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盛唐崛起内 > 第六百一十七章 胆大包天

盛唐崛起内 第六百一十七章 胆大包天

作者:庚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4: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积德坊,大福先寺。

做洛阳洛水北岸,毗邻上东门横街的大福先寺塔中,太平公主正端坐茶船后沏茶品茗。

杨守文撰写茶经后,茶具随即推广开来,成为文人雅士钟爱之物。

太平公主同样对此痴迷,专门准备了好几套茶具,摆放在她在洛阳的各个居所之中。

泉水沸腾,喷吐水汽。

太平公主依着她学来的那一套沏茶程序,泡出一壶上好茶汤,而后闻香品茗,颇有些悠闲。可是,在这大福先寺塔内,气氛却很凝重。一个青年端坐一旁,而在正中央还跪着一个青年,匍匐在地,一言不发,似乎对太平公主怀有极大的恐惧。

“姑姑,明玉这一次冒然出手,的确是有些莽撞。

可是,你也知道他是个孝道之人。那杨守文与他有杀父之仇,故而才未能隐忍住。

明玉很怕,所以回来之后一直不敢见你。侄子知道,他其实还是忠于姑姑,所以斗胆前来求情,还请姑姑宽恕他则个。”

“请公主恕罪。”

那匍匐在地的青年连忙颤声说道。

太平公主嘴角微微一撇,勾勒出一抹好看的弧线。

她慢慢放下茶盅,朝坐在一旁的青年看了一眼,那眼眸中流露出意味深长之意。

“成器既然如此欣赏明玉,何不把他收留?”

那青年闻听,心里顿时一颤,强笑道:“姑姑说笑了。”

“本宫从不与后辈人说笑。”

太平公主一句话,令青年的脸色顿时生了变化。他刚想要再开口解释,却见太平公主蓦地长身站起,大袖一摆,双手负于身后,俯视他与那匍匐在地的青年二人。

“明玉,还记得你当年到长安投奔本宫时,本宫说过的话吗?”

匍匐在地的青年身体微微一颤,忙颤声道:“明玉记得。”

“呵呵,本宫也记得……本宫记得,你入我太平观当天,本宫与你说:尽心做事,听从本宫吩咐,本宫自会给你一个前程。说心里话,明玉你很聪明,也极有眼色,本宫非常欣赏你。一直以来,本宫都把你带在身边,你说说看,本宫可亏欠你吗?”

“未曾亏欠。”

“本宫让你去安西采买,临行时与你说过什么话?”

“公主吩咐,要明玉办完事情之后,尽快返回洛阳。”

“那你呢?”

“小人……”

“你却跑去掺和进西域战事,私自放走了叛贼薄露不说,还在天马城密谋造反。

明玉,若非你是本宫差遣,本宫就不会让你回来。

因为你的擅自行动,却使得本宫好不容易才招揽过来的曹西什卡如今成为刀下亡魂。因为你,原本本宫可以在陛下面前讨得一个天大的功劳,如今却付之东流。”

“公主,明玉该死。”

太平公主却没有再去理睬青年,而是把目光投放到了坐在一旁的青年身上。

“回去告诉你父王,就说他若喜欢明玉,只管想本宫讨要就是,本宫也绝不会做那阻人前程的恶事。何苦明知道他是本宫的手下,却越过本宫,指挥他去做事呢?”

那青年闻听,脸色顿时大变。

“姑姑,请听侄子解释,此事与……”

话未说完,忽听得外面一阵喧哗。

紧跟着,大门打开,哈士奇躬身走进来,轻声道:“公主,清化坊走水了。”

“嗯?”

太平公主一怔,蹙眉问道:“何处走水?”

“武家楼!”

“啊?”

太平公主听完之后,忙快步往外走,来到了屋外。

她站在塔顶,手扶围栏举目眺望,就见远处黑烟滚滚,火光冲天,隐隐传来一阵阵尖锐的哨音。

“怎么回事?”

“奴婢已经派人打听了,是召机长老所为。”

“杨青之?”

太平公主愣了一下,旋即又笑了。

“昨日我还与法藏法师打赌,说着杨青之回来,洛阳少不得要热闹一番。

没想到我昨日才说,这小子就闹将起来……老哈,立刻派人去,告诉执金吾薛楚玉,就说本宫说了,让他不要管闲事。这种事情,还是交给武三思那老家伙解决。”

哈士奇二话不说,转身就走。

这时候,那屋中的青年也走出来,看着浓烟滚滚的清化坊方向,冷声道:“这杨青之,还真是不知死活。才回洛阳,抗旨不遵不说,还火烧武家楼,武三思岂能饶他?”

太平公主却冷笑一声,不予理睬。

她手扶围栏,观看了片刻之后,转过身来。

“成器,把慕容明玉带走吧。

本宫看在你父王面子上,不难为他……但是本宫手下,不养怀有二心之人,既然你这么器重他,就让他过去帮你好了。他做的事情,与本宫没有丝毫关系,以后出了事,本宫也不会过问。总之,这次事情就这么算了,本宫还有事,不陪你了。”

太平公主说完,便转身离去。

青年站在屋外,看着太平公主的背影,咬咬牙,却没有出声。

“明玉,起来吧。”

他冲着屋内说了一声,那匍匐在地的青年,也随之起身。

“公主她……”

“姑姑毕竟是个女人,容不得人。

既然她不愿意再收留你,你就随我走吧……嘿嘿,不过你也可以松口气,那杨守文烧了武家楼,等于和武三思撕破了脸。看着吧,武三思绝不会轻易与他罢休的。”

“杨贼放火,烧了武家楼?”

明玉愣了一下,目光凝视清化坊方向的滚滚浓烟,突然苦笑一声,摇了摇头……

“这杨贼,好高明的手段。

殿下,咱们最好不要再轻举妄动,更不要对他不利。他这一把火……看着吧,武三思不但不会找他麻烦,还会想方设法的保护他周全。咱们,实不宜再针对杨守文。”

“嗯?”

名叫成器的青年,愣住了。

明玉,本名慕容明玉,是静难军军使慕容玄崱之子。

想当初,慕容玄崱起兵造反,后准备从昌平撤兵之前,安排慕容明玉偷偷前往长安,投奔了太平公主,改名穆明玉。后来,他得知了杨守文是杀害慕容玄崱的凶手,就几次想要找杨守文的麻烦。但当时杨守文因醉酒诗百篇而名动两京,太平公主对杨守文也颇为赞赏,所以斥责慕容明玉,不得生事,更不许找杨守文麻烦。

这,也让慕容明玉非常不快。

也就是说那个时候,他结识了身边的青年。

青年名叫李成器,说起来也是一个大人物。他是相王李旦长子,嫡长子,极为聪慧,而且颇有手段。只是,在历史上李成器的光芒几乎被他兄弟李隆基完全遮掩住,所以名声不显。留给后人最著名的故事,就是三让皇位,被后人称作‘让皇帝’。

李成器能诗歌,善书画,精通音律,最善羯鼓、吹笛。

史书评价他恭谨自守,不妄交结,不干预朝政,所以甚得李隆基的敬重。

不过,此时的李成器,还不是历史上那个鼎鼎大名的让皇帝,只是一个年仅二十二的青年。

李成器和慕容明玉一见如故,并且各种拉拢,使得慕容明玉和他走的也越来越近。

只是,李成器果真能够成器吗?

慕容明玉轻声道:“殿下,咱们安排的手段最好不要再施展了!

杨守文这次回来,陛下对他必然更加看重。他既然拿走了那幅画,焉能没有防备?

说不定,他正等着殿下出面,而今烧了武家楼,陛下未必会怪罪他,相反武三思还要护他周全。总之,咱们暂时不要再对他出手,还是再找机会,不信他没有破绽。”

李成器闻听,顿时恍然。

但他随即流露出一抹羞愧之色,轻声道:“未能替明玉报仇,还……我真的很羞愧。”

“诶,羞愧什么。

公主殿下而今不愿和太子反目,咱们也没有办法。这次撕破了面皮也好,否则夹在中间,我终究难受,也施展不开手脚来。不过,我短期之内,不好继续在洛阳,难保公主不找机会寻我麻烦……我准备离开洛阳,先避一避风头再说,如何?”

李成器想了想,点了点头。

“如此也好……对了,六诏乘象书如今下落不明,而且老黄在射洪,似乎有些麻烦。

这样吧,你走一遭梓州,看能否帮助老黄。

顺便呢,还有一件事情要你费心,具体的,咱们回去再说。”

“好!”

既然已经上了李成器这艘贼船,慕容明玉知道,他没有别的选择。

左右他离开洛阳也无处可去,走一遭剑南道,似乎也没什么大碍,正好可以散心。

只可惜,未能害得杨守文!

慕容明玉心里,不禁有些不甘,却又无可奈何。

如今大势在杨守文一边,有武则天的关照,即便是相王李旦想要对付杨守文,也非一桩易事。

且放过他一遭,总有一日,取尔人头……

想到这里,慕容明玉又看了一眼浓烟滚滚的武家楼方向,一咬牙,跟着李成器离开。

武家楼,已经被烈焰包围。

熊熊火焰直冲霄汉,浓烟弥漫。

庄毕凡带着人,从武家楼里救出了那些家丁。清点一番之后,他也不禁暗自咋舌。

武家楼这一次,死十七人,伤五十余人。

这还是杨守文手下留情的结果,如果他们下狠手的话,估计这武家楼里,无一幸免。

以前还不觉得杨守文心狠手辣,只觉得他颇有些儒雅风范。

可现在看来,这家伙……

杨守文、杨茉莉和杨十六,依旧端坐在武家楼大门外,一动不动。

那四只獒犬也静静的匍匐在他身前,看上去很安静。可谁都知道,这四只獒犬绝非善良。

只从它们爪牙上的血迹就能看出,这四只獒犬何等凶悍。

三人四犬坐在那里,却无人敢靠近,只能远远的驻足观望。

“二郎,那就是你兄长吗?”

人群外,一群少年聚在一起,正七嘴八舌的说话。

其中一人,身高五尺七寸左右,生的颇为俊俏,仪容不凡。这少年,正是杨瑞……他今日准备去国子监上课,可是途经清化坊的时候,却看到这里已经乱成一团。

“没错,是我大兄。”

杨瑞看到杨守文,并没有过去。

他已经命人前去给杨承烈报信,同时更知道,杨守文现在所处的地位,他掺和不来。

大兄这是要做什么?

杨瑞心里很急,却没有急于过去,而是默默关注事态的发展。

“奇怪,怎不见洛阳县派人过来?”

“那不是已经来了吗?”

“不过是民壮武侯,我是说那些快手……这么大的事情,以那张昌仪跋扈的性子,居然迟迟不见动静?听说这召机长老昨天在安喜门外,可是狠狠打了二张的脸。”

“哈,现在这种状况,莫说是张昌仪,估计二张也不敢来?”

“为什么?”

“没看到昨天杨青之杀了二张的爪牙,如今还能跑来武家楼闹事?没留意,今天街头之上,少了不少二张的爪牙吗?这是杨青之和梁王私怨,二张也不敢进来掺和。”

有那消息灵通之人,知道一些内幕,于是得意洋洋的炫耀起来。

杨瑞则静静在人群中观望,心里却盘算着:大兄这一次,莫非真的是有别的目的?

杨守文,心如止水。

他倒没有别的想法,只是想要为李裹儿出一口恶气。

那宗正寺宗正李千里,也就是说昨日明秀说的那个‘李仁’要治李裹儿的罪,杨守文倒不担心。李显是太子,就算他性子懦弱,可如果连闺女都保不住,才是窝囊。

再说了,就算李显不成,必要时武则天也会出面。

武则天喜爱李裹儿,毋庸置疑。

真要是让武则天出面了,就算李千里再倔强,也必须要考虑清楚后果。

至于自己,杨守文并未考虑太多。

不过他也清楚,李显会出面保他,上官婉儿也不会坐视不管。总之,或许有麻烦,他却并不在意。老子如今都出家做了和尚,还怕武崇训?反正,不要你好过……

轰!

伴随着一声巨响,浓烟翻滚。

武家楼在熊熊烈焰之中轰然倒塌,火星飞溅。

而这时候,一队奉宸卫从清化坊的坊门冲进来,呼啦啦就包围了武家楼。

为首之人,是一个年约四旬的中年男子,生的相貌清癯,举手投足间透着儒雅之气。

“下官直凤阁钟绍京,奉陛下旨意,捉拿杨守文上阳宫觐见。杨君,随下官走吧!”(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