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137章 果然是同道中人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137章 果然是同道中人

作者:南柯一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22:15: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太阳渐渐落下,一根根腊肉、腊肠挂在窗前,就像是带着肉香的窗帘。

微风一吹,肉香吹进了屋内。

同时,也吹到方言和汪曾其鼻间。

“华夏人之爱腊味,可谓是深入骨子里,不独美食老饕爱吃它,寻常人家也爱吃它。”

“………”

“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汪曾其品着方言的散文,连声叫好,“小方,你这一句,算是把腊味吃透了。”

“您过奖了。”

方言眼睛不停地瞟向窗台上的腊肉。

“你是怎么想到写这个‘腊味’?”

汪曾其好奇不已。

“这不是触景生怀嘛。”

“我觉得‘腊味‘,凝聚了这人世间最深最浓的人情味、烟火味……”

方言指了指窗外,“如果说年夜是一首诗,年味是这首诗的诗心和诗眼,那么,腊味就是诗中绝美的意象,而且是最鲜明也最不可或缺的那个,腊味,真是好一碗人间烟火!”

“啪!”

汪曾其激动地一拍桌子,“说得好啊,果然你在吃这方面在行,跟我是同道中人。”

“是啊,同道,同道。”

方言喉咙微微蠕动了下:“汪老,您晒的这个是‘清酱肉’吧?”

“眼力劲不错,瞧出来了。”

汪曾其笑眯眯道,“打从进屋,就一直盯着这腌腊肉看,怎么,是不是很想来一根?”

“想,自然想!”

方言点了下头。

“想也不能给你,这么点肉得紧着我家里孙子吃的。”汪曾其话锋一转,“不过冲你写的这些散文,我倒可以帮你做,如果你想吃的话,肉票调料这些可要自备。”

“这没问题啊,谢谢您内!”

方言和他相视一笑。

汪曾其边在纸上写需要的材料,边说:

“果然我没有看错,你不单单在、戏剧上天赋异禀,在散文上也有过人的天份,原以为伱初学,写出篇佳作要花很长的时间。”

瞥了眼厚厚一叠的纸,“想不到你都快写成散文集了,题目也取得让人眼前一亮。”

方言回答:“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觉得美食是最能代表华夏文化的符号之一,所以就取了‘舌尖上的中国’这个名字。”

“正因为这個名字是’中国‘,不是’燕京‘,你这散文里就不能只写燕京,至少要再写几个代表性的,比如鲁东、粤东、江南、川蜀……”

汪曾其说:“不然撑不起这名儿。”

“您老高见,我是这么想的。”

方言有所保留地说出创作思路。

燕京可不只有京味,以前的八大楼、八大春、八大居等饭庄,一个个重新开张,鲁菜、淮扬菜、川菜等菜系都有,就连津门的狗不理包子也登陆了燕京,就在“新陆春”。

何况上辈子,全国各地的美食没少吃。

“看来你是打听清楚了。”

汪曾其颇为欣赏道:“你刚刚说了以地域菜系为横向,这么说还有纵向上?”

“纵向上,就是从美食的各个方面入手。”

方言掰着指头:“比如做法,煎、炒、烹、炸,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再比如口味,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

“妙啊!酸甜苦辣咸,品人生百味,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汪曾其眼前一亮。

“您算是说到根上了。”

方言看向那堆稿纸,自己这本散文集的任何一篇,都能拍成《舌尖上的中国》的一集。

汪曾其感慨道:“可惜了,老师和师母他们回湘西了,估计过一阵子才会回京。”

方言被问到发表的期刊和时间,说自己准备发表在《燕京文学》明年开年的第一期。

“刊物选的好,时间选的更好。”

汪曾其大为赞赏。

明年二月份发表,距离春节没过去多久,读者们刚刚过完年、吃过年夜饭,再看这散文,别有一番滋味,尤其是这篇写“腊味”的。

“您跟我想到一块去了。”

方言莞尔一笑,“就是要馋死读者。”

“哈哈哈!”

两人相视一眼,屋里充满欢乐的空气。

…………

从汪曾其家出来的时候,方言的手上多了个黄桃罐头的玻璃瓶,里面装着韭菜花酱。

也就是韭菜花、青椒糊、酱油拌在一块,然后拿开水在大木桶里一沏,等待自然发酵。

按汪老的说法,熬一锅虾米皮大白菜,佐上一碟韭菜花,好吃,有味,或者是配上卤虾酱,就着窝头、贴饼子,一样是人间美味。

灵魂之汁,浇给!

忙碌了一天后,方师傅准备……

先回了趟南锣鼓巷,把东西撂在家里,接着去后鼓楼苑胡同,方红现在还在宅子里。

自从她和杨霞得知自己买了个四合院,这些天,一有空就往这儿跑,一点点地打扫。

方言也会来清理垃圾,已经打扫干净了几间库房,里面装着不少布料和文化衫成衣。

只见此时,方红拿着纸笔,站在库房门口,认真地清点统计布料、丝线、背带裤、文化衫等东西,顺便也替弟弟和韩跃民当会计管帐,一丝不苟,俨然有上辈子的一丝范儿。

“姐,韩哥人呢?”

方言凑了上去。

“他刚回来,这会儿在屋里躺着休息呢。”

方红把头一转。

方言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那间屋子就是王大爷曾经住的地方,里面的桌椅床凳等家具都是现成的,基本上,拎包就可以入住。

自己这段时间就搬到这里,除了守夜看仓库,就是抽空盯着韩跃民雇来的那帮裁缝。

而韩跃民最大的任务,就是来回地在燕京和杭城之间奔波,倒腾更多的布料等材料。

这一回,韩跃民又梭哈了。

瞧见方言的大house,他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已经不满足于换房,也要努力买个宅子。

“岩子,你们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卖啊?”

方红看着满屋的布料和衣服,心里不安。

“就明天,明天比赛不就开始了嘛。”

方言直截了当地说。

“你们弄了这么多文化衫,能卖出去吗?”

方红眉宇间透着担忧。

方言笑盈盈道:“姐,您就放心吧,咱们华夏女排如今的实力可是世界前三,今年有机会拿一块牌,没准还有可能是金牌。”

“真按你说,女排要能夺冠,别说你这衣服卖32了,就算是卖四五十,我也愿意买!”

方红补充道:“我相信很多人也会买。”

“那就让我们期待华夏女排这次的表现吧。”方言露出淡淡的笑容。

方红拧成一团的眉头慢慢放缓,“对了,若雪跟我说,话剧队明天要在华夏青年艺术剧院表演,她们希望你能出席观看。”

“我不一定抽得出时间。”

方言侧目而视,“明天什么时候?”

“明天下午。”

方红说:“演出结束以后,她们打算用这次表演的奖金,请我们吃顿晚饭,当然,主要是请你,想要再谢谢你这个‘方老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