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军营:对不起,我是纠察! > 第三百八十二章 青史留名?赵卫红早就做到了!【求订!求月票!】

与县长和乡长的懵逼模样相对应的,是骊萍转身过后,脸上露出的又烦躁,又无奈的表情。

别看骊萍今年已经四十多了,但多年的辛勤劳动,赋予了骊萍极其健康的体魄,平时扛上一百斤的粮食都能健步如飞,又怎么会听不清县长方才的声音?

她是实在不想让人打扰到一家四口,极其难得的团圆年。

距离一脸青涩的赵卫红参军入伍,已经过去三年多了。

赵卫红这还是第一次回家过年,谁知道下次回来是什么时候?

更别说赵卫红这个铁树成精的,居然破天荒的带着女朋友回来了!

这就让骊萍这位母亲,这位妻子,在惊喜之余,愈发珍惜眼下来之不易的温馨时光。

是。

她们这一家子,如今今非昔比啦。

丈夫是村长,是领导,身上扛着带领全村致富的重担。

而儿子赵卫红,如今更是堪称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未来的成就肯定要比家里所有人都高。

每逢初一十五,骊萍就会去老赵家的祖坟上上香,烧烧纸,虔诚的祈祷赵家的列祖列宗,能够保佑丈夫与儿子,继续一番风顺下去。

就算现在的美好生活只是一场虚无的梦境,骊萍也想晚点从梦中醒来。

可不管是再大的领导,再厉害的名人,也总该有一些和家人团聚的私人时间吧?

赵卫红这才回来几个小时,乡长就亲自带人找上门来了!

虽然骊萍并不认识一旁的县长,只是觉得有些眼熟。

但她可以肯定,这人应该是乡长的领导,并且同样是冲着赵卫红来的。

要债的都没有他们追的这么紧!

暗暗的在心里发了句牢骚,骊萍去后院转悠了一圈,思虑片刻后,那身为“村长之妻,功臣之母”的责任感,最终还是占据了上风,令她从后院走出来后,佯装惊奇的对着面面相觑的乡长与县长说道。

“这不是乡长吗?啥时候来的?”

“来来来,在门口站着干啥,进屋喝口热水!”

“这大冷天的,冻坏了吧?”

虽然很舍不得眼下的温馨。

但骊萍很清楚,她们一家子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

骊萍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没什么见识,也没什么本事,不管是儿子还是丈夫,她都帮不上什么忙。

可愈是这样,骊萍就愈是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以“贤内助”的身份,操持好家里的一切。

不管院外的二人,究竟为何而来。

骊萍都不能因为自己个人的情感,耽误有可能影响到赵卫红与赵建国的“正事。”

“这位是”

见骊萍用略带疑惑的目光,看向了身旁的县长。

八面玲珑的乡长适时上前,都顾不得抖去肩上的雪花,便一脸热情的介绍道。

“嫂子,您可真是贵人多忘事。”

“这是咱们蓝田县的县长,上次还来给咱们家卫红送牌匾来着!”

“听说卫红回来了,我就想着来看看,谁知道县长比我来的还早,都快在门口站一个小时了!”

听闻这话,就连对打扰到自家团圆时光的县长与乡长,没什么好感的骊萍,也是露出了极其复杂的表情。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更别说对方不管是身份还是级别,从表面上看起来,都比如今的赵卫红一家要高。

这位县长已经做到这种地步了,骊萍心里就算再怎么有意见,也不好多说什么了。

“嫂子。”

向乡长投去了饱含赞许与亲近意味的目光,自觉当下的铺垫已经足够,在雪中伫立许久的县长,第一次挪动位置,朝着骊萍所在的方向,迈了一步。

“冒昧上门,还望恕罪。”

“没有打扰你们一家三口的团圆饭吧?”

“赵卫红同志,现在有空吗?”

果然。

眼前这位看上去很有诚意的县长,正是为了自己儿子而来。

骊萍脸上的表情顿了顿,随即又挤出满脸的笑容,犹如田间地头的普通农妇般,热情而又真挚的招呼道。

“有空有空,当然有空。”

“我们一家子刚吃完饭,正歇着呢。”

“领导,有什么话,咱们还是进屋说吧。”

说着,骊萍又扯足嗓门,对着屋里招呼道。

“他爹,来客人了!”

话音未落,身上只穿着一件汗衫的赵建国,便猛地从屋里窜了出来。

见来人是乡长与县长,而非赵家村当地的村民,赵建国脸上紧绷的表情放松了些许,随即和骊萍一道,热情的招呼着县长二人进屋落座。

县长拿出自己多年宦海沉浮培养出的社交技巧,不露痕迹的和赵建国夫妇沟通着,拉近着关系,夸他们两口子,生了一个好儿子。

几步路的功夫,赵建国夫妻俩便露出了满脸发自内心的笑容,眼神中满是不加任何掩饰的骄傲与欣慰。

而赵建国夫妻俩,也没有因为对方的身份露出任何的局促亦或是紧张。

毕竟就连魏副首长都在他们家里吃过饭,并且同样是主动登门造访。

如今接待一个“小小”的县长而已,又怎么会让赵建国夫妻俩感到紧张?

至于同样在雪中站了半天的乡长已经被在场的所有人,非常默契的忽略了。

从他向骊萍表明县长在雪里站了许久的事实后,乡长的任务,便已经完成了,不宜再抢了县长的“画面。”

况且,接下来的这场谈话,主角只可能是县长与赵卫红,乡长就算想说些什么,也插不上话。

是以,尽管明明乡长和赵建国夫妻俩更熟络,可他却是一句话都不说,只是陪着笑,竭力的降低着自己的存在感。

待到众人抖净一身的风雪,推门进屋后。

事情的发展,果然正如乡长料想的那般。

进门的前一秒,县长还在和赵建国夫妻热情的攀谈着。

可进门之后,县长的目光便不动声色的在屋里四处寻觅,最终落到一脸平静的赵卫红,与一旁的林静疏身上。

怎么还有别人?

虽然心里对林静疏的出现,很是疑惑。

但在面上,县长却是一点都没有表现出来,而是快走几步,同时伸出双手,来到了刚刚起身的赵卫红身前。

“哎呀!赵卫红同志!”

“千等万等,我们这些乡亲,终于是把你这位大冠军,大功臣,给盼回来啦!”

县长的双手紧紧握住赵卫红微微举起的右手,用力摇晃。

不管是年龄还是级别,这位县长无疑都要比如今才二十出头,还没有正式授衔的赵卫红高得多。

可看县长此刻的做派,赵卫红倒像是县长的长辈与领导,态度完全可以用“恭敬”来形容。

相较于县长的热情,赵卫红的表现,看上去就要冷淡的多了。

哪怕有着赵建国“卫红,这是咱们县的县长,快打招呼”的提醒,赵卫红表现的依旧是不冷不热,握手结束后只是淡淡的询问道。

“领导,请问你有什么事吗?”

相较于“领导。”

“县长同志”,对于眼下的情形来说,无疑是一个更合适的称呼。

但经过这一年多的锻炼后,赵卫红已经意识到了,并非是什么人,都能成为自己的“同志。”

“同志”这一称呼,也不是能随便使用的。

这位县长算不算是赵卫红的“同志”,赵卫红还不知道,仍需观察一番。

而赵卫红这话一出口,别说对他知根知底的赵建国夫妻俩,就连一旁的乡长,都感觉到了赵卫红对于县长的冷淡与漠视。

要是在赵卫红当兵之前,他以这样的态度对待主动登门的客人,赵建国准得训斥他几句,说他不懂礼数。

可一想想儿子身上发生的那些事情.赵建国便在心中,默默地长叹一声,随即拉着骊萍与林静疏一起,走到了里屋,给赵卫红谈话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他们几个一走,赵卫红最后的顾虑也没有了,立马平静的表示道。

“领导,县里的事,我还没回来的时候,就听二老提了几句。”

“趁着现在你有时间,我也好当面和县里说清楚。”

“我不是什么大功臣,大冠军。”

“参加军运会,只是任务使然。”

“武装部要是给我什么表彰,我接受。”

“但要是来自县里的表彰,亦或是优待.”

“那还是算了吧。”

“我也没做什么需要惊动像你这种大领导的事情。”

“无功不受禄。”

一听这话,县长在心里顿感不妙,暗暗叫苦。

赵卫红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

那便是不想和县里,尤其是他们这群领导,扯上一丝一毫的关系!

要不是武装部还涉及到jun分区,严格来说也算是部队的一个部门,赵卫红估计连武装部的表彰都不会接受!

在这场谈话之前,县长设想过很多种可能。

但赵卫红拒绝的如此干脆,如此直接,县长真是万万都没有料到!

正当县长拼命思索着应该如何让赵卫红“回心转意”时。

赵卫红似乎是想起了什么,继续淡淡的开口道。

“至于县志什么的同样算了吧。”

此言一出,县长和乡长齐刷刷的瞪大了眼睛,眸子里满是深深的不解与震惊!

赵卫红不想和县里扯上关系。

他们两个可以理解。

但上县志这种事.可是青史留名的机会啊!

赵卫红就连这个都不在乎了吗?

诚然。

出将入相,青史留名,固然是无数人一生的追求。

赵卫红也不例外。

如今让他能够坚持着继续奋斗,砥砺前行的最大动力,便是心中,想要做一些“小事”的质朴愿望。

若是说的高雅一点,赵卫红现在,追求的是自己的“人生价值。”

男儿一世。

不求轰轰烈烈,只求行二三事,立些许言,千百年后仍为世人所铭记传颂,方不枉来此世间,走上一遭!

从这一点上看,赵卫红的追求,和青史留名也没什么差别。

这便是县长和乡长会感到诧异的原因。

为了和县里撇清关系。

赵卫红,就连自己的身后之名,都不在乎了吗?

可他们似乎忘记了,想要青史留名,从来都不是只有“上县志”这一种方式!

347团.116师.39jun乃至于辽东jun区的荣誉室里,如今都有着属于赵卫红的位置!

347团足以挂满主楼的荣誉旗帜,有一面,同样是属于赵卫红的!

只要347团还在,这支部队还在。

赵卫红的功绩,就会被人不厌其烦的介绍给后来者,供一代又一代炎**人膜拜,敬仰!

这同样是青史留名!

而炎国的百姓,也会记得有一个人,在赛场上击败了不可一世的鹰酱,创造了属于黄种人,属于炎国的奇迹!

这,也是青史留名!

并且这种存在于百姓的口中与心底的“留名”,远比县志中冰冷的文字,更能为后人所铭记!

上县志,然后青史留名?

不好意思,所谓的“青史留名”,赵卫红早就已经做到了!

与其说赵卫红需要县志的“认可”,倒不如说是这份县志,需要赵卫红的存在,来为其增光添彩!

既如此,赵卫红会拒绝县长的提议,也就丝毫不显得意外了。

赵卫红.根本就不需要他们的认可!

看着赵卫红这副斩钉截铁的模样,县长的心头,无比苦涩,更是非常后悔,自己此行没有带着武装部长一起前来。

他可是听说过的,这位武装部长由于职务所系,当年没少和赵卫红一家打交道。

若是有他在,兴许还能有一些回转的余地。

哪怕是这样,县长依旧牢记着自己此行,是来“求人”的,仍陪着笑,做着最后的尝试。

“赵卫红同志,您先别急着拒绝。”

“是这样,为了表彰您做出的贡献,县里专门申请了一笔资金。”

“数额不多,也就十万。”

“您现在还在读军校吧?每月津贴也就几百块。”

“有了这笔钱,家里真有什么事情,也好应对不是”

“呵。”

话音未落。

便听到赵卫红轻笑一声,忽然走到了门口。

“这一点,就不需要领导操心了。”

“我现在的确拿着津贴,并且还是一类人才津贴。”

“倘若我和我的亲人有什么需要,相信国家是不会对我们坐视不理的。”

“吱嘎。”

话音落下。

便见赵卫红随手拉开了房门,任凭屋外的风雪“呼呼”的灌进屋内,摆出了一副送客的架势。

“外头风大,路上慢点。”

“二位,请回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