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海魂 > 第二十二卷 胜利航线 第六十一节 痛打落水狗[第三更]

战斗的最后阶段,英国舰队完全失去了章法,根本就没有能够形成有效的战斗力,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击毁了“伊丽莎白女王”号之后,“南宁”号,“广州”号与“贵阳”号首先集中火力轰击了2号敌舰,也就是“巴勒姆”号。该舰是“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的第三艘,在服役期间也进行过多次改进,其战斗力与“伊丽莎白女王”号相差不大。在突围的时候,这艘战列舰只能使用前面的四门主炮作战,虽然在最初阶段并没有遭到打击,可是当三艘“新省会”的炮口都对准了这艘倒霉的战列舰的时候,它的最后关头也就到来了。

“南宁”号是在五点三十六分的时候就已经转移了目标,首先开始轰击2号敌舰。其前三轮炮击全部落空。在这场战斗中,“南宁”号的发挥其实并不怎么样。在与“铁公爵”号的对决中,只打中了对方4枚炮弹,随后在对付“伊丽莎白女王”号的战斗中,也只打中了对手2枚炮弹,就算将击中了“罗德尼”号的3枚炮弹计算上去,“南宁”号一共打出了300多枚穿甲弹,结果只有9枚命中目标,这个命中率是五艘战列舰中最低的。在与“巴勒姆”号较量的战斗中,这一情况仍然没有太大的改变,究其原因,恐怕还是舰长为了保证司令官的安全,不得不不断的下达机动规避的命令,从而影响到了炮击的准确率吧。

相对而言,“广州”号的表现就要神勇得多。这艘战舰是从五点三十七分开始向2号敌舰开火的,在前三轮齐射中,“广州”号上的了望员报告有三次命中,而“南宁”号上地观察员也记录下了两次命中。当时交战距离已经在10000码之内了,第一次命中地位置应该在“巴勒姆”号A炮塔的正面。至于有没有击穿装甲。了望员并不能做出判断。第二次打中了怀念舰桥左侧的副炮群,炮弹是在战舰外部爆炸的,摧毁了这里的几座副炮与高射炮。

“贵阳”号的表现也一点都不差。在对付“伊丽莎白女王”号的战斗中,“贵阳”号的运气就非常好,而这个好运似乎延续了下来。结果,从五点三十七分开始,在连续五轮齐射中,“贵阳”号都获得了战果。第一轮齐射命中点在“巴勒姆”号的舰首,炮弹应该是在锚舱内爆炸的,将“巴勒姆”号的左舷中部。炮弹落下时的角度很大,在穿透了一座副炮地炮塔之后在左舷放置救生艇的位置爆炸。第三轮齐射的命中点应该在“巴勒姆”号桅杆的后面,因为被舰桥挡住了,所以了望员无法准确判断出命中点。以及这枚穿甲弹有没有击穿敌舰的装甲,在舰体内爆炸。

仅仅三轮交战,“巴勒姆”号就被接二连三的命中了五次。这还是在正面受弹的情况下,可想当时的炮火有多么的密集。可“巴勒姆”号地厄运并没有到此结束,甚至可以说这才只是个开始而已。

五点四十五分,“巴勒姆”号的舰长得知舰队司令官已经在战斗中阵亡,而且舰队司令部的军官差不多全部伤亡,换句话说,此时舰长已经知道舰队失去了统一的指挥。而按照英国海军的军令,在舰队司令部失去了指挥能力之后,舰长有权决定本战舰的行动。也正是如此,“巴勒姆”号的舰长在这个时候决定逃命了。

当时,“巴勒姆”号距离最近的“广州”号大概只有4海里左右,这个距离是极为致命的。而“巴勒姆”号地航向是310度左右,“广州”号以及前后两艘战舰的航向是230度,双方的航向基本上是垂直的。“巴勒姆”号要逃命的话,自然不可能继续前往扑茨茅斯港。第三特混舰队的战舰已经堵死了其前往扑茨茅斯港的通道,如果继续前进,结果就是死路一条。因此,在这个时候,“巴勒姆”号要逃命的话,只能返回多佛尔海峡附近的其他英国港口,那就必须要转向。

按理说,为了避免遭到对方的打击。并且尽快摆脱敌人,“巴勒姆”号应该向右转向。力争靠近海岸线,这样才能够尽快地退出战斗。可恰恰相反的是,情急之中,“巴勒姆”号的舰长下达的是左转弯的命令,也就是说“巴勒姆”是朝着海峡深入而去,结果在其转向的时候,其航向正好与第三特混舰队的一致,不但无法迅速脱离战斗,而且还将其宽大的侧面暴露在了敌人的炮口之下。当时,“巴勒姆”号的舰长下达了错误的转向命令,也许是想避开浅海区的暗礁,避免在慌乱之中触礁沉没吧。

也正是因为这个错误的命令,“巴勒姆”号的命运就走到了尽头。当常荐新在“南宁”号上看到“巴勒姆”号左转弯的时候,他也有点不敢相信,毕竟有点常识的海军军官都知道在这个时候应该右转向,而不是左转向。只要“巴勒姆”号右转成功,到时候就将与第三特混舰队背道而驰,等到常荐新他们转过头来的时候,“巴勒姆”号已经跑远了,而且在双方转向的时候,炮战会暂时结束,这样“巴勒姆”号就有了喘息的机会。可现在“巴勒姆”号是左转,不但无法与对手拉开距离,而且常荐新这边的三艘战列舰根本就不需要转向,只需要将速度稍微放慢了一点,并且一直可以向“巴勒姆”号开火!

敌人犯了低级错误,可三艘战列舰上的舰长不会犯同样的低级错误。在常荐新发现了敌人的错误举动时,三名舰长也同时发现了这一点。结果,三艘战列舰不约而同的加快了开火的速度。在不到10000码的距离上,战列舰主炮打出的炮弹几乎都是平直飞行的,虽然在这种情况下,重型穿甲弹地威力不如轻型穿甲弹,因为重型穿甲弹地初速不高,在对付敌战舰上最厚的侧面主装甲的时候有点吃力。但是在如此近的距离之内,26式穿甲弹足以轻松的穿透任何一艘战列舰上的主装甲了!

不到五点五十分,“贵阳”号再次有了神勇的表现。当时“巴勒姆”号的航向已经向左转了大概30度,其右舷已经暴露在了位于三艘战列舰编队最后面的“贵阳”号的炮口之下。结果,在这一轮齐射中,9枚炮弹有2枚命中了“巴勒姆”号。第一枚打在了“巴勒姆”号B炮塔右下方地主装甲带上,因为入射角度太大,结果穿甲弹没有能够穿透其主装甲板。第二发炮弹打在了战舰舰桥与烟囱之间。炮弹几乎是平直入射的,命中点正好在右舷前方副炮群的后面。这次,“巴勒姆”号上的主装甲板没有能够挡住穿甲弹。炮弹就在锅炉舱地上方爆炸!

紧接着,“广州”号的炮击也收到了战果。五点五十三分,“广州”号打出的第九轮齐射命中“巴勒姆”号一次。命中点在其B炮塔的基座处,炮弹是从A炮塔的上方飞过的。直接打在了这个脆弱的位置上。虽然“巴勒姆”号炮塔基座的装甲厚达11英寸,但是26式穿甲弹在这个距离上足以击穿16英寸的钢板,而且炮弹地入射角几乎是垂直的,“巴勒姆”好的装甲钢板并没有能够起到作用!

在B炮塔被炸飞了之后,“巴勒姆”号的航向已经调整到了240度。此时“贵阳”号已经将瞄准点转移到了战舰后部,重点打击战舰后面的两座炮塔,以及战舰的动力系统,“广州”号则将瞄准点锁定在了“巴勒姆”号的舰桥上,想一炮干掉这艘战舰的中枢神经。位于最前面的“南宁”号地射角仍然是最不理想的,因此也主只能够继续炮击“巴勒姆”号的舰首。因为距离已经接近到了大概6000码左右。“巴勒姆”号B炮塔爆炸后产生的火焰又十分的显眼,所以三艘战列舰上的炮手已经不再需要由枪炮军官提供炮击参数,而是直接用炮塔上的副瞄准设备直接瞄准目标,这样,三艘战列舰主炮都在以最大的发射速度开火,即一分钟两次齐射!(更新最快 n)。

在远距离交战中,因为炮手无法直接看到敌舰,只能由枪炮军官提供统一地炮击参数,这基本上就是盲目的射击。靠的就是火力密度与运气。所以在这种战斗中,战列舰主炮的射速是永远不可能达到标称的最大射速的。枪速军官需要时间解算炮击参数,而且传达命令也需要时间。在实战中,能够达到两分钟一次齐射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而在很多时候,为了确保命中率,并且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来观察弹着点,从而校正炮击参数,以五分钟一次的频率进行齐射也是很常见的。

只有在近战中才能够将战列舰的火力密度发挥到极限。当炮手能够直接观察到目标。并且利用每座主炮炮塔上都有的副瞄准仪进行瞄准的时候,战列舰的炮击速度才会有本质的变化。在这个时候。炮击已经不再是几座炮塔同时开火,而是由每座炮塔里的军官单独指挥战斗。在使用副瞄准仪作战的时候,观察精度肯定不如用主瞄准仪,甚至不如用雷达,可是在近距离战斗中,精度差一点并不是大的问题,只要火力密度上去了,照样能够保证炮弹命中敌舰。

也就是说,此时三艘战列舰上的九座炮塔都在单独作战,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还在继续转向的“巴勒姆”号。因为已经不再是统一的齐射,所以炮弹是接连不断的落下来的。在6000码以内的距离上,任何一名有点经验的炮手都能够准确的瞄准目标,并且将炮弹打到敌战舰上去!

从六点前到六点十五分,短短十几分钟之内,“南宋”号打出了至少250枚穿甲弹,“广州”号打出的炮弹也超过了200枚,“贵阳”号更是勇猛,根据当时战舰上的枪炮军官记录,在十七分钟的时间里,“贵阳”号一共打出了302枚穿甲弹!也就是说,在这十几分钟时间里,“巴勒姆”号一共遭到了超过750枚穿甲弹的攻击,而在近距离战斗中,400毫米口径巨炮的命中率在两成左右。按照这个命中率计算的话,“巴勒姆”号至少挨了150枚穿甲弹。

因为当时命中敌舰的频率太快,三艘战列舰上的了望员都没有能够准确的记录下命中次数,更不可能记录下每一次的命中点。从后来三艘战舰了望员递交的报告来看,“南宁”号的了望员观察到了142次爆炸,“广州”号的了望员观察到了158次爆炸。“贵阳”号的了望员则观察到了149次爆炸。因为三艘战舰所在的位置不一样,而且有些爆炸不是由穿甲弹引起的,而是敌舰上的易爆物品产生的,所以“巴勒姆”号在最后关头到底被打中了多少发炮弹,根本就没有人能够说清楚!

连续被100多枚穿甲弹命中后,“巴勒姆”号的结局是相当悲惨的。别说这只是一艘在第一次全球战争期间建造的战列舰,就算是当时已经服役了的,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海军最新的。“

蒙大拿”级战列舰被这么多的炮弹在十几分钟之内连续命中,其结果都不会好到哪里去。恐怕,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人造战舰能够承受住100多枚26式穿甲弹的直接打击吧!

关于“巴勒姆”号在最后阶段的命运的记录并不是很多。也许该舰在最后的时候还发生了大规模爆炸,可是因为战况太激烈,而且战局太混乱了,所以这艘战列舰最后是被炮弹砸沉的,还是因为弹药库爆炸而沉没的,这成为了战后的争论焦点之一。因为“巴勒姆”号在沉没之前就已经解体,战舰的残骸撒布在了海底,也就无法通过考察沉船的方式来确实其最后的样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