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 第870章 许大茂的布局,宗先锋和达莎,李云龙的麻烦,炮弹抵达边疆

三大爷这个管事大爷虽然声音、神情都拿捏的死死的,但是到底是少了点老管事大爷的气势。

许大茂和贾东旭两人已然吵得面红耳赤,情绪上头,谁都没把三大爷当回事。

易中海在旁边偷笑。

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了,这大院里的事儿还得他这个一大爷出面解决。

笑尼玛个dier啊,李爱国见时间越拖越长,耽误回家喂大熊猫,“啪”的一下子,拍了拍手。

“够了!就你们这点破事儿,还没扯清楚怎么,要不请街道上开个大会,让你们在大会上敞开了聊个够”

许大茂脸色一白,缩了缩脖子不吭声了。

贾东旭还想硬脖子,被李爱国扫了一眼,心不甘情不愿的闭上了嘴巴。

李爱国一指许大茂:“大茂,大家伙都忙得很,还得赶着回家做饭呢。有什么话,痛快点说!”

这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就是提醒许大茂抓紧机会,把想说的都说出来。

许大茂听到这个,才意识到自己刚才被贾东旭带偏了,连忙挺直身体,下巴微抬,双眼向天。

“易中海这是搞封建那一套!”

此话一出,现场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

易中海本来老神在在,翘着二郎腿,差点摔下来:“许大茂你胡扯什么,我是一大爷,能没有那点思想觉悟吗”

见易中海开口,贾东旭那股子“老子又行了”的劲头又上来了,指着许大茂叫嚷道:“许大茂,你这是诬陷!我告诉你,你要是不道歉,我就上派出所告你去!”

三大爷见又要吵起来了,连忙站起身拦在两人中间:“都不准吵架了!一把年纪的人了,连小学生都不如哈。”

三大爷看看许大茂:“许大茂,咱可不能凭空指控别人,得有证据。”

许大茂笑了:“证据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儿吗”

易中海有些心虚,皱眉头:“许大茂,别绕弯子!”

许大茂笑了:“众所周知,拜干爹习俗根植于封建宗法体系,是等级依附与人身控制的陈旧遗毒,其本质是以情感为外衣的权力赎买,必须予以批判”

他的话一出,围观的住户们都忍不住吞咽口水,这家伙是要给易中海挂牌子啊。

可话说到一半,许大茂像是突然忘词了,他连忙从兜里掏出一张小纸条,低头看了一眼,接着说道:“首先,从历史源流看,拜干爹是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制度性延伸。

个人生存高度依赖家族庇护,而拜干爹通过拟制血亲构建人身庇护链是将“父子君臣“的垂直控制逻辑披上温情面纱明清史料中,地方豪强通过广认干亲构建私人势力网,恰是封建割据的微观缩影。”

李爱国也被许大茂惊住了。

原本以为许大茂招惹了贾东旭还不赶紧跑,竟然跟个没事儿人那样回来了,是人菜瘾大。

原来这货是早有准备。

就许大茂这段发言,没点初中文化水平,还真写不出来,妥妥的高级知识分子水准。

“拜干爹隐含的“找靠山““走门路“思维,实质是破坏新世界的封建潜规则。”

讲完,许大茂依然双眼看着天空。

刘海中觉得自己作为管事大爷,最了解大政方针的人,应该发言,奈何听不懂啊,只能问:“大茂啊,你在看什么呢”

许大茂笑得更灿烂了:“我瞅瞅天上啥时候能落下一道闪电,把这些搞封建的家伙,劈成渣滓。”

三大爷吓一跳,连忙摆手:“贾东旭这不是还没拜干爹吗没必要这么咒人,没必要啊!”

说完,他转身看向易中海,说道:“老易,大茂说的这些,你也听到了。你说说吧,这事儿打算怎么处理”

易中海此时也被许大茂的偷袭给打了个措手不及,愣了半天后,有些犹豫了:“老阎,我真没有那意思,只是考虑到东旭家可怜,想帮一把罢了。”

三大爷心里明白易中海的真实想法,这时候也不能不给他个台阶下,便说道:“老易啊,我知道你是好心,可这方式确实不太妥当。依我看,这事儿就到此为止吧,不然住户们该有意见了。”

一听这话,易中海急了,说道:“可是我买了那么多菜,还有肉,本打算招待客人的。现在不办席面了,这些东西不都浪费了”

提到吃,刘海中再次乱入:“这么着,你把菜和肉拿出来,大家伙晚上聚一聚。”

易中海压根没答理他,还是三大爷脑子转得快,出了个主意:“让南易找食堂负责采购的小刘,让小刘折价把这些东西收了吧。”

易中海心里清楚,收干儿子这事儿,被许大茂跟封建那一套挂上钩,是没法再继续下去了。

“就这么着了。”

易中海也没有兴致宣布散会,转过身就要走。

贾东旭不干了:“干爹.不,师傅,我怎么办,我这顿打不就白挨了吗”

许大茂一听,跳着脚反驳道:“你还打我了呢!这事儿怎么算”

“我打你是因为你嘴贱。”

“我这是为了净化咱们四合院的风气,街道办还得表扬我呢。”

“我看你是想报私仇。”

眼见两人又要吵起来,刘海中逮住机会出场做了总结:“许大茂,你骂人肯定是不对的,不过呢,也算是出于好心。贾东旭,你偷袭许大茂这行为也不地道。你们俩都有错,而且也各自受了点小伤,依我看,这事儿就这么算了,都各自回家吧。”

三大爷点头:“对对对,就按二大爷说的办。”

刘海中难得抖一次威风,站起身,猛地一拍桌子:“这事儿就这么定了!谁要是心里不服气,就自己去找李爱国,让巡逻队来处理。”

贾东旭和许大茂看看正淡淡抽着烟的李爱国,脸色都微微一变,转身走了。

大家伙一看没热闹看了,也就三三两两散开,各自回家做饭。

贾东旭虽然没能拜成干爹,可这些日子也得了不少实惠,易中海没少给他送精白面,倒也不算是吃亏。

许大茂呢,成功破坏了贾东旭拜干爹的事儿,还在大院里出了回风头,也算是有所收获。

要说这事儿里唯一吃亏的,那就是易中海了。

他拜托南易把那些为办席面准备的菜送到轧钢厂食堂,好说歹说,食堂看在南易的面子上,才以将近三折的价格收下了。

这一番折腾下来,易中海亏了七八块钱。

钱是其次。

关键是面子。

易中海还得挨个去拜访那些之前通知过的领导,跟人家解释席面取消的事儿。

那些领导本来都安排好了时间要来赴宴,结果易中海说不办就不办了,心里自然不痛快。

易中海赔笑脸、道歉、说好话,这才算是把这事儿给搪塞住。

回到家,他坐在椅子上,长长的叹气:“本来这次能够解决养老的事儿,谁知道半道里蹦出个许大茂.”

一大妈给他倒杯茶递过来:“就算是没认干儿子,只要维护好关系,贾东旭还是会给咱们养老的。”

易中海点头:“只能这样了。”

其实两人心里都明白,这种事儿要是没有举行个正式的仪式,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就像有些地方的习俗,光领了结婚证还不算结婚,非得邀请亲朋好友,办了结婚仪式,才算是真正的一家人。

许大茂回了家后,在刘岚的催促下拎着一些山货来到李家感谢李爱国的救命之恩。

李爱国看了半天戏,其实觉得今天的演出里,许大茂的表现有点让他刮目相看了。

现在看到许大茂上门,难免会提起许大茂搞出来的“高论”。

许大茂有些得意:“这是我们轧钢厂宣传科小迪的手笔,那小子是正规的中专生,一肚子墨水,我是拿看电影最前排的位置换来的。”

小迪这名字有点怪,这事儿跟李爱国没关系,他也没有放在心上。

许大茂和刘岚讲了几句感谢的话,便急匆匆的回家招呼几个孩子了。

李爱国刚准备起身继续做饭,李家又来人了。

这次来的是京城大学的讲师宗先锋和留学生达莎。

宗先锋是去年刚毕业的,当时原本有个不错的机会可以分到部委工作,可他却选择了留校,成为了一名电气专业的讲师。

达莎今年已经读大二了。

这两人这两年经常到李爱国家里做客,只是李爱国一直忙于各种事情,所以见面的次数并不多。

这些情况,李爱国大多是听陈雪茹讲的。

陈雪茹见两人进来,挺着大肚子就想站起身来迎接。

达莎眼疾手快,赶紧上前扶住她:“嫂子,您坐着就行,我们又不是外人。”

宗先锋则轻车熟路,一进门就把自己亲手做的一个电动小风车递给了小红升,然后又帮忙倒了茶水,接着便走进厨房,帮着李爱国一起做饭。

“先锋,工作怎么样了”李爱国一边忙活,一边跟他扯闲话。

“还行吧,就是跟我之前想象的不太一样。”宗先锋手里拿着烧火棍子,捅了捅锅灶。

“你想的是什么样子”

“象牙塔,大学就是座象牙塔,我们这些研究员可以什么都不用管,什么都不用想,一心一意做研究。”

“这世界上啊,哪里有什么人间天国。”

李爱国笑着摇摇头,见火有点大,提醒他了一句。

宗先锋连忙压了下火。

晚饭很简单,不到片刻功夫,就做好了。

吃完晚饭后,达莎又帮李爱国刷了碗筷,两人见天色已晚,便准备起身离开。

“爱国哥,嫂子,再见。”

宗先锋先是将达莎的帆布包递给达莎,然后自己挎上帆布包,这才出了屋子。

两人各自骑上一辆自行车,一前一后地出了四合院,身影逐渐消失在昏暗的街道尽头。

李爱国送走他们,回到家时,陈雪茹已经给他倒好了一搪瓷缸子茶水。

“爱国哥,我总觉得宗先锋好像有什么话想说,却一直没说出口。”

李爱国喝了口茶,说出了一句让陈雪茹大吃一惊的话:“我看啊,他们俩在谈恋爱呢。”

“什么”陈雪茹倒吸口凉气,诧异道:“你怎么看出来的”

李爱国笑道:“从一些小细节就能看出来。比如说,今天宗先锋和达莎之间的距离,差不多不到五厘米。达莎是外国人,可能对这些距离不太在意,可宗先锋是个比较保守的人。”

陈雪茹听了,眼皮微微一挑,说道:“哎呀,你要不提醒我,我还真没注意到。

他们俩最开始来咱们家的时候,都是面对面坐着,今天却并肩坐在一起。

而且达莎还帮宗先锋盛饭、拿筷子,宗先锋也帮达莎拿帆布袋……”

她想起这几次两人表现出的若有若无的亲昵劲儿,苦笑了起来:“我真是怀孕后犯傻了,这么明显的事情都没看出来。”

李爱国看着可爱的小陈姑娘,一把将她揽在怀里,笑了笑:“估计宗先锋是想给我聊他想结婚的事儿。”

陈雪茹坐在李爱国的腿上,胳膊顺势搂住他的脖子,秀眉紧蹙:“这事儿有什么好聊的他们你情我愿,跟学校递交申请书不就行了吗现在大学生又没规定不能结婚。”

李爱国捏了捏她的鼻子:“你啊,又犯傻了,达莎可是外国人,他们两个要是结婚,就是涉外婚姻。”

在这个年代,国内的涉外婚姻非常少见,唯一的那一例当时还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是经过上级特别批准的。

这么看来,宗先锋要是想和达莎结婚,恐怕难度不小。

“也许咱们两个都猜错了.”陈雪茹也觉得很麻烦,索性不讨论了,她转身进到了屋里照顾小红升。

李爱国则把注意力重新放回到手中的材料上。

第二天清晨,天色刚破晓,李爱国便跨上自行车,朝着208所疾驰而去。

一踏入办公室,周总工就满脸兴奋地敲响了门:“爱国,部里给近炸引信定了型,正式纳入军工生产序列,代号‘大眼睛’。”

虽说李爱国心里早就笃定“大眼睛”能通过定型。

可听闻这个确切消息,还是忍不住激动地攥紧了拳头。“太棒了!从现在起,咱们可以大展拳脚,大干一场了。”

紧接着,李爱国迅速摇动电话,将这振奋人心的消息通知给派往各个军工厂的专员们。

随着一道道电话线路的接通,神州大地的军工厂内,陆续传出令人热血沸腾的喜讯。

“电池部件试制成功,预计单月产量为五千块。”

“无线电传感器试制成功.目前正在全力生产。

“保险机构.”

“电子控制单元.”

军工厂在专员们的监督下,掀起了一场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

一个月后,来自全国各地工厂的零部件,源源不断地被送进气象站,交由站内技术员们进行组装工作。

一个半月后,第一批加装了近炸引信的炮弹,替换下老式炮弹,马不停蹄地被运往边疆地区。

边疆某特战师的师部内,李云龙正站在巨大的地图前,眉头紧锁,手指在地图上用力戳来戳去。

“狗日的!边防线这么长,这帮家伙跟疯狗似的,到处乱窜,到底该怎么收拾他们”

也难怪李云龙会如此生气,他被调到边疆军团后,本来被老团长安排在军部里工作。

结果李云龙一定要前往一线带部队。

当时阿三已经不老实起来了,正需要一员猛将坐镇,老团长便把最精锐的特战师交给了李云龙,为了防止李云龙暴走,还把赵刚派给他当政委。

李云龙来到特战师后,狠抓训练,不到几个月的时间,特战师就有了强大的战斗力。

正巧碰到阿三搞事儿,特战师就被派到了前线。

在这里,李云龙遇到一件很郁闷的事儿。

因为两家还没正式打架,所以他不能用动用主力发动攻击。

但是阿三是那种不讲武力的青皮,他们虽不动用主力,却从山地师中抽调出一个连队组成了大胡子先遣队队,在边线搞事情。

这大胡子先遣队高度机动化,一旦李云龙派人过去收拾他们,他们扭头就跑。

就算是提前布置好火炮,开几炮,因为炮弹的准头差,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一旦李云龙的人离开了,大胡子先遣队又溜回来跑到这边搞事情。

这就跟苍蝇一样,虽然伤不到人,但是膈应人啊。

关键是,你还不能坐视不理,一旦你彻底放手了,大胡子先遣队就开始修房子了。

房子一建好,他们便会厚颜无耻地宣称这块地归他们所有。

你要是再去收拾他们,他们就开始在大家庭里哭诉。

“哎呀,这自古以来就是我们家的地方,你看看,这是我祖祖祖祖祖爷爷种下的树,这上面还有我祖爷爷的名字。”

“你祖爷爷叫什么啊?”

“张二炮到此一游。”

“张二炮这不是中文名字吗”

“咳咳,你这是对我们的侮辱!我祖祖祖祖祖爷爷当年游历中原,给自己取个中文名字,合情合理吧”

大胡子先遣队最大的特点,就是那股没来由的盲目自信,撒谎时脸不红心不跳,甚至还能倒打一耙。

看着那棵明显栽种不到五年的小树,李云龙当时气得真想一脚把对面那无赖踹翻在地。

但是,他已经不是以前的李云龙了,最终还是忍了下来。

这一脚出去,大胡子先遣队又得跑到约翰牛家哭诉东大欺负人了。

想要让这帮家伙彻底老实,就得狠狠教训他们一顿。

可思来想去,问题又绕回了原点,该怎么打呢

就在这时,赵刚满脸兴奋地撩开帐篷门冲了进来,高声说道:“老李,后勤刚送来一批新式炮弹,走,咱们去瞅瞅。”

“炮弹炮弹能有啥新鲜的不去,不去。”李云龙正心烦意乱,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

赵刚清楚他的性子,也不生气,凑过去,从兜里摸出一封信递过去:“随着那批炮弹过来的,还有这封信。”

李云龙接过信,看到上面是李爱国的名字,有些惊讶:“爱国怎么想着给我写信了。”

“你快打开看看,信上写了什么,听说小红升已经会走路了,这次是不是能跑了。”赵刚有些着急。

他自打到了边疆后,就经常跟李爱国通信,一方面是聊打印的事情,一方面是通过李爱国了解冯楠的情况。

冯楠那姑娘看似柔弱,实则性格倔强,赵刚担心她一个人带着几个孩子会受委屈。

李云龙拆开信,只看了一眼,眼睛瞬间瞪得滚圆。

“这批炮弹即便打不中敌人,也能造成杀伤!”

他愣了好一会儿,才抬起头看向赵刚,“老赵,真有这种炮弹”

“反正我是没有听说过,不过既然上面把这种新式炮弹送过来,又是爱国的手笔,估计差不了。”

赵刚说了一半,突然笑了:“爱国的那些rpg不是救过你好几次吗”

这事儿还得从李云龙刚来边疆时说起。

他特别喜欢自己带几个人到前线侦查,结果遇到了阿三家的大胡子先遣队。

当时要不是有火箭炮,李云龙想要脱身的话,非得费一番手脚不可。

李云龙听到这个,神情尴尬,大手一挥:“我那是诱敌深入,是搞战术,懂吗”

“啊对对对.”赵刚也不跟他争辩,脸色逐渐严肃起来:“老李,如果这炮弹真如爱国所言,那么咱们就有办法对付阿三的先遣队了。”

先遣队最难对付的地方就在于他们的高机动性,炮击很难产生效果。

但是有了这种群攻炮弹,那么也许能够改变尴尬的境地。

李云龙也明白这点,站起身披上大衣:“走,咱们去看一看!”

夜幕笼罩着边疆大地,寒风凛冽,呼啸而过。

张二炮猫着腰,在一堆乱石旁解决完内急,冲着远处站岗的跟随哨兵喊道:“刘哥,咱回去吧。”

跟随哨是这边独有的一种哨卡。

这边地处荒凉,除了数不尽的野狼外,地面上还有深沟之类的地方,人一不小心踩上去,就没了影子。

因此,按照规定,特战师的队员严禁单独行动,离开营地必须有跟随哨陪同。

两人朝着营地中走去,一路上一边回答口令,一边闲扯。

张二炮突然问道:“刘哥,你这个月的信纸还有没有了均给哥们一张吧。”

刘猛皱皱眉头:“二炮,你哪有那么多信要写啊。”

张二炮擦了擦鼻涕:“我……我想家了不行啊”

“行吧,行吧”跟随哨其实是有点羡慕张二炮的。

刘猛跟张二炮都是从炮兵部队调来的,两人之间比较了解。

刘猛的父母在解放前就被鬼子害了,他孤身一人没什么牵挂,只想着能够用自己的生命扞卫边疆,所以报名参加了危险系数最高的特战师。

张二炮当时只是一年兵,本来没资格加入的,但是他却写了血书。

刘猛本以为张二炮跟自己的情况差不多,后来才知道,张二炮不但有父母,有兄弟,还有个很亲近的舅舅。

他每个月都要给舅舅写五页纸的信件。

“猛子,我也不偏你的,等你到了京城,我让我舅舅请你吃东来顺。”

“知道了,你舅舅在京城是大人物。”刘猛压根就没想着有回去那天,进到帐篷里取了两页稿纸给了张二炮。

张二炮刚接过稿纸,准备回去写信,外面突然传来喊声:“各位同志注意了,师部要挑选十五名战士,要求熟练山炮操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