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定远侯班超 > 第三十七章 妇公送喜

定远侯班超 第三十七章 妇公送喜

作者:苍海荒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1: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王莽篡汉到光武大帝刘秀中兴汉室以来,玉门关谯楼上的这面汉武帝时代制成的巨大战鼓,早已经蒙遍灰尘、落满鸟粪,整整数十年未曾敲响过一次。此时鼓声骤响,令人为之一振,连空气都在隆隆的鼓声中颤抖。

军营内正在朝食的汉军士卒闻鼓声响,知有大事发生,便一涌而出,欢呼雀跃,吵吵嚷嚷地冲向玉门前,准备迎接驿吏到来!

凌晨时,中郎将郑众就睡不着了。他这一个多月,一直守在玉门关军营内。前方的战事紧揪着他的心,但窦固的信使却迟迟不至。此时他恰好正在朝食,忽闻得胜鼓响了,郑众从案前蹦了起来,冲出帐外,策马疾驰玉门关前。

林曾急驰沙漠中,接着驿吏,驿吏们疲惫不堪,“禀报……关尉,窦都尉白山……大捷……”说着,将一副泥封的木匣递给林曾。

“诸位辛苦了……”林曾来不及多说话,便回马急驰入关。

进入关门,中郎将郑众正焦急地等候在关门前。林曾远远大叫,“中郎将大人,窦将军出征大捷—”一边喊着,冲到郑众身前跃下马,将泥封木匣跪呈郑众。郑众大喜,颤抖着双手接过,丝毫不敢耽搁,便迅速派出敦煌郡驿史,持木匣接着一程一程飞马向下传报。

“速将喜讯禀报太守,布告全城,并通报阳关等各关隘。”

郑众兴奋地对长史范林下令后,窦固大军的驿吏们才在玉门关士卒的护卫下,进入门内,受到郑众和士卒们热烈接待。

这些外刺营斥侯,干的是敌后买卖,体力超强,他们一人两马,在沙漠上不停不歇地跑了七八天,途中只在喂食马料、让战马饮水时,才能小歇一会。此时,他们已经摇摇欲坠。郑众则亲自陪驿官进食,并催促道,“快说说战况?”

十二名驿官都已经累残饿晕,到达极限。但他们精神振奋,手捧着黑泥陶碗,吸溜吸溜地喝着羊汤,醮着咸面酱,大口咀嚼着粢饼,一边将天山大战经过添油加醋地描述一遍,听得郑众及众将热血沸腾。

郑众随即连夜将大战经过写成另一奏折,再派驿吏驰送朝廷!

郑众派出的驿官飞马至敦煌城,敦煌太守王遵令其直送酒泉,酒泉太守段彭又派出驿官,飞马传至张掖。张掖太守廉范又派出驿官,飞马驰至武威……就这么一站一站,前后两批驿吏,将捷报过河西,出乌峭岭进入河东,驰过陇右各郡,过三辅穿华阴,越过洛水,最后于傍晚时分才进入都城洛阳城下。

“六百里加急,窦将军北征大捷!”

此时沿途各州郡官民闻报,俱挂起过年时的大红灯笼,燃起爆竹,官民欢欣不已。当四匹快马飞驰过洛水桥时,官道上车辆、行人赶紧闪到一边,让开道路,以便捷报能更快些传送至皇宫,呈送到皇帝手中!

“六百里加急,窦将军北征大捷……”

在汉匈大战的数百年里,养儿战匈奴,仗剑斩胡儿,是汉人举国情怀。随着驿马飞驰进城,平城门的城门令紧急擂响得胜战鼓,各城门的得胜鼓如击鼓传书一般次第敲响,将胜利的喜讯传遍都城的每一个旮旯儿。

“汉军打赢了!”“窦将军捷报已至京师……”,人们欢呼着、跳跃着,奔走相告,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额手强冠,互致庆贺。京师雒阳二十四条街道,未等到晚上,便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而到了晚间,吏民们则扶老携幼走上街头,万人空巷,举城欢腾!

高密侯邓震应汉明帝刘庄之令,到太学去讲了一天《春秋》,傍晚恰从城南平城门进城,驿马高叫着狂风一般卷过,让他的马惊了一下,小厮好不容易才勒住两匹马。他坐于车内打盹没听清,等他惊醒过来,驿马早已飞驰进铜驼街御道,已经奔向南宫。

他急问,“是……是是……六百里加急?何事……何事……”

小厮惊喜高叫道,“大人……大人哪,是六百里加急……窦大人北征大捷,吾军赢了,汉军打赢了啊……”

高密侯大惊,“啊?!汝再说一遍!!”

小厮兴奋得声音都变了调,又说了一遍,“大人,是北征大捷,窦将军北征大捷……已传京师……”

“快,西城……西城,班府……班府……”

邓震听明白了,瞬间脑袋里一片空白。他也顾不得什么风度了,激动得用变了调的声音凄厉地喝令道。

“驾!”

“再快……再快……”小厮扭转马头,邓府的辎车又向西城下西洛狂奔而去。可此时的街道之上,吏民们已经互传喜讯,人越来越多,根本就跑不起来!

邓震急出了一身汗儿,车终于跑至班府门前。“邓大人,大喜啊……”“邓大人,班郎定立大功,祝贺啊……”

“同喜……同喜……”城头上的得胜鼓,已经让各街道纷纷挂上红灯笼,爆竹已经不绝于耳。邓震未待车停稳,便自己跳下车急趋班府。左右街坊见邓震,便一迭声地贺喜。邓震胡乱回着礼,便一头冲进了班府!

满城都兴奋起来了,可班家小院内依然静悄悄的。班二公子不在家祸害,这里便是幽雅恬静的文人府第。虞四月午后已接班固回府,正在马厩内给白马钉木渎。城头鼓声他也听到了,正想到内宅告诉老夫人,忽然听见府门外高密侯象火烫着一般高叫:

“老夫人哪,不得了了……菡儿小女啊,不得了了……不得了了啊……快挂红灯笼……快燃爆竹!征北大捷……大捷啊……”

随着凄厉的叫声,高贵的高密侯邓震手提袍角,气喘吁吁,右脚丝履被高高的门槛碰掉也顾不得了,就这么足衣着地,非常狼狈地奔进大门而来。他一边跌跌撞撞地往里院里边冲,一边连声高呼着。

班府虽然在班超咸鱼翻身后,家道开始好转,但毕竟是小户人家,寻常院门无需人值守,全不似右边的豪贾人家翟府门前那般威严。班家虽小,却井井有条。听到城头鼓响,城内爆竹声声传来,老夫人胸口一阵跳。

自从二公子带着二仆出征后,老人家便日日夜夜既盼这鼓声,可心里又似乎隐隐怕什么,便命小宛出门打探消息,又命夜玉令人准备放爆竹、挂灯笼!

虞四月跳出马厩,邓震象着了火一般的狂叫,令住在前院的仆人婢女和住在中院的班固夫妇都吓了一跳,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全都从室内惊慌冲出。

“大人,您莫急,慢点说……”

虞四月扶住高密侯,请至前院厅堂上坐下。雁旋、邓尧、芙蓉、小宛等都被惊动,俱奔到前宅,惊慌地看着珍贵的高密侯。

“快……快,快报老夫人,窦将军北征大捷……”邓震喝了一口水,这才说出了一句完整的话,“快挂灯笼,大喜啊……大喜啊……”

虞四月听清了,邓家翁说是北征大捷,定然不会错,自然喜上眉梢,赶紧命小厮仆婢挂灯笼、燃爆竹。小宛和绿荷则飞跑进后宅,将喜讯报与夜玉和樊儇。

“老夫人哪,六百里加急……吾亲眼所见,捷报此时怕已到皇宫了……爱婿出头了……班家、邓家熬出头了……窦家、耿家、薛家亦熬出头了……大喜啊,快挂灯笼……快挂灯笼啊……”

见樊儇出来,高密侯竟然冲过去捉住樊儇的手,又连声高呼报喜。班家太需要这一喜报了,而邓府也一样,当年邓禹老大人功勋盖世,可后人躺着先人功劳薄上,虽地位显赫,却难有建功立业者,也太需要这一喜讯了。

与班家、邓家一样,窦家十数年惨淡,更需要一场大捷。耿家虽然风平浪静,却也数十年不见寸功。而薛家是班固、班超的恩师,更是班超的媒人,薛大人只有两女,难得大功。所谓世族相连,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仆人和婢子已经将大红灯笼挂到班府门前、院内,左右两边街坊、商铺已知道缘由,大家便一起挂起红灯笼,有人还点燃了爆竹。随着竹节劈劈啪啪地炸响,临近的大世族,左邻右舍,贺喜的人开始络绎涌向班府。

“谢大人送喜,此乃吾大汉国之喜讯啊!”樊儇连声向邓震致谢,并命布茶。可老人脸上隐隐一丝忧虑,却挥之不去。邓尧、小宛、夜玉、雁旋、芙蓉、金杏等一府女眷,脸上也尽有焦虑之色,又不敢露出。

儿行千里母担忧,邓震见状心里“扑嗵”一下,此时,他并不知道捷报详情,旋即安慰道,“老夫人哪,千万别焦心。爱婿超儿神勇无敌,连渠耆都不是其对手,汝等着,定有匈奴人好看的。此番北征超儿定立首功,或许啊,一会皇宫报喜的诏书儿就该来了!”

听高密侯称呼班超为“爱婿”、“超儿”,叫得十分亲热,把这半个儿视同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邓尧将头扭到一边,心里好不容易才忍住笑。众人也一样,一个一个憋出一付痛苦的样儿。但欢笑也就一闪即逝,众人内心深处的担忧、焦心、挂念,还是一一溢于脸上。

“谢谢大人宠爱,愿如大人所说,超儿一切平安,原吾汉军健儿尽皆平安!”樊儇虽然心里七上八下,但也不想拂了邓大人的好意。

宫内报喜的人迟迟不来,邓震跪坐于床上,感觉轻飘飘的,有点坐卧不安了。就在这时,来了一个挡枪的,原来六弟邓训闻捷报便也匆匆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