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400章《推理世界》问世(二合一)

方言的晋西之行,在游历过忻州的五台山佛光寺之后,就此结束。

25日举办“寻根文学”主题的全国研讨会,虽然时间宽裕,但也需要有人来统筹布置。

于是,前脚确认了晋军的参会名单,后脚便不再晋西多逗遛,打道回府,直奔燕京。

两人第一时间连家都没有回,出了车站,马不停蹄地来到《人民文学》编辑部。

此时此刻,王朦、刘剑青、陈晓曼等人正传阅着一部部方言从晋西带回来的。

“还有这么多。”王朦发出一声感慨,“这可真是不少啊。”

“要不然,怎么说‘晋军崛起’呢?”

方言说自己最看好的是**的《老井》,不过目前还处于大纲阶段。

“不急,不急。”王朦摆了摆手。

刘剑青补充了一句,最新一期的《人民文学》,再过几天就要发行了,这些晋西青年作家的稿子肯定是来不及登上10月这一期,要发表的话,只能安排在下一期的《人民文学》。

“也好!”

方言点了点头,“到时候,可以跟研讨会讨论的内容一并发表,扩大寻根文学的影响力。”

王朦慈眉善目地看着他和朱伟,“这趟辛苦你们了,待会儿回去好好休息。”

朱伟说:“主编,我不是最辛苦的,最辛苦的是方主任,这趟跟着他出差,真的是长了见识。”

王朦笑了笑,然后把方言单独喊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两人面对着面,坐了下来。

方言本以为接下来聊的会是研讨会的与会名单,没想到谈的却是另外一件事——

《推理世界》。

就见一份过时的文艺报,被王朦递到了自己的面前,版面大篇幅地为《推理世界》的发行预热。

“听说这是你跟《科幻世界》那帮编辑鼓捣出来的东西?”

“没错,我给出的主意。”

方言面不改色,“推理现在在国内是一片空白,我想咱们华夏也该有一本专门发表推理犯罪、刑侦破案的刊物,既可以开拓通俗文学的领域,又能让科幻世界出版社创收,一举两得。”

王朦投去意味深长的目光,“新闻上讲,首期的稿子都是你写的?”

“也不完全是,里面还有不少外国推理的译稿。”

方言大大方方地承认,“至于原创的那一部分,的确全是我写的。”

“你呀,总是给我整出些新花样。”

王朦笑眯眯道,“我还听说,这个杂志的编辑部就设在燕京,编辑是王硕、钟阿城几个。”

方言并没有否认,只是说负责向自己约稿的联络员,是由出版社的社长杨潇亲自担任。

“写归写,但以后如果有好的作品,要多想想人文社。”

王朦道:“就算不能在《人民文学》发表,不还有《当代》嘛!《当代》的编辑们可是一直都想跟你约一次稿。”随后拍了拍他的肩膀,“秦兆阳主编甚至好几次堵着我的门说这事儿。”

“我这不寻思着推理发表在《当代》上,不够严肃嘛,下次一定!”

方言装着明白揣糊涂,在《推理世界》上挣的稿费,那是《当代》能比的吗?

“你啊你,可要长点心,知道吗!”

王朦也不再深究,而是找他要份《推理世界》的样本。

方言嘿然一笑,站起身来,“这没问题,明天我就给您送来。”

…………

天色渐暗,并没有回什刹海,而是去了南锣鼓巷。

杨霞从厨房里走出来,本以为是方燕放学回家,没想到来的竟然是方言。

“岩子,你可算回来啦!”

“妈,怎么啦,家里出了什么事吗?”

“没有没有,是你姐让我跟你说,《红楼梦》剧组最终的选角要开始了。”

“姐怎么会让您来转告呢?”

“忙呗!”

杨霞道:“这段时间,你姐可是结结实实地忙坏了,连家都顾不上回了。”

方言一问才知,《红楼梦》剧组原本合作的服装设计单位,竟然坐地起价,每张服装和舞台设计图竟然叫出了300元的天价,这对于本来资金不足的《红楼梦》剧组来说,不啻是雪上加霜。

在紧急地开会研究之后,决定放弃原先的服装设计单位,把工作交给史延芹和方红。

本来方红只是来打下手的,这下子,真的成了《红楼梦》的服装设计师。

“你姐让你开会的那天,先到她那儿一趟。”

面对杨霞的再三叮嘱,方言记了下来。

五天之后,会议就在陶然亭公园里的招待所内如期举办。

顾问委员会的顾问、电视台的领导,以及电视剧剧组的工作人员,陆陆续续地到场。

方言刚一进门,就被守株待兔在门口的方红叫到了一旁,脸上写满了忧色。

“姐,你怎么在这儿?不是让我上你办公室找你吗?”

“来不及了。”

“到底怎么回事?”

方言纳闷不已。

方红压低声音:“待会儿选角的时候,你能不能替邓洁多说几句好话?”

“怎么?”方言心领神会,“是不是邓洁演凤姐这事,又出什么幺蛾子了?”

方红点了点头,伴随着乐韵的退出,本来邓洁出演王熙凤的可能性变大了,偏偏台里的领导,以及顾问委员会的红学家们,都觉得王熙凤是贾府的台柱子,邓洁的模样身高都没有鹤立鸡群的范儿。

这样的一个演员,能不能撑得起凤姐,多多少少,有些顾虑。

“这不!”

她无奈道:“又考虑让邓洁去演平儿。”

“胡闹!”方言皱了皱眉。

“可不是嘛,邓洁的努力,我们都看在眼里,别人排小品都是一个,最多两个。”

方红说:“邓洁整整排了5个,跟着了魔似的,没人陪她配戏,都对着圆明园的石头练习。”

“我心里有数了。”

方言瞥了眼在院子里来回踱步的姑娘们,“姐,趁着这会儿你有空,你这样……”

方红静静地听着,眼前瞬间一亮,“行,就这么办!”

紧接着,就迎面走向了邱珮凝、邓洁、陈小旭等人的面前,说出方言给的建议:

“这个会至少要开两三个小时,不如我们出去看场电影吧?”

“看电影?”

陈小旭、张莉她们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

“对,而且是有人请我们看呢!”

方红搬出了“方言”,立刻得到了邱珮凝、陈小旭几人的同意。

邓洁深知这是方老师故意想支开她,肯定是不想她们偷听到任何关于挑选演员的讨论和结果。

这也正合了在场所有人的心意,与其站在院子里,像个犯罪的囚徒一样,在等待宣判中不停地煎熬,倒不如这个时候到电影院里,轻轻松松地看一场电影。

随后,一群靓丽青春的女孩们成群结伴,跟着方红,离开了招待所。

一路上,叽叽喳喳,欢声笑语,一扫刚才忐忑不安的样子。

邓洁在队伍里,强颜欢笑着,努力地让自己不要多想王熙凤选角的事,可偏偏就是忍不住。

“还在想选角的事呐?”方红用手肘轻轻碰了下。

邓洁点头苦笑,“你说我是不是真的没戏了?”

“别胡思乱想了。”

方红安慰说,剧组里大部分的人,包括王扶霖,都是全力支持她出演凤姐。

邓洁愁眉苦脸,“可是……”

“不光是我们支持你,还有我弟弟呢!”

方红道:“他可是第一个支持你演王熙凤的人,你就算对自己没信心,也总该相信他吧!”

“方老师吗?”邓洁心神摇曳,眼神扑闪。

就在此时,人群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声音,“你们瞧那边的报刊亭,怎么排了那么多人啊?”

邱珮凝等人望了过去,邮政报刊亭前排着长长的队,每个排队的人几乎都冲着同一本杂志。

“我看报上说,这《推理世界》有方老师的新作对不对?”

“没错,而且是推理犯罪!”

“我知道,我知道,叫《大宋提刑官宋慈》,文学报上说是方老师首创的法医推理派,放眼全世界,恐怕都找不到第二本这种类型的作品!是咱们华夏文学独创的特色!”

“对对对,我就是奔着这个名头,才想买一本瞧瞧,到底这神在哪里?”

“………”

议论声越来越大,陈小旭心痒难耐,“要不你们先去影院吧,我买完杂志,马上就追上你们?”

张莉也不禁意动,“你一个人排队太危险了,小旭,我留下来陪你吧?”

令人意料不到的是,比起看电影,《推理世界》这本推理杂志对众女的吸引力更大。

就连一向对文学不感兴趣的邓洁,也破天荒地想看《大宋提刑官宋慈》,因为作者可是方言。

…………

买完杂志,看完电影,再回到招待所的时候,出奇地安静,针落可闻。

众人脸上的笑容瞬间凝滞,放松下来的神经随之紧绷起来,气氛渐渐变得凝重而紧张。

方红忐忑不安,但当看到史延芹的身影时,两眼放光:

“延芹姐,怎么样了?”

“什么怎么样?”

“结果啊?结果到底怎么样了?”

方红焦急万分,陈小旭、邓洁等等待结果的演员更是眼巴巴地望着。

“得亏你们刚才出去了。”

史延芹说,就在外出看电影的时候,王扶霖和方言为了选角的事,跟领导和顾问们讨论了很久,几乎是舌战群儒,差一点就要在会上吵了起来,好在最终说服了顾问委员会和台里的领导。

“真哒!?”

方红又惊又喜,“那这么说,邓洁能演王熙凤了?”

史延芹点头,“恭喜你啊,邓洁,还有你,小旭,林黛玉,还有张莉你,薛宝钗……”

听到自己如愿以偿地得到想要的角色,邓洁、张莉等人激动万分,高兴得眼泪夺眶而出。

邓洁紧紧地抓着方红和史延芹的手,哽咽地道谢,声音断断续续,如泣如诉。

“别别别,真要谢的话,就谢王导和方老师,没有他们的力保,肯定是不行的。”

史延芹拍了下手,“好了,各位,赶紧把眼泪擦一擦,赶紧进屋吧,王导他们现在就等着你们回来,好宣布最后的选角结果呢。”

此话一出,众女纷纷破涕而笑,抹去眼泪,手牵着手,高高兴兴地走入会议室。

就见戴临风、万佳宝、启功等人,围着桌子,坐成一圈,方言则坐在右边靠角落的位置。

王扶霖招呼她们落座后,开始宣读名单:

“欧阳奋镪,演贾宝玉!”

“啪啪啪。”

在掌声中,方言笑眯眯地看着欧阳奋镪,他的下巴明显比进组之前丰润得多。

因为往里面注射了硅胶,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加贴近贾宝玉的形象而做出的牺牲。

“邱珮凝……”

“龚荧……”

“郭霄珍……”

“……”

“许非,贾芸!”

当王扶霖宣布完名单里的内容,在场所有人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深深地吐了口气。

“选角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的拍摄,才是对你们真正的考验。”

戴临风作为负责《红楼梦》电视剧的主要负责人,站了起来,简单地说了几句勉励之言。

“哗哗哗。”

越来越多的人鼓起了掌,特别是宣布10月中旬正式开机的消息,掌声响得犹如雷鸣一般。

万佳宝注意到她们的手边都有一本《推理世界》,突然回想起来,把方言喊了过来:

“我记得你跟我讲过,这上面连载着你的那部推理对吧?”

“您老记性可真好。”

方言咧嘴发笑,不成想两人的对话,激起了顾问委员会其他大佬们的兴趣。

趁着离晚饭还有一点时间,没有看过的开始传阅起来,而看过的聚在一块,闲聊起来:

“小方这部,可是个大手笔,既有古代公案的形,又有现代推理的意。”

“关键破案的情节设置巧妙,悬疑丛生而又环环相扣,背后的思想和立意更是深远。”

“启功兄,你想说的是不是最后一篇的‘杜松杀妻案’?”

“果然英雄所见略同,就是这一篇,这篇里的‘刁光斗’,刻画得可真是入木三分!”

“………”

眼见好评如潮,方言喝了口茶,摇头失笑。

别看现在聊得欢,《大宋提刑官宋慈》越是连载到后头,就越是让人感觉黑暗压抑。

整本书的主题,可不是像《包公案》一样,“手持金箍之棒,扫除污浊世道”。

而是一个悲剧,宋慈的对手明面上是刁光斗,但事实上却是跟一个体系为敌,这个体系可以创造出无数的刁光斗、袁通判,甚至这些“刁光斗”,在堕落之前何尝不是一个翻版的“宋慈”。

只不过无数个“宋慈”意气风华地踏入官场,被殴打地面目全非,最后自己都认不出自己。

薛尚书,是对世道妥协的“宋慈”。

卢知州,是利用验尸技术谋取私利的“宋慈”。

白知县,是年老昏聩的“宋慈”;袁捷,是壮志未酬、毫无背景的“宋慈”……

而刁光斗,则是看透黑暗,毅然决然地投身黑暗的“宋慈”,就像他说的,“就你一个人,扛着一杆大宋王法的大旗,就能够横扫天下,澄清玉宇吗”,结果换来的就是南宋皇帝焚烧了百官罪证。

真正的悲剧,不单单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还有,就是理想主义者的幻灭,美好的理想被冷冰冰的现实毁灭给人看。

也正因为兼具娱乐性和严肃性,连载《大宋提刑官宋慈》的《推理世界》一问世,销售火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