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红星之钢铁咆哮 > 42 两位大师

红星之钢铁咆哮 42 两位大师

作者:莫松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19:50:33 来源:小说旗

铁道两边正在加紧修筑地窝子,现在已经进入十月,只要一场雨下来,寒冷就会要人命。

红区抽不出那么多人手,秦朗解决的办法当然粗暴简单。

只要挖地窝子就能得到粮食补贴,还能在冬天领到一套棉衣。如果帮助没有能力的人家,那么还有劳务补贴。很快包工队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不过有监督人员进行质量检查,也就没有人敢偷工减料。

对这个变化,秦朗取了个更好的名称“合作社”。不过他可不想出现某些弊端,干脆把他们推向市场,由百姓来自主选择。政府只负责监督,不得插手管理。而社会调查部、纪律委员会都有权利进行审核。

这一套法子其实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尤其是工厂方面。如今的张掖工业基地,除了军工企业采取军事管理以外,其余的轻工业都已经采取了承包模式。

只不过秦朗一边加紧立法,另一边建设独立于企业之外的公会组织。一旦厂方有违规的现象出现,就会被公会警告,不限期改正就会到法院仲裁,这也是防止出现特权阶级。

为此秦朗还专门写了很多小册子,内容自然是照抄后世的教科书。当然这需要换一个包装,在强烈批判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后,又详细的阐述了初级阶段所面临的困难,以及一些解决的方法。

当然,里面的措施和苏俄的斯太林模式不搭界,秦朗可没有兴趣搞计划经济的一套。他完全就是鼓励竞争,尤其是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竞争。在这个大方针的指引下,很多厂家也掀起了革新的热潮,而且产量也一再增加。

“得找个时间忽悠那些西伯利亚棕熊了!”

秦朗一脸坏笑的说道。

最好机会的当然是大家排排坐的经互会,不过这还需要等上十多年。另外能利用的就是斯太林模式,这个时候已经有了雏形,如果抓住机会的话,那个财富是不可估量的。

当然这有个前提,就是能让钢铁同志瞧得上眼,毕竟苏联的领土太广沃了,只凭三瓜两枣还不够塞牙缝呢!而加大产量就要足够的机器、人手,而这些目前并不缺乏。

从奉天兵工厂招募到二万多技术工人,立刻分派到不断增加的机床上。技校也源源不断的培训技工,但依旧不能满足需求。只是迅速扩大的工业需要得更多,如今水电、石油、化工原料就成了短板。

以至于秦朗都想打山西的主意,是不是从张少帅手里拿回来,建设大型的水电站。不过考虑到华倭战争会逐步扩大,最后只能放弃掉。为此秦朗再次增加了水电站建设的力度,当然出成效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而煤化工也提上日程,毕竟华夏煤多油少,越早布局已经越容易摆脱对苏俄的依赖。不能像左高丽一样,把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苏俄廉价的石油上,一旦风云变幻就只能苦难了。

“报告司令,范旭东、侯德榜两位先生,已经等着您了!”

才下火车,管委会的人就急匆匆的赶来说道。

这次秦朗返回绥远,就是因为这两位的到来。尤其是范旭东,他建立的永利碱厂,那可是华夏的招牌企业,也是华夏重化工一面大旗。

最近他到处奔走,希望国府投资2000万大洋,以解决工业基本原料的“三酸两碱”问题。可是来回折腾了将近两年,那些大人物除了批字以外,什么都没有落到实处。

“哎呀,让两位先生久等,还请海涵。”

才看到秦朗走进会客室,范旭东和侯德榜眉头就不由的一皱,相互对望一眼之后。

范旭东挤出了几分笑容。

“秦司令,今日范某来有个不情之请!”

这时候他也做难,当初秦朗三番五次的邀请自己来张掖考察,但都以种种理由推脱掉,现在华北眼看就要沦为战场,才急匆匆的来抱佛脚,想起来还真是难堪到了极点。而对方又如此年轻,如果寸步不让,永利厂就尴尬了。

秦朗只是微微一笑。

“范先生,张掖已经搭建了一些工厂,基本产品如今也能自给自足。你们将永利长搬到这里,对大家都有好处。不过现在铁路已经中断,恢复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不让两位就在这里考察一下如何?”

侯德榜知道秦朗并没有心生嫌隙,立刻笑起来。

“秦司令快人快语,早就听说张掖今非昔比,正好考察一番,日后也能借鉴一二。”

而坐在旁边的范旭东,却使了个眼色,淡淡的说道:

“考察是要考察的。但是,我们能不能订立一个合同,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下一步的商谈?”

秦朗笑道:

“正好也要和范先生谈这个问题,现在冀察绥已经颁布了相关法律,涉及到企业、个人方方面面,管委会那边都有资料,你们可以去看一下,然后在法律的框架下讨论。具体事项你们可以找路金波同志了解,这一块都是他的工作范畴。”

范旭东也笑起来。

“秦司令还真是不一样,很有西方的契约精神和法治精神,那么我就和路金波先生商谈了。”

看着他们二人要离开,秦朗赶紧说道:

“有一件事,还得麻烦二位。你们都看到我们的化肥厂了,也不知道什么环节出现问题,如今的产量一直达不到设计标准,这白白的浪费了不少资源,如果能解决掉,我一定支付相关的劳务费。”

侯德榜的眼睛一眯,然后急不可耐的说道:

“谈判的事情就由范先生主持,我这就去查看,回见!”

看着那迅速消失的背影,秦朗赶紧叫过王邦才。

“你最近就跟着侯先生,无论他需要什么都必须解决。无论多少钱,我都批条子,去吧!”

范旭东也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

“秦司令,致本就是个急性子,您可不要见怪。”

秦朗知道,致本是侯德榜的字,他又笑道:

“范先生有这样的大才协助,真是让秦某羡慕,再加上颍川先生,永利厂不发展都难啊!”

颍川是孙学悟的字,也是这个时期华夏化工的一杆大旗,更重要的是,他率领的研究机构主攻方向是轻金属,比如铝。

范旭东摇了摇头。

“时局动荡,举步维艰啊!”

秦朗轻轻一笑。

“我投资两千万……,不,三千万大洋怎么样?”

范旭东听了大吃一惊,他一把抓住秦朗的手臂,喝道:

“当真?”

秦朗也没有想到,他居然如此失态,可见“三酸两碱”工程在他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地位。

“三千万,现在就可以提走。”

范旭东放开了秦朗的手臂,接着就在会客室里大笑起来,然后又是一阵大哭。仿佛这一刻,所有的幸酸委屈都化为泪水流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