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 > 第27章 心腹嫡系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 第27章 心腹嫡系

作者:浪浪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5: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童英出身将门,从小耳濡目染,对军士训练之法知之甚详,何况他自身参军也已多年,眼光是极为独到的。

刚才他将武大设置的这些训练科目挨个走了一遍,深知这是一门极为难得的炼体之法,只要使用得当,培养大批精兵绝对不在话下,到时攻城略地无所不能,穿山越林如履平地,天下还有何处不能去得?

西门庆面如土色,他刚刚叫嚣着这套训练之法无用,童英就喊着无论多少银钱他童家都要了,注意,他说的是童家,而不是他自己,这意味着他认为凭自己的实力买不起,打算找父亲求援,这完全是志在必得的架势啊。

武大没有说话,就这么笑眯眯的看着西门庆。

西门庆在恍惚之间似乎听到了“啪啪啪”的声音,不要误会这是某种**-秽的喘息,这是很正宗的抽脸声。

武松捧腹大笑,童英哑然失笑,西门庆的脸变成了猪肝色。

路漫漫其修远兮,西门庆还没上升到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境界,还需要努力啊。

武大不再调侃西门庆,转而对童英说道:“你应该能看的出来,这炼体之法还不够完善。”

童英郑重点头,“所以我知道我买不起,等你弄完,我立刻去八百里加急禀明父亲。”

武大沉吟了许久,派人准备了两个五公斤左右的沙袋,递给童英。

童英眼睛一亮,若有所思。

片刻后,他很自觉的绑在腿上,把刚才那些科目重新走了一遍。

一次性走完后,即使以童英的体魄也难免有些气喘,但他却神采奕奕,看着武大的眼神极为炙热。

武松也走了一圈,深吸了一口气,说:“的确是好法子!”

童家是将门勋贵,最重军功;

要得军功,很明显就需要精悍的军卒,而武大这个炼体之法,给了童英批量获确卒的希望。

武大最终还是没跟童英要银子,他只是希望能借用童英这个场地,秘密训练一批自己的嫡系心腹。

童英大喜,连夜写信将这一切秘密告知父亲童贯,请他父亲迅速送五百绝对忠于童家的军卒过来进行特殊训练。

武大没有再在军营里停留,让武松和西门庆去挑选绝对信得过的护院,送进军营特训,又亲自写了一封密函命人秘密送给晁盖,相信晁盖自有分寸。

几天的时间,小小的阳谷县风云变幻,一股紧张的气息再次悄悄弥漫整个阳谷县城,知县大人百思不得其解,只能隐隐猜到这一切似乎又与武大有关,但如今的武大已经强势崛起,不但有童家支持,又有勋位在身,他一个小小的知县已经无从过问,只能默然叹息。

武大奔走于阳谷县城,不止挑选了护院,又收留了大量十几岁的孤儿,接受武松授艺的同时,隔天就要进入军营进行特训,周而复始。

西门庆已经忙的不可开交,上次童贯赏给武大的院落收拾的差不多了,他要按照武大的要求再添加进去一些秘密的东西,同时由金莲执掌的武氏酒楼即将开张,他也要去帮忙,而制盐坊与酿酒坊的运作也离不开他的奔走牵线。

武大、武松、西门庆,三人组成了完美的铁三角,各司其职,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悄悄进行着。

……

西北,童府。

童贯童大将军端坐在演武场上,眉头紧皱。

八百里加急的书信已经收到了数日,但他依旧拿不定主意,到底是应该直接将那被童英吹嘘的神乎其神的炼体之法直接占为己有,还是应该按照童英的要求循序渐进。

不得不承认,童英很了解他父亲贪得无厌的性子,他在书信的末尾坦言承认了自己之所以回阳谷就是因为看重武大,他说他认为武大日后能够发挥的作用绝不仅限于此,希望父亲可以三思后行。

这话说的很无礼,但童贯却很受用。

他的其他几个儿子,虽然不能说全都不成器,但没有一个敢跟他这样单刀直入谏言的。

唯有童英,自从在阳谷遇到武大后,似乎发生了某些不可思议的变化。

想起武大来,童贯的眉头皱的愈发的紧了。

他派人仔细调查过武大,武大这个人一直默默无闻,甚至之前混的并不如意,受尽欺辱,如若不然他也不会搬家至阳谷县,可自从武大去了阳谷县,便一发不可收拾,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非常值得耐人寻味。

当然,即使他想破了脑袋也绝对想不到武大是穿越来的,他最终只能单纯的认为武大应该是得到了某位避世不出的高人指点。

“真是好花都让猪拱了……”

童贯摇了摇头,命副将拿着自己的手令,去骁骑营挑选了五百悍卒,秘密送往阳谷县,并,提升武大为从七品武骑尉。

武大的官职自从八品,跳过正八品这个大门槛直接升职为从七品,当可谓奇葩。

……

又是三日后,恰逢立春,万物苏醒,武氏酒楼正式开张。

如今的武大莫说在阳谷县,就算在整个山东地区也绝对算得上是名人了,达官贵人还矜持一些,大多数只派了府里的管家前来贺礼,但那些从武氏酿酒坊以及武氏制盐坊拿货的商人可就没那些讲究了,纷纷涌入阳谷县城,亲自登门祝贺,一时间阳谷县车水马龙,络绎不绝。

武氏酒楼的门脸极大,上下分四层,装修的极为华丽,气势恢宏,一楼大厅,二楼单间,三楼贵宾,四楼不对外开放,仅供内部使用。

北宋商人也算开了眼了,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酒楼居然还有不对外开放这一说。

辰时三刻,良辰吉时已到,鞭炮齐鸣,锣鼓喧天。

知县大人屈尊亲自驾临,剪断了长长的红绸,武大美名曰“剪彩”,相信这一陋习很快就会风靡整个阳谷。

待众人走进酒楼,方才发现一楼搭建了一个巨大的戏台子。

武大呵呵一笑,淡淡说道:“怡翠姑娘为祝贺本楼开张大吉,特意献曲一首,故刚刚搭了戏台子。”

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怡翠楼怡翠姑娘从不亲自待客,这武大居然能请动她前来奏曲,果真是好大的面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