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狂野大唐 > 第一零六章 守株待兔

狂野大唐 第一零六章 守株待兔

作者:南山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4: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谢谢书友们的支持,自今日起恢复两更。这天中午,有探马回报,有一支三百余骑的马队押送着大批货物从东北方向南下,直往青龙山而来。庄毅得讯大喜,再派高保奴的人亲自去察探,终于确定,果然是萧秃倌回来了。

于是吩咐高保奴带人下山去迎接,自己领了兵马,在寨中埋伏起来。等了半个时辰后,高保奴与萧秃倌回寨。庄毅适时领兵杀出,萧秃倌措手不及,顿时被庄毅的士兵们包围。

“高保奴!你竟敢叛我!”萧秃倌目瞪口呆地发现,自己寨中竟多了这许多陌生面孔。待发现高保奴不知何时打马离开,不由大吼起来。

“秃倌儿!你可还认得我么?”霞越持刀大喝道。

“是你……你待如何?”萧秃倌大吃一惊,他早年就认识霞越,看着四周全是奚人士兵,顿时心惊肉跳地转头看向寨门,却发现正门被堵上了。

要么死!要么降!降?那怎么可能……

“儿郎们!今日阴沟里翻船呐!给我杀!”萧秃倌仰天怒吼,心中飞快地盘算了一遍,随即决定突围,立即从马背上摘取一对八角大铜锤来,打马转身冲向寨门。

“哪里跑……看枪!”庄毅早就注意到了这个萧秃倌,果然是人如其名,居然是一个四十来岁的秃头壮汉。庄毅怎容他逃掉,挺枪使了一招“凤凰点头”,迅疾如风般刺向萧秃倌咽喉。

萧秃倌也果然是武艺不俗,呼地一锤咂在庄毅的枪头下七寸处,顿时将长枪崩开,跟着一个大弯腰,使了一个甩手锤,轰击向庄毅腰肋处。这一锤势大力沉,直震的庄毅手腕发麻,庄毅浑身一抖卸除力道,忽见一团黑影猛扑而来,已到了眼前,这时想要使枪封挡已是不及,匆忙之中,身形在马背上一个侧翻,这才恰好避过。

萧秃倌却不纠缠,忽地打马调头,如风般从其身边疾冲而过,直冲向包围的士兵群中,手中大铜锤上下翻飞,瞬间杀开一条血路,向大寨之内冲去。

“好狡猾的家伙!”庄毅不由一楞,已是追之不及,从马背上摘下弓箭,稍作瞄准,便一箭射出,射中萧秃倌后腰。萧秃倌痛哼了一声,不管不顾地冲进寨内去了。

庄毅只得带领士兵们紧追而去,到了内侧已不能骑马,只得下马步行追去,远远见萧秃倌正在前面飞奔,冲过一处墙角,忽见萧秃倌就站在前面,庄毅险些迎头撞上,立即避开了才发现,高保奴正手持一杆长矛拦住了去路。

“萧秃倌!你若不死,我们将不得安生,你是自己了断呢,还是等我们动手?”庄毅狞笑道。

“杀!”萧秃倌大喝一声,手持双锤就扑向了高保奴。这个高保奴身手也是不弱,身形走避,手中长矛却如毒蛇吐信,让萧秃倌无法近身攻击。

庄毅正要上前与高保奴夹击,哪知萧秃倌却猛地虚晃了几锤,突然调头冲向侧边一处断墙。只要翻过去,就出了山寨,进入了寨后的山林之中。

庄毅一声大喝,手中长枪随身形旋转,舞了个枪花后猛地抛掷而去,沉重的大铁枪呼地一声,如利箭般穿透萧秃倌的后背,将其钉在了断墙上。

眼看萧秃倌仍未死透,伏在断墙上抽搐痉挛,庄毅倒背着双手,目视高保奴笑眯眯地说:“你臂力不错,这杆长矛却差了点,日后我让伏铁手给你打制一杆新的。”

高保奴点点头,却是默不作声,缓步过去将萧秃倌的尸体取下,从腰间拔出一柄弯刀,斩下了萧秃倌的首级,又取出擒龙枪,一起递到庄毅的面前。高保奴做这些的时候,仍是低着头一声不吭,他这就算是纳了投名状了,心里多少有些别扭。

“去收拾一下家当,这就跟我去营州吧!至少一个千人将少不了你的……”庄毅明白他的心思,缓缓接过擒龙枪,转身大步而去。

在高保奴的协助下,庄毅找到了萧秃倌库藏钱财货物的山洞,清理出铜钱五千余贯,黄金三十余斤,另有珠宝首饰两箱,珍贵皮货、药材及布帛等也是不少,其中更有上好铁甲及马具一百余副,刀枪武器数百件。

庄毅乐呵呵地全部笑纳,让士兵们用战马装载了撤出山寨,又收编了四百多俘虏,命人一把火将山寨全烧了,这才带士兵们满载货物而去,追赶段忠实所领的大队人马。

庄毅没有回来,段忠实自然也不敢领兵走快了,一路走走停停,直到四天后,庄毅才赶来会合了,但这时离营州治所柳城也只剩下了仅一天的路程。

恰好这天晚上,沙固也派人赶回来了,禀报了柳城的城防和兵力分布情况。庄毅听取汇报后,连夜召集一众军官们开了一个战前会议,再次重申一遍取营州的目的,以及攻城时应注意的事项,又分派了作战任务。又觉得沙固仅一百人难以发挥作用,便让霞越再领一百人提早赶去与沙固会合,以便到时夺城。

次日,庄毅领兵三千先行,让段忠实率领后勤辎重老弱人马随后赶来。

营州,位于白狼水(即辽河)北岸,治所柳城,是辽东各地通往关内的必经咽喉要地。前燕称龙城,北魏始称营州,隋置有营州总管府,唐代多次改革后设营州上都督府,管营、辽二州,后又统管奚、契丹、靺鞨、室韦等各族族长为下都督的羁縻州,曾一度隶属幽州大都督府,后又置平卢节度。

安史之乱后,安史叛军残部据河朔三镇,名义上反正,实则拥兵自重,时叛时降。又因契丹屡次叛乱,营州两次迁治渔阳。自肃宗上元二年,营州基本失去控制,代宗大历年间,侯希逸与李正己领平卢军民二万余人南迁淄青之后,营州曾一度废置,后又隶属幽州治下。

但因营州诸多胡族杂居的特性,使得历任幽州节度也不愿意驻兵,营州又由实际统治转为羁縻统治,最终被渤海国蚕食,但名义上仍隶属幽州。因渤海国与大唐始终保持着宗藩关系,所以混乱的营州便处在这么一个尴尬地位。

现今的营州兵马使出身渤海大族乌氏,名叫乌重礼,年四十余岁,驻防营州十余年了。自今年夏天以来,契丹人和奚人各部皆在动员,入秋后大打出手。

这让乌重礼也跟着紧张了一段时间,因为他在这里过得很滋润,每年开春就会有中原的商队带着丝绸、布帛和精美的瓷器从关内来,换成珍贵的皮毛、药材、珠宝带回关内,作为此地守将,他早就赚了个盆满钵溢,绝对不想卷入到战争中。

很快就有消息传来了,契丹可汗亲征竟然被奚人击退,这让他觉得不可思议。不过这样最好,他可以继续过安稳日子,战胜的一方,手中肯定有很多战利品,生意很快就会上门来。

但是,他并没等来想像中满载而来的商队,却等来了一支数千人的大军。而且这支军队也奇怪,打着一面有“平辽军”三个字的大旗,而兵员却基本都是由奚人组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