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余宋 > 第一百二十一章 汴梁韦九(1)

余宋 第一百二十一章 汴梁韦九(1)

作者:庚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9: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杭州,两浙路首府所在,有人口三十万,商业极其发达,号称东南第一。

四月末的一天,一场大雨过后,柔风徐徐,却夹带着一丝丝闷热,令人有些难受。

北关门外,一个青年牵着一头青驴,缓缓行来。

他身高大约五尺八寸,中等身材,体形略显瘦削。

头戴软纱转角簇花巾,身穿一件灰白色丝质圆领凉衫,腰系一套犀角腰带,脚下一双黑丝凉鞋,一看就是那富家子弟的打扮。那头青驴,也极为强壮。驮着一个箱子,也不知里面放了什么物品。不过看那风尘仆仆的模样,应该是长途跋涉而来。

“慢着!”

北关门的门卒,拦住了青年。

“从何处来,为何而来,可有公验?”

青年显然一愣,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他笑了笑,那张俊美的脸上,与人一种亲切的感觉。他从斜挎在身上的兽皮兜里取出一张公验,递给门卒。

所谓公验,就是有官府开具的身份证明。

有宋一朝,民风开放,户籍管理远不似汉唐那般严格,可若要远行,必须有官府开具的证明才行。平日里或许没什么用处,可一旦被查出没有,同样会被官府缉拿。

公验,有规定的格式。

姓名,年龄,以及具体的住所,和要前往的目的地。

“韦高,是汴梁人?”

“正是!”青年回答道:“因我家中行九,所以大家都叫我韦九。”

“你这口音,为何有杭州口音?”

“呵呵,我祖籍杭州,少时曾在杭州居住过一段日子,后来随迁往汴梁,口音却改不过来。”

“原来如此,原先住在杭州何处?”

“哦,就在万松岭下,孝仁坊。”

门卒闻听,不禁点了点头。

他把公验还给青年,又朝青年身后,那头青驴驮着的箱子看了一眼,指了指问道:“里面是什么?”

“一些衣物,大官人可要查验?”

“算了,进去吧……不过呢,要老实点,莫要惹是生非。”

“那是自然。”青年收好了公验,看似好奇道:“敢问大官人,以前记得没有这么严格,怎么现在盘查如此谨慎?”

“还不是你们汴梁的是非。”

“汴梁的是非?”

“好像说是汴梁有人意图闹事,于是官家下旨,责令府尊彻查。

最近一段时日,都是如此。不过估摸着也不会太久,若查不出什么事情,自然就会放松。但在这几日,还是老实一些为好,不然被拿下,可就不是破财那么简单。”

门卒听青年口音,也就没有太多防范。

他轻声叮嘱了两句,青年连连道谢,而后取出一张十贯面额的钱引,偷偷塞进门卒手中。

“多谢哥哥点拨。“

十贯钱引,在杭州价值二十贯,和在汴梁相当。

汴梁是因为帝都的缘故,而杭州则是东南商业最为发达之地,钱引普及的程度也高,所以也就值钱。真若是到那偏远之所,商业不发达的地方,钱引的价值就低。

门卒顿时露出了笑脸,道:“九哥也许久没有回乡了,可有落脚之地?”

“哦,还未想好。”

“下瓦子那边热闹,也方便,还有游棚观赏,是个好去处。”

“下瓦子?”

青年似乎是想了想,而后一副恍然之色道:“哥哥说的可是众安桥一带?”

“哈哈,一看就知道九哥是个杭州人,若是外乡来的,怕还真不知道众安桥呢。”

“多谢哥哥提点。”

青年也笑了,与门卒又聊了两句,便牵着青驴,走进北关门。

这北关门,是杭州北城城门,始建于隋朝。后吴越国国主钱镠扩建城垣,更名‘北关’。

青年走进北关门后,看着繁华而略显狭窄的街道,突然笑了起来。

他抬起头,呼吸着那熟悉的空气,在内心默默念叨着:师父,一清回来了……

这青年,正是高余。

当初他向高俅恳请来杭州,被高俅拒绝。

可是,高余从来都不是听话的乖宝宝,在某种程度上,他非常执拗。决定的事情,若非不得已,绝不会轻易改变。他要为师父报仇,好不容易找到了线索,又岂能放手?

高余不是不相信高俅,也不是不相信官府的能力。

只是,他要亲手为师父报仇,而且他知道,他有这样的能力。

所以他安安静静陪伴梁氏一起过了清明,便准备偷偷离开。但是在离开前,他也做了很多准备。从裘妙法的事情上,他能够觉察出,那个仇道人背后的能量不小。

仇道人他们杀了师父,未必会就此罢休。

说不定他们寻找高余的下落,也使得高余格外小心。

首先,他改变了身份。

在汴梁时,他通过李宝,在私下里弄来了一份开封府开具的公验。

按道理说这公验不太容易搞来,但俗话说的好,有钱能使鬼推磨……李宝能够在汴梁成就一方势力,若没有几分手段,绝无可能。用李宝的话说,公验有何难办?只要使足了钱,很容易弄来。而高余不缺钱,于是就通过李宝,得到这份公验。

之所以用韦高之名,也是他一时间想不出好名字,就拿了赵构的假名来用。

韦高,这名字其实也不错!

把一切都准备好后,高余又让李宝偷偷联系了一艘南下的商船。

之后,他乘船沿运河南下,令高俅失算。高俅命人在陆路设关卡拦截高余,哪知道他改了名字,又走的水路,结果一路畅通无阻,顺利逃出哦高俅的拦截和追踪。

在抵达苏州之后,高余下船,改走陆路。

他在苏州买了一头青驴,一路慢慢悠悠,倒也悠闲自在……

裘妙法留下的那封信上,有‘众安桥’的字样。

众安桥,是杭州一处极为繁华之地。

它跨在清湖河上,因元祐四年,苏学士知杭州,捐献俸禄五十贯,而后募集财物在桥边修建安乐坊,三年里治愈病患千人。人们感激他的恩情,就把桥改名众安桥。

而在众安桥南面,就是杭州的瓦子,名为北瓦,不过本地人更喜欢称之为‘下瓦子’。

那瓦子里有勾栏十三座,还有各种游棚可供观赏。

游棚,就是指那江湖班子带有流动性质的表演之处。节目种类多大三十余种,可称得上是丰富多彩。加之附近食铺、客栈众多,也就成了外地人来杭州的首选之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