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很明白一件事。
那就是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歧视和隔阂。
同为华夏人,不同省份间还互相黑对方呢。
甚至不同区县之间都能骂起来。
最典型的便是江苏十三太保。
疫情期间,这地方愣是搞出了几十个二维码。
省会与地级市不互通,城与城不通,甚至乡与乡都不通。
这还是经过几千年民族融合后的华夏。
东北人听不懂福建,两广的方言。
粤省人吃不惯北方的菜系。
但即使如此,华夏都是全世界范围内,多民族融合做的最好的区域了。
其他多民族地区的散装情况是超乎普通华夏人想象的。
最明显的便是咱们的南方邻居。
邦与邦之间都能干起来。
不光语言不通,连文字都不同。
这还是同一个国家。
如今张远身在海外。
这里不是北影厂,是好莱坞。
这里是白人和老犹子的天下。
这里不太能容得下黄皮肤的人。
好莱坞建立与1925年,到2008年,岁月已过八十余载。
可是能在此处站稳脚跟的黄种人明星,依旧屈指可数。
所以,想要在好莱坞有一席之地,相当不易。
辰龙拍第一部《尖峰时刻》的时候,刚开始也不受重视。
第一部成功后,他在采访后也说在好莱坞拍戏不开心。
因为即便是龙叔这般的国际巨星,在剧组依旧没有太多话语权。
不像在国内,导演制片都得和他商量着来。
他是爱当大家长,当然觉得憋屈。
张远虽没有当大家长的癖好,但也不得不小心考虑该如何自处。
无论是《速度与激情》,还是环球影业。
对他来说,都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该如何站稳脚跟,而不是被人用完就扔,这点就很有技术含量了。
“张远先生,我听哈维说,你愿意对《速度与激情》的新作进行赞助。”
“请问您的预算有多少?”制片主管麦克聊到了正题。
“首先,我说的是投资。”张远明确了一下说法。
投资是按比例回报的。
赞助可未必。
这俩事不一样,投资就像结婚后要孩子,是付出了成本,得到结果。
赞助则像隔壁老王,助了,也可能得出结果,但不一定让你抱孩子。
你们白人老爷少和我来这套,老子不是来打白工的。
我就是来既要又要。
既要出名,又要赚钱的。
近一年时间,张远一直在“攒钱”。
《尖峰时刻3》和《功夫之王》的片酬他都没动。
再加上过年时从各家公司结来的账目。
在不影响其他投资和项目的情况下,他个人短期内能拿出的资金,大概有500万美金左右。
这是他此次北美行的预算。
按照他的估计500万美金,买个席位应当还是可以的。
况且这时候的环球其实自己心里也没数。
不知道《速度与激情》的下一部戏能不能赚钱。
更不清楚范迪塞尔带来的“老员工团建”方案是否能够扭转颓势。
其实范迪塞尔很聪明。
这时候漫威宇宙还才起步。
大杂烩,大乱炖的好莱坞大片模式也未盛行。
所以他的想法还挺超前。
到了《速度与激情5》时,在里约召集团队,还真有种“复仇者集结”的感觉。
可那是后来,现在对环球来说,这依旧是个不确定性很大的项目。
所以他们以为,张远是想要一个固定角色。
其实他想要的是介入“家人侠”宇宙。
但也不能将底牌摊开,所以他并未直说。
“麦克先生,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是我来问你。”
“是你们认为韩这个角色,值多少钱。”
范迪塞尔这边已经联合制片人找了编剧,做了大致的剧本。
如今的内容,是想联动前三部的主要人物。
因为第三部结尾是找老范头客串。
剧情上,是第三部男主的小弟说,有人来找新一任的东京漂移王,并说自己是已故的韩的家人。
家人侠是以韩的朋友的身份登场的。
而韩则是一个死人。
所以在第四部给他设计了一段与家人侠共同犯罪的情节,以圆上这个坑。
但老范头虽然想4,5两部连拍,可环球不同意。
所以就没有想到第五部会设计出那么大的案子。
也没想到角色会人均分到上千万美金的报酬。
其实到后来,剧情衔接上还是有点小问题的,毕竟是后找补。
韩在第三部中贪当地黑帮的赃款。
那才多少钱?
对一个身价上千万美金的人来说,根本没必要那么做。
所以为了圆这一点,也为了拓展角色可能性。
后来又补设定,把韩复活,说他一直在与无名氏先生合作。
反正为了继续拍戏捞钱,环球啥故事都敢编。
并且后来系列大火,成为世界一流IP后,公司直接把票房失利的第三部放到了外传的位置上,都不把他当正式系列作品了。
张远采用以实对虚,以虚对实的策略,与对方耍耍。
不能一上来就实诚,会被白人当傻子的。
麦克也已经察觉到这个华夏年轻人不好对付。
不光是有备而来,调研充分,还滴水不漏,让自己不好抓到软肋。
“这样,我先与公司和团队聊一聊。”
“然后给您一个方案,我们在展开讨论。”
呵呵……你看,你又急。
谁先给方案,说明谁的需求更迫切。
他给方案,自己便能主动讨价还价。
反之他就落入了不利的局面。
张远点头答应,同时开口。
“在你们讨论方案的同时,能不能先帮我安排一下与团队见面。”
“这是一个双向选择。”
“我感兴趣,但也得了解项目的真实情况,再做决定。”
给出了一副我还得调研一下。
若是不好就跑的态度。
“可以,你想见谁,我都能帮忙安排。”麦克则摆出了配合的态度。
他也怕金主跑了!
所以赶忙答应。
这就好办了。
其实张远不是为了调研项目,而是为了站稳脚跟。
哈维这老小子为了拿到50万美金的全额“介绍费”,可是非常下本的。
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这是网络上盛传的,出自于《资本论》的名言。
但这句话不是马先生写的,而是引用了大不列颠经济评论家托·约·登宁在《工会与罢工》一文中的原话。
马先生是拿这段话当引子,给出了自己的著名观点。
既“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对资本的剖析如此精确,除了他自己和老婆都是名门望族,正是资产阶级外。
他本人还是犹台籍。
他老人家太了解自己阶级和民族本性了。
哈维这个老犹子,更是满打满算,百分百契合这些论点的。
即使和环球影业有过亲密合作,甚至一起操纵过奥斯卡。
可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
上一秒的我合作赚完了钱,下一秒的我就能把你卖了。
来之前,他早就把环球关于《速度与激情》这个项目的人和事,通过他的在环球影业内部的关系网查了底朝天,全都交代给了张远。
这几十万美金都花值了。
所以他已经知道。
这个项目,资金不充裕只是小问题。
团队内部更是矛盾重重。
他不在乎这些人打死打活。
但得保证自己有一个舒适的环境来发育。
简单来说,现在这剧组分为了两大派。
导演和部分公司领导一帮,制片人和范迪塞尔一帮。
导演林诣彬是公司扶起来的。
而范迪塞尔与整个系列的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中的那个铁打营盘,也就是系列每一部的制片人尼尔·莫瑞兹是穿一条裤子的。
因为这位尼尔老哥还是范迪塞尔另一部系列作品《极限特工》的制片人。
同时,他还是最近几年大热作品《冒牌天神》,《我是传奇》和《人生遥控器》的联合制片人。
在环球影业和好莱坞都有些地位。
等于环球内部至少有两拨意见难以统一。
这就是张远想要的切入点。
次日,张远先去北美其他地方参加完《功夫之王》的宣传活动。
而后又飞回了加州。
“茜茜,我看你也是有点玩疯了。”刘晓丽在飞机上,面带笑意嗔怪道。
即使工作已经完成,刘茜茜也跟着他一块回到好莱坞。
说是想继续练车。
其实也是想和张远一起玩。
难得有时间,她不想浪费。
“出来玩就是要开心嘛。”
“况且我也进步很多啦。”小龙女回到。
是进步了不少……张远想着,至少能完完整整的跑圈,不再老是冲出赛道。
且之前拍戏时集训的好处在此时体现。
别看她长的偏柔,实则还是练出了一些肌肉的。
开车,尤其是开改装过的赛车,那可是体力活。
普通人三圈下来,先不说胳膊腿有没有因为甩盘子和踩刹车而抽筋。
那些车大多是没有助力的,开一圈跟健身似得。
就说脖子,一般人下车后,脑袋都得耷拉在肩膀上。
因为高速过弯的强大G力,普通人的颈部肌肉根本承受不住。
高级别赛车手的脖子,个顶个的都和大腿一样粗,就是这个道理。
“张远,张远,今天我们还去赛车场吗?”她探过脑袋问到。
“去啊,反正还包了好几天呢。”
“那你带着我开好不好,我觉得你比教练开的好。”她笑着要求道。
人家教练是欧洲房车赛退下来的,虽然是低组别。
水平应该还是比张远高一些的。
但好坏不看技术,看人。
她觉得好,便是好。
而且张远比较猛,敢往极限推。
教练则得保证学员安全,不会那么激进。
“好,但今天你得稍等一会儿。”
“我约了人。”
回到赛车场内。
一位与他们几人同样是黄皮肤的老哥已经早早等候。
穿着打扮挺随性,短袖里面套了件白色长袖,脚上踏着双詹姆斯六代,看着有点嘻哈。
“你好,林导。”
此人正是《速度与激情3》的导演林诣彬。
老哥是华裔,在台北出生。
**岁的时候,就随父母移民到了洛杉矶知名的橘子郡生活。
这老哥最早的梦想是当职业篮球运动员,想进NBA。
然后发育完,身高才170……就断了念想。
“你好。”这位说中文时,已经有点别扭了。
基本已成了标标准准,黄皮白心的香蕉人。
“林导,久仰。”张远客气的打了个招呼。
刘家母女俩在不远处看着。
见他会晤的是一个亚洲面孔,便以为是张远的朋友。
不便打扰,俩人便走开了。
上来先攀关系,大概聊了聊。
“其实,我很喜欢《速度与激情3》这部电影。”
“我认为非常精彩。”
“听说您为了准备这部作品,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还研究了非常多的赛车资料。”
“是的。”林导答道,同时一直在观察张远。
他不认识对方。
但公司说了,这位不光是华夏正在崛起的新星,还是潜在的投资人。
所以不乐意也得见。
至于为什么不乐意。
韩的扮演者成康,是他的好友,合作过数次。
这头来个人就要把朋友给顶了,多少有点过不去。
但在好莱坞,导演的话语权远没有国内那么大,所以也只能硬着头皮接触。
他和哈维一样,也不明白为什么张远把见面地点订在赛车场。
但又想到,这位也许是为了提前做功课,还算敬业吧……
其实在拍摄《速度与激情》第一部时,两位女主角,莱迪和米亚的扮演者,连驾照都没有。
为了拍戏特意去练的。
而保罗·沃克也是为了拍这部戏,才去学赛车,并在拍摄结束后喜欢上了跑车和赛车。
这也间接导致了他后来的悲剧。
专业演员,哪怕不会,也得为了角色去学。
这才是专业二字的意义所在。
林诣彬也做了大量调研,才开拍作品。
因为花了很多心血,结果却那么惨,所以他还挺伤心。
也更想证明自己。
张远认为林诣彬是系列的最佳导演。
他是最有能力,也是最适合这个位置的。
还有一点。
环球看上他,让他拍第三部,是因为《征服怒海》这部商业片的成绩不错。
而在这部片子里,林诣彬与泰瑞斯·吉布森和乔丹娜·布鲁斯特合作过,并且很愉快。
这两位,就是《速激》系列中,保罗沃克角色的黑人好基友和老婆的扮演者。
林诣彬和大半《速度与激情》的演员都有过合作,且很熟。
有私交与合作经历,让他更容易把控团队。
所以张远也很支持他来拍。
林诣彬并不知道他的想法,显得有些拘谨。
“林导,我们都是华夏人,有很多共同点。”
“我不是华夏人,我是宝岛人。”林诣彬立马答道。
张远:……
好好好。
跟我来这套是吧。
他知道很多海外宝岛人都会自称宝岛人,而否认是华夏人。
这不是个例。
部分香江人也有这毛病。
大部分华夏人遇到这种事也就付之一笑,懒得掰扯。
因为没用,这是人家在精神上的立身之本。
但是可忍孰不可忍。
当我们这么搞,那就别怪我一会儿心狠手辣了。
“那就先不说这个了。”
“既然您也研究过赛车。”
“不如我们上车,边开边聊,如何?”
张远发出邀请,并递给了对方一顶头盔。
林诣彬不明白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勉强答应。
开车就开车吧,就当完成任务了。
林导完全不知道,他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