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华娱之2000 > 第七百九十四章 没有人比我更懂国外

华娱之2000 第七百九十四章 没有人比我更懂国外

作者:河狸的米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9 03:24:31 来源:小说旗

对于整个国内公知圈来说,2005年的这个大年三十过的那叫一个晦气。

抛开收钱不收钱这事不谈,实际上以美西方为首的普世洗脑价值观确实一直都是他们所推崇的——因为他们相较于劳苦大众而言有着极其优渥的生活,能够比大众更早的接触到源自于西方世界甚至于是日本、韩国等相邻国度的各色资源。

这也就导致了所谓自由派群体的大量诞生,而他们之中是真的有人痛恨自己这个中国人的身份。

但让他们现在就走,去投奔心目中的地上天国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之中的很多人之所以有价值,就是因为在国内的身份与地位。一旦失去了这个,他们就等同于失去了价值。

本来周易发行《将军令》这首歌还只是一次反击,是他对自己被攻击后的一次正当防卫。但现在,这都上春晚的舞台无差别攻击了,属于是主动进攻。

这哪能忍?

自打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向来就只有他们进攻别人受着的份,周易能正当防卫成功已经是他们自认为给的一个台阶了。可现在你周易不仅不下,还他妈蹬鼻子上脸,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而对于娱乐圈中人来说,不敏感的人只当是周易锋芒毕露选择了争锋相对不低头,敏感的人已经缩起脑袋准备当鸵鸟了。

不是每个人都能跟周易一样有这么硬的成绩与靠山能挡得住群狼围攻的。

周易那出色的海外成绩与影响力造就了他独一无二的特殊性,公知们并不能凭借信息差公开指责周易不懂外国,这就等于废掉了公知们最有影响力的一个手段。

上世纪创建的《读者》、本世纪创建的《意林》,其中那些颠三倒四在悄无声息间贬低国内的文章之所以能够得到万人追捧并学习,是因为什么?

就是因为信息差。

这事实说起来可能很抽象,但真就是这样。

比如《读者》杂志迄今为止最着名的一篇公知文《夏令营中的较量》。

这篇文章由《少年儿童研究》杂志副主编孙云骁撰写,在前两个版本都不火的情况下,受《读者》邀请,花心思重写后一举火遍全国——

在这一篇三千字长文当中,中国学生怯懦、懒惰、不吃苦耐劳、偷奸耍滑、自私自利等负面形象跃然纸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日本学生在孙云骁笔下充满了这世间所有美好的特质,由此得出结论中国人需要反思,下一代是垮掉的一代等等等等。

由于《读者》的强大

影响力,这篇文章在发布后迅速引来了全国范围内的反思热潮,超过70家国内纸媒纷纷加以报道,都在痛斥国内孩子的悲哀、国内社会的悲哀甚至于是滑坡到国家。

那可是1993年。

在这个年份超过70家纸媒争相报道的新闻,那已经可以说是覆盖了整个中国。

《人民日报》更是不负众望的跟上了反思的步伐,表示在经过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抽样调查后发现确有其事,国内青少年确实就是这么拉胯,我们应该反思、学习。

可实际上,这篇文章从头到尾就是一篇孙云骁个人通过信息差所拼接出的一篇稿子。断章取义、歪曲事实、模糊真相,以自己是专家能接触到的外国事物的名义为自己披上一件袈裟。

老百姓不知道这些,只知道这人确实是能跟外国接触的专家,便信以为真。

这就是公知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前赖以生存的最大保障。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站出来反对。比如《帝都青年报》副主编何评评,就直接发长文驳斥孙云骁,怒斥其是在造谣,逼得孙云骁不得不低头承认。

但,还是那句话:这个年代的传媒界高层70%以上都是由自由派把持的。

何评评发表在《帝都青年报》上的辟谣文并没有大量纸媒转载,一切当做无事发生,孙云骁仍然一路高升,甚至还在2000年写出了《夏令营中的较量》的续集。

这就是向往西方的自由派们在当今这个年代的传媒界所掌握的恐怖势力。

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可现在,周易的横空出世让他们第一次失去了释经权,失去了打造信息差巩固自身地位的能力。

当然,周易的出现也令诸如何评评一般的国内媒体人热泪盈眶——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在文娱领域盼来了一个货真价实的自己人,一个强而有力的盟友。

《一年比一年无聊的春晚,周易发挥失常》

《新世纪以来最好的一届春晚,周易压轴出场博得满堂彩》

《周易新歌春晚首唱内幕,疑似后台耍大牌不彩排》

《周易新歌春晚舞台首唱,现场掌声如雷!》

《……》

2005年2月9日,大年初一。

就好像发疯了一样的国内传媒界突然间出现了一个极其诡异的场面——

有超过30家有头有脸的纸媒在头版头条刊登了对本届春晚、对周易的失望乃至

于是指责他不参与前两轮彩排的不敬业行为;

有超过18家有头有脸的纸媒在头版头条刊登了对本届春晚的夸奖、对周易的赞美以及复述周易近年来所干出的丰功伟绩。

这架势把爱冲浪的网民都给搞懵圈了——

“卧槽?发生了什么?我这一份报纸上怎么两个记者一个反对周易一个支持周易?”

“我也是。”

“我家门口报刊亭,5份报纸骂周易歌曲烂俗的,3份夸周易不愧是乐坛领袖的。”

“我这是夸周易的7份,骂周易的4份。”

“我这夸骂28开。”

“我这骂夸73开。”

“……”

2005年开年第一大奇景,在一场春晚过后就这么呈现在了全国观众、全国网民的眼前——诸如《每日新报》等地区性大报纸甚至还会出现堪称左右脑互搏的奇葩场面——

骂春晚、骂周易与夸春晚、夸周易的并存。

这可太稀奇了。

稀奇到钱江都开始紧张了起来——

“阿易,我怎么感觉不太对劲……”

大年初一,直接没回香港的钱江敲响了周易的家门,在后者那睡眼惺忪的状态下,脸色凝重的将情况和盘托出。

“多大点事,不就是左右互搏吗。”

揉着双眼的周易打了声哈欠,摆摆手示意钱江不必在意这些:“我出道以来的黑料就摆在这里,早就被扒干净了,翻腾不起来什么风浪的。只要我的立身之本不倒塌,他们就永远只能无能狂怒。”

一不洗钱二不弓虽女干三不偷税漏税,才子风流更是刻进了中国人dna里的传统刻板印象,完全没人会当一回事。

再说了,他又不是孤军奋战。

针对他的造谣那自有专人来辟谣,收到通知的时候配合好就行了。

“……”

钱江带着仍未打消的忧虑离开了,连程好留他一起吃个早饭都婉拒了。

“圈内现在最火热的新闻就是你,很奇怪,不就是一首歌而已吗,至于那么激动吗?”打了碗白粥的程好递给了男人,皱眉不解道。

咬了口灌汤包的周易咀嚼着,闻言不由得嗤笑一声:“他们这么激动,是因为我挑战了他们的权威。”

这世界,终归还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

有向往美西方的、日本的、韩国的甚至于是印度的,那自然也有扎根于本土发展的。

这也是为什么各大媒体的报道时常会出现各种精分时刻大赏的原因。

正如马识途先生所说的那样:新的斗争开始了。

这片大地上的无硝烟战争从没有停歇过。

就比如说那位写长文辟谣同时怒骂孙云骁的何评评,在孙云骁无事发生一路高升的同时,他也在一路高升,甚至升的还比孙云骁快——

如果周易没记错的话,今年这位何评评就要去《青年周末》当总策划掌舵一方了,之后更是高升北青传媒副总裁。

“……”略加思索后便明白了过来的程好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别想太多,文娱、传媒行业是对岸最重视同时也是最严防死守的领域之一,我的崛起本来就是会被他们打压的存在。只不过区别在于,我反而是主动出击的那一个。”

周易喝了口粥,笑的很洒脱:“因为我不愿意跪他们啊。”

不仅不愿意跪,还要站着从以美西方阵营为首的社会里捞钱——大捞特捞!

有本事你从现在开始封了他的专辑,那他无话可说。

但这样的话只会让那群支持他的粉丝群体直接开始暴动,还会让包括华纳、苹果、迪士尼、布隆夫曼投资集团等巨头资本在内的受益者有损失。而恰恰,在这个时代后者是不被允许的。

毕竟现在的美西方还处在一种尽力维持表面兄弟的状态当中,还没到彻底撕破脸的时候。

因此,最起码在他失去赚钱能力、号召力之前,他的地位将稳固不倒。

毕竟他又不是迈克尔·杰克逊那种喜欢吃独食的人。

那就只剩下传媒攻击了,毕竟周易是个举世皆知的大明星。要不是周易平日里格外注意年纪问题以及身边出现的都是金发碧眼大洋马,高低也得被来个炼铜套餐试试水。

“那你今年过年还回去吗?”程好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不回去了,与其回去给家里人添乱,不如就留在帝都吸引火力。”

周易摇摇头:“我爸妈那边我也已经安排好了,让他们去县里暂住了。”

永远不要低估中国人的凑热闹心理,尤其是乡镇一级的,

哪怕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ds创始人一朝出名后老家村子在过年期间都成了着名观光、采访景点,一点不考虑他家里人会不会被打扰。

他现在回去,必定会吸引一大堆闻风而动的媒体人跟着一起去打乱村子宁静生活。

程好莞尔,俩眼弯成了

月牙:“你也知道自己能吸引火力啊,你知不知道现在小区外面就有一堆等着你的。”

“那又怎么样,反正他们进不来,这一片都是属于我的地盘。”

连其他住户都没有,连打扰其他住户的负面新闻都写不了。

虽然确实很浪费就是了。

不过他现在也看不上房租这点小钱,主打一个豪横。让狗仔记者看了直呼傻逼,然后恨的牙根直痒痒。

等买了别墅装修好后搬走,这边的全部房子自然就可以出租了。

两人正说着,来自于新加坡的跨国电话就打来了——

“新年快乐啊周易~

“你真是牛逼,在春晚舞台上唱这歌真的一个字不改啊。”

孙燕兹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活泼:“我跟你说哦,我爸妈看了都给你竖大拇指了,我姐都看呆了,我当时都为你捏一把汗我跟你说……”

或许是因为心情好的缘故,叽叽喳喳一串话里,“我”出现的次数多少有些频繁。

“叔叔阿姨还夸我呢?细说,怎么夸的?”

“还能怎么夸,不就是那样呗,说你有种。”

按照孙爸孙妈的说法,他们当年也是走过歧视年代的,很能理解周易的一些发言。

就比如说——无论你以哪国华裔或者移民的身份在外面迭多少层甲,到最后万一打起来了,那换来的也就只有三个字加一个问号:中国人?

很简单的例子,周受资疯狂迭甲都迭成那样了还是逃不过……

虚拟币的鹏子那更是被当猪来回反复宰,从小移民加拿大是加拿大人那又怎么样。

“那帮我多谢叔叔阿姨的夸奖,改天有空请叔叔再去钓鱼啊。”

“钓你个头,我爸现在天天去菜市场买鱼,我妈都说他好多回了……”悄咪咪嘀咕自家老爸钓鱼技术的小棉袄多少有些四处漏风了。

还钓鱼,别浪费那个时间了。

在与程好也道了声新年好后,孙燕兹这才急匆匆挂断电话去参加习俗活动——作为新加坡中文社区最着名的本土明星,她回家过一次年,要出席的场合确实挺多的。

“你今天中午回来吃吗?”将手机还给了周易的程好询问道。

“那肯定,我上午就去华纳看看张亚栋年前寄过来的景恬学习小样,听听声线情况。”

周易惬意地抻了个懒腰:“这个过年假期怕不是就我们俩相依为命了。”

程好白了他一眼:“去去去

??大过年的说什么不吉利的话,什么叫相依为命。”

只是在端着碗筷转身去厨房的刹那,嘴角那上扬的笑意多少有些止不住。

十分钟后,换好了衣服的周易开着赞助商送的保时捷缓缓驶出了地库。那辆黄沾送的法拉利现在对于他而言已经是不能开了,只能让程好时不时开去上下班帮忙热个车。

只是在刚刚驶出小区门口时,提前蹲守了大半夜占据有利地形的记者们纷纷一窝蜂围了上来,让车子寸步难行——

“周易你能说一下你现在的感想吗?”

“周易你对央视名嘴王志岸批评你不懂国外有什么想法?”

“周易你对孙云骁批评你歪曲国外社会有什么要说的吗?”

“周易……”

眼看着年轻力壮的保安也无法驱赶汹涌的记者,周易只得解开安全带,开门下了车:“听着各位,大过年的别逼我骂你们,这样兆头不好。至于说你们谈论的这些批评,我只能说全都在放屁。”

说着,他抬起了双手宛若手风琴般拨弄着空气:“我可以很肯定的说,他们之中没有人比我更懂国外。”

末了,周易又重复了一遍,强调道:“没有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