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我爸太听劝了 > 第145章 这就是商战吗?

重生:我爸太听劝了 第145章 这就是商战吗?

作者:白云青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23: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许知泉从桌上拿了个又大又红的苹果,笑着递给了儿子:

“许老师快别卖关子了,是不是已经有想法了?”

许晨笑着接过苹果,一边咬了一大口嚼着,一边开口说道:

“比如长盛化工,就相对比较容易让决策者放弃。

由于历史原因,光明机械厂是非常靠近市区的,而且位置还非常好。

我想这也是同时被另外两家地产公司盯上的原因。

机械厂周围,有两三个大的居民社区,还有小学和幼儿园。

更别说原本就有机械厂的职工宿舍和相关配套。

如果这个时候,有消息说那附近要开一家化工厂,附近的居民会怎么想?

这几年,因为搞化工的事儿,可是出了不少新闻的。

化工厂爆炸、排放污染了饮用水、肺病之类的……

其实考虑在市区内做化工厂,本身就是对居民安全的不负责……”

许晨大致讲完,又笑着大口吃起了苹果。

场间三人却沉默了下来。

许知泉和方骏已经完全听明白了,却还在琢磨着。

杨从新开口道:

“既然市里让一家化工厂参与这次的机械厂改制,那就肯定是论证过的吧?”

许知泉摇了摇头:

“还真未必,可能让他们参与意向沟通会和让他们出方案,本身也是论证的一个过程。

化工厂还是挣钱的,能为市里创造税收、解决就业,估计市里也还在考量。”

杨从新:

“可万一最终还是论证通过了怎么办?”

方骏开口道:

“许晨老师的意思是,就不让他们论证了。”

杨从新扶了扶黑框眼镜:“啊?”

他认真想了想,也终于琢磨了过来,低声说道:

“你们的意思是,把可能要在机械厂那里开化工厂的消息,给透露出去……

让老百姓去反对?”

许晨笑着开口道:

“是啊,家门口可能要开一家化工厂,任谁都会担心的。

何况这两年的新闻又这么多,附近的莱城都刚刚出过事情。

百姓出来反对,媒体再出来炒一下,长盛化工可能也就不需要参与论证过程了。

那么目前被重点考虑的两家,也就直接砍掉了一家……”

许知泉和方骏互相看了眼,交换了下眼神。

杨从新又扶了扶黑框眼镜,开口道:

“还能……这样吗……”

很明显,这位杨主任是个纯粹的“技术人员”,想法还是比较单纯朴实的。

他从未参与过此类的商业竞争,可能只想着靠自己的方案去打动领导们……

从没想过还能有这种私底下的、背后的操作,先去搞竞争对手的。

此刻,他心中也忍不住生出自己都觉得有些“幼稚”的困惑:

“这就是商战吗?”

其实在许晨的前世,这家化工厂也没有最终拿下机械厂,看来市里和评审委员会经过论证,最终还是否掉了这个化工厂的收购方案。

而许晨现在推动民声反对,也算是帮市里节省了论证的精力。

不过可惜了那位站在长盛化工背后的神秘人,可能要提前大失所望了……

……

许晨吃着苹果,接着道:

“这事情要做的话,必须悄无声息,不能跟咱们家扯上任何关系。

其实也不用太复杂,只要把那附近可能开化工厂的消息,想办法透给那附近的居民就可以了。

老百姓瞬间就会一传十、十传百的,然后他们会自己跳出来,表达反对意见。

这种关乎生活甚至生存的事情,任谁都会愤怒的反对,甚至要闹事的。”

许知泉点了点头:

“化工厂这事儿,你们都不用管了,我去想办法……”

他没有展开讲,众人也便没有继续往下追问。

方骏看向许晨:“另外两家呢?”

许晨想了想:

“另外两家都是地产商吧?”

方骏:“是啊。

丰荣地产,目前还是被重点关注的,港资背景,资金实力雄厚。

这次应该能拿出很多收购资金出来,他们收了机械厂肯定是要做地产项目的,但具体怎么做法,今天的沟通会上并没有详细讲。

西兮文旅是做旅游地产的,目前来看,评审委员会也没有很看重。”

许晨又翻了翻桌上的几份材料,才又开口道:

“咱们准备的方案里,除了旧厂改造方案、未来生产经营方案这些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需要补一下。”

他又琢磨了下,接着道:

“机械厂的改制,还有一个很大的遗留问题,就是现有职工的安置问题。

机械厂倒闭,也便意味着他们要跟着下岗了……”

方骏点了点头:“是这样的,所以各家的方案里面,都有针对机械厂旧职工的专项补偿方案。

我们给到的收购报价里面,也含了这部分的费用。”

许晨却又摇了摇头:

“光提补偿是不够的,其实下岗职工要的未必是那点补偿,他们要的还是体面的工作……”

许晨记得非常清楚,前世机械厂便是卖给了这家丰荣商业,大批机械厂的员工也随之下岗。

毕竟丰荣商业是做地产开发,也没法消化这么多机械厂旧职工的。

下岗旧职工,都拿到了一定数额的、应该还不错的补偿。

但在几年之后,有一些前机械厂的下岗职工,又跳出来了。

最大的原因,便是他们后续的工作问题,其实没有真正被解决。

一群前“国企”职工,下岗后在天城也很难找到合适的营生,只能做一些小买卖、开开小饭馆之类的。

收入生活都变得极其不稳定。

而这,也可能会是东晨股份这次的突破口。

许晨接着说道:

“丰荣和西兮这两家地产商,都没办法解决机械厂原职工的安置问题,都只能给些补偿拉倒。

市里和这次的评审委员会,肯定还是会考虑到将来的稳定问题,毕竟是几百口的下岗职工,背后还有上百个家庭。

而咱们准备做电动车厂,之所以想要收购机械厂,本身就是看中机械厂原本的资产。

这些资产里,包含原本的厂房、设备、生产线,自然也包括这批熟练的机械厂旧职工。

可以说,在面前这几家竞争的公司里,只有东晨股份和未来的晨风科技,可以完美解决这批下岗职工的问题。”

杨从新扶了扶眼镜,点了点头说道:

“许……老师你说的没错!”

他对许晨的称呼,已经默默改成“许老师”了。

“其实这两三个月里,机械厂的旧职工都很紧张。

尤其是一批还算年轻的,都很担心机械厂倒闭之后的出路。

机械厂里,很多都还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大专生。

能力素质是够的,但在天城下岗了,其实也不知道出来能干什么的。”

许知泉点上一根烟,点了点头道:

“许晨这个想法和提醒非常关键!

就业问题、下岗问题,关系到稳定。

肯定是市里非常关注的,这次的评审委员会也不能回避。

咱们确实,可以帮市里面分忧!

现在的方案里,确实没有把这块内容,专门拿出来讲一讲、说一说。

机械厂旧职工的安置问题,可能会是咱们拿下机械厂的重要优势……”

许晨点了点头,接着道:

“当然,在执行层面,还是有些操作空间的。

在前期电动车厂没有跑起来之前,晨鑫苗木也可以做一个过渡。

反正苗木公司那里,现在也非常缺雇工。

愿意拿补偿的,就拿钱走人。

愿意留下的,可以先在苗木公司过渡一下,那里的事情也没有太高的上手门槛,让三舅培训一下问题不大。

当然如果电动车厂各方面比较顺利,他们也可以直接过渡过来。”

杨从新坐直了些,神情明显有些兴奋:

“确实大部分机械厂的职工,都是可以直接过渡到电动车厂的。

前几天跟许总去苏省参观,电动车厂的生产线我都看过了……

现在机械厂生产线上的旧职工,统一培训一段时间,嫁接过去没有问题的!”

方骏想了想,开口道:

“在旧职工安置这一点上,那两家地产公司,还真的没法跟咱们比。

他们说到底是拿地皮、盖房子、卖房子或租房子。

肯定是解决不了机械厂旧职工就业的……

杨从新露出一脸兴奋:

“那家化工厂,有可能解决一批就业问题,但事先便被咱们偷偷拍死了!

经过许老师这么一分析,原本咱们是最不被看好、被选中概率最低……

怎么现在看上去,却反而成了最合适的呢?”

许知泉哈哈笑了笑:

“我们的优势,还不止如此。

如果电动车厂成功办起来,不仅能解决现在机械厂旧职工的下岗问题,还能给市里创造很多将来的就业岗位。

这些,也都是市里和领导们非常看重的!

而这些,可不是那两家地产公司能够解决的。

那些搞地产的,说白了是掏空老百姓的钱包,挣一波钱就走人。

只有咱们这种实打实办企业的,才是为天城创造就业、创造持久的利润!”

三人讨论了一段之后,会议室的气氛,已经变得轻松起来。

跟刚刚许知泉和许晨刚进来时候的压抑低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