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近似无声的行驶在夜色中,车厢里,明亮的灯光下,黄偐央求的看着朱高燧。
“好吧!那就说道说道。”朱高燧寻思一下,呷一口杯中美酒道:“皇上乃是千古一帝,圣虑深远,明察秋毫,对山东的情况那是再清楚不过。”
“是。”黄偐点点头,轻声道:“靖难四年,皇上在山东就打了两年,靖难之后,又对山东多有惩戒,山东如今是个什么状况,肯定心知肚明。”
“不错。”朱高燧颔首道:“当初对皇上来说,山东是敌人,是仇家。可这么多年过去了,皇上心里的那点儿恨,早已经冰消雪融了。在皇上眼里看来,山东和山西,和浙江广东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大明的一个省,山东百姓,都是他永乐皇帝的臣民了。况且迁都之后,山东近在京畿,若仍是离心离德、乱民沸腾,北京如何安然?”
“不错。去岁太子和王贤一起递上的奏疏,皇上虽然留中不发,却看了很多遍。”黄偐轻声说:“看来山东这个隐患,已成心腹大患,不除不行了。”
“但山东的问题是,积重难返啊。说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有些夸张,但易子而食、民怨沸腾,老百姓深恨朝廷,视皇上为仇敌,却一点也不夸张。”朱高燧又呷一口美酒,轻叹一声道:“皇上纵有通天之能,也救不了山东的病啊……”顿一顿,他接着道:“这就好比历朝末年,群魔乱舞、社稷将倾,没有任何办法能维持下去,只有任天下大乱,让人们将心中戾气发泄一空。让百姓吃尽乱世的苦头,明白‘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的道理,然后才能人心思定。大家好好过日子!”
“大明朝……到了那么严重的地步吗?”虽是盛夏,听了朱高燧的话。黄偐还是感觉一股寒意贯穿全身。
“当然没有,”朱高燧安慰的笑笑道:“只有山东一省而已,别处要好很多。譬如江南、譬如北京,不都是歌舞升平,盛世景象吗?”
“那就好,那就好,”黄偐擦擦额头的冷汗,有些明白道:“原来皇上是想让山东乱而后治。把过去的所有旧账,都葬送在一场战乱中。”
“是的。至于是什么人,整个山东地有这么大能耐的,也只有乐安州那位了!
“那王爷您觉着,山东这局棋,接下来的走势如何?”黄偐轻声问道。
“走势嘛,天知道。”朱高燧自嘲的笑笑道:“各家都希望按照各家的路子走。好比我那二哥,自然希望朝廷顶不住压力,让他出山,挂帅平叛了。”
“那样一来,汉王殿下可真就咸鱼翻身了。”黄偐咋舌道:“汉王以亲王之尊,一旦挂帅,便可名正言顺的招兵买马,只要白莲教一日不灭,山东一省的军政就尽在他的手中……”
“只要拖得久了,就算白莲教灭了,山东一省的军政依然在他手中。”赵王笑着点点头道:“我这二哥端的好算计,届时父皇虎老不咬人,也只能默认他成为真正裂土封疆的藩王!只等……神龙宾天之后,从山东起兵打到北京,可用不了四年就能坐上龙椅。”
“四个月就够了。”黄偐听的心惊胆寒,看着朱高燧道:“王爷,那您到底是什么立场,咱家怎么觉着要是让汉王成了,您也没什么好处呢?”
“到时候我帮他开城门,他怎么还不得给我双亲王俸?”朱高燧笑呵呵道。
“您别开玩笑了。”黄偐听到宫门打开的声音,知道离下车不远了,忙催促问道:“王爷就这么信不过老奴吗?”
“黄公公这是哪里话,”朱高燧正色道:“你我兄弟一体,我岂会对您隐瞒什么?”说着喟叹一声道:“实在是人各有命,想要逆天改命,难啊!”见黄偐还有些迷惑,朱高燧解释道:“这些年下来,我已经看明白了,虽然我那大哥是个废材,但人家占着嫡长几十年,早已经根深蒂固,连我那父皇都动摇不得了!”
“啊!”黄偐难以置信道:“王爷有些言过其实了吧?皇上真要是被逼急了,一道诏书就能废了太子!”
“幼稚,届时内阁中书必不奉召,六科必定封驳圣旨!皇上废储不成,反而会权威扫地,让天下人看清如今皇权的虚弱!”朱高燧说到这儿,神情有些怪异道:“没有办法,圣上老且病矣,而太子正值壮年,臣心似水、君门如市啊……”
“所以说,王爷判定,自己绝对赢不了太子?”感受到赵王的沮丧,黄偐也神情低落道。
“不是说绝对赢不了,而是胜算太小。”赵王笑笑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道理,我还是知道的。既然我那二哥要和大哥拼命,那我怎可能不作壁上观,为哥哥们鼓与呼呢?!万一我那二哥要是赢了,我的机会可就来了……”顿一顿道:“要是他输了,这次就彻底完蛋了,他的遗产自然归我继承,黄公公,你见过这么划算的买卖吗?”
“原来如此!”黄偐由衷的叹服道:“王爷深谋远虑,咱家坚信最后胜出的一定是您!”
“借你吉言了!”赵王笑着点点头:“快到了,我们准备下车吧。”
“王爷还有最后一个问题。”黄偐却意犹未尽道:“您说那王贤,到底死了没有?”
“应该没死。”赵王笑笑道:“这个问题对我两位兄长意义重大,但对我们来说,不值一提……”
说到这儿,马车停了,黄偐将赵王搀扶下马。(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