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 > 第259章 人心如狗(一)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 第259章 人心如狗(一)

作者:浪浪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5: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其实北宋的商业,相对于同期的其他国家而言,已经极为发达,只不过历史上的北宋末年,到了宋徽宗时期,由于朝廷百官贪墨成风,上行下效,这一弊端一直没有得到根治,才导致民不聊生,除了真正的那些州府大城市之外,其余的郡县一片萧条。..

但作为丝绸之国,北宋的纺织业一直极为火热。

北宋时期,北方丝织品上贡的州郡58个,南方48个。除了黄河流域和川蜀这两个汉唐时期就有的纺织中心外,长江下游,特别是太湖流域作为新的纺织中心迅速崛起,并在产品数量上超过北方地区,南方丝织品种多于北方达到18个,北方品种15个。

宋代纺织生产的组织形式既有对前代的传承,更有创新发展。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官营、民营经营方式仍然存在,但在具体运作和专业化程度上有所创新。为保障皇家和政府对纺织品的需要,宋代尤其在宋徽宗时期,在东京开封(汴京)、西京洛阳及成都等各州府都建立了官营纺织场院,集中人力、物力,生产高端上档次的产品。

管理纺织业的有很多机构,纺织局算是其中最大的部门之一。

有童贯的手令,再加上有童路的带领,除了皇宫等几个少数的地方之外,武大一行人可以说是畅通无阻。

童路本来是不想来的,毕竟他上次被武大给阴了,直接给放倒了,尤其是最近马桶已经送到童府,童路得知当日武大把他揍晕的时候用的那玩意,是人们用的马桶之后,更是对武大恨之入骨。

但是,在童贯对他一阵破口大骂之后,童路万般无奈之下,只能领命带武大来纺织局。

武大心知童贯是想调解缓和二人之间的冲突,自然也不会绷着,给童路童大少爷道了歉,又保证完事之后一定请童路去醉仙居乐呵乐呵,童路这才不情不愿的不再抻着拿捏架子了。

童路身为童贯的二儿子,是整个大宋背景最大的纨绔子弟之一,在汴京当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纺织局当然不敢藏着掖着,直接带武大等人来了“文绣院”。

文绣院是官营的染院,乃是宋徽宗崇宁三年(公元1104)成立,专营刺绣,刺工300人。

文绣院除了刺绣之外,还有两个与纺织紧密相关的官营染院,工匠613人,分工很细。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整个开封府,官营的纺织印染等工匠大约一共才有2200多人,文绣院大约独自占了1000人,自可见去规模之大。

由于背景足够强大,所以文绣院的纺织工具和技术在当时都是独占鳌头的,唐代的脚踏纺车,在这里得到了广泛应用。

有童路以及纺织局的官员带路,文绣院的执事不敢马虎,在得知了武大的来意之后,直接带武大来观看了最为精致的“精绢”,以及号称天下第一的“东绢”。

精绢这种布料,正反面光滑一致,做工极为精细,但规格太小,尺寸也不适合武大用在塑料大棚上,但武大依旧订了大批,准备送回阳谷,给金莲等人做衣服用;

倒是由单州成武县引进而来,将“薄缣”进一步演化成功的东绢布料,望之若雾,经久耐用,且质优、量大,完全符合武大的要求,成为武大的首选。

这种布料,属于特供产品,大多数都被宋徽宗的后宫,以及朝廷显贵重金买走了,一般的百姓是买不到的。

当然,有童贯童大将军的面子在,纺织局和文绣院连句屁话都没敢说,直接承若武大要多少就给多少。

而且,还是先弱,后给钱,用不了的还可以退货。

武大欣然受之,只能感叹,朝廷有人好办事!

有便宜不赚,那都是王八蛋,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这种事自然无需多说。

当然,既然赚到了便宜,自然也就该“出血”有所表示了。

武大大手一挥,醉仙居,走起!

……

醉仙居如今在汴京的名声已经越来越大了,当然,没有人知晓,这家酒楼的幕后老板是武大。

按照常理来说,醉仙居的雅间是需要提前预定的,掌柜的极其强硬,据说头几日就连蔡府子弟都在这里栽了面子。

按照常理来说,童路的面子并不比蔡府子弟更大,但醉仙居掌柜的是阳谷县武府的老人,为人机灵,他一看武大来了,虽然没有点破武大的身份,却直接命人开了包间,嘴里头却笑眯眯的说道:“童少爷驾临醉仙居,蓬荜生辉,今日小人做东,请童少爷随意就好。”

童路并不知晓这掌柜的是给武大开的****,还以为是醉仙居故意给他面子,这等于变向的再次落了蔡府的面子,童路心情大爽,连夸掌柜的知趣懂事云云。

武大笑而不语。

今日的饮宴上,童家童路自然是最大的主角,最近名震汴京的武大自然是当之无愧的男二号,纺织局和文绣院的官员执事便心甘情愿的沦落为配角。

虽然由于武大的到来,醉仙居的厨子得到了掌柜的指示,使出了压箱底的功夫,做了一桌当之无愧的“盛宴”,可惜除了武大之外,桌上根本就没人在饭菜上费工夫,一门心思的巴结童路,试图就此与童家扯上一点关系。

醉仙居的酒不是大宋原有的那种清淡如水的冒牌货,全是武氏酿酒坊的美酒,度数不低,一番觥筹交错之后,即使童路酒量惊人,但架不住这些阿谀奉承的官员轮番轰炸,大约只过了一个多时辰,便很快不支,醉眼朦胧。

武大看了看窗外的天色,也该回陈留了,便起身搀扶着童路,拜别诸多官员,出了醉仙居,把童路送上马车,然后长吸了一口气,定了定神,对站在门口拱手相送的醉仙居掌柜略微一颔首,翻身上马,出城而去。

……

武大并不知道,在他离开不久后,明明已经醉的一塌糊涂,躺在马车内美姬怀里不醒人事的童路,突然睁开眼,淡淡说道:

“通知他们,武植已经出城,随时准备动手。”

美姬甜甜的笑了,

“少爷放心,一切都准备好了。”

童路微微一笑,窝在温柔乡里,继续装醉。

(这一章的前半段写的很累,查了很久的资料,毕竟是历史文,我不想凭空就伪造出可以覆盖大棚的布匹,那样太无中生有。当然,我这样做也可能吃力不讨好,如若书友们不喜,可以一掠而过,直接阅读剧情即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