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 第858章 回家过年,华教授的想法,《数学年刊》

凌晨三点钟,一架运输机降落在221厂机场内。

跑道上,李爱国抱着吃吃跟前来送行的同志最后握手再见。

“爱国,一路顺风!”李局长跟李爱国握了握手。

李爱国冲着秦教授伸出了手:“老秦,几何化猜想的后续证明在闲暇的时间搞搞就行了,不要浪费太多精力。”

秦教授本来打算继续研究庞加莱猜想。

听到这话,清楚李爱国是担心他耽误工作,点头道:“爱国,你放心吧。”

李爱国也是好意。

虽然有了李爱国流理论,但是距离完全功课庞加莱猜想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很多数学家花费毕生精力,也无法突破这最后一步。

李爱国又冲着老猫挥了挥手,转过身转过身准备登上飞机。

这时候,远处一辆嘎斯吉普车疾驰而来。

吉普停下来,警备团的张参谋长在一个保密员的陪同下下了吉普车。

张参谋长也看到了李爱国,神情有些难看。

他侧过身从李爱国几人的身旁走过来,先登上了飞机,保密员紧随其后。

李爱国看向李局长问道:“李局,这是怎么回事儿”

“张参谋长身体不好,不适应221厂的工作,老团长本来打算让他返回地方上。”李局长眯着眼看了看张参谋长的背影:“不过考虑到张参谋长参与了太多221厂的工作,已经算是涉密人员了。所以经过再三权衡,上面把张参谋长调到生产建设兵团先待上几年。等脱了密,再另行安排工作。”

这年月边疆生产军团大多建于荒芜的地带,方圆数百里没有人烟,倒是个安置涉密人员的好地方。

只是条件太艰苦了。

挥手跟战友们告别,运输机飞上云霄。

一路上,张参谋长坐在椅子上搭拉着脑袋一言不发,保密员紧跟在他身旁,神情警惕。

李爱国也没有打招呼的意思,机舱内气氛沉闷。

两个多小时后,运输机在边疆生产兵团的机场临时降落了,张参谋长在保密员的陪同下站起身往下面走。

走到李爱国身旁,他停下了脚步,似乎想要解释什么,但是被保密员提醒了:“张同志,请注意纪律。”

张参谋长叹了口气,转身下了飞机,李爱国隐约能听到机舱外传来了声音:“欢迎来到焉耆,我是农业建设第9师保密科”

飞机再次起飞,李爱国拢了拢衣领子,将吃吃揽在怀里,斜靠在仓壁上,陷入了沉睡中。

大年二十八,李爱国重新回到了属于他(不属于)的京城。

此时马上要过年了。

街道上行人的脸上都挂着喜色,孩子们肆意嬉戏,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快活的气息。

李爱国下了吉普车,同气象站的老章挥了挥手再见,拎着大包小包进到了四合院里。

三大爷正在门前摆弄他那些咸鱼,见李爱国进来,打招呼:“爱国回来了。”

“忙着呢,三大爷。”李爱国脚步没停下,径直向后院走去。

三大爷挠挠头,看着李爱国的背影:“这小子从哪里搞来一只小狗”

三大妈端着煤灰出来,倒在门口的花池内,顺嘴问道:“什么小狗”

“你没看到,刚才爱国的怀里探出个狗脑袋,还是个黑白斑点狗。”三大爷说着话,摇摇头:“现在人才刚能吃饱饭,竟然想着养狗”

阎解成蹲在旁边刷牙,啐掉牙膏沫子:“爹,爱国一个月一百多块钱的工资,听说方便面厂那边还有福利,还能养不起一只狗。”

“你懂什么,我是担心别的住户有意见。”三大爷看看阎解成:“你有功夫的时候,给爱国提个醒,甭管他听不听建议,总得念咱们个好。”

阎解成竖起大拇指:“爹,还是您鸡贼。”

“害,你这混小子,有这么说你爹的吗。”三大爷抄起扫帚作势要揍阎解成。

阎解成从地上跳起来,转过身跑了:“爹,中午别给我留饭了。”

他一溜烟的跑了。

“这孩子大过年的也不在家。”

三大妈还要去拦阎解成,被三大爷拦住了:“甭管他了,肯定是去于莉家帮老丈人劈木柴去了。”

提起阎解成跟于莉的事情,三大爷也满头是包。

老实说,三大爷看不上没有正式工作的于莉。

但是经过了“张桂芳”的事情,三大爷也不敢再逼阎解成了。

要是这家伙真给他带回一个乡下媳妇儿,那就麻烦了。

此时李爱国已经推开了家门。

陈雪茹正跟何雨水还有黄森在家里包饺子。

看到李爱国回来,陈雪茹慌忙放下饺子,拿出毛巾擦了擦手,迎上来接过他手里的提包。

“先别着急,这里面有几条鱼,得赶紧拿出来。”李爱国将提包放在地上,打开袋口,里面是十多条。

昨天在打渔队,他那十条鱼送给了刘虹和陈大年当新婚礼物,临走的时候,打渔队又送了十多条鱼。

陈雪茹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鱼:“爱国哥,这是什么鱼。”

“湟鱼,高原上的一种鱼,味道很好。”李爱国说着话就要把鱼挂到绳子上。

他一弯腰,怀里的吃吃被逗弄醒了,从怀里探出了小脑袋,乌黑的小眼睛四处打量。

“呀,这,这这.”陈雪茹看到吃吃吓了一跳,连忙转过身关上了门。

她靠在门板上,压低声音问:“爱国哥,你把动物园里的熊猫偷出来了”

何雨水和黄森也都惊住了,顾不得包饺子了,站起身围了过来。

李爱国一边将吃吃从怀里抱出来,一边解释:“这是在川省那边的时候,一个老猎人送的,它叫吃吃,爹妈都没了。”

女人的心肠都很软,一听说吃吃的悲惨身世,何雨水有些受不住,一把将吃吃抱了过去。

黄森也在旁边帮吃吃打理毛发。

陈雪茹看了一眼吃吃,小声说道:“爱国哥,这是熊猫,不是狗.”

李爱国明白她的意思:“等过了年,我去动物园打听一下,看能不能把吃吃送过去。”

此时吃吃正跟何雨水玩得起劲,压根没有意识到奶爸已经决定把它送走了。

“吃吃现在只有几个月,只能吃奶粉。”李爱国从提包里取出几罐子奶粉,叮嘱陈雪茹照顾好吃吃,便要出门了。

陈雪茹拦住他:“你刚回来,怎么又要走了”

“有点小事,耽误不了多长时间,中午给我留饭。”李爱国挎上帆布包,推着自行车就出了四合院。

华教授在电话中叮嘱过他好几次,等回到京城,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把手稿送过去。

李爱国也清楚华教授如此着急的原因。

尽早验证证明过程,就能尽早发明论文。

几何化猜想作为庞加莱猜想的一部分,它有什么用

好像也没什么用。

硬要说有的话,它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不是平的,也不是甜甜圈。

与此同时,几何化猜想的泛化版本,还证明了宇宙的形状不论有多古怪,一定由八种基本拓扑形状构成。

跟计算器、晶体管芯片这种实用化技术不同,它显得毫无用处,压根不需要保密。

只不过,纠结解开数学难题是否有用,本身就没有什么意义。

数学之所以让人着迷,引得无数数学家耗尽心力,并不一定是解开一道算式能获得多少经济收益,而是因为它就在那里。

站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人类不能只有眼前的苟且,还得有宇宙和远方。

然而现在对于华教授,对于数学计算研究所,对于国内数学界来说,更加需要的是眼前的苟且。

虽然马上要过年了,数学计算研究所还是跟以往那样敞开着大门。

李爱国因为早跟华教授约好了,身上穿的还是四个兜,在门岗处登记了一下,便进去了。

每次来到数学计算研究所,李爱国都有同一个感觉.这里的空气中似乎也散发着数学计算题的气息。

沿着小路往前走,走过一座锅炉房的时候,门突然打开了。

“我好像明白了!得去找华教授请教下。”陈资料推开门走出来,闷头就往前走,等李爱国喊他了两声,陈资料才停住了脚步。

跟一年前相比较,陈资料消瘦、木讷了不少。

他盯着李爱国看了好一阵子,才挤出了一句话:“爱国兄弟,你们又有任务了我跟你讲啊,讲啊,这次不行,我有重要的工作要干。”

李爱国本想解释一下,听到这话也来了兴致:“陈兄,你又有什么新发现了”

陈资料左右看看,神秘兮兮的凑过来,压低声音:“1 1知道吗”

李爱国瞪大眼:“哥德巴赫猜想你证出来了”

陈资料没有想到李爱国竟然懂得这个,连忙摆手:“那倒是没有,事实上我距离1 1还有很远,不过我对于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有了新的想法。”

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那不就是1 2嘛.李爱国能够理解陈资料为何会如此谨慎了。

“你证出来了”

“哪那么容易啊,只是想法。想法,明白吗我现在要去找华老师,不跟你聊了。”陈资料提到工作,有些着急了。

李爱国快走几步跟上,“正好我也要去见华教授,咱们一起吧。”

陈资料还以为李爱国是因为铁道上的事情去见华教授,也没有在意。

带着李爱国来到华教授的办公室门前,敲了敲门,等里面有回应之后,才推开门。

“老师,我有新想法了。”

一进门,陈资料就要把手里的草稿递给华教授。

华教授伸手接过放在桌子上,看向李爱国,伸出了手:“你就是爱国同志吧,秦教授在电话里讲你很年轻,我还以为他是在开玩笑。看来是后生可畏啊。”

李爱国是第一次见到华教授这位国内数学的大佬。

跟后世的报纸期刊上的华教授相比,这年月的华教授更加年轻,身形颀长清瘦,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透出的目光如炬。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藏青中山装,领口一丝不苟地扣至喉结下方,袖口虽磨损却整洁地挽起,露出骨节分明的手。

“华教授,您是我们这些后生晚辈永远的学习对象。”李爱国伸出双手,紧紧握住华教授的手:“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总之,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

“华教授,您的《告留美人员的公开信》,写得实在是太好了,极大的振奋了我们这些晚辈们的精神。”

华教授没想到李爱国竟然完整的背下了他的文章,点头:“只不过是一些真情实感罢了。倒是你,一声不吭,竟然放了个大卫星。”

李爱国道:“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秦教授他们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华教授有着研究人员独有的性子,不喜欢啰嗦,径直问道:“草稿带来了吗”

李爱国从帆布包中取出论文,递过去。

华教授接过来,坐在椅子上,便认真研读起来。

陈资料这时候才反应过来,火车司机不是来请求数学所帮忙的吗咋还有数学论文呢

现在华教授所有的精力都在论文上,陈资料有些着急了。

这是怎么回事啊

陈资料知道华教授的脾气,也不敢上前打扰,只能伸着脖子凑过去看了眼。

他大概明白是拓扑学的问题,然后,再往下看,就不太懂了。

一方面是华教授手遮挡住了一部分算式。

另一方面是他研究的是数论,对于拓扑学方面懂一点,但只知道些皮毛。

就在陈资料更加好奇,准备问问李爱国在证明什么东西的时候,华教授挪开了手,露出了论文的标题。

《论庞加莱猜想在三维条件下成立》

庞加莱猜想!

好奇心瞬间消失了。

又来了一个疯子。

自从数学计算所成立后,时不时就会接到民间的投稿。

什么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证明了黎曼假设、霍奇猜想.甚至前阵子陈资料出门,被一个小老头拦着,对方拿出了世界大一统公式。

“爱国学数学也学傻了”

虽然这不是他研究的方向,但不要以为他对于庞加莱猜想一无所知。

无数年来,全世界的数学家只要是研究拓扑学的,都对庞加莱猜想有过研究。

然后有人成功吗

没有!

你一个火车司机证明出来,那才叫做见了鬼!

在心里吐槽一句,陈资料正准备提醒华教授别浪费时间。

华教授此时抬起了头:“爱国啊,你准备把论文发表在哪里”

李爱国点头:“贵所的《数学学报》”

《数学学报》是国内最早一份数学专业期刊,创建于1936年,主要刊登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方面具有独创性的优秀成果性论文。

现任主编正是华教授。

陈资料虽是后任的主编,截至目前来,还没能在《数学学报》上发表重量级的论文,听到李爱国的话,吓了一跳,正要提醒华教授。

他还没来得及开口,便看到华教授摇了摇头:“不妥”

陈资料暗暗松口气,到了嘴边的话又吞咽了回去。

华教授接着说道:“《数学学报》虽是国内最大的数学期刊,但是在全世界来说,台子还是太小了,不利于改论文的推广。”

李爱国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说法:“推广论文”

华教授也知道李爱国不是专业研究人员,耐心解释道:“像这种高难度论文想要刊登在期刊上,往往需要经过漫长的同行评审环节,验证证明过程是否正确。

涉及到重要猜想证明的论文,审核周期往往会比较长。

即使是论文通过了审核,刊登到了期刊上,想要快速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也需要漫长的过程,有时候,还要召开数次国际会议进行商讨。

像你这篇论文,要想在短时间内得到国际同行的承认,就需要一家非常知名的数学期刊杂志社背书。”

李爱国好像听明白了:“您的意思是投到国外的期刊杂志上”

华教授从兜里摸出一根烟递给了李爱国,又给陈资料递上了根,然后自己点上了上,抽一口道:“我曾在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担任过研究员,跟《数学年刊》的主编艾森哈特先生曾经是同事,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便是拓扑学,对庞加莱猜想也有深入的研究。”

《数学年刊》.四大之一。

华教授果然是大佬,竟然跟四大的主编做过同事.

李爱国心中一凛,很快清醒了过来:“华教授,如果论文投到国外的期刊上,我需要先向组织打报告。”

华教授也明白相关的程序,点头:“这么着吧,论文先放在这里,我带人先审核一遍,你那边要是有了结果,我再跟艾森哈特先生联系。”

华教授直接把论文投向《数学年刊》,也是以自己的学术声望作保证,自然得小心谨慎。

李爱国跟华教授闲聊一阵,就骑着自行车前往了气象站。

他走后,华教授坐下来再次拿起那篇论文。

陈资料这时候才晃过神来,诧异道:“老师,爱国的论文真没问题”

“刚才我粗略看了一遍,无论是证明思路,还是李爱国流的理论都能讲得通,要是有问题也是一些细枝末叶的问题。”华教授夹着烟,抬眼看看陈资料:“小陈啊,你有什么事情吗”

“啊,没有.”陈资料把写了想法的手稿往身后藏了藏。

华教授:“既然没有别的工作,就留下来帮着审核一遍,《数学年刊》那边要求很严格,咱们不能出现任何纰漏。”

陈资料:“啊”

这年月国内和国外缺乏联络途径,但是正常的学术交流并没有中断。

1956年参加巴黎“国际中国社会史大论战”,围绕中国历史分期问题与欧美学者展开讨。

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1950年成立)与英国科学家协会、法国科学工作者联合会,开展互访交流。

1951年参加“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世界科协)第四届大会。

事实上,在这个百废待兴的年代,国内更需要在国际上取得好成绩,激励工人和科研人员们。

但是。

凡事都要小心谨慎,这是李爱国的做事原则。

李爱国回到气象站后,农夫正好准备下班回去,见到他过来,又打开了门。

“爱国,马上要过年了,你师母让你初三那天,带上孩子到家里拜年。”农夫坐到椅子上,从抽屉里摸出一条白包烟,甩给了李爱国。

“留着过年抽吧。”

有个大佬当老师,果然是件幸福的事儿。

李爱国毫不客气的将烟揣到帆布包里,然后坐下来,将准备在向国外期刊投稿论文的事情讲了一遍。

听完后,农夫点根烟,问道:“这应该是华教授的主意吧”

李爱国感觉自己被抓包了:“华教授也是为了我考虑,才会提出来。他只是征询我的意见,主要还是我自己做的决定。”

农夫见李爱国一门心思替华教授扛着,笑道:“你啊,还是太小看你这个老师了,我要是那种不分是非的人,就不会让你这小家伙将221厂闹得天翻地覆了。”

李爱国笑道:“老师,这确实是我自己的想法。”

他坚决把责任拉到自己头上,非但没有让农夫生气,反而有些欣慰。

毕竟没有人喜欢跟两面三刀的人打交道。

农夫抽口烟道:“正好我晚上要去海子里开个会,最近上面正在统计今年的成绩,你这篇论文要是能在世界重量级期刊上发表,也是个小成绩。我相信上面会同意的。”

李爱国见农夫愿意亲自出面,自然是万分感谢。

“别谢了,初三那天早点来,帮我老头子做饭,比得上一万句感谢。”农夫说着话,站起身,将李爱国送出了办公室,自己则前往了海子。

事情跟农夫预料的一样,上面在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毫不犹豫的开了绿灯。

甚至还派出了外事部门的翻译人员前往数学研究所协助华教授的工作。

论文通过港城的途径送往了大洋彼岸。

忙完这些事情已经到了大年三十,李爱国买了一些瓜子、糖块哼着小曲回了四合院。

刚进门,就看到贾东旭带着街道办的干事正站在自家门口。

“张干事,李爱国用奶粉喂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