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定远侯班超 > 第四章 明帝驾崩

定远侯班超 第四章 明帝驾崩

作者:苍海荒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1: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说着,他逐字择句艰难地道,“陛下,北虏不擅攻城,如吾西域各军应对妥当,坚持到秋末,或未为难事也。冬季大雪封山时,老臣愿再出车师,扫北虏于天山南北后再出燕然,定永解北方大患!”

“卿非实话,难为了。”刘庄摇了摇头,“将士用命,人君当恤之,六月可由耿秉出车师,襄助都护……咳咳……”说着,刘庄咳嗽一会,嗓眼深处分明有尖利啸音,闻之令人胸腔欲爆开般难受。闭目平息了一下才又道,“征匈奴,惟卿最妥当……然吾正苦熬日月,为防变故,汝不得离……京……京……”

“陛下……”

窦固胸口一热,鼻子顿时发酸,他起身“扑嗵”跪于地上,膝行至刘庄坐榻前,扶着皇刘庄瘦弱的膝头一边摇首、一边叩头悲鸣,“陛下啊,勿说不吉利话尔,老臣不离京……朝廷离不得陛下,大汉万民离不得陛下,北击匈奴大业,也离不开陛下啊……”

听着老臣低沉的呜咽,刘庄神情疲惫,他抬起战战巍巍的右手,轻扶摩着窦固粗糙的手指,“窦氏起于河西,后人多不法……咳咳咳……然固大汉万年基石而灭北匈奴者,必窦氏也……”

权倌上前扶窦固侧案后坐下,刘庄这才又说道,“北道各将,未必能坚持到六月。咳……咳……现在只能企望南道出奇迹,汝宜专令班超,巧为……经营……咳咳……只要南道尚在,北虏便必有灭亡之时……咳咳咳……”

君臣一激动,刘庄顿感虚弱,脑门子上出了一层虚汗,他不停咳嗽着,嗓中啸章愈发尖锐,如钝刀一般斫割、磨挫着众人心弦。突然,他一下子咳昏了过去。夕照赶紧用绢擦拭,马后则从后殿疾步而出,以目示意窦固。

窦固见刘庄已经进入迷离、昏睡状态,便叩头告辞而出。到了殿外瀛台之上,他并未走向章德门,而是疾步走到假山之后,左手扶绿色竹丛,右手捂着自己的嘴,胸中那难受的感觉再也压抑不住,老将军长须颤动,骤然呜呜悲泣出声。

“苍天哪,汝病否……何故夺吾君上康健哪……”

见奉车都尉窦固如此伤心痛哭,低沉的悲鸣感天恸心,瀛台前后的太监和宫女们见之无不心酸,也都跪了一圈,暗暗饮泣。

窦固正在痛不欲生中,马后轻轻走了过来伫立在他身后,并躬身对窦固道,“将军,非常之时,当以国事为重啊……陛下已经睡下,临睡前让吾转告将军与太子八个字,‘孟孙在京,天下必安!’将军,陛下是以国事寄托大人啊!”

窦固一惊,赶紧擦尽眼泪,转身向马后跪下叩首道,“臣窦固谨记帝后诣意,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此次君臣章德殿定略后,刘庄即密诣耿秉,命其开府统筹,准备汉军于六月再征天山。耿秉进入北营,在窦固的协助下,到了六月初,经过两个月的准备,大军一切咸备,只待帝令一下便可再次出征。

爱将陈睦殉国,性烈如火的耿秉憋着一口恶气,全军上下也都同仇敌忾。

窦固给耿秉定下的策略是将北大营汉军精锐六千骑,与万四千南匈奴、鲜卑、乌桓、卢水羌骑,共两万汉军,过楼兰,越沙海,直出交河城,再下车师。重建都护后,则于冬季北出燕然山,寻机碾杀单于本部,一战定乾坤!

经过两个月的准备,全军眼巴巴的等待帝令出征。可到了六月份,刘庄已经时常处于昏沌状态,时好时差,内廷乱成一团,此时要对外用兵,无人敢做出决断。

捱到六月十二日,太常周泽在灵台夜观星象,发现天现异相,太微星处有异星(注:流星)出入,其表面为黑气笼罩。周泽大惊,这是丧主凶兆,他连夜写好表章上奏,星相有丧,建议朝廷暂缓出兵。

阴历六月十六日,已经卧病在榻上奄奄一息的刘庄,再一次在章德殿召见窦固,命窦固暂且罢兵。窦固只得命耿秉暂停筹备再征,大军返归各郡!

令人惊讶的是,虽然沉疴日重,已经不能下榻,但是刘庄却在此时拜光禄勋孙堪、太常周泽为侍中骑都尉,并令太子刘炟在德阳大殿朝会时当众宣诏,从而令百官为之一震!

窦固知道缘由,圣上这是在为后朝树立一道节义典范!

孙堪字子稺,周泽字稺都,在当时的京师雒阳号称“二稺”。终永平一朝,太常周泽、光禄勋孙堪、大司农常冲三人,都位居九卿,他们有节操正气,“公正廉洁,奉禄不及妻子”,“果敢直言,数有据争”,素为百官敬仰。几年前,北地太守廖信坐贪秽大罪下狱,没收其财产,刘庄曾以收缴之物奖励清廉大臣,周泽、孙堪蒙赐最甚,“是时京师翕然,在位者咸自勉励”。

周泽、孙堪本已准备告老还乡,或许刘庄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他诚恳地挽留下了这二位清廉公正、敢于仗义直言的谋国老臣,并定下规矩,二人可随时向皇帝进言!

进入七月后病情越发加重,一直苦捱至八月初,刘庄已经时常处于迷离状态。这段时间,马后命太子、三公、尚书令与奉车都尉窦固一起,每日至章德殿侍君,以防不测。

八月初六夜子时,刘庄突然清醒了一会,他剧烈地喘息着,艰难地对这几位心腹大臣道,“无起……寝庙,藏主于光烈皇后更衣别室。”最后,他拚着最后一口气,拉着赵熹、窦固的手与太子刘炟的手握于一起,“匈奴不灭,天下难安。襄助新君,社稷……永固……”

众人知道这是回光返照,便都跪在御榻旁。病榻上的皇帝刘庄努力地撑着一口气,年仅四十八岁的一代明君,彪柄史册的一代圣主,最后还有话未说完,便在章德殿寝宫驾崩,乘鹤西去!

马后与太子刘炟伏于皇帝身上,痛哭失声,众臣、太监、宫女也都哀声一片。虽然是深夜,章德殿内的哀啼声迅速惊动南北两宫,汉宫很快便为一片哀恸声淹没。

卫尉、行太尉事赵熹典丧事,礼事修举,内庭连夜发丧,通告各衙、各世族和各封国邸。一个时辰不到,列候、四小候、九卿、百官均按令前来吊丧,窦固则身着戎装甲胄,带剑吊丧,令众候、百官大骇,北宫内葬仪肃然。

刘庄病重期间,因众外戚纷来探视,令他不胜其扰,故曾令虎贲中郎马廖典掌北宫门禁,诸外戚无令不得进宫探视。但刘庄驾崩的当天后半夜,闻皇帝大行,诸姓外戚悲痛欲绝争欲进宫吊丧,尤其是马氏诸兄弟大闹神虎门,并一度闯入金商门,致使北宫各门外一时闹得沸沸扬扬。

贵戚欲进宫奔丧,马廖性温厚无法阻止,侍中、北宫卫士令杨仁不敢自专,便紧急禀报赵熹,“太尉大人,神虎门、玄武门、朱雀门外闹攘,诸贵戚争欲进宫,卫卒难以阻挡……”

赵熹自永平三年冬代窦融为卫尉,永平八年又代虞延行太尉事,居府如真,内典宿卫,外干宰辅,一身两职。典掌宫禁本也是他的职责,但皇帝大丧之时,他再奉大行重任,忙得根本顾不得宫门,便抱拳对一身戎装的窦固躬身道,“非常之时,请都尉肃静宫廷!”

皇权争夺,向为朝廷最大隐患。皇帝大行,新君未立,这是朝廷最危险的时候。窦固闻太尉令,不敢耽搁,便亲自来到金商门,扶剑严令侍中、北宫卫士令杨仁,“朝廷大丧,无令擅闻宫闱者,斩!”

杨仁得令,便身穿甲胄,手持长戟,严密部署侍卫在北宫四门禁守,没有人再敢随便入内。金商门外,马防、马光等马氏诸兄弟悲痛欲绝,他们推开禁卒,争着要进宫,被杨仁厉声喝止,“本将遵奉车都尉令,‘无令擅闻宫闱者,斩!’”

马氏兄弟闻令大惊,他们还想闹,可看见卫卒后窦固高大的身影,只得退出神虎门外。马防、马光愤愤不平,他们怒视着杨仁,心里更把窦固恨入骨头。马防胸中还有大义,他忍着愤怒抱拳对杨仁躬身道,“非常之时,吾等哀伤过甚,忘了法度,谢杨大人提醒!”

杨仁还礼,“谢大人体谅,请诸位大人即还府第,按令进宫!”

其余各门外等待的外戚见状,这才不敢再闹了,纷纷遵令还府,等待宣召进宫吊唁,北宫四门外这才恢复秩序。

而章德殿内,节乡侯、行太尉事赵熹主持仪式,在先皇刘庄的灵柩前,让年已十八岁的太子刘炟即皇帝位,史称汉章帝。刘炟不忘马后养育之恩,登基后便在父皇的灵柩前通过他的第一封诏书诏告天下,尊养母马皇后为皇太后。

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阴历八月十六日,按照父皇刘庄生前“一切从简”的遗诏,刘炟将父皇遗体安葬在邙山以南的显节陵,上庙号显宗,谥号孝明皇帝,史称汉明帝。

两个月后,新皇刘炟大赦天下。

早在汉明帝刘庄病重时的七月下旬,西域形势更加恶化,北匈奴蒲奴单于自将大军再出车师后国,戊校尉耿恭坚守的疏勒城被围城。但整个八月份,汉朝举国大丧。刘炟刚登基上朝,七州大旱的驿报便如雪片一般飞驰报到雒阳。

原来,在刘庄病危这段时间,汉帝国国内也出了大事。整整数月,天未下一滴雨星儿,汉朝十三州,豫、兖、徐、青、并、冀、幽共七州大旱,可谓赤地千里,螟(注:即蝗灾)伤稼禾,流民遍地,社稷动荡,天下不宁。千年一遇的大旱,赈灾是对年轻皇帝的严峻考验,他根本就顾不上西域事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