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332章 赛博妲己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332章 赛博妲己

作者:南柯一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22:15: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入夜,整个夜空被繁星笼罩着。

书房里,马万梅从头到尾地把《科幻世界》翻了一遍,诧异不已:

“老汉儿,我觉得这不像是部科幻,倒像是《聊斋志异》一样的鬼怪。”

“这只是开了个头而已。”

马识途停下手中的笔,“我已经跟小方说好了,让他给我寄来完整的《午夜凶铃》。”

马万梅好奇地把头探了过来,“您从刚才就一直在写,到底在写什么东西呢?”

马识途道:“当然是给《午夜凶铃》和《科幻世界》写的评论文章,要拿去发表在川蜀的报纸上。”

马万梅定睛一瞧,不只一篇,而是整整写了三篇。

“这篇是给《蓉城日报》,这篇呢,给《蓉城日报》,最后一篇是《川蜀日报》的。”

“这么多啊!”

“这才哪到哪,至少还要给《川蜀文学》写一篇。”

马识途感慨说:“当初,《科幻文艺》创刊的时候,由我来写创刊词,这回涅槃重生,这第一期的《科幻世界》又怎么能少得了我呢。”

马万梅拾起其中的一篇,就见上面的标题清晰地写着:

《用科幻点燃奇思妙想的星星之火》。

这篇文章,随之出现在两天后的《蓉城日报》上。

“科学幻想源于现实生活、激发新奇发现、放飞自由想象,对科技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纵观历史,科幻文化的出现和兴旺,与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呈现互动的螺旋式上升……”

不少读者读到马识途重点推荐了《科幻世界》,照着报纸上给出的信息和地址,要么写信,要么打电话,慕名地向出版社订阅了这一期的《科幻世界》。

短短一天的订阅量,就超过了先前《科幻文艺》月均600册的销售总数。

而且杂志订阅的增长速度,伴随着川蜀媒体接二连三地报道,《科幻世界》在整个川渝地区的关注度直线上升,尤其是《川蜀日报》“泄露”了这一期杂志会有方小将的以后。

整个编辑部的信箱里,很快就装满了信。

电话,更是几乎没断过。

销量从低谷的600册,一跃而上,已经成功地突破了一万册大关。

就在如此万众期待下,也就在方言离开蓉城的第三天,《科幻世界》开始面向全国发行!

朱菻一大清早,骑着自行车,仿佛无所事事地闲逛。

视线中,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闲坐门口,要么摆摆家长里短、儿女情长的龙门阵,要么玩会儿棋牌,搓会儿麻将,还有的,安安静静地看点书报,手上捧的杂志五花八门。

《武林》、《故事会》、《今古传奇》……

当然,也能看到《科幻世界》的封面,听到男男女女对《午夜凶铃》的议论。

“报纸上登的不会是假新闻吧?方老师写的哪里是什么科幻啊!”

“可不是!大晚上的窝在被子里看,把我吓出了一身冷汗!”

“你敢通宵看这个?你的胆子可够大的!”

“别提了,我现在听到电话声,都以为是贞子在给我打电话。”

“不过恐怖归恐怖,吓人归吓人,但是这个《午夜凶铃》跟科幻有个毛的关系啊?”

“上面不是写了嘛,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期分解。”

“………”

听着众人议论不休,朱菻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自行车蹬得也更有劲儿,飞驰到峨影厂。

却意外地发现,厂里上下对《午夜凶铃》的讨论度还要更上一个台阶。

特别是韩三坪和滕进贤,两人面对面地坐在食堂里,各自手上拿着本《科幻世界》。

相互之间,传阅着《文艺报》、《文学报》等全国性的文艺报纸,上面除了本报编辑部的评论,也有转载日媒对《午夜凶铃》的评价。

滕进贤两眼圆瞪,“方老师的真的在日本卖出了一百多万册?!”

“没错,厂长!”

韩三坪道:“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坐视《午夜凶铃》就这么被桂西厂拿了去。”

“对对对,一定要抢过来!”

滕进贤连连点头。

“只要我们能拿到《午夜凶铃》,也许不光能在国内打开全新的局面。”

韩三坪眼里闪烁着光,“或许可以像《那山那人那狗》一样,在日本好好地出一回名!”

“你说得没错,不管用什么办法,我们厂必须把《午夜凶铃》抢到手!”

滕进贤语气里透着坚定。

《那山那人那狗》在海外大放异彩,票房至今已经破了20亿日元,足以让桂西厂在全国电影同行面前,扬眉吐气,名噪一时!

这回的《午夜凶铃》,说什么也不能再让桂西厂来拍了!峨影厂也很想进步啊!

想到这里,双眼紧紧地盯着《文艺报》上的新闻不放:

“打破对科幻的固有概念!东方科幻恐怖的魅力时刻!”

也正因为这篇报道,在华北水利学院就读的刘慈新,才特意地买了本《科幻世界》。

眼下这本杂志,在整个校园里,乃至整座城市里,都是毫无疑问的抢手货。

尤其对他们理工男而言,科幻文学总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魅力。

早在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出版面世的时候,自己就很喜欢国产科幻。

甚至跃跃欲试,开始尝试去写科幻短篇。

可惜命运弄人,在“精神污染”的严峻形势下,国内的科幻文学陷入低潮,出版社也不能再发表,或者出版科幻。

刘慈新写的,无处发表,干脆就弃笔不写,就此与科幻文学渐行渐远。

哪里能料到,大名鼎鼎的方小将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还敢写科幻!

写的还是自己从未看过的科幻恐怖!

“原来科幻还可以这么写,真不愧是方老师啊……”

刘慈新翻着《科幻世界》,眼里冒出星星般的火苗,创作科幻文学的**被重新点燃。

要不上课的时候,开个小差,写写科幻?

要不,还是等以后分配到火电厂工作的时候,偷偷摸个鱼?

…………

与此同时,沪市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叶永烈作为“华夏科幻文学的老大哥”,翻来覆去地看着《科幻世界》,看着《午夜凶铃》,嘴里不住地发出感慨。

“后继有人呐!科幻文学后继有人呐!”

看着丈夫情绪激动,杨惠芬心里很清楚。

自从“精神污染”开始,叶永烈就成了第一个被批评的目标,面对漫天的口诛笔伐,无休无止的攻击,最后被迫从科幻,转行去写纪实文学,一直以来,都憋着一股委屈。

“都说方言有一颗文胆,天不怕,地不怕,什么都敢写,果然名不虚传啊!”

叶永烈对这个素未谋面的方小将,充满了敬佩和羡慕。

“是够胆大的,你看看报纸上都怎么说的。”杨惠芬拿起报纸,念了起来:“最近,有一位知名作家打着‘科学教育’、‘科幻’的招牌,贩卖一些小布尔乔亚式的破烂,我们必须十分注意,这对广大群众是种严重污染。”

叶永烈道:“又是这个论调,当初批我的时候,不也是这么批的嘛!”

“还有更过份的呢,说方言这是‘文妖作乱’,‘简直是大逆不道’!”

杨惠芬又拿起另外一份报纸。

之前因为方言力挺武侠,支持通俗文学的复兴,以及流行音乐的传播,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文艺界的守旧派们称之为“文妖”。

如今方言打响了“振兴科幻文学”的第一枪,不可避免地又被喊成“文妖”,不出意外地在舆论上,遭到了守旧派群起而攻之。

简直是堪比六大派围攻光明顶!

“科幻在文学作品里是幼稚可笑的,是属于贫乏的一类文学作品!”

“《午夜凶铃》就像其他的科幻一样,庸俗而毫无文学价值。”

“我没有想到一位茅盾文学奖得主、一位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竟然堕落到这种地步!”

“………”

在如此汹涌的舆情下,叶永烈再也看不下去了,在报纸上开始声援方言。

不管是谁在振兴华夏科幻文学,叶某人一定要帮帮场子。

有着同样想法的科幻作家,不在少数。

和他并称为“华夏科幻四大金刚”的郑文光、萧建亨、童恩正,纷纷下场助阵。

同时,也有其他文学领域的评论家、作家、编辑,以及出版社公开支持方言。

果然不愧是文中之妖,赛博妲己!

一本《午夜凶铃》,就像一支穿云箭,让文坛的千军万马,供他驱使!为他征伐!

在方小将和《科幻世界》吹响的冲锋下,无数人向着反对派发起一轮轮激烈的论战。

争论的焦点在于,华夏到底需不需要科幻文学?

对于这个问题,方言正在埋头苦写着一篇稿子,“科幻在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方面,扮演着‘启示者’、‘前瞻者’和‘激励者’的角色……”

“将‘想象力’转化成‘生产力’,用科幻产业点燃未来引擎,简而言之,就是‘科幻文学尽管想象,科学技术负责实现’!”

而这篇稿子的题目就叫——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