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二十年小吉伯特和马特·达蒙再次合作,还是蛮吸引眼球的。
想当初,两人一个是初出茅庐的导演,一个是刚入行不久的好莱坞新人。
如今也是各自成就了一番事业,成为好莱坞举足轻重的存在。
在首映礼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马特·达蒙这样说起他和小吉伯特的友谊。
“有多少人爱他就有多少人恨他。
但我知道,他永远是最棒的,在二十年前我就认识到了这一点。”
谈到这次合作,马特·达蒙表示很愉快。
“汤姆打电话给我,那时候他正在拍摄《明日边缘》。他和我说,那个项目本来是他的,但小吉伯特让他去拍摄《明日边缘》。
我想对汤姆说,嘿,汤姆,你才是第三者插足。”
台下记者们听完,配合的笑出来。
有记者问道:“马特,那莱奥算什么?”
“上帝啊!”
马特·达蒙抚额道:“莱奥都有一部《盗梦空间》了,就不要来和我抢了。”
结果一旁的娜奥米·沃茨幽幽的来一句:“嘿,马特,你们当着我的面,去讨论这些。
当我不存在吗?”
大家都很配合的笑出来,这场‘争风吃醋’最后的结果还不知道谁是赢家呢?
但娜奥米·沃茨自从《芝加哥》之后,也是十多年没有和小吉伯特合作了。这也是她再度出演小吉伯特的电影,也是一个看点。
实际上网络和媒体宣发上,关于几人的合作噱头已经被炒得非常热闹。
不过种种的宣传手段只能作为一个辅助,小吉伯特反复和迪士尼的高层强调影片一定要质量。
不是那种能拿奥斯卡的质量,而是经得起市场检验的质量。
“观众喜欢,才是一部好电影。那些漂亮的调查和数据报告不是我们迪士尼所需要的,我要真实的观众反馈。”
鉴于小吉伯特在迪士尼的影响力,迪士尼对旗下的院线调查做了很大规模的改革。
不止在北美院线,在世界其他主要电影市场,尤其是中國市场方面,也会聘用那些院线调查员。
小吉伯特还建议,迪士尼和香蕉公司以及西瓜公司合作,成立一个大数据中心。
这个大数据每年要分析处理来自全世界院线调查员发来的数据,从中筛选出观众喜欢的类型,讨厌的类型等等。
说起大数据,根据前世的经验,通常是造假的。但这只是使用者的不当,大数据本身是无辜的。
实际上现代社会发展到后来,每时每刻都有大数据的支撑。
你点的每一次外卖,发送的每一个信息,浏览的每一个网页,都会形成大数据。然后根据大数据算法,再把相同的内容推送过来。
《火星救援》就是首次利用大数据模型的电影,只要对《火星救援》感兴趣,或者点击了相关信息。
那么接下来大数据就会源源不断的匹配相关内容,然后推送给相关用户,做到精准广告。
这套模式虽然还不成熟,但用在电影宣发上确实非常的有效。最起码许多原本不想去电影院看的观众,几次推送之后也难免起了兴趣。
除了这些非常规的宣发手段,影片还是保持一个正常的宣发节奏。
就在零点场之前,各家媒体都把自己的报导和评论都发了出来。中國那边,迪士尼中國也安排了相关的宣传策略。
不过好莱坞公司在中國的宣发,需要当地的发行商,也就是中影的配合。
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很多,不如北美这边方便。但这年头好莱坞大片的名头还是很好用的,况且导演是小吉伯特。
如今中國互联网上也开始诞生一些类似彼得和性感丽贝卡一样的电影博主,他们或者是回顾经典,或者是做影片推荐。
比如一个叫电影最TOP的博主,最初是在优酷做电影视频的,后来转战B站。
这个博主最开始就是靠着分析小吉伯特电影起家的,也迅速的积累了一批忠实的观众。
这次《火星救援》,他就做了详尽的排雷报告,帮助他频道的影迷来判断影片是否值得去观看。
“《火星救援》以科学做背景,影片中的乐观精神,喜剧元素,使影片更像是一部日常的生活小品。
只不过导演将科幻变换了风格,讲一个轻松有趣的故事。
虽然风格大变,却同样游刃有余,这独有的喜剧元素,反而成为受欢迎的原因。
因为这样会让片子更真实,更接地气。
不再是神秘的未知世界,也没有高深的理论与思辨。而是由浅到深,很通俗的为大家科普一些知识。
在科幻片领域,小吉伯特导演的能力值得信任。虽然不是什么大IP,但小吉伯特加马特·达蒙加娜奥米·沃茨的阵容足够吸引眼球。
更何况,影片里还有我们中國演员陈保国和陈数的惊喜亮相。
至于大幂幂,不好意思,我仔细找了一圈,才在最后几个画面找到她。”
大幂幂回来后疯狂炒作,三天两头上热搜,搞得大家都很烦。但不得不承认,这种有流量的明星就是作用大。
小吉伯特再有名,那也是外国人,到底是不如本土的流量明星们会炒作的。
当然了,小吉伯特正宗的影迷是相当鄙视大幂幂的行为的,认为她只不过是蹭热度而已。
实际上,他们说的还真没错。
北美这边舆论宣传同样也不会放松,彼得回去就写了一份详尽的影评。
但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以商业电影的标准来看,《火星救援》是一部很聪明的大制作,剧情跌宕起伏也为观众带来了简单纯粹的满足感。
《火星救援》不像《星际穿越》那样野心勃勃,它打了手稳妥的牌:这是一部有脑子的商业大片,与现实生活的共鸣感更强。
或许这和小吉伯特本人的性格有关,虽然看着他制作了不少在大家看来冒险的影片,但实际上他从未有过脱离主流市场的冒险。”
《综艺》杂志则评价道;“《火星救援》的意义远不止能让迪士尼赚的盆满钵满,它会重燃人类探索太空的渴望,它将激励新一代宇航员的诞生。”
众所周知,随着最后一次航天飞机任务结束,NASA正在收紧太空探索的脚步,人类似乎要把目光从星空放回到地面了。
但这部电影,似乎说明了太空探索事业的重要性。
NASA局长也乘此机会站出来呼吁,请求华盛顿给NASA拨更多的款,好用于太空探索。
迫于舆论,华盛顿方面不得不站出来表示,华盛顿正在讨论当中。
不过小吉伯特在电影里就借用马特·达蒙之口狠狠的吐槽了一番官僚主义,很多美国人根本不相信华盛顿的鬼话。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掏钱,史密斯专员还怎么捞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