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3章 燕京文艺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3章 燕京文艺

作者:南柯一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22:15: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燕京站到了!燕京站到了!”

不用列车员多喊,车厢门口已经排了长长的队伍等待下车,方言背着军绿色的行李包,这是他到陕北插队时从家里带的包,里面装的是他的换洗衣服和书,没有其余的东西。

在火车站,跟陆遥等人挥手告别。

第四届文代会要持续半个月,所有人都拿不准有没有机会一块回陕北,只能相约11月16日闭幕式结束,如果方言还留在燕京,而且完成改稿,就结伴同行。

“回头见,小方!”

“回头见!”

目送他们一行人离开,方言扛着行李包,并没有马上回家,而是搭上10路公交车,先去了西长安大街7号,也就是《燕京文艺》所在。

原本蛰居在霞公府街的一栋大杂院,但在60年代,随着燕京文联一同搬到挨着电报大楼喇叭下面的这方城隅,编辑部就在一幢不起眼的小楼里,外墙泛黄,楼道逼仄。

谁能想到燕京乃至华夏的文学重要阵地之一,就在这里!

三拐四转,方言总算看到挂着“燕京文艺”牌子的办公室,大门紧闭,伸手敲了敲。

“请进。”

“你好,是周雁茹老师让我来改稿的。”

推门而入,映入眼帘的是一株长势很好的万年青,方言东张西望,打量整个屋子的格局,除了正对盆栽的桌子是空的,其余的4张都坐着人,一道道目光不约而同地投来。

“呀,你就是方言吧!”

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去,一个穿着黄色的确良的年轻女人,双手套着碎花袖套,笑着从满堆稿件的办公桌上站起来。

“你是周老师?”方言惊异道。

“啊,我不是,我叫王洁。”

王洁洋溢着热情,“是你的初审编辑,你的《黄土高坡》和《牧马人》就是我从自由来稿里发现,然后交给师父审稿。”

“原来是这样,真的太谢谢你。”

方言抱以真诚的感激。

要是没有她,估计就没有回京的机会。

“不用,不用。”

王洁羞地连连摆手,“真没想到伱这么快就到了,本来以为还要过几天呢。”

“我刚到燕京,就直奔这儿。”

方言咧着嘴轻笑。

“东西先放我这里。”

王洁摘下袖套,“我带你去见师父。”

方言放下行李包,跟在王洁的身后,在众目睽睽之下,进入编辑部主任的小房间。

就见一個黑发里夹杂着不少白发的老妇人放下正在终审的稿件,站了起来,笑着往搪瓷杯里倒上水。

“你就是方言吧?”

“周老师,您好。”

“来,小伙子,喝点水。”

周雁茹把杯子递了过去。

方言道了声谢,坐了下来。

“没想到你这么年轻。”

看着周雁茹和方言寒暄起来,王洁坐在一旁,直直地盯着这个礼貌却毫不怯场的男人。

跟以往见到的青年作家完全不一样,没有半分紧张拘束,举手投足都透着一股从容。

周雁茹拉开抽屉,拿出他写的两篇小说手稿,“这篇《黄土高坡》,除了些错字,没什么要改的,可以直接发表,倒是这篇《牧马人》,我很好奇你是怎么想到这样的故事?”

来了,来了!

就像凶手杀人都有作案动机,作家写作也有个动机或者灵感,总不可能说自己是抄的。

方言把准备好的说辞抖落而出:“说起来也是凑巧,我们知青点有个知青,刚好有海外关系,借着这一层,过继给亲戚当儿子,成功出了国,我们这些剩下的知青就讨论这事。”

接着喝了口水,“如果换成我们是他,到底是走是留?会不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呢?”

“结果呢!”

不等周雁茹发问,王洁已经迫不及待。

方言回答道:“大部分的都选择跟着海外亲戚出国,当然,也有少部分选择留下来。”

“所以你才在结尾这么写许灵均。”

周雁茹恍然大悟道。

“也许这就是现实。”

方言叹了口气。

“你是哪一部分的?”

周雁茹笑眯眯地盯着他看。

“我会留下来。”

方言道:“虽然可能做出不了什么贡献,只有一腔热血,但如果能把这一腔热血撒在这华夏山山水水,我也就无怨无悔。”

“对,这篇《牧马人》就该这么写!”

周雁茹轻拍了下桌子。

王洁眨了眨眼,左看看,右看看,就见方言翻起自己的手稿,结尾处写着周雁茹的修改意见,两人耐心地讨论,聊得十分融洽。

于是规规矩矩地旁听,默默给他们添水。

周雁茹道:“这次改稿其实不用太大的变动,就是结尾有点灰暗,得改得光明一点。”

方言乐呵呵地说:“只要能发表,我可以从头到尾都改得光明。”

“噗嗤!”

王洁忍不住发笑,立刻捂上嘴。

周雁茹摇头失笑道:“不用,就结尾。”

“现在就改吗?”方言追问。

“不用这么着急,我们给你安排好了招待所,你先把行李放好,再回到这里改稿。”

周雁茹笑道:“小王,你带他去吧。”

“那个、住宿费是我出吗?”

方言想到住宿自费的话,不如干脆回家。

“怎么可能让你出。”

王洁扶了扶眼镜,“放心吧,住宿费我们出,还有你来回的火车票,也可以报销。”

“那敢情好。”

方言内心松了口气,跟着王洁离开。

但当经过唯一空着的桌子时,王洁突然停下脚步,悄声说:“这里暂时没人,你这些天改稿子,就在这里改。”

“没人?”

方言看了眼正对王洁位置的空桌。

“对啊,这个位子是留给合同工的。”

王洁回答:“我们才复刊没多久,编辑部现在人员可紧张啦,不像人文社那么富裕。”

方言眼前一亮,盯着桌子,看了又看。

招工不就有了嘛!

可不要拿计划内临时工不当指标!

到招待所的一路上,通过跟王洁闲聊,旁敲侧击出《燕京文艺》临时工的招工要求,方言眯了眯眼,盘算要不要改变原先的计划。

刚把一切都安顿好,就迫不及待地回去。

“你不用这么着急。”

王洁笑说:“你可以先休息一天,明天再开始改,改完以后也不用马上离开,难得有这个机会,就在燕京多呆几天,多玩几天。”

“真哒?”

方言倍感意外,本来想改稿的时候故意磨磨蹭蹭,拖拖拉拉,在燕京多逗留几天。

合着根本不用!

“当然。”

王洁说不仅包这段时间的住宿费,而且每天还给他发2块钱的补贴,当然不是人人都有这种待遇,除了成名已久的老作家,只有被认定有写作天赋的新秀,才值得长期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稳定地给杂志社供稿。

“原来是这样啊。”

方言心里又惊又喜,表面云淡风轻,“那我更要早点改好了,这样就能多玩几天。”

眼神无比坚定,“何况我在路上就一直在构思,已经有了个轮廓,刚刚跟周老师这么一聊,灵感好像来了,我得赶紧写下来。”

“呀,怎么不早说!”

王洁急道:“我们马上回去!”

两人坐上公交车,匆匆回到小楼。

“呦,小王回来了。”

此时的办公室里,短发黑衣的中年大妈正在打扫卫生,看到他们,停下手上的活儿。

“这位是季秀英老师,小说组的副组长。”

“这是李悦老师,负责诗歌组。”

“这是黄忠国老师,负责散文组。”

既然改稿期间要呆在这里,自然要跟编辑部的人认识,在王洁的介绍下,方言跟他们一一打招呼,彼此之间,客客气气。

“刚来就改稿啊,小方可真勤快。”

季秀英夸了一嘴。

“嘿嘿,可不是嘛。”

王洁却像防贼似的,让方言坐在自己对面的空桌,递上纸和笔,“呶,写吧,到饭点的时候,我带你去食堂。”

“好。”

方言点了下头,把目光落在空白的草稿纸上,手里转动着圆珠笔,陷入思考之中。

《牧马人》的结尾,自己早就打好腹稿。

但到底要不要一次性写好,才惊四座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