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会儿,王贤抬起头,看看三位大员道:“三件事。储大人拟一本奏表出来,我们四人联署,八百里加急发往京城。”
“是。”储延点点头,这是题中之意。
“第二件事,各地下发安民告示,山东全境免除今年赋税,命百姓安分守己,不得听信妖言,轻举妄动!”
“是。”储延和魏源都点头,如今最重要的不是平叛,而是避免祸乱蔓延,以致不可收拾。
“第三件事,”王贤叹了口气,看向郭义道:“天亮后立即整军,我二人率军往即墨平叛……”
“是!”郭义见王贤最终还是听了自己的,神情大振,高声应下。
“大人!”储延惊恐的看着王贤,嘶声道:“山东的情况您应该最了解不过……”
王贤一抬手,示意储延不必再说,淡淡道:“如果他们没有杀害即墨县令,还可以先行招安,但现在,本官只有率军剿灭一途了……”顿一顿,他把真正想说的话压了下去,勉强解释道:“即墨县白莲教造反,应该不是偶然事件,而是一次试探,我们招安是没有用的。反而会被认为官府虚弱可欺,结果只能是更大规模的叛乱!”
“是,”魏源点点头,轻声道:“而且皇上也绝对不会同意招安的……”
想起那位唯我独尊的永乐大帝,所有人都不由点头,一定是这样的。
“就这么定了吧,”王贤起身,看看三位大人,沉声道:“我和侯爷前去平叛,储大人和魏大人坐镇济南。尽力避免更大的叛乱。”
“遵命。”三人都点头应下,脸上写满了凝重。
“诸位,”王贤沉吟片刻。本想说些话,鼓励一下士气。话到嘴边,却只化作两个字:“保重!”
“大人保重!”这两个,却引起了三人强烈的共鸣,值此风雨飘摇之际,还有什么比‘保重’更恰当的字眼吗?
然后也只能一不做二不休,杀了狗县令,扯旗造反了!”
那文士模样的头领,是唐天德的军师叫宾鸿,素来为唐天德倚重。见他答话,唐天德才放缓语气道:“可这样一来,我们的全盘计划都被打乱!现在日照、胶州、高密、莱阳等地的头领也纷纷起事响应,让咱们如何是好?!”
“那有什么,反了就是!”不少头目嚷嚷起来:“这些年,咱们不就一直等着这一刻吗!”
“话是如此!可老夫和佛母还没有将全省的教徒整合起来,”唐天德黑着脸道:“此时起义,如何统一号令,把各路兵马统合起来?!”他的心情确实糟透了,原定下月十五全省各路诸侯会盟青州,如果一切顺利,佛母将成为山东白莲教的共主,到时候就可以名正言顺将各路人马抓在自己手中,再择机起事,胜算将大大增加!
但让即墨的白莲教这一折腾,局面全乱了套了,今天有五个县响应,明天说不定又有几个县跟上,各路人马一窝蜂扯起大旗,再想统合他们就难上加难了!
“长老,事已至此,我们必须要立即举起大旗了!”见唐天德仍在纠结,黄县的堂主刘俊劝道:“否则当心被人摘了桃子。”
“是啊!军师说的有理!”众人闻言纷纷附和,嚷嚷起来道:“那高羊儿现在可风光的不得了,号召各路头领到即墨跟他共商大计呢!”
“呸!”一个黑面的大汉啐道:“他高羊儿算什么东西,也敢人模人样的装老大?!”这大汉名叫丁谷刚,乃是平度州的堂主,和那高羊儿素来不对付。
“不就是占了个早嘛!”又有临朐县的堂主刘信怪声道:“先起兵就是硬道理!我可听说登州的董彦皋这两天就会起事!他要是抢在咱们头里,麻烦可就大了!还有莱州的王宣,这货也在高羊儿那帮人怂恿下,想挑头起事!这些舵主一旦起兵,可就要跟咱们平起平坐了!”
刘信所说的董彦皋、王宣等人乃是原先林三在时的左膀右臂,各令一府之地的白莲教,素来对唐天德父女并不服气,一旦让他们有了自己的兵马地盘,再想收服他们就千难万难了!
“刘堂主所言甚是,”刘俊大点其头道:“长老,我们既然是正统,就更应该及早树起大旗,好让各路英雄归心!”说着看看一直不说话的佛母,有些猥琐的笑道:“有佛母在,至少王宣不会乱来,剩下一个姓董的,也就折腾不起来了!”
听了这话,堂中众头领暗暗窃笑,那佛母眼中却闪过一道寒芒,唐长老咳嗽一声,岔开话题道:“起兵势在必行,但诸位想过没有,如果咱们现在起兵,会正好挡在官军的必经之路上,一下就会成为他们必须要先除掉的对象!”
“……”唐长老此言一出,厅中众头领都没了声息,纷纷倒吸冷气。别看这些家伙一个个牛皮哄哄,但其实谁也没跟官军当面锣对面鼓的战斗过。着急哄哄想起兵,无非是担心被别人摘了果子,但谁也没做好和官军厮杀的心理准备!
他们想的是让别人和官军斗个你死我活,自己在旁边坐收渔利。恐怕这也是各路头领共同的想法。
“长老所虑甚是,那高羊儿起兵恐怕非鲁莽之举,而是有人在背后撺掇,目的就是想拉咱们下水。”唐长老说完,宾鸿也缓缓说出自己的担忧道:“老夫活了大半辈子,有一个用血换来的教训,就是人不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结果肯定没有好下场!”
这下,所有人都不吭声了,没人敢挑这个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