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80章 突然的进展

1978合成系文豪 第80章 突然的进展

作者:好想吃薯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22: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人文社。

“大冯!”

江弦敲了敲后楼216号的门,推门进去。

冯骥才缩在床上,一脸的萎靡不振,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听见江弦的喊声,蔫儿了吧唧的抬起头,有气无力的打个招呼。

“这是怎么了?生病了?”

“没病,改稿子给我累的。”冯骥才扶着腰坐起身,本能的从桌上取过烟盒。

“都这样了,少抽两根儿吧。”

江弦抢过来,顺手揣自个儿兜里,“你现在什么感觉?头晕耳鸣?”

“嗯。”

“五心烦热,潮湿盗汗?”

冯骥才一惊,“你怎么知道?”

“你这是肾虚啊。”

“你丫才肾虚呢!”

“肾虚最典型的症状,嘴硬。”

江大夫拍拍丫肩膀,“你这种情况平时多喝枸杞,回头我整瓶虎骨酒给你补补。”

看望过大冯,江弦回到《人民文学》那边儿。

全社上下喜气洋洋,似是有什么喜事儿。

王扶一见着他就特高兴,“江弦,给伱分享一个好消息,以现在的趋势,第9期《人民文学》很有希望加印!”

为什么叫有希望呢?

因为《人民文学》每期的发行量,都达到了惊人的一百万。

没错,一百万的数字,对《京城文艺》来说是顶破了天,对《人民文学》就是洒洒水了。

而上次破百万的壮举,还是前半年第5期的《乔厂长上任记》做到的。

“不知道乔厂长火遍全国以后,芙蓉镇能不能也在全国火上一把!”王扶编辑激动的想着。

......

医科大的校园里,朱琳吃过午饭,回到集体大宿舍里休息。

“不睡会午觉,你看什么呢?”朱琳脱掉凉鞋,侧身躺在床上,揉按着小腿,看向对面床位的方招娣。

方招娣把枕头上的那册杂志竖起,“刚发表的小说,作家江弦的新作品。”

看见封面上清清楚楚的写着《人民文学》,朱琳立马猜到:“芙蓉镇?”

“嗯,现在才连载第一期,写的真好。”方招娣介绍说:“这里面有個角色,是以前段时间凤凰那边国营饮食店那个经理为原型,这叫什么?这就是说江作家的灵感全都来自于生活!”

说着,她忽的想起,“对了,你不就是在那拍戏的么?”

“其实啊...”朱琳决定给方招娣介绍一下江弦,她原意是想等那家伙找她的时候再说,结果这个大忙人一直都没来过。

“朱琳,有人找。”正洗头发的室友托着湿漉漉的头发喊。

“哎。”

朱琳答应一声,趿拉上凉鞋,忙乱出去,朝外面一瞥,杏眸刷的娇柔几分,“怎么傻乎乎的大中午过来?你看你晒得跟个煮熟的螃蟹似得。”

“本来想着过来找你一块吃饭来着,半道儿给新华书店的人截了。”

朱琳眨巴眨巴,“新华书店的人截你干啥?”

“他们在文化宫搞一书市,请我这位青年作家,去给读者签名。”

“这是好事儿呀!证明你成名了,你都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人在讨论你的小说,我现在不管在哪儿,都能听着《芙蓉镇》,连我室友也在看。”

朱琳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看的江弦意气风发。

她这崇拜可比虎骨酒还顶事儿!

“说起来。”他提议,“咱俩去百货大楼买点吃的吧,回来给你同事分分,我也认识一下她们。”

“成,我换件衣服去。”

再一抹身出来,朱琳已换了件碎花上衣,长裙,圆口小皮鞋,人造革的,带跟。

她咯哒、咯哒在江弦面前踩一圈儿,小声问:“行不行?”

这货极挑剔的扫上一眼,阳光澈净,岁月袅娜。

“可以,够飘的。”

陛下听了,欢欢喜喜,打个响指。

“go。”

“你还学英语了?”

“学了几句简单的,现在京城这么多老外,指不定哪天人家来问个路啥的。”

“对,事关国体。”

这会儿的外国游客还真不少,光1978年一年,就有10万多外国游客到中国游玩。

“你英语咋样?”妹子好奇。

“还凑合,勉强能看懂外国书籍。”

“那挺厉害啊。”陛下眸中崇拜之色令人倾倒。

“教教我呗。”

“教你几句简单用语,我自个儿编的词儿。”

“你说。”

“点头yes摇头no。

god开始gogogo!”

......

这会儿王府井百货大楼有一牛人,叫张秉贵,是个售货员,今年刚被授予全国劳模称号。

在他手里,售货是门艺术,被誉为“燕京第九景”,他坐公共汽车有人让座,他去洗澡有人搓背,冰心亲自去采访他,回去写了报告文学《颂“一团火”》,他癌症住院,国家领导来探望,他去世后,c云同志为他题词:“一团火”精神光耀神州!

王府井至今仍有他的半身铜像,还设了张秉贵同志纪念馆。

有国际友人感慨说:“在国外只有名声好的政治家和红得发紫的影视明星才能遇到,而中国的一名普通售货员能享此殊荣,真了不起!”

其实,只要社会风气昂扬向上,每个打工人都有自尊,谁特么没事拿袋咖啡粉往人脸上招呼。

江弦和朱琳俩人被裹挟在拥挤的人潮里,往张秉贵卖糖果的柜台挪动而去。

张秉贵有一本事叫“一抓准”,一把就能抓准分量,还有个本事叫“一口清”,算账贼快,称着糖就能算出价钱。

听说他那柜台常能被来买糖的人给挤塌了。

江弦前面儿是一坐轮椅的老太太,张着嘴半天没给张先生说话。

张秉贵马上意会,用简单的手语和老太太交流起来。

......

俩人买了五两高梁饴、大虾酥,又上街边儿称了点水果。

朱琳掏出手绢,把钱给付了。

“我这边儿的人我出钱。”

江弦不和她抢,拎着网兜袋,没走几步。

“灵感【水果】进度 1,目前进度(1/100)”

这么突兀吗?

“江弦?”

“来了。”

拎着东西,上朱琳宿舍拜访一圈,引起了小范围的轰动。

“你俩怎么好上的?”

“天啊,我是你的读者!”

“这是喜糖?”

江弦没多留,怕耽误人家下午的工作。

告辞回到人文社,开始修改10月要刊发的《芙蓉镇》第二期稿子。

花了几天改好,也到了书市的日子。

......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