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78,开局被女知青退婚 > 第1226章 沈司长,好久不见哪!

外汇管理局这会儿刚刚成立,办公地址还在西城区西交民巷17号,是与龙国银行合署办公的。

早期企业想要购买进口设备,需要先向外汇管理总局申请外汇额度,再由国家计委纳入全国外汇收支计划,经国务院批准后执行,等到他们同意了,企业才可以用这部分额度进行自由采买。

国家计划委,在外汇管理上,负责汇总全国外汇收支计划,平衡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协调外汇储备、外资利用、国际收支等关键指标。

b超机属于先进科技设备,根据《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技术进口需经科技司技术审查后,再由商务部办理进口许可,取得《技术进口许可证》。

现在李向南想要申请外汇额度,自然离不开找计划委科技司,申请进口设备的授权证明,由他们开具一份必要性证明,取得《技术进口许可证》,外汇管理局核验许可证后,按额度放行外汇,防止技术非法流入。

这就相当于计划委给李向南开具的一份介绍信,有了这东西,他就可以向外汇管理局申请额度,经过层层审批之后,拿到相应的资格。

可沈玉京是什么人,别说王德发宋子墨有充分的认识了,就算是李向南,尽可能的不把坏人的标签安在沈玉京身上,也不想以最大的恶意揣测他,此刻也有些发愁。

这家伙,是个非常不好打交道的人!

月坛南街,计划委大院外。

王德发和宋子墨面前的烟头已经抽了一地了。

“要不,再想想其他办法?”王德发瞧李向南的脸上没有多余表情,猜测他心里恐怕跟自己一样不太好受。

“南哥,要不,我去找找我爸?”宋子墨丢了烟头,站起来道。

“你俩也不用先这么担心,我先去看看情况再说!”李向南眯了眯眼睛,“虽然先做最坏的打算没坏处!”

王德发宋子墨对视了一眼,默默的点了点头。

“那我们跟你一起进去!”

李向南摇摇头,伸手把他两给拦住,“先不用!”

宋子墨顿住脚,扭头看了一眼德发,叹气道:“好吧!那你自己小心一点儿,我和胖哥就在这里等你!”

“嗯!”李向南点点头,把车里的公文包拽出来,捋了捋头发,迈步上了计划委的三层台阶。

“大爷,请问科技司在几楼……”

“那有牌子!”

进了楼,李向南调出烟给传达室的大爷散了一根,话刚问出口,老大爷就伸手一指大门口的牌子。

他扭过头一看,就见上面用正楷的大字写着科技司在三楼306室,还画了个箭头指向楼梯。

再正过头一瞧,老大爷的烟已经点上了,但头却始终没抬,便谢道:“多谢大爷!”

“客气了!最近找科技司的人很多!跟着人群走就行了!”

听到这话,李向南皱了皱眉。

看来改革开放之后,还是有很多人像他一样,从这里头嗅到了与国际接轨的商机。

他不是唯一来找科技司取得技术进口许可证的人。

站在大厅里,他没有急着上楼,而是笑呵呵的跟传达室的大爷一样,点燃了一根烟瞅着周围的景象。

1980年一月的燕京,呵气成霜。

李向南去外汇管理局的还算早的,就是怕当中再出什么变故。

可再转道来到这月坛南街38号大院时,已经快九点了。

好几辆从四处开来的公交车,呼啦啦在大院前停下。

于是灰砖楼前,黑压压的人群像冻土下萌动的草芽,顶着寒风往楼里拱。

梧桐枝桠裹着残雪,在铅灰色天幕下簌簌发抖,却挡不住人们攥着技术引进申请表,成了改革开放初期最执着的“破冰者”。

兴许是听到了吵闹声,传达室的大爷呼啦扒拉开了铁栅栏门,蓝布棉帽檐上结着白霜,喊道:“都别挤!排好队!”

他瞧见李向南还站在楼下,就着一根烟的交情,赶紧提醒道:“你赶紧上楼,三楼!”

“哎!”李向南答应一声,快步朝楼上走去。

可大厅里寒风裹着人潮,哪里拦得住?

穿中山装的国企技术员棉袄领子竖着,挎着鼓囊囊的帆布包往前拱;戴棉手套的老会计光顾着护住怀里的算盘,解放鞋被踩掉也浑然不觉;后生仔的军绿挎包带子“啪”地崩断,散落一地铁皮盒装的霓虹机床图纸——那是给厂里画的“救命符”,此刻正被寒风卷着满地乱窜。

拥挤的人群中,李向南像尾灵活的青鱼。

他脱掉棉手套塞进挎包,任凭寒风削着脸颊,双手撑住前面大哥的棉袄后襟,脚跟抵住身后大爷的千层底,硬是在人堆里拱出半尺呼吸的空间。

三楼竟然还上了铁栅栏门,上了楼的李向南一愣。

“师傅!接住!”他忽然矮身钻到侧门边,接住老会计掉落的一沓《可行性报告》,麻利地用牛皮纸绳重新捆好。

老会计哆嗦着要道谢,他早已转身扯开嗓门:“邮电局同志!您挎包带子要断,往左挪半步卡住门框!”

“要亲命了!”李向南喊完,瞧见这么多人把整个楼梯道都占据了,人都傻了。

再往上挤,站到三楼楼梯口,瞧了一眼走廊,更是炸裂,这里早已人满为患,把走廊都给挤满了。

楼梯转角飘来“大前门”的烟味儿,混着煤球炉的呛人气息。

穿藏青制服的干部们夹着红头文件下楼,被人群裹挟着又退回四楼走廊。

某间办公室门缝漏出争执:“战车国化工设备的参数?先让一机部做技术评估!”

话音未落,穿回力鞋的工程师从门里挤出来,怀里的图纸哗啦啦雪片般飞落。

李向南正巧蹲在楼梯拐角,他迅速脱下棉袄铺在地上,任由图纸雪花般飘落其上。

待工程师慌忙来捡时,他已将图纸摞齐,用冻得通红的手指按编号重新排序:“老师傅,沈司长在不在呢?”

“只有个许司长在!”工程师摇摇头跟他道了声谢。

三楼会议室窗棂结着冰花,铁皮炉子烧得通红,将《技术引进风险评估报告》的纸角烤得卷边。

科技司的沈玉京司长摘下玳瑁框眼镜,镜片蒙着层薄雾。

他面前堆着跨国公司的报价单,美元符号在台灯下泛着冷光,而墙角的搪瓷茶缸里,胖大海与茉莉花早已凉透,结着层油花。

门外,等待的人群或站或坐,有的低头用铅笔在《可行性报告》上勾画,手指冻得通红;有的焦急地翻着新型电话机说明书,呵气暖手。

李向南却挺直腰杆站在窗边,任寒风灌进脖颈也不肯蜷缩。

他紧紧拽着自己的包,想着见到沈玉京时要说的话。

可这一等,一整天都过去了。

暮色染透西边天际时,大院广播终于吐出沙哑的通告:“今日受理截止!”

穿藏青中山装的厂长攥着《暂不受理通知书》,纸角戳进掌心纹路;戴雷锋帽的个体户举着自筹外汇证明,帽檐积着雪,活像顶了个白面馒头。

李向南从楼里出来,棉袄袖口还沾着帮人捡文件蹭的灰,眼里却烧着两簇火苗。

大院铁门“咣当”合拢的刹那,没拿到批文的人们仍簇拥在传达室窗口,像寒风中瑟缩的麻雀。

李向南却逆着人流往外走,棉鞋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声。他知自己不过是时代浪潮中的一滴水,但这一滴水,偏要折射出整个太阳的光辉。

“小李,怎么样了?”王德发窜过来时,怀里还抱着李向南中午没啃完的包子,将其递了过去。

“明天再来!”李向南抛下一句话,接过包子钻进了车里。

第三天的下午。

“念薇医院的进来!”

一声熟悉的声音从306室传来,坐在地上的王德发和宋子墨赶紧把李向南给扶了起来。

“叫我们了!赶紧进去!”

李向南拍了拍屁股上的灰,点点头,迈步走进306,把手里的资料从桌上推过去,轻声笑道:“沈司长,好久不见哪!”

埋着头正在写材料的沈玉京一惊,抬起头时,眸光里有深深的惊讶,他猝然抓起侧面放着的文件,视线在上头扫了又扫,惊讶道:“是你要进口b超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