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607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二合一)

《虎胆龙威》首映礼在即,方言先龚樰一步,返回香江。

龚樰则继续留在燕京,跟西影厂的吴天名、章艺谋、莫伸等人详谈《霸王别姬》的筹备工作,同时在方言的面子果实下,陈怀凯、陈凯哥等人也被请来,参与摄制,整个剧组的阵容豪华至极。

两口子在首都国际机场话别,接着方言便搭乘航班,抵达香江的启德机场。

刚一回到家中,稍作休整,就把电话打到了林清霞的住处。

“我都已经安排好了,就在《虎胆龙威》上映的大前天,会有人带着你姐姐一家,还有你叔叔一家南下香江,跟你们一家团聚,住宿的地点我给安排在美丽华大酒店,清霞你觉得怎么样?”

“好!已经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了!”

林清霞连连道谢,然后信誓旦旦地书姐姐、叔叔他们一家来港的一切费用,都由自己来承担。

“这种小事……”

“这可不是小事,你为了我们家的事,忙前忙后,已经够辛苦的了,怎么还能让你破费呢?”

两人推脱了一番,最终方言见林清霞执意如此,也就不再强求。

林清霞语气里透着几分疑惑,“你当初推荐我参演《虎胆龙威》的时候,是不是就已经想好要在这个首映礼期间,让我姐姐、叔叔一家和我们好好团聚?”

“只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了。”

方言道:“这次的相聚其实只是个开始,以后还有的是机会,你跟你父母说,很快就会有新的政策,到时候非常欢迎宝岛的同胞到内地来探亲旅游,而且保证来去自由。”

“真哒!!”

林清霞激动不已。

方言道:“到时候,还希望你能帮我一个忙。”

林清霞认真道:“别说一个,就是五个十个,只要是我力所能及的,我一定全力帮你。”

“就一件。”

方言转达了内地的意思,想要请林清霞一家接受采访,配合宣传。

毕竟,像这种“破冰之旅”,需要一些正面典型来宣传,而且是名气和意义越大越好。

林清霞思索了片刻,便满口答应下来,“你想我怎么配合,我就怎么配合。”

方言笑了笑,忽地在电话里听到细微的抽泣声,显然这个天大的好消息让林清霞喜极而泣。

安慰了一会儿,哭声渐渐地消失,“清霞你赶紧把这些好消息告诉伯父伯母他们吧,让他们好早做些准备,我已经让嘉禾在首映礼给你们预留好了位置,到那个时候,可以好好地叙一叙情。”

林清霞又是一阵道谢后,电话随之挂断。

方言摸了摸饥肠辘辘的肚子,懒得做饭,索性下楼,来到附近生意火爆的街道。

就见常点外卖的烧鹅店已经是座无虚席,老板手上麻利地剁着烧鹅,但总是时不时地会停顿一下,注意力被收音机所吸引,里面播的正是香江电台推出的《鬼吹灯》第二部广播剧。

此时此刻,坐在店里的客人一个个地竖起耳朵,甚至有的听得望神,热腾腾的烧鹅饭都变凉了。

方言把视线转到另一边,热闹的街道仿佛被时间定格了般,路人几乎一动不动地站着,无不是在静静地聆听《黄皮子坟》,惟恐错过任何一个标点符号,这样的场面反而让更多的人驻足停留。

左顾右盼了会儿,整条大街上但凡是有收音机的地儿,就没有一家在听《卫斯理》广播剧。

嘴角微微地上扬,然后挑了一家大排档,刚一落座,耳畔边便传来周围吃客的议论声。

“这《鬼吹灯》什么都好,就是每天播的太短,听得不尽兴。”

“可不是嘛,每次都这么短,只有三十分钟。”

“短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要命的是每次刚听到兴头上,下文突然就没了,断得人心痒痒。”

“写这播音稿的真不是个东西!还有写这《鬼吹灯》的作者,藏头露尾的,就不能大大方方地把第二部、第三部,还有后续的先出版了,这样一期一期地听广播,真的让人浑身难受!”

“嘘,我听说《鬼吹灯》的作者好像是方生?”

“方生?就是从内地来的那个方作家,你怎么知道是他写的《鬼吹灯》?”

“我也是从一份报纸上看来的,倪诓的儿子倪振在上面指名道姓地点出了作者的身份。”

“………”

见众人倒吸口冷气,方言吃饭的心情顿时冷了一大半,眼睛咪成了一条缝。

…………

第二天,香江三联书店。

方言来到办公室,迎面就见潘耀名拿着《香江经济日报》,两眼紧紧地盯着金融板块的新闻。

“老潘在看什么呢?”

“岩子?!”

潘耀名一个激灵,接着看到他这张熟悉的面孔,大喜若望。

方言道:“瞧你这么入迷的,是不是又在看股市新闻了?”

“知我者,岩子也。”

潘耀名咧嘴发笑,虽然自己靠着和方言、白若雪等人的亲近关系,在日元外汇上挣了不少,但也并没有收手,而是大头继续交给方言的基金代为运作,小头则趁着这波恒指大涨的势头,投入港股。

“如果你信我的话,这些天就把手头上的股票统统抛掉。”

“统统抛掉?所有的股票都抛了?”

“对,不管是亏是赚,全部都抛掉,千万别犹豫。”

“岩子,你让我这么做,是不是股市……”

“你猜得没错,我和若雪都觉得行情要崩。”

方言一脸严肃地盯着潘耀名看。

“不会吧?”

潘耀名两眼圆瞪,不明所以,明明香江股市的形式一片大好,恒指指数很有可能在10月份突破4000点,创下新的历史记录,自己所持有的股票也在这股东风下,基本上保持了赚大于亏的成绩。

如此大好局面,香江股市又怎么可能会崩盘呢?

“如果导致崩溃的并不是内因,而是外因呢?”

方言轻描淡写地说到了美国可能会在近期爆发股灾的推测。

“这……这……”

潘耀名吓了一跳,脑袋嗡嗡作响。

“目前还只是我和若雪她们的推测,如果美国爆发股灾,后果你自己也一定能猜到。”方言道:“那就是全球性股灾,甚至是金融危机,你觉得跟美国经济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港股会没有影响吗?”

潘耀名好奇道:“那把这些股票都卖了,接下来该怎么办?”

方言提醒了一句,“交给若雪来办好了,当然,你也可以自己来操作,那就是做空恒指。”

潘耀名吞吞吐吐道:“还……还是交给若雪吧,我还从来没做空过指数期货呢。”

两人交流了会儿股市信息,方言随后向潘耀名,提到了倪振、倪诓父子对《鬼吹灯》的事情。

“自从《黄皮子坟》播出以来,收听率依旧是遥遥领先于《卫斯理》,倪诓和倪振他们就好像有点输不起,特别是倪振,也不知道是第几次在报纸上公开地批评、贬低《鬼吹灯》。”

听到潘耀名这话,方言虽一言不发,但面色阴沉了下来。

“这个倪振,完全就是个不学无术的花花公子,仗着他老子的关系,才进的黄蘸的广告公司。”

“噢,原来现在是在给黄蘸打工!”

“可不是嘛,一个小小的撰稿员却经常地出现在八卦杂志上,最近听说要辞职改行当演员。”

潘耀名不屑一顾道:“就凭他的长相,也能当明星?”

方言冷笑了声,“呵呵。”

潘耀名道:“我觉得我们该好好地回击他们,都已经蹬鼻子上脸了,总不能还无动于衷吧?”

“倪振就算了,档次太低,以大欺小不值得,倪诓倒是还算马马虎虎。”

方言摸摸下巴,“我们也正好借这次回击,把《鬼吹灯》的热度和话题度再推高一个台阶。”

“拳王争霸赛还有几番战呢,《鬼吹灯》和《卫斯理》的擂台赛还可以接着打。”

潘耀名很是赞同,“只不过你打算怎么出拳?”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

方言撇了撇嘴,说起来也很古怪,众所周知倪诓是一个作家,但却似乎想不起有什么出名的作品,唯一能叫得上号的似乎也只有号称“香江科幻冒险巨制”的《卫斯理》系列。

恰恰在科幻文学的维度上,不管是从软科幻,还是硬科幻,《卫斯理》称不上一部合格的作品。

“你是想把《卫斯理》打成是‘伪科幻’?”

潘耀名恍然大悟道。

“倪诓不是在报纸上大言不惭,说《鬼吹灯》里包含的风水阴阳、堪舆玄学等知识有错误,而且存在严重的科学错误和逻辑问题嘛,还说《鬼吹灯》只不过是《卫斯理》的拙劣模仿之作……”

方言嘿然一笑,“那咱们就挑一挑《卫斯理》的刺,到底它经不经得起。”

“就这么办,不过这种事你方便亲自出面,还是先让我当回先锋,跟倪诓战上几回合?”

潘耀名认真地建议道。

“你不会一个人在战斗,之后我会以《鬼吹灯》作者的名义写评论声援你的。”

方言拍了下他的肩。

潘耀名眼前一亮,“好,就让我们好好地给这对父子长点记性!”

…………

“《卫斯理》是‘伪科幻’”的论调,最先在《东方日报》上出现。

一下子,就引起了香江媒体的注意,特别是在《卫斯理》和《鬼吹灯》广播剧竞争收听率的白热化阶段,不少有心激化两边矛盾的媒体立刻嗅到机会,添油加醋,把这篇评论的观点加以夸大歪曲。

毕竟,评论的署名可是潘耀名,他是出版《鬼吹灯》的香江三联书店的副总编辑。

显然,在面对倪诓父子咄咄逼人的批评下,哪怕是《鬼吹灯》的作者再能沉得住气,香江三联书店也不会继续袖手旁观,潘耀名的这篇文章,已经被当成香江三联书店的一次强有力的回击。

媒体大书特书,推波助澜,很快地,“《卫斯理》是否是伪科幻”的争论开始席卷全港。

全港的市民也搬来椅子板凳,瓜子花生,准备看戏吃瓜,之前香江电台对垒香江商业电台的戏码已经看厌了,此时《鬼吹灯》和《卫斯理》的论战进入到二番战,任谁都不想错过这样的精彩大戏。

结果还真的不负众望,潘耀名在批评“《卫斯理》是伪科幻”的文章里,专门指出《卫斯理》系列里一个离谱到家得情节,那就是卫斯理到了南极以后,为了果腹取暖,于是杀了只北极熊。

北极熊居然能出现在南极,难不成大陆板块又漂移了不成!

《卫斯理》系列的常识错误和科学漏洞被一一地指了出来,严重不严重倒是还说不上,不过比《鬼吹灯》要搞笑是板上钉钉的,越来越多的报纸转载评论,而且还贴心地做起了科普工作。

甚至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立刻把电话打到倪诓家里,希望当面采访,解答下这些错误。

在如此汹涌的舆论形势下,倪诓就算想当鸵鸟,置之不理也绝无可能,只好硬着头皮,颇有几分“无赖”地在《明报》上回应称,“南极的确是没有北极熊,可世界上也没有卫斯理”。

方言可不会给倪诓面子,以《鬼吹灯》作者的名义,在《东方日报》上阴阳怪气道:

“南极没有北极熊,不就是因为被卫斯理统统吃掉了吗?”

当他如此下场,参加论战,《鬼吹灯》和《卫斯理》的二番战再一次地被推上了新的**。

眼见形势越来越朝自己不利的方向发展,倪诓、倪振父子俩再也坐不住,不仅利用以往在媒体界积攒的人脉,拉更多的记者、编辑和评论家支持和声援自己,也开始频频地亮相香江商业电台。

既在栏目里借澄清的由头,卖力地宣传《卫斯理》,也若有若无地贬低、批评《鬼吹灯》几句。

但他们能做到,方言、潘耀名等人又岂能做不到更多更好?

双方的争锋相对,让《鬼吹灯》的关注度和话题度直接拉满,收听率以及销量双双暴涨。

毕竟,香江的市民长这么大,街头武斗倒是见过不少,不过文人文斗也许是生平里头一遭。

打!再打得凶一点,我要看血流成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