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348章 信号弹

1978合成系文豪 第348章 信号弹

作者:好想吃薯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22: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系统久违的触发,令江弦一阵兴奋。

等这篇顺利合成在脑海之后,江弦又有些迷茫起来。

原因很简单。

这是一部国外的。

所以他一次性的合成出了原著以及多国语言译本。

“这可真是盖了帽了。”

江弦嘟嘟囔囔,对这的内容有点郁闷。

虽然系统每次解锁的合成序列,基本上都比较符合当下的时代。

但毫无疑问,相较于国内的环境,这次新合成的这篇,更适合在国外发行。

江弦无奈。

他是不想去国外的。

可惜一桩桩、一件件接连碰到的事情。

不管是“国际写作计划”的邀请,还是这次新合成的,都昭示着:他有必要往国外走一趟了。

“算了,我又不着急发表。”江弦轻笑两声,还是不太想打断目前的规划。

不过他也明白,自己虽然不着急,可也有个时限,发表一定得赶在原作者那个倒霉蛋之前。

次日,燕京饭店又来了个电话,想请江弦作为艺术顾问,出席这届春晚。

机会是个好机会,不过江弦婉拒掉了。

比起去那边。

他还是更愿意陪陪家人。

年前几天,来拜访江弦的人不少。

各个编辑部、杂志社的代表,还有各电影厂的文学编辑。

“老叔,江弦能改的几部不都交出去了,咱这还来凑啥热闹?”长影厂的文学编辑提着礼物来到江弦家院儿外。

“你四不四sa!”

被喊作老叔的壮汉攥着手套狠狠拍了问他的小伙一下。

“我问你,人江弦除了不写别的啊?人又不是只写!

你没看过《车水马龙》?这电影去年又拿金鸡、又拿百花,拷贝卖的那么好,咱跟人打好交道,指不定写个啥剧本就想给咱们了。”

小伙儿捂着胳膊哼唧,“人在北影厂有职务,有剧本也肯定优先北影厂啊。”

老叔气急,又扬起手套噼啪一顿拍,还不解气,又跟上一脚。

“我瞧见你那损色儿我就来气儿!”

“你动动你那锈住的大脑瓜子。”

“江弦要真跟北影厂好成那样,那《芙蓉镇》能给上影厂?《棋王》能给上影厂?”

小伙护着自个儿,以他老叔听不见的音量自个儿嘟囔。

“给上影厂.也不一定会给咱啊.”

如此一幕,也只是江弦家院儿里一个缩影。

江弦每天都忙着接待客人收礼物。

到最后,饶月梅一看,这收的一堆东西,怕是放坏了也吃不完啊。

“吃不完就给街坊们分分得了。”江弦无所谓的说。

“那哪行?”饶月梅道。

正当江弦以为是他妈小心眼的时候,他妈悠悠的来了一句: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那老话不也说了么?穷人无好朋,富人无好邻。”

“这升米恩还斗米仇呢,咱就是扔在家里,放坏了,也不能这么大方。”

江弦一听还挺有道理。

唉,人心叵测,真像他妈说的,确实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农历二十九。

这节骨眼,过年的氛围已经分外浓厚。

几乎全城的人都在乱蹿。

街道两侧挤满了小摊小贩,什么对联啊,黄历啊,红袜子红裤衩,干果蜜饯,大虾酥大白兔,连带着拜祖宗的香烛红纸,那叫一齐全。

农贸市场就更热闹,活鱼活虾上来就抢光,那人跟不要命似得全堵在门口,水泄不通。

朱琳想出去转转,江弦却不放心,不让她出去。

理由也简单:

外面叮叮咚咚的太危险。

咋了呢?

这年头,京城的小孩儿胆子肥,又认胡同。

不是一个胡同,平时又不对付的两拨小孩儿,到了这个节骨眼,可有仗干了。

像是宣武的小孩儿,架上二踢脚,瞄准崇文那边儿,点着了砰一下炸过去。

崇文那边儿也如法炮制,两边儿点着了,叮叮咚咚的互相干。

从打磨厂、西河沿、大江、小江、鲜鱼口、珠市口、天桥.

全都是这帮熊孩子。

点着炮仗,跟干仗似得,来回对着崩。

有的怕崩不着,还架块儿石头,推到街上崩去。

江弦出去逛一圈儿,四处都是这样的场景,噼里啪啦到处冒火光,很难想象这是京城。

眨眼就到除夕,街上瞬间冷清。

中午时分,朱琳一家子也过来了,吃了顿两家人在一块儿的团圆饭。

老朱和老江俩同志,喝上几两,开始勾肩搭背,追忆似水年华,说到动情处,忍不住潸然泪下,抱头痛哭。

女眷统统无语。

“唉,就这还俩文化人呢。”

“是啊是啊。”

朱虹咬着筷子,“这俩上过大学的还不如我姐夫这个没上过大学的呢。”

“.”

江弦哪知道自己还能被攻击这么一下的。

暗戳戳的瞥一眼小姨子。

好你个朱虹。

平时你姐夫白疼你了!

他端起一杯酒,“朱虹,这个期末成绩怎么样?各科都考过了么?没挂科吧。”

“.啊?”朱虹错愕。

朱母提醒道:“你姐夫问你话呢。”

朱虹连忙放下碗筷,“姐夫,我都考过了。”

“那就行,虽然上大学自由了,但也不能放下学业,咱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就是。”

朱母接着江弦的话,“不能松懈,得在班里考到前面才行,你看你现在的排名都掉哪儿去了。”

“.”

朱虹努努嘴,一脸委屈,明明好好吃着饭呢,怎么忽然就领了一顿教育加批评。

江弦中午喝了大概六两,下午迷迷糊糊,扯着被子睡上一觉。

“江弦、江弦!”

“诶。”

翻开被子起来,见饶月梅领着邻居家大妈,还带着块儿红纸。

“知道你字儿好,你春姨想请你写副对子。”

“好说、好说。”

江弦找出笔墨,刷刷写了个“人逢盛世情无限,猪拱华门岁有余。”

嗯,今年是个猪年。

“哟,别提,这大作家字儿就是好!您家过年好!”

“诶,您也是,过年好。”

邻居家大妈拜了个年,美滋滋拿着对子走了。

江弦去打盆水洗了把脸,这时候晚饭也差不多好了。

江弦看了眼时间,调了下电视的频道。

到了八点钟,一阵悦耳动听又带着喜气洋洋感觉的音乐从电视里传出。

一屋人抬头看向电视屏幕,看到“恭贺新春”四个字。

“今儿央视还有节目?”

“不知道啊。”

“呀,好像是有个晚会。”

饶月梅想起前几天马季找到家里来那事儿。

刚想问问江弦,眼睛就被电视屏幕上蹦出来的赵忠祥吸过去了。

“咝,这不赵忠祥么?”

“这是干啥来了?”

赵忠祥身穿中山装,满面笑意,先是拜了个年,然后介绍道:

“今天晚上,本台采用现场实况直播的方式,为您播出春节联欢晚会的文艺节目.”

“哟,直播?”

一屋子人顿时来劲儿。

赵忠祥又介绍说,首都的观众还能拨打以下四个电话号码来点节目。

一家人更兴奋了。

这年代哪看过这个?

电视上马上又出现一段动画。

这是专门组织了几位同志整整用了一个月时间,一帧一帧地手工绘制的。

最后形成了四个主持人拜年的开头动画。

“哎呀,画的真好!”

“有人了、有人了!”

“呀,这是刘小庆吧?”

“是她。”

“这红衬衫真好看,我们厂怎么就没这样的衣服。”饶月梅说。

江弦想起什么,道:

“妈,你们厂可以生产一点。”

江弦完全相信,刘小庆会带火这套红衫黑裙。

事实也是如此。

1983年春晚播出不久,大街上就能看到很多女孩穿着类似的衣裙,还起了个名字:晓庆衫。

侯宝林先登台,拜了个年,给观众们介绍起主持人。

先介绍了刘小庆和王愚景,最后介绍马季和姜昆,老爷子哗啦甩一包袱,又随和又亲切。

“这两位大家都熟悉吧。”

“这位是我的徒弟。”

“这位是他的徒弟。”

“.”

江弦打了个哈欠。

这第一届春晚,想尽量平民化、口语话,其实又不太放的开手脚,有点儿绷着的感觉。

不过看着比以前强多了,也比后世强多了。

尤其是看着观众们一张大圆桌上放着一热水壶,江弦就觉得这画面特乐。

“哎呦,李谷一!”

“斯琴高娃!”

“呀,中国女排都来了?!”

“年终算总帐,打一唐诗?什么诗啊?大作家。”

总之就是一个眼花缭乱。

一家人看的津津有味,看到后面都忍不住了,想给台里拨个电话过去点节目。

江珂和朱虹俩人兴冲冲的去打电话,回来以后一脸沮丧的说,打的人太多,四个电话一个都打不进去。

王愚景的《吃鸡》绝对是这场晚会的一个**。

一段传神的表演,逗得电视里电视外笑的全都是前仰后合。

而且他这出表演,铺垫的实在太过自然。

观众到后来恍然大悟,才知道原来是怎么一回事:

晚会开始的时候,李谷一刚唱完开场表演的歌曲,姜昆就出来了,一直嚷嚷着没吃晚饭,肚子饿。

在晚会进行的中间,姜昆一直在观众席中走来走去,假装在寻找食物。

晚会进行到中间的时候,斯琴高娃看中了在一旁候场的王景愚手中的烧鸡,嚷嚷着要买。

一直到后面,王景愚的节目要上了,姜昆却在一边把那只烧鸡给吃了。

这下把王景愚急地团团转,气呼呼地找马季评理:

“没道具我怎么表演啊?”

姜昆立刻把手里的烧鸡塞到了马季的嘴里,吃人嘴短,马季说:

“怎么就不能演了?老演员了,无实物表演也是可以的。”

王景愚没办法,只能顺势开始了无实物表演节目《吃鸡》。

这一连串其实都是铺垫,都是为了引出王景愚吃了一只没有煮烂的鸡这个结果。

伏笔铺垫得十分巧妙自然,根本看不出设计的痕迹。

而王景愚也减轻了表演的压力和心理建设,整个过程那叫一个流畅自然。

观众们看到笑的直流眼泪。

“太好笑了这节目,哎呦,我都喘不上气了。”

“这吃的哪是鸡?这鸡比橡胶都有韧性。”

“太可乐了!咋想出来的。”

“哈哈哈哈。”

晚会后面还出了个差错。

当零点来临之际,马季和姜昆正在表演相声,结果被报时的钟声打断了。

零点报时之后,就直接进入下一个节目,马季和姜昆的表演也没办法续上了。

不过这点纰漏,很快被晚会的第二个**盖过去了。

李谷一演唱了《乡恋》!

李谷一自己听到《乡恋》两个字的时候,心里那都是百感交集。

因为这首歌,她忍受了多少冷嘲热讽。

没想到在春晚的舞台上,终于可以将这首歌,堂堂正正地献给全国的听众。

在此之前,她一个人已经一口气唱了五首歌。

等主持人姜昆、刘小庆拉长了声音报下一个节目《乡恋》,她又饱含感情的再唱出这么一首。

“明天就要来临,却难得和你相逢,只有风儿,送去我的深情”

饺子已经上桌,几人边吃边看边听,屋里灯明晃晃的,歌声伴随着饺子的香味,供祖宗的香烛,飘散在千家万户。

“哥,你咋哭了?”

江珂刚要分享吃着长城币的喜悦,扬起头看着江弦抹了抹眼角。

“别瞎说。”

江弦把她脑袋按下去。

他也不知道自己为啥忽然感情泛滥。

或许是混文艺圈一路混到现在,知道这首《乡恋》唱出来有多不容易。

这首歌可以说是一发信号弹。

从此,国内的文艺就要和统一、僵化say拜拜了。

马上刮风下雨、轰轰烈烈、百家争鸣、群魔乱舞。

夜越来越深。

晚会结束以后,工作人员们美滋滋的收拾着设备器材。

“台长。”

看见领导驾到,黄一鹤心中忐忑。

从刚才四台电话收到的观众反馈来看,他们这个晚会,办的还是很受观众们喜爱的,就是不知道上面怎么看待。

“老黄,辛苦了。”

台长笑呵呵的握住他的手,“办的非常好,台里面的电话都被观众们打爆了,都是夸咱们晚会的。

这是什么?这是人民的呼声啊。

我看啊,明年这晚会,你还得接着办!”

“.哈哈,不辜负领导们的期望就行。”

“你们那个《吃鸡》弄得真好,铺垫的真好,我看的时候都没反应过来。”

“这个节目差点就砍掉了,多亏是江弦同志给我们提了建议,给我们改了台本。”

“江弦?”

“对。”

“咝,这个人的能力太强了。”

“是啊。”

翌日,大年初一。

京城,不论拜年的还是出去玩的,都在讨论昨晚的那场联欢晚会。

王景愚一觉醒来,走在大街上,感觉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盯着自己。

有胆大的,就过来喊他:

“是吃鸡的那个!”

“.”

听着这个称号,他既高兴又无奈。

唉,不过可以确定的是。

他的节目,成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