竟他人脉广、朋友多。

家里客厅每天都是蒋子龙、张洁这种水平的知名作家。

“过两天就颁奖了,你可得写一个漂亮的获奖感言出来。”张洁说。

“是啊,作为我们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你可得写一个能比的上马尔克斯的获奖感言。”

马尔克斯获奖以后,《百年孤独》尚未被翻译到国内,不过他在诺奖颁奖典礼上的致辞《拉丁美洲的孤独》已经在国内传开。

“随麦哲伦一道进行首次环球航行的佛罗伦萨水手皮加菲塔,途经南美时如实记下的所见所闻,竟好似一部奇思妙想的历险记。

他说见过肚脐长在背上的猪,雌鸟伏在雄鸟背上孵蛋的无爪鸟,以及形似鹈鹕、勺形喙的无舌鸟。

他说见过骡头、骡耳、骆驼身、鹿脚、马嘶的怪物,还说曾给在巴塔哥尼亚遇上的第一个土著照镜子,那大个子土著一激灵,被镜子里的自己吓得魂飞魄散.”

茅奖在国人心中期望几乎不亚于诺奖。

马尔克斯刚刚奉献了这样惊艳的一段致辞。

对于茅奖的获奖者,自然会抱有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