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571章 竞争激烈(二合一)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第571章 竞争激烈(二合一)

作者:南柯一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22:15: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世界科幻协会召开的大会如期举行,地点就在旅馆附近的会议中心。

杨潇、姚海军等人一个带着一个公文包,里面装着剩下的宣传册和华夏科幻短篇。

今天上午只是惯例的开幕式以及招待会,这是留给争夺世界科幻大会选址的团队最后的拉票时间,下午开始对报名申办的国家进行投票,在此之前,还会给每个团队预留10分钟左右的演讲时间。

天上阴沉沉的,下着绵绵的细雨。

方言打着伞,跟着人潮,走进会议中心的其中一间会议厅。

很快地,就在人群之中寻找到了海因莱因和阿西莫夫的身影,但令刘慈新大为遗憾的是,克拉克因病缺席了这场科幻盛会,自己无缘见到把自己引入科幻文学创作道路的这位引路人。

“这两位是华夏科幻文学杂志的编辑,那两位和我一样,也是华夏一流的科幻作家。”

方言替双方相互介绍,顺便有意识地抬高杨潇、刘慈新等人的地位。

阿西莫夫哈哈大笑起来:“很高兴在这里认识你们。”

刘慈新把心中的遗憾暂时抛之脑后,和姚海军、叶永烈他们一样,心情格外地激动。

毕竟,这可是他们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见到世界科幻文学的两大巨头。

“他们这次和我一起来,是为了1987年、1988年的的世界科幻大会选址申办的事。”

方言故作无奈道:“这回的竞争真的是太激烈了,如果可以的话,希望你们能帮个忙。”

语气里透着几分恳切,不管是1987年还是1988年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落户在蓉城举办。

海因莱因和阿西莫夫欣然同意,然后询问下午上台发表演讲来拉票的人选。

“是我!”

杨潇在方言鼓励的目光下,高高地举起了手。

其实真要论起来,方言是更合适的人选,虽然通过这几天,杨潇他们成功地在一些科幻协会会员里混了个脸熟,但跟方言的人气和知名度比起来,仍然是天差地别,但组委会也考虑到这种情况。

如果世界各国的著名科幻作家都振臂一呼来拉票的话,对其它的国家和地区就太不公平了。

因此,组委会允许方言、阿西莫夫他们私底下拉票,但希望至少在台面上能够避嫌。

而杨潇恰恰就是剩下的人里最合适的,又是《科幻世界》的杂志主编,又是全国第一个科幻文学委员会的主、席,此时此刻,她这等身份不挺身而出的话,还能让谁出马呢?

海因莱因笑了笑,让杨潇跟自己来,他准备引荐给组委会里交情不错的委员们。

方言让李翻译跟着杨潇去,边目送三人的背影没入人群中,边跟刘慈新他们解释:

“世界科幻大会选址的投票权,不单单会员有,组委会的委员也有,而且具有更大的决定权。”

“原来是这样。”

叶永烈、姚海军他们眼前瞬间一亮。

“真的是麻烦你们了。”

方言跟阿西莫夫道了声谢。

“不不,我并没有帮多大的忙,要谢还是谢罗伯特吧,等他回来了,你当面谢谢他。”

阿西莫夫让他们不必担心,海因莱因会好好地关照杨潇,随后把目光放在了刘慈新两人身上。

方言先介绍了下叶永烈,然后拍了拍刘慈新的肩,语气加重道:

“在我之后,能成为国际一流科幻作家的华夏作家,一定非他莫属。”

“噢!”

阿西莫夫听到这话,不得不对刘慈新另眼相看,“既然你这么说,想必非常认可他的才华。”

不停地上下打量,好奇地询问刘慈新的科幻文学作品,就听他情绪激动地讲述了一番。

方言补充了一句,如果感兴趣的话,等招待会一结束,可以把他翻译好的交给他一份。

阿西莫夫点了点头,说假如文章的质量不错的话,可以帮个小忙。

刘慈新一听他要把自己的推荐给《阿西莫夫科幻杂志》转载刊登,整个人心怦怦狂跳。

“小刘,还不快谢谢艾萨克。”

方言也乐了,《阿西莫夫科幻杂志》和《类似体》这两本主流科幻文学杂志,可是长期地垄断着星云奖里的最佳中篇、最佳短中篇,以及最佳短篇这几个奖项。

刘慈欣的《宇宙塌缩》能刊登在《阿西莫夫科幻杂志》,就算不可能一下子就捞到个星云奖,但能获得个短篇或者中短篇的提名,那也是在国际科幻文学界里小小地扬名了一把。

“不用这么客气。”

阿西莫夫说上次方言帮自己完善自己的机器人学定律,修改好的“第零定律”以及“八大定律”在《阿西莫夫科幻杂志》上一经发表,就引起广泛的讨论,连带他的“机器人”系列又火了一把。

方言笑了笑,他的“基地”系列以及“机器人”系列都是这回《科幻世界》准备引入国内的首选对象,但考虑到白嫖版权有可能影响到彼此之间的交情,于是开门见山地希望他能同意转载。

“这个嘛……”

阿西莫夫憨厚的笑容里露出一丝精明,“当然没问题,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方言追问道:“什么?”

阿西莫夫希望能做个交换,自己的“基地”系列和“机器人”系列可以在《科幻世界》杂志上转载,相应的,方言当初提到的以“黑暗森林法则”为核心的,要在《阿西莫夫科幻杂志》发表。

“这没问题,其实不瞒你说,《三体》的第一部已经在《科幻世界》上连载了。”

方言只说了第一部的情况,并没有透露第二部也进入了翻译的阶段。

“那真的是太好了!”

阿西莫夫顿觉惊喜,好奇这本《三体》究竟如何去解释费米悖论。

方言一五一十地把《三体》第一部的剧情说了出来,刘慈新和叶永烈在旁偶尔插上几句。

阿西莫夫从智子锁死地球科技,再到三体舰队入侵地球,越听越心惊,越听越感兴趣,特别想知道方言该用什么匪夷所思、天马行空的方式,才能从如此严峻到绝望的形势下逆转,拯救地球。

虽然知道肯定跟“黑暗森林法则”有关,但仍然是百思不得其解。

“智子锁死的只是地球的基础科学发展,但是并没有锁死应用科学领域,比如纳米科技。”

叶永烈摸摸下巴,说出了科幻文学里最经典也是最常见的套路,就是地球舰队冲出地球自卫。

方言却透露出第二部的剧情,那就是三体文明区区的一个水滴就能完全消灭整个地球舰队。

这话一出,出乎阿西莫夫、刘慈新他们的意料,完全没想到他会这么的狠,简直是大炮打蚊子。

阿西莫夫喃喃自语道:“这就像《圣经》里大卫的故事,用一块石子干掉了巨人歌利亚。”

方言笑了笑,《三体》里关于地球舰队覆灭的描述,非常地取巧,用一个无坚不摧的东西来砸烂看似庞大无敌的对手,并没有去虚构什么奇怪的动力系统、复杂强大的未来武器,然后创造出一艘无坚不摧的战舰,而是用一个原始的石子模式,解决了所有科学难题和逻辑陷井。

试想一下,如果真的去描述星际舰队之间的战斗,解释一系列双方交战中的技术细节,不但乏味,更会漏洞百出,费力不讨好,最终呈现的舰队毁灭大灾难可能远不如《三体》这般璀璨辉煌。

就像《流浪地球》的版本和电影版本的区别一样,电影里其实犯了很多科学性错误。

比如MOSS在计算洛希极限时就算错了,又比如木星引力加速……

好的科幻一般需要在科学事实和幻想中找到一个好的平衡点。如果严重脱离科学事实,那就是魔幻了,如果只是冰冷的科学事实,没有艺术的想象和加工,也会索然无味。

而《三体》设定如此复杂,却完全没让人觉得不合理,甚至还很“科学”,正是因为刘慈新在,三部曲的里处处体现出这种藏拙取巧的技巧,回避了很多科学常识矛盾,减少细节,直奔结局。

“那是不是利用黑暗森林法则?”

阿西莫夫推测道:“当三体文明这个猎人发现你这个发出信号的猎人时,你再把有关三体文明的信息发送给其他外星文明,结果在三体文明开枪射击地球的时候,第三个外星文明率先开枪解决三体文明?”

“虽然你的答案并不对,但已经很接近了,至少思路是对的。”

方言不以为然,天外救星这种叙事手法过于俗套,《三体》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足以封神。

所谓的“天外救星”,可以叫“机械降神”,就比如主角陷入了已经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困境,甚至是绝境时,突然冒出一个高纬度的“救星”,以一种摧枯拉朽的方式解决了故事冲突。

像《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就是这种“机械降神”,出手化解慕容博和萧远山的恩怨。

给自始至终贯穿了乔峰等人的主线,画上了一个句号,没有扫地僧,这故事圆起来可不容易。

“方,那该怎么用‘黑暗森林法则’才是正确的?”

阿西莫夫饶有兴趣。

刘慈新、叶永烈也同样竖起耳朵,就听方言意味深长地来了一句:

“艾萨克,你肯定知道核威慑和核讹诈吧。”

“当然。”

阿西莫夫先是一愣,如今世界上大部分的末日科幻文学题材,基本上都是核战争爆发以后的地球,比如《莱博维兹的赞歌》、《穿过云朵的少女》、《人猿星球》……

方言伸出五根手指,“把这个结合起来,‘黑暗森林法则’可以衍生出五条假设,第一就是宇宙里的文明只有最低程度的善意,第二,文明之间的竞争残酷程度与黑暗战役相当,第三,不同智慧物种间难以沟通,第四,交流一定会暴露文明的位置……那么,秉持着‘发现即被消灭’的原则……”

当阿西莫夫听到他用诡异又巧妙的方式解锁了第一部里设下的重重关卡,一时之间找不到科学逻辑上的问题,既感觉合情合理,又维持了故事的张力,而且是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办到的。

“嘶~”

刘慈新倒吸了口冷气,再次望向方言的目光里充满着崇拜和敬意,这题竟然还可以这么解?

但仔细一想,却越发地觉得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方老师,您这好像涉及到华夏近代史?”

“你说得没错,而且主要是近代革ming史。”

方言笑了笑,不管是《华夏2185》,还是《全频带阻塞干扰》、《三体》系列,都有很浓的红色基因,像章北海所谓的“逃亡计划”,其实是保留火种的星际版长、征。

像罗辑这个“执剑人”,身上多多少少有那一位的几分意志或者影子。

而三体文明入侵地球文明,简直就是翻版的工业文明降维打击农业文明,曾经横跨亚非欧的奥斯曼帝国,在现代化工业文明面前,便沦为待宰的羔羊,随之土崩瓦解。

“方,你这些想法真的是太棒了!”

阿西莫夫很庆幸跟方言做了这笔交易,同意让如此具有星云奖和雨果奖潜力的作品在《阿西莫夫科幻杂志》上连载,就凭《三体》超乎想象的设定和前所未有的宇宙观,一经发表,肯定大放异彩。

就在两人商量着交换的细节时,海因莱因带着杨潇、李翻译走了回来。

阿西莫夫迫不及待地把《三体》的故事分享给海因莱因,方言则目光扫向了满脸愁容的杨潇。

杨潇压低声音地透露,眼下世界科幻大会的竞争异常地激烈。

虽然有不少组委会委员以及协会会员支持华夏蓉城科幻文学委员会,但也有一部分欧洲国家提出异议,希望接下来两年在意呆利、波兰、法国三家里择其中的两家来举办。

“接下来就要看你的了。”

方言指的就是下午的演讲环节,这可是最后的拉票机会。

“方老师,我会尽全力的!”

杨潇郑重地点头,不管怎么样,至少让在场所有人感受到华夏科幻文学的发展和激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