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 第877章 老领导出手, 烽火调度中心也加入进来了,芯片基地

成果

成果

在场的所有人都抬起头,眼神在主席台上张望。

“成果在哪呢我咋没看到。”

“可能是文件材料吧”

“唉,又是书面规定,咱这几个月捣鼓出多少规章制度了,管用吗”

“诶,你看他们抱了台电视机,这是要干啥。”

众人正议论着,只见李爱国指挥着几个研究员先是抱了一台电视机放在桌子上,随后又抬过来一个铁皮箱子,箱子上还联接了电线。

“麻烦插上电源。”李爱国冲着工作人员招招手。

电源插上,李爱国先是啪嗒一下,打开电视,然后又推动机箱上的一个棍子。

倒不是咱李爱国不喜欢按下式的电源开关,而是这年月接触式开关所需要的簧片质量不过关,很容易出问题。

在机械开关面前一切花里花哨的开关都是弟弟,李爱国干脆模范火车上汽门,造了一个把手开关。

开关打开,机箱内发出嗡鸣声,电视机屏幕上先是蒙蒙亮,一个个古怪的字符浮现出来,随后出现了铁道网运行图。

众人看到运行图都忍不住皱起眉头:这是什么啊

曹副主任虽不清楚这玩意是什么,心中却涌出一股不妙的感觉。

他扭头看向老领导,一向老神在在的老领导此时也皱起了眉头。

“连老领导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吗”

滕部长似乎是有意为之,见会议室内的议论声越来越大,才清了清嗓子说道:“下面就由李爱国同志来介绍一下这个新设备。”

会议室内顿时安静下来。

“这张图名为铁路运行网,可以事实确定列车的位置。”

李爱国先是简单解释了铁路网,随后指了指屏幕上的一个小亮点:“这是由京城发往津城的131次客运列车,目前它正位于军粮站和黄村站之间的第十二号闭塞区间,下一个闭塞区间是第十三区间。”

此话一出,会议室内顿时响起了一阵倒吸气声。

能参与到会议中的都是铁道方面的领导,即使是政工干部,对铁道业务也有所了解。

李爱国这句话虽然很简单,但是蕴含的信息量却很大。

能够实时确定列车的位置,就意味着能够在最快的时间里调度列车,从根本上解决了调度困难的问题。

李爱国没等他们提出疑问,指着另外一个小亮点说道:“这是由津城发往沈城的一辆运输物资的货运列车,1272号,按照铁路运行图的显示,它们将在二十分钟后相遇。

按照常规的操作办法,1272号将在抵达第十三闭塞区间的刘家桥扳道站接到铁道信号,然后停下来。

等待五十分钟,直到131次列车穿过第十三闭塞区间,1272才能通过。

现在我们可以调整他们的速度,如果131次列车将速度降低十公里,而1272速度提升二十公里,那么1272就能赶在131次列车进入第十三闭塞区间,提前穿行第十三闭塞区间。”

此话一出,会议室内的领导们个个脸色都变了。

他们很清楚一旦提前穿行能够成功,1272将会节省五十分钟。

131次列车在进入第十三闭塞区间后,提升二十的速度,也能把刚才因为降速而损失的时间找回来。

只是这可行吗?

这可是火车,不是前门机务段在火车上兜售的积木。

李爱国看了一眼夏中肃教授:“老夏,现在下达临时调度指令!”

“是!”夏中肃教授看向两个早就等待就绪的研究员:“下达临时调度指令。”

一个研究员拿起电话接通了第十二闭塞区间上的扳道站:“通知131次列车以三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运行。”

另一个研究员拿起电话通知了第十四闭塞区间上的扳道站:“通知1272以五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运行。”

命令下达后,大会议内一片寂静,众人发现光点的速度发生了变化。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数百公里外传回消息。

二十分钟后,电话响起:“这里是刘家桥扳道站,1272列车刚刚以五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穿越了第十三闭塞区间,时间上午九点十五分零三秒。”

这边电话还没挂掉,另外一边电话铃声响起了:“这里是黄店扳道站,131次列车以每小时三十公里的速度进入第十三闭塞区间。

火车司机曹文直预计区间行车速度为五十公里每小时,将在十点零一分左右脱离闭塞区间。”

两个负责输入的研究员在键盘上啪嗒啪嗒一阵敲击,铁路网上的火车运行情况再次更新。

李爱国趁热打铁,继续说道:“由于目前铁路网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所以现阶段只能通过电话来实现调度。

一旦各个站点都配备了小型机,并使用电话线将这些小型机相互连接起来,那么全国铁路将会真正构成一张庞大无比的网络,一张能够实时精准调度的超级大网。”

此话一出,原本寂静一片的会场内,再次响起了一阵倒吸气的声音。

“原来铁路网是这个意思。”

“这玩意儿简直是个宝贝啊,有了铁路网,咱们就能及时高效地调度列车,火车提速工作那可就指日可待了。”

“我觉得这铁路网的意义远不止于调度,它既然能如此快速地传递信息,是不是也能在其他行业大显身手呢”

此时的李爱国也没有预料到,在不久的将来,他一手搞出来的铁路网竟然取代了小美家的阿帕网,成为了后世互联网的鼻祖。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了。

看完了铁路网的演示,会场内的情绪分为两种。

一种是热情高涨,恨不得马上在各地安装铁路网专用小型机,完成铁路网的布局。

另外一种则是感到深深的无奈。

曹副主任在彻底弄明白铁路网的巨大作用后,眼珠子滴溜一转,心中迅速盘算起来。

他“噌”地一下站起身,高高举起手:“滕部长,我坚决全力支持铁路网项目。

我坚信,在您的卓越领导下,铁路网必将成为咱们铁道部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放出的一颗璀璨耀眼的大卫星。”

此刻,他心里暗自庆幸,多亏刚才听从了老领导的建议,只是针对红星计算所的资金投入产出问题发难,而没有直接把矛头指向滕部长或者李爱国个人。

这样一来,还能给自己留有余地,毕竟这还算是就事论事。

滕部长似乎早就看穿了曹副主任的那点小心思,对此只是轻轻一笑,并未理会他。

而是缓缓转过头,看向老领导:“您觉得这个铁路网如何呢”

“后生可畏啊!”老领导被点到名,不慌不忙地坐直身体,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李爱国同志竟能发明出如此神奇的铁路网,真可谓天纵奇才。

依我看,应该把他调到部里工作。正好,总务办公室还缺个主任,我瞧李爱国同志就挺合适嘛。”

总务办公室是铁道部沿袭民国时期铁道部的一个机构,最开始的时候负责文书、人事、财务等综合事务。

这两年因为铁道部们缺乏专门的思想教育机构,总务办公室的大部分工作是配合铁道部干部学校,承担干部培训和思想教育职责。

总务办公室主任虽然级别不高,只是副司长级别,却因为凡事都能插一手,在部里面的权力很大。

总务办公室一直是老领导的自留地。

前任主任调到一机部门后,老领导本来打算推举曹副主任担任主任,部门却有意从建设管理司抽调刘副司长担任主任。

两者僵持不下,主任的位置就此空了下来。

即使在老领导度假期间,部里面也没能说服他同意部里面的人选。

现在竟然主动拿出来了。

他到底是何盘算

滕部长心中猛地一震,脸色却没发生变化,看向李爱国问道:“爱国,你看呢”

李爱国只感觉现在是遇到神仙打架了。

他虽不清楚总务处到底是什么部门,却了解老领导这个人。

“部长,我是个工人,最多是靠着自己的双手搞点技术工作。动脑瓜子的事儿,我是外行。”

滕部长心中有些欣慰。

而老领导的脸色则瞬间变得有些难看,他原本以为抛出一个副司长的职位,足以拉拢这个年轻的火车司机,没想到对方竟如此坚决地拒绝了。

不过,老领导毕竟久经战场,深谙其中的门道,此刻也深知大势已去,不可逆转。

他面上依旧保持着镇定,没有再多说什么。

这次,他先是拿小曹试探了一番,即便小曹在这件事上名声受损,对他而言也无伤大雅。

在他看来,斗争本就如同一场宏大的战争,不能仅仅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要有高瞻远瞩的大局观。

铁路网的演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就算是那些对红星计算所有意见的人,此时也清楚由铁路网取代传统调度方式将会成为必然。

滕部长当场拍板:“集中力量发展铁路网!”

“铁路网!”

“铁路网!”

“铁路网!”

现场响起一阵激烈的掌声。

人多,力量大。

人超多,力量超大。

铁道部门宛如一个能量巨大的小王国,一旦全力开动投入生产,那产生的效果简直超乎想象。

短短半个月,红星计算所的规模就迅速扩张至原来的五倍之多,成功生产出上千台铁路网小型机。

与此同时,李爱国带领着夏中肃教授以及一众研究员,一举攻克分组交换技术、分布式网络架构、调制解调与物理层传输等几项关键技术难题。

接下来要想继续发展网络,需要电话局的配合。

接下来若要让网络持续发展,就离不开电话局的配合。而铁道作为一个犹如独立小王国般的存在,此刻其优势尽显——铁道系统拥有专属的电话局,

铁道兵还配备有通讯连。

铁道部一声令下,电话局即刻全力响应。数千名电话局职工以及七八个通讯连,奔赴全国各地,为原本老旧的交换机进行升级改造。

一台台铁路网小型机陆续安装在全国各地的火车站、扳道站。

一根根电话线如同纽带,将这些小型机与京城铁道调度中心的小型机紧密相连。

窦武等调度员如今摇身一变,成为调度中心的核心成员,专门借助铁路网对全国的火车运行实施调度。

就这样,一张庞大的网络在全国范围内悄无声息地铺展开来。

李爱国站在调度中心的小型机屏幕前,看着那张大网。

在这张网里,那些冒着黑烟的火车就如同可随意操控的玩具,速度和方向随时都能调整。

“276次列车的速度太慢了,将会影响到后续两辆列车,通知他们加快速度。”

伴随着调度员按下键盘上的按键,远在千里之外的扳道站内,扳道员看到显示器上的信息,立刻站起身冲外面打了个手势。

信号员接到手势,拿起小红旗,冲着迎面驶来的276次列车打出旗语。

276列车接到信号,火车司机周师傅猛地推动汽门,火车的速度陡然提升。

一次眼看即将发生的“拥堵”事故,在悄无声息中被解决了。

铁路网的威力很快就展露出来。

铁路网接通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就提升了将近百分之三十的运输效率,赶鹰超镁指日可待。

此时,“烽火”的集装箱调度中心也留意到了铁路网的神奇功效。

李爱国刚回到家,还没来得及喝口茶,调度中心的周齐工就拎着礼物登门拜访。

“爱国啊,听说你又捣鼓出个厉害玩意儿。”周齐工一边说着,一边把手中的网兜递过去。

网兜里装着两罐奶粉、一罐菊花晶,还有七八个红彤彤的大苹果,这份礼物堪称重礼。

李爱国清楚他的来意,笑着说道:“你是不是想着把铁路网用在你们的集装箱调度上”

“诶,咱们果然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周齐工从陈雪茹的手里接过来搪瓷缸子,谢过陈雪茹后,收敛了笑容,说道:“爱国,集装箱调度跟你们火车调度差不多。现在国内的集装箱数量越来越多了,我们靠人力已经很难处理,急需要计算机的帮助。”

李爱国之所以花费巨大的精力来研制小型机和铁路网,就是为了利用计算机技术提升这年月的生产效率。

他早有把铁路网推向集装箱调度的想法,一口答应了下来。

因为技术是现成,只要把铁路网小型机进行改装,铁路网进行部分重新编译就行了。

第二天,李爱国来到红星计算所内,宣布了新的任务。

“下一步,咱们把铁路网小型机改装成集装箱调度小型机,具体的技术细节,由烽火调度中心提供。”

那些研究员们没有任何犹豫便答应了下来。

他们为自己能够为国家做贡献而感到骄傲,谁也不会嫌弃工作量大。

不过,李爱国很快就遇到了一个问题。

彭云悠在计算出烽火集装箱调度中心至少需要两千台小型机的时候,急匆匆的推开了李爱国办公室的门。

“李顾问,目前咱们红星计算所内的4004处理器数量只有不到五百枚了。

这些处理器还要留出一部分给办公专用小型机,所以可以调拨给烽火集装箱调度中心的只有一百多枚。”

自打4004处理研制成功后,李爱国便把跟处理器相关的工作分为了两个部分。

红星计算所负责处理器的更新迭代工作。

而生产处理器由另外的一个部门负责。

红星计算所内除了李爱国外,没有人清楚这个部门的底细。

“处理器这事儿交给我了。”李爱国这阵子一直忙着红星计算所的事情,也确实忽略了芯片厂那边的工作。

小型机只是扩展,处理器的生产才是根基。

除了专用小型机需要处理器,李爱国还打算制造一批办公用小型机,装上点贪吃蛇之类的小游戏,轻松一把。

在京城地区,有个着名的水库叫做官厅水库。

这是解放后,国内建造的第一座大型水库。

南北平行的两道山脉,夹出了v字形的怀来盆地,水库就位于盆地的中央处,仿佛两条巨臂捧着一盆净水。

它在发挥防洪、发电、供水等功能的同时,也滋养着周边广袤的土地。

当年为了建造水库,县内39个整村和9个村的零星户,共计48个村、5594户、人被迁移,占当时全县总人口的25%。

就连县城也被搬了迁。

现在人们知道的怀来在沙城镇,也常常以沙城代称怀来,实际上原有的怀来城已经留在了官厅水库之中。

沙镇旁边有个名叫马池口的公社,是距离官厅水库最近的公社,社员们也受官厅水库管理局的委托,负责水库外围的修缮工作。

社员们农忙的时候伺候庄稼,农闲的时候修缮水库,既能拿工分,又能拿工资,日子倒是比其他公社更富裕一些。

陈家茂是马池口公社第二生产队的队长,负责东边水库岸边的杂草清理工作。

一大早,天刚蒙蒙亮,他就带着一群社员上工了。

这活儿轻省,每天还能拿到四毛钱,千万不能被其他生产队抢走。

“大家伙都抖擞点精神,咱们要对的起国家给的钱。”陈家茂到了岸边,将锄头杵在地上,分配工作:“你们几个,负责前面里把地的区域,记住了,千万不要进到卧牛山里。”

听到卧牛山,有个社员擦了擦鼻涕,疑惑的问道:“队长,前两年卧牛山那边的活儿也归咱们干,现在是怎么搞的了”

所谓的卧牛山是官厅水库旁边两座大山之一,山里面有温泉,在解放前就是有名的风景区了。

解放后,周围的社员们经常到卧牛山上打猎、采摘野菜,还把温泉水弄回来治病。

但是从去年开始,卧牛山突然封山了,官厅水库管理局下发通知,表示这是要保护水库生态环境。

任谁都知道这是扯淡,京城周边山坡上的树都被砍光了,也没见保护啊。

“少扯淡,上面不让进,就不让进。你们谁敢进去,别怪我把你们送到县里去,你们跟陈家山一样啊”陈家茂生气了。

当初卧牛山封山的时候,有几个年轻人不服气,硬往里面闯,结果被一群手持步枪的大兵给押送了出来。

其中就有陈家山。

社员们齐齐扭头看到正耷拉着脑袋干活儿的陈家山,问道:“家山,山里到底是咋回事儿”

陈家山抬起头擦擦汗水,苦笑道:“这事儿说来还真是丢人,我跟大海他们本来想搞点温泉水治冻疮的,结果刚进山,还没走到温泉那边,就被人被捉住了。”

“你也太胆小了,有人追,你没长腿不会跑啊。”

“跑我告诉你啊,告诉你,当时那子弹是啪啪的打,要不是当时我机灵跪在地上喊自己是社员,估计得吃枪子了。”

社员们的脸色有些难看了。

几个本来还怀着进山心思的小年轻互相对视一眼,都打消了这个念头。

陈家茂之所以任由陈家山把那些事讲出来,就是为了给社员们一个提醒,现在见目的达到了,便挥了挥手:“好了,开始干活儿了,说要是敢偷懒,今儿中午就等着饿肚子吧。”

听到这个,社员们连忙拿起锄头。

这时候,远处传来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声,社员们抬起头齐齐望去。

只见一个车队从远处开来,车队由一辆嘎斯吉普车打头,后面跟了两辆卡车,卡车上站了几十个全副武装的大兵。

卡车呼啸着从社员们跟前经过,径直冲着卧牛山奔去。

“我看啊,这里面应该是个军事基地。”一个小年轻艳羡的看了一眼车队。

他猜对了,也猜错了。

卧牛山里面确实有个基地,不过不是军事基地,而是芯片生产基地。

农夫当成在选址的时候也做详细的考虑。

一方面芯片生产基地必须要保密,另外基地还要靠近发电站。

两者综合下来,卧牛山是最好的选择了。

吉普车上,负责芯片基地保密工作的刘处长主动介绍起芯片基地的防卫体系。

“首长,咱们这芯片基地的安保,那可是下了大功夫。

您瞧,从基地周边五公里开始,就设置了多重警戒线。

最外围是咱们的暗哨,都是从特种部队精挑细选出来的好手,他们隐藏在山林之中,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巡逻。

敌人即使顺利通过暗哨,里面还有两道铁丝网警戒线等着他们。”

李爱国点点头,刘处长指了指不远处:“目前基地内驻扎了一个连的队伍,这里距离最近的驻军只有不到十五里地,一旦这边发生意外,驻军的坦克赶到只需要二十分钟。”

听到这个,李爱国赞叹道:“刘处,你果然是老保卫了。”

说话间,车队抵达了卧牛山山脚下,道路的中央设有一个哨卡。

门口站岗的士兵身姿笔挺,见到车队,立刻敬礼。

刘处长摇下车窗,出示了证件。

哨兵在查验过证件后,又对车队进行了全面检查,这才打开了哨卡。

车队鱼贯而入,沿着蜿蜒的山路继续前行。

经过了三道同样的哨卡,车队才算是抵达了芯片基地。

此时,在芯片基地内部,工人们正忙碌地穿梭于各个车间。

芯片生产车间内,一片灯火通明。

负责基地生产运营的王主任得到消息也赶来了。

他进门后先是敬了个标准的军礼,然后说道:“首长,欢迎您来视察我们芯片基地。我代表全体员工,向您汇报一下近期的生产情况。”

“目前,我们101芯片基地的产量已经达到了每个月两千片,良品率稳定在百分之八十三以上。目前,我们正在筹备第二期扩建工程,预计到了年底,产量能达到每个月五千片。”

“目前戈壁滩芯片基地、大兴安岭芯片基地、新南芯片基地正在筹建中,一旦建成,月产量能够达到三万片。”

李爱国点了点头,看向车间内。

身着白色无尘服的技术人员,在先进的光刻机等设备间来回走动,小心翼翼地操作着。

他们用自己辛苦劳动浇灌着未来。

而在山外,陈家茂带着社员们依旧在忙碌地清理着杂草。

锄头抬起,锄头落下,他们用辛苦的劳动守护了当下的安稳生活。

夕阳西落。

火红的余晖洒在官厅水库的水面上,波光粼粼,那绚丽的色彩是信仰的光辉。

信仰的色彩倒映在了神秘的卧牛山上,同样也倒映在了岸边劳动的社员身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