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长河锁浪 > 第十章 探访村落

长河锁浪 第十章 探访村落

作者:奕辰辰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26: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出发的日子是个大晴天,天上没有一丝云,也没有一点风,干爽的空气在清早还是很冷。穿过距离河畔最近的胡杨林,戈壁滩上零星开始出现几棵光秃秃的沙枣树,枝干在清冷的空气中显得愈发苍劲,枝桠肆意地伸展着,在这片大地上,没有什么能束缚他们。

远处的地平线,天际与沙地交融成一片模糊的灰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只觉天地间一片混沌,却又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壮阔。

脚下的沙地愈发松软,每一步都能感受到细微的沙粒在鞋底摩挲。此时,太阳逐渐升高,洒下的光芒变得炽热起来,照在身上有了明显的暖意。张志成脱了套外,把袖子绑在腰间,但汗珠还是从帽子里钻了出来,顺着鬓角流下。

擦了擦汗水,望向远方,只见一片地气弥漫,宛如大海的波涛,只是这“海”里流淌的不是水,而是无尽的风沙。这片土地还保留着它最原始、最粗犷的美。只有大自然最真实、最直接的展现。张志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是一种混合着沙土、阳光和孤独的味道,让人既感到苍凉,又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和激动。

他们一直沿着一条干涸的河道前行,河床上布满了大大小小被水流冲刷得圆润的石头,两岸的土质干裂,缝隙中生长着不知名的枯草,天空中偶尔有一只孤鹰盘旋而过,投射在地面的影子显得格外醒目。

枯燥的路途一直持续到正午,走在最前的艾克拜江突然停了下来,扭头对张志成说道:“你看那是撒!”

太阳正高又烈,帽檐都有些遮不住了,张志成用手再一挡,眯着眼才看清前面有一大片地方正在反光。

“海市蜃楼?”张志成在乌鲁木齐的时候,听来过南疆的老兵们说过。是一种极为神奇的自然现象,能把很远景观,投到眼前来,但又让人怎么走都走不到。可惜这附近百里内什么都没有,所以形成的海市蜃楼也是如此,没有任何神奇的感觉。

“肯定是!戈壁滩温差大,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很容易出现海市蜃楼!”林悦信誓旦旦的说道。

“你见过?”看她说的这么笃定,张志成不免有些好奇。

“没有……我在杂志上看的。这不是就见了!可惜没带相机,不然拍下来,寄回去给家里人看看,他们肯定也觉得神奇!”林悦摇头说道。

“哈哈哈!不是海!”艾克拜江不懂什么是海市蜃楼,但海他还是知道的,以为张志成他们把前方的当成了一片海。

“那是湖!一个野湖!普通话咋说嘛,我不知道,反正是个不小的湖!”

“湖?”张志成和林悦都没想到,这样干旱的戈壁滩上竟然还会有湖!

“嗯,湖!”艾克拜江点头说道。

“那水是哪来的?”张志成问道。这里显然不是个雨水充沛的地方,渗透蒸发也巨大,单靠雪山融水那一过性的补充,不足以形成一个稳定的湖泊。

“下面,有那个……咕嘟咕嘟的,冒上来,就给它满了!”艾克拜江比画着说道。

张志成听懂了,这是有地下水的意思。

塔里木河在丰水期,河道内巨大的流量同时也会产生巨大的渗透。某种时候,水和人一样,知道怎么样才能保存自己。与其暴露在外,等着被风吹日晒一点点刮干净,不如赶紧往地下钻,由此导致塔河两岸地下水水位要比别处高出不少。

对于艾克拜江他们来说,这是个天大的好事。戈壁滩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是绿洲,哪里就能让人活着!但张志成看到地下水竟然能形成这样大的一个湖面,却怎么都轻松不起来……

过高的地下水位会对总干渠的基础稳定性构成严重威胁,松软潮湿的土壤可能会因为无法承受渠道的重量而发生塌陷,这不仅会延误工程进度,还可能危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而且,一旦渠道建成,地下水的持续渗透压力可能会导致渠道壁出现裂缝,进而引发渗漏现象,使得宝贵的水资源白白流失,这对于本就水资源匮乏的地方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艾克拜江瞅着张志成那皱得跟核桃似的眉头,以为他是又累又饿,便嚷道:“哎!阿达西别耷拉个脸!咱赶紧溜达到湖边,那湖里鱼多得很,大的,一米多!咱们钓了嘛烤了吃,歹得很!”

张志成被艾克拜江的话拉回了神儿,苦笑着点了点头。艾克拜江立马来了劲儿,他四下一瞅,眼睛里透着对这片土地的熟络和机灵。跑到干涸河道边的沙枣树下,那几棵沙枣树的枝干在烈日下显得灰不溜秋的,树皮糙还裂着口子。他仔细挑了挑,最后选中了一根细长溜直的枝干,接着从腰里掏出小刀,麻利地修整起来:“这沙枣树的枝干有劲儿呢!我们嘛都拿他钓鱼呢,还能赶羊!”

不一会儿,一根简易的鱼竿就弄好了。接着,他又蹲在地上,四处搜寻。最后,捡着了一块硬邦邦的骨头,也不知道是哪个部位,就开始一门心思地打磨起来。

林悦好奇地凑过去,脸蛋被晒得红扑扑的,额前的头发乱糟糟地贴在脸上,看着艾克拜江的动作,眼睛里闪着新奇和,不禁夸赞道:“艾克拜江,你这手艺真厉害!这荒郊野外的,居然能弄出来,换我自己肯定饿死在这了。”

艾克拜江抬起头,脸上笑开了花,说道:“从小嘛就得自己找吃的,这——个地方嘛,慢慢就把我教会了!”

鱼竿和鱼钩弄好后,艾克拜江在附近的梭梭子里扒拉了一会儿,很快就翻出几根嫩芽,当作鱼饵挂在鱼钩上。找了一处水深的地方,身子往后一仰,然后使劲把鱼竿甩了出去。棉线搓成的鱼线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落入水中,溅起一圈涟漪。

张志成和林悦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艾克拜江钓鱼。他的眼睛里本来透着一丝愁绪,还在琢磨着地下水位过高对总干渠的影响,此刻也被艾克拜江的专注给吸引了。

过了好一阵子,鱼竿突然轻轻抖了一下,艾克拜江立马警觉起来,他紧紧攥住鱼竿,身子往前一倾,胳膊上的肌肉绷得紧紧的,随时准备收线。紧接着,鱼竿猛地往下一沉,艾克拜江大喊一声:“哎!上钩啦!看着大呢!”他迅速一提鱼竿,只见一条半米长的鱼被拉出了水面,在鱼钩上拼命挣扎,鱼尾拍打着水面,溅起一片水花。

“哇,好大的鱼!”林悦兴奋地跳了起来,双手在空中舞着,但很快又发觉这样似乎有点不好,赶紧收敛了情绪。

艾克拜江熟练地把鱼拉到岸边,弯下腰,一把抓住鱼鳃,把鱼拎了起来,扔到一旁。

“大吧!”艾克拜江炫耀道。

“大!真大!亚克西!”张志成和林悦都给他竖起了大拇指。

钓鱼的时候,王力已经用石头围了个简易的炉灶,然后捡来一些干柴,三下五除二就搭成了个整齐的柴堆。点燃了柴堆,火焰呼地一下升了起来,艾克拜江把鱼收拾干净,用树枝穿好,放在火上烤着。不一会儿,烤鱼的香味就飘了出来,混着湖边清新的空气,让人馋得直流口水。

“真香啊!”连王力都忍不住吸了吸鼻子说道。

艾克拜江不时地翻动着鱼,还从随身的背包里掏出一些盐巴和孜然,均匀地撒在鱼身上,说道:“差不多了!来,开吃!”

林悦接过烤鱼,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鱼肉鲜嫩多汁,味道,带着一种独特的烟火味儿和湖水的清甜,让她夸个不停。

抵达村落的时候,已经临近傍晚。余晖无力地洒在这片土地上,和这片土地上的村落一样疲惫。

村口,几间破旧的土坯房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墙壁上的泥坯已有多处剥落,露出了里面的土块和麦秸。屋顶上覆盖的茅草也稀疏且杂乱,有些地方还压着几块石头,以防被风吹走。狭窄的小道上弥漫着尘土,偶尔有几只鸡在路边啄食。道路两旁,是用树枝和泥巴围成的简易围栏,里面圈着几只羊,旁边是一个破旧的水槽,里面的水浑浊不堪。

孩子们最先注意到张志成一行人,停下手中的游戏,好奇地围了过来。这些孩子身上的衣服很不合身,露出了纤细的胳膊和小腿。但他们的眼睛却明亮而有神,就如戈壁滩上正午的阳光。

一个小女孩怯生生地走到林悦面前,手里紧紧握着一个用木头削成的简易人偶,直勾勾的盯着她头发上别着的卡子。林悦注意到了孩子的目光,微笑着蹲下身来,取下卡子,准备递给她,这孩子却又大叫着跑开。

村子深处,一位老者慢慢地走了过来,艾克拜江迎上去,右手扶胸,行了个礼,两人用维吾尔语说了好一阵。

“这是我们村里年龄最大的老人!我刚给他嘛,讲清楚了你们的这个事,他要你们去坐……”

“做客?”张志成补充道。

“对对对!做客,他说远道而来的客人,要好好招待呢!”艾克拜江说道。

张志成等人跟着老者向村子里走去,一路上,村民们纷纷从自家土坯房的门口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些陌生的面孔,毕竟这样的外乡人到访对于这个偏僻的小村落来说是一件稀罕事。

老者的家角落里摆放着一张破旧的木床,床腿似乎有些不稳,用几块石头垫着。床上铺着的毯子磨损得厉害,颜色也已分辨不清。屋子中间是一个用土坯砌成的简易炉灶,上面架着一口黑黢黢的铁锅。墙边靠着几把农具,坎土曼的刃口已经钝化,木柄也因长期使用而变得光滑。

老者热情地示意他们坐下,不一会儿,一位老妇人从里屋走出,提着一个铁皮茶壶,给大家每人倒了一碗热茶。随后又在众人面前铺开一张毯子,拿出两个馕,掰成小块,放在上面。

孩子们一路跟来,调皮的透过门缝向屋里张望。之前那个小女孩悄悄地走了进来,躲在门后,眼睛偷偷地看着林悦,手中依然紧紧握着那个简易人偶。林悦看到后,招手让她过来,小女孩犹豫了一下,慢慢地走到林悦身边。林悦再度把自己的卡子递给小女孩,小女孩抿着嘴,顶着看了许久,然后小心翼翼地接了过来,轻声说了句“热合买提(谢谢)”。

吃了几口馕,艾克拜江开始为张志成和老者充当翻译。一听张志成他们是兵团来的,老者的眼神中透出感激。

“他说他在这戈壁滩上嘛活了大半辈子了!以前房子烂,一下雨,里面就跟个涝坝(池塘)一样,冬天又冷,把人能冻成个冰疙瘩呢。多亏了兵团的,帮他盖了房……还有那哥羊圈!以前烂糟糟的,风一吹都要散架的呢,也给他修得结结实实的!让他的羊娃子(小羊)嘛,也有个安全的窝了!”

张志成专注地听着,不时点头,等艾克拜江翻译完,他开口说道:“大爷,我们这次来呢,就是要给塔里木河搞个水利工程。您也知道,咱这地方的水一直不太稳当,大家用水难啊。我们就想着修些水利设施,让大家都能用上干净、稳定的水!以后不管是种地还是过日子,都能方便些。这次来,就是想问问大家伙儿,在用水这方面,有啥具体的难处和想法,毕竟水利工程是给大家用的嘛,得合着大伙的生活实际来弄,这样才能真正帮到大家嘛。”

艾克拜江把张志成的话用维吾尔语给老者细细讲了一遍,又转头对张志成说:“大爷说,这个水对,特别稀罕!命根子一样得到东西!他种了尕尕一点地,挑水走不动,就想着嘛能多下点儿雨呢!所以这个就种的很不咋地……和戈壁滩上梭梭子一样,稀稀拉拉的。要是能有多些水来浇地,他就能种更多,养牲口也能养多。”

张志成把老者的话都认真地在本子上记录着,接着问道:“大爷,那您看水引到啥地方合适呢?村里有没有那种地势低的地方?”

“地势低?是撒东西?”这话艾克拜江都没听懂。

“就是……就是那种,下雨了嘛,会积水的地方,水堆在那的那种地方!”张志成连比划带说。

“哦哦!我知道了!”

艾克拜江翻译过去后,老者没有说话,直接站起身,朝门外走去,张志成等人赶忙跟上。站在门口,他指着村子东边对艾克拜江说了好一阵。

“他说那边有块空地,就低得很,下一点点雨嘛,水都往那边流,跟个水洼子似的。他想有没有撒办法,把水存起来慢慢用呢?就像把水攒在罐子里一样。”

张志成顺着老者指的方向望去,仔细观察着周围的地形,心里有了些初步的规划:“大爷,您这个想法好得很!我们回去好好琢磨琢磨,看看能不能修个蓄水的,到时候和干渠想办法连起来。您还有啥别的想法没?”

这时,其他村民们也慢慢围了过来。

“还有这条路!太脏了哎……不下雨嘛,走起来,土扬得跟个撒一样,呛得人咳嗽。下雨嘛,全是泥巴,鞋都拔不出来,只能光脚走……”

一位妇女也接着说:“我们洗衣服都要跑老远的河边去,一来一回嘛,一天没有了!”

天色渐暗,老妇人在炉灶前忙碌着。茶也又烧了一壶热的,顺带还有好几个馕。待大家都坐定后,老者突然起身,招呼艾克拜江和他一起出去。不一会儿,两人端着一盘热气腾腾的鸡肉走了进来,放在众人面前。鸡肉的色泽并不鲜亮,烹饪的手法也略显粗糙。

艾克拜江说:“大爷说你们是远来的客人!大老远来帮我们呢,这只鸡你们吃,明天嘛,再宰个羊!”

张志成赶忙站起身来:“大爷,这可不行!这鸡您留着自己吃,心意我们领了,中午刚吃了艾克拜江钓的鱼,肚子还饱的呢,吃点馕喝点茶就足够了!”

艾克拜江帮忙翻译,但老者却执意不肯,双方僵持不下。张志成见拗不过,便从口袋里掏出钱来,塞到老者手里,认真地说:“大爷,这样,鸡我们吃,但钱一定要收,我们也有纪律呢,要是白吃,回去我们都得受处分!来这里就是为了给大家解决用水问题,都是我们应该做,没有热合买提(谢谢)!”

老者情绪激动,手微微颤抖着,坚决不肯收钱:“大爷说你们是来帮我们的,是最那个……高的,厉害的客人,我们嘛没有让客人给钱的道理!你们要是这么干,那他就要僧气了!”

经过一番拉扯,张志成还是和艾克拜江一起说服了老者,把钱留下。

林悦啃了个鸡爪子,问艾克拜江:“之前不是说村里老人身体都不太好吗?具体有几位?都是些什么问题?”

艾克拜江挠挠头,有些无奈地说:“这个……我也说不好,还得问问大爷呢!”

老者想了一会儿,让艾克拜江告诉林悦:“大爷说他也不知道别人咋啦,但他嘛,就经常觉得头胀的呢,里面像有个轱辘在转。腿也疼,特别是变天的时候……眼睛嘛,看东西也不清楚,晚上的时候,外面撒样,眼睛里撒样!”

“大爷这是什么毛病?”张志成问道。

林悦想了想,说道:“没有检查,不敢肯定。但估计是高血压、关节炎,和夜盲症。”

“这边土坯房简陋,保暖性差,冬天屋里肯定冷,一个火炉根本不够。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寒冷刺激关节,很容易就会得上关节炎。另外你看这里的饮食,种类匮乏,基本没有新鲜蔬菜和水果,缺乏维生素,就会导致夜盲症发作。另外这里的水还高盐碱,长期喝,就是高血压的病因了。”

“我们回去后,一定要向上级反映这里的情况,争取尽快为村里配备一些基本的药物和物资,至少先解决村民们常见疾病的治疗问题。”

“这次你带的药,能治吗?”张志成问道。

林悦摇了摇头,她药箱里都是一些消炎药和消毒剂。对于高血压、夜盲症、关节炎这样的慢性病没有任何用处。尤其是前两样,必须要长期服药,配合饮食结构的彻底改变才能将其控制住。

艾克拜江在一旁听着,有些地方他不是完全明白,但大致清楚两人是在为村民的健康问题想办法。

一直坐在旁边默默听着的王力开口了:“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考虑在村里培养一些卫生员?教他们一些基本的医疗知识和急救技能,这样在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时,也能先做些简单的处理,不至于耽误病情。”

但这次张志成和林悦同时摇头。目前连沟通都还需要翻译,艾克拜江的普通话水平,也不足以能把林悦教的知识完全传递过去。

“还是得从长计议,明天让艾克拜江先把身体不舒服的村民集中到一起,说给我听听情况,做了记录之后,等咱们回去再想办法!”林悦说道。

入夜,队伍里只有林悦一个女同志,老者的老伴便让林悦留下来,和自己睡里屋,还拿出了家里最好的铺盖。又怕林悦冷,专门把炉子烧烫,让林悦睡靠着炉子的一边。

艾克拜江的屋子里,张志成、王力和艾克拜江并排躺在地上的毯子上,身上盖着有些破旧却还算暖和的棉被。月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道道银色的光带。

张志成翻了个身,脑海中依旧是白天看到的那个野湖,想着如何解决地下水位过高对总干渠的影响,又怎样才能在有限的资源下改善村子的用水条件。

王力已经进入了梦乡,发出轻微的呼噜声。艾克拜江却突然轻声说道:“哎!阿达西,你们真的能修完之后,给村里引来水吗?”

“我们既然来了,就一定会想尽办法把水引来!那个野湖……反正总能找到办法解决的!”

艾克拜江沉默了一会儿,又说道:“我嘛,就在这片戈壁滩航长大的,刚才又给他们说了那么多,不想让他们心里落空呢……”

张志成测过身子:“放心吧,明天我们仔细勘察一下村子周边的地形,也再和老乡们深入聊聊他们的需求,回去之后就制定方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