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 第872章 胜利!胜利!老团长的震惊,黄森生孩子,农夫紧急通知

原来的炮弹单体就像爱情专一的情圣,只能单体攻击,只有追到了目标,才会发动攻击。

新式炮弹则是海王转世,擅长群攻,伤害必须雨露均沾!

firstblood

不好意思,新式炸弹都是五杀起步的。

李云龙在这个没有网游的时代,提前体验到了群攻的可怕之处。

那半空中爆炸的炸弹,足以覆盖直径上百米的范围。

在范围之内,所有目标尽数摧毁。

副队长快步上前,高声汇报:“报告队长,此次战斗共消灭敌人一百三十人,俘虏二百余人,缴获各式枪支弹药不计其数,另有三百多辆摩托车以及一辆吉普车。”

这次胜利是自打特战师组建以来所获得的最大胜利。

更关键的是,有了这些俘虏,足以证明阿三家在搞事情,拿到大家庭里,可以博得不少同情分。

要想在战争中获得胜利,就得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一味的充强硬,只能让前线的战士受苦。

李云龙激动得握紧了拳头,目光扫视一圈,急切问道:“敌人的头目呢抓到了没”

“报告队长,暂时还未抓到。据两名被俘敌军交待,爆炸发生时,敌方准将在副官的护送下,骑着摩托车逃窜了。”

这时,一名懂阿三语的战士在一旁听到,连忙举手报告。

未能擒获匪首,李云龙心中难免有些失落,但今日的收获已然极为丰厚。

“清扫战场,把人员、装备统统带回……还有那些炸弹碎片,能拿的都带上。”李云龙果断下达命令。

硝烟尚未散尽的阵地上,胜利的歌声嘹亮响起,战士们迅速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

李云龙注意到正在捣鼓摩托车的张二炮,开口问道:“你小子能把这玩意儿修好”

“报告队长,我家以前开废品店,没少摆弄这些东西,想试试看。”张二炮站起身,郑重地向李云龙敬了个礼。

李云龙眯着眼,上下打量他一番,像是突然想起什么,问道:“你就是爱国推荐来的那个小萝卜头”

也怪不得李云龙一时没认出张二炮,刚入伍时,张二炮个头才一米六,来到部队后,伙食改善,个头蹿了一大截。

“我……我叫张二炮,爱国哥是我舅舅的朋友……”面对李云龙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张二炮内心激动不已,脚趾在黄胶鞋里紧张地蜷缩又伸展。

“好,能入选特战队,足以证明你的能力。这下我也能给爱国老弟一个交代了。”

李云龙拍了拍张二炮的肩膀,指着那些摩托车说,“修好这些铁驴子,老子给你请功!”

“是!”张二炮咧嘴笑,露出缺了颗门牙的豁口。

此刻,这位年轻的炮手脑海里还只是单纯地以垃圾佬式思维,想着变废为宝。

尚未意识到,未来他将成为国内首支摩托车特工队的队长,率领着几十辆摩托车,在敌人防线间如入无人之境,令敌人闻风丧胆,最终在功勋碑上镌刻下自己的名字。

战场很快清理完毕,李云龙大手一挥,喊道:“三排长,唱一个!”

一个黑脸汉子走上前,扯着嗓子:“说打就打,说干就干,练一练手中枪,刺刀手榴弹!瞄得准来投也投得远,上起了刺刀叫他心胆寒.说干就干,说打就打,人民的子弟兵,什么也不怕.前方后方是一家,打天下来反恶霸.”

那豪情万丈的歌声在战场上回荡,好似一把火,重新点燃了战士们心底的热血。

“好!唱得好!”李云龙高声叫好,待歌声稍歇,他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同志们,今天这一仗,咱们打得漂亮!

新式炮弹立了大功,咱们的战士更是好样的!阿三那帮兔崽子,以后见着咱们,就得绕着走!”

战士们纷纷欢呼起来,此起彼伏的叫好声在阵地上响起。

叫好声中,旗帜更加鲜艳了。

李云龙带领队伍返回了哨卡,把小山子之战的消息汇报给了边疆军团军部。

老团长在接到电报后喜出望外,当时就连说了“三个好字”

“这个李云龙果然是一员猛将!”

副官小声说道:“李队长带领的先遣队目前正在朝着驻地转移,他在电文中赞赏了新式炮弹的作用,请求咱们立刻向上级打报告,再调派更多的新式炮弹过去。”

“李云龙这小子,鬼精鬼精的,他觉得好的东西,那肯定错不了。”

老团长看着战报上惊人的战果,沉思片刻,决定将小山之战的详细情况上报给京城方面。

“新式炮弹的作用巨大,如果咱们的队伍能够全部都换装成这种炮弹的话,将来在战斗中肯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老团长见副官转身要去发电报,喊住了他:“不用打电报了,还是我亲自回一次京城吧,好好跟老聂扯一扯新式炮弹生产的事儿,再见一见爱国,好好当面感谢他。”

副官有些愣住了。

边疆这边工作繁忙,老团长作为最高长官竟然要亲自前往京城,由此可见这新式炮弹比他想象的还要重要。

“是!”

李云龙回到驻地时,赵刚已详细了解了战斗过程。

“老李,这次多亏了爱国的新式炮弹,不然咱们还真得被阿三的先遣队折腾得够呛。”

李云龙点点头,感慨道:“是啊,这小子总能带来惊喜。不过咱们不能只依赖装备,战士们的训练还得加强,往后的硬仗多着呢。”

这时,一个通讯兵急匆匆跑来,敬礼后报告:“报告首长,军部来电,对咱们此次作战成果予以肯定,同时要求咱们总结经验,做好应对后续行动的准备。”

李云龙接过电报,匆匆看了一眼,然后对赵刚说:“老赵,看来上面也盯着这边呢。咱得好好琢磨琢磨,怎么把这优势保持下去。”

赵刚思索片刻,提议道:“我觉得咱们可以借着这次胜利的势头,加大巡逻力度。同时,深入研究新式炮弹在不同地形和作战场景下的运用方法,让它发挥更大效能。”

李云龙听后,眼睛一亮:“老赵,你这主意不错!就这么办。”

他停顿片刻,有些惋惜的说道:“可惜没有抓到匪首,据说那货还是个准将,我来到这边后,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大的官儿。”

赵刚无奈苦笑,李云龙最大的爱好就是抓捕敌方军官,这爱好几十年来从未改变。

那么,此时的达达准将在哪里呢

他已骑着摩托车逃回驻地。

事情得从炮弹在空中爆炸说起,当时达达准将吓得呆立当场,眼见炮弹碎片就要将自己撕成碎片。

副官眼疾手快,一把将他扑倒在沟渠里,这才保住了性命。

达达准将回过神后,深知此战已败局已定,他顾不上这支耗费巨资组建的队伍,骑上一辆摩托车,带着副官仓皇逃窜。

当然,以达达准将的身份,即便队伍全军覆没,也不会受到惩处。

更何况,达达准将此次带回一个惊人消息:对方使用了一种新式炮弹,可在空中爆炸,这种炮弹的出现,或许会改变战场局势。

达达准将立即将这一情况通报给调查分析局,请求他们调查新式炮弹。

调查分析局本来是在准备打架的时候组建的,目的就是为了调查对面的情况,但是自从组建后,从来就没有取得过任何成果。

这次也不例外。

什么新式炸弹啊,让兄弟们冒险前往那边调查开什么玩笑!

他们进到调查分析局只不过是为了拿工资罢了。

但是,达达准将的地位比较高,他们也不能没有一点动作。

这时候,调查分析局的一个头目出了个主意:“局长,咱们没能力调查,可以去寻求军情六处的帮助啊。”

局长竖起大拇指称赞这是个天才的想法,为嘛呢。

一来,约翰牛在名义上还是阿三家的主子,现在仆人遇到了麻烦,请求主子帮助,那不是很正常的事儿吗

二来,约翰牛在名义上还是阿三家的主子,达达准将敢跟他们拍桌子瞪眼,在军情六处面前,也得装孙子。

就这么着,东大出现新式炸弹的消息,很快摆到了军情六处大佬的桌子上。

大佬只是一眼,就认出了这新式炮弹其实就是加装了近炸引信的炮弹。

他虽然搞不明白,东大是怎么搞到了如此机密的技术。

但是还是作出了选择,那就是电告阿三家,压根没有什么新式炮弹,炮弹在半空中爆炸是偶发现象,不值得关注。

开玩笑,近炸引信在这年月就像是种蘑菇的技术,掌握了该技术的人家,都会想方设法保守秘密,从而在未来的战争中,取得优势。

更何况,阿三只不是仆人罢了,压根不值得拥有这么高级的技术。

阿三家在接到了约翰牛家的通报后,虽然也怀疑约翰牛家搞了鬼,却不敢当面指出。

这个时候,阿三家正在全力准备打架,所需要的只有“赢赢赢”,所以借机把这场战斗隐瞒了下来。

那些死掉的先遣队队员是不小心掉进了山谷里摔死的,那些被俘虏的队员是私下里逃走的。

达达准将带这么一支队伍,也辛苦了,官升一级,成为了达达中将。

这一番操作下来,小山子之战在阿三那边悄无声息,未掀起一丝波澜。

李爱国也没想到,阴差阳错间,新式炮弹的首次亮相竟被人为掩盖。

不过他就算是想到了,也不会在意。

因为今天是黄森生孩子的日子。

一大早,李爱国还在睡梦中,门外便传来何雨水急切的呼喊:“爱国哥,雪茹嫂子,不好了,我嫂子肚子疼!”

听到喊声,李爱国和陈雪茹赶忙穿衣,来到刘大娘家。

此时黄森的额头已经冒出了冷汗,正捂着肚子坐在椅子上呻吟。

李爱国见识过好几次女人生孩子了,也算是老手了,简单问了一下情况后,便松了口气。

“估计也就是今天了。”

他看着黄森问道:“嫂子,你能自己站起来吗”

黄森常年在野外勘探矿产,身体素质比一般女性要好得多,在何雨水的搀扶下,站起身走了两步。

“我去找辆倒骑驴,送你去医院。”李爱国刚要出门,阎解成等人已从隔壁大院借来倒骑驴。

倒骑驴上铺上被褥,黄森被小心翼翼地搀扶上去。

李爱国考虑到陈雪茹肚子也很大,就没有让她跟着一块去:“你在家里照顾刘大娘,我跟何雨水去就可以了。”

陈雪茹点头道:“那你们路上可得小心点。”

陈雪茹的担心有些多余了。

有了许大茂、阎解成、张钢柱等七八个年轻人,就算是路被挖开了,几人都能把倒骑驴抬过去。

黄森顺利被送到医院,医生检查后表示,她至少还需半天时间才具备分娩条件。

趁着这段空闲,李爱国让阎解成回大院取黄森的衣物和生产用品,顺便告知刘大娘不必担心。

到了下午,黄森顺利产下一个男婴,体重五斤三两,不胖不瘦。

大院里的老婆子们和小媳妇们得知消息纷纷都赶来探望了黄森。

刘大娘也赶到医院,拉着黄森的手,激动地说:“儿媳妇啊,我老婆子得谢谢你,给我们刘家留了后。”

黄森此时已疲惫不堪,看着孩子,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由于是顺产,加之黄森身体素质良好,第二天便出院了。

李爱国到邮电局给刘天全发了电报,告知黄森生孩子的消息。

本以为很快能收到回复,谁知傍晚时分,在供销社接到勘探队的电话。

勘探队领导称,刘天全目前正在执行一项机密勘探任务,暂时无法联系,等他回到驻地,会第一时间转告这个好消息。

李爱国回到家,把这事儿告诉了陈雪茹,小陈姑娘着急忙慌就要去转告给刘大娘。

李爱国赶忙拦住她:“这事儿要是让大娘知道,她又该胡思乱想了。还有黄森,她刚生完孩子,受不了惊吓。”

小陈姑娘仔细一想,确实如此。

在这个年代,执行机密任务往往伴随着巨大风险,搞不好就回不来了。

“那怎么办”

“这么着,就说刘天全已经知道了,只是工作繁忙,暂时没办法回来。”

“也好。”

陈雪茹知道这糙汉子看上去大大咧咧的,却是个心细的男人,便欣然点头答应下来。

她把李爱国编的话告诉了刘大娘。

刘大娘一听说刘天全连媳妇生孩子都不管了,顿时生气了:“这孩子,怎么能不知道轻重呢,等他回来,我肯定会用棍子狠狠收拾他。”

她这话看似是在教训刘天全,其实是在向黄森隐晦的致歉。

黄森跟刘天全是革命战友关系,两人互相了解,她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抓住刘大娘的手说道:“娘,天全哥是为了工作,咱们个人的事儿再大也是小事,工作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这事儿天全哥做得对。”

“哎呀,姑娘,还是你善解人意,天全娶了你,我们刘家算是烧高香了。”刘大娘见媳妇儿不生气,心中也舒了口气。

一家人都接受了刘天全暂时无法回来的消息。

不过,别的事情可以代劳,但是孩子总该取个名字吧。

最后,在李爱国的建议下,暂时给孩子取个小名字,等刘天全回来后,再取大名。

“这样也好.”黄森抱着孩子,端详着他可爱的小脸,沉思片刻后,说道:“他爹跟他娘都是找矿的,就叫他矿生吧。”

李爱国点头:“这是个好名字,呼应了国家开发矿产的号召。”

“矿生,矿生!”何雨水将孩子接过去,抱在怀里大呼小叫:“我可爱的小侄子,我可爱的小矿生。”

看到她的举动,刘大娘吓了一跳:“雨水,他是个孩子,不是玩具。”

“呀,我给忘记了。”何雨水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

李爱国又询问了黄森还有什么需要的物资,然后考虑到下午还要去计算所上班,便准备提前离开了。

刚出门,黄森从后面跟了上来。

“嫂子,外面风大,你刚生产完,得坐月子。”李爱国连忙拦着她。

坐月子看似是陋习,其实也是有科学道理的。

像后世,外国妇女不坐月子的说法,其实也不严谨。

母猪都有产后护理,外国女人怎么会没有

她们只是不坐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月子而已。

国外妇女在生产之后,一样要注意休息,注意饮食营养,注意不做重体力劳动。

还会有专门的医生来指导妇女如何科学的控制姿态和用力,以避免在产褥期造成肌肉和骨骼的损伤。

还会教给产妇一些温柔又有效的锻炼方式,使他们尽快的恢复力量和健康。

西方人也有产褥期假期的。

有些女人不坐月子,是因为她们没有好丈夫依靠,资本家没有假期给她们。

什么体质问题。

体质好他们干嘛把止疼片当糖豆吃啊

一些崇洋媚外的人,就拿着坐月子来攻击传统习俗,甚至上升到了人的体质问题,简直是可笑至极。

国家落后时,连喝水姿势都能被挑刺,这话一点不假。

扯远了。

外面风大,李爱国想把黄森送回屋。

黄森一把抓住李爱国的胳膊:“爱国,你告诉嫂子,你天全哥是不是出事了你放心,嫂子能挺得住,就算天全哥没了,我也会把矿生带大。”

听到这个,李爱国哭笑不得,连忙把电报上的内容解释了一遍。

“原来是去执行机密任务了”黄森这才松了口气。

李爱国补充道:“嫂子,你千万别胡思乱想,天全哥和地全两人都去了,他们哥两互相之间有照应的。”

黄森也了解采矿队的情况,点头道:“其实我为天全哥感到光荣,现在国家搞生产急需矿场,不能因为孩子,耽误了他为国家找矿。”

李爱国闻言,对这些勘探队队员更敬重了几分。

其实想想也是,这些勘探队队员大部分都是大学毕业生。

在这年月要是进到机关单位,不但工资高,还不用辛苦。

但是他们为了祖国的矿业发展,毅然决然地投身到艰苦的勘探工作中。

风餐露宿、翻山越岭,只为寻找那深埋地下的宝贵资源,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

李爱国是在小矿生出生后的第五天,接到了边疆方面的消息。

这天,他正在红星计算所里检查这阵子铁路网专用机的研制进度,接到了来自气象站的电话。

在电话里农夫只有一句话:“马上到气象站来一趟。”

李爱国放下手头工作,叮嘱彭云悠副所长:“老彭,今天是给研究员们发放补助的日子,本来该我来发,现在我有点事,你替我一下。”

“好嘞。”彭云悠兴奋的答应了下来。

自从红星计算所研制出4004芯片后,越来越受到上面的重视了,特别是研究所内还有一帮子老毛子研究员,所以每个月部委都会配发额外的物资。

李爱国把工作交给彭云悠后,便骑着自行车来到了气象站。

刚走到农夫的办公室门口,章队长开着小轿车过来了。

农夫从办公室里走出来,看到李爱国过来了,朝他招招手:“爱国,你快点,老聂的工作很忙。”

老聂

李爱国清楚,能被农夫在姓名前加个“老”的人,肯定是大佬,就像负责七机部的老陈一样。

这个老聂,又是哪位呢

这个答案在轿车沿着京城的街道一路奔驰,来到总参谋部的时候,李爱国才算明白过来。

这个首长赫然是主持总参谋部工作的那位。

首长还有一个响当当的绰号:【鲁智深】

解放前,【鲁智深首长】带领自己的部队参加了许多重要的战斗,为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解放后,【鲁智深首长】主要负责总参工作,随后又担任了委员会副主席,主管军工生产和军队的装备工作。

从分工来看,【鲁智深首长】是七机部的直属领导。

被这样级别的首长接见,要么是挨批,要么是得奖。

李爱国感觉后一种的可能性比较大。

难怪一路上农夫很少见的冲他笑,夸奖他运气好。

想到这里,李爱国也忍不住激动起来了,跟着农夫朝着办公室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