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六零:我带弟弟妹妹奔小康 > 第111章 订报纸期刊,钢铁厂做出决定

“六哥,今天这么早就回来了呀......啊,这么多书和报纸!”

下午三点半左右,陈国泰推着自行车刚进院子,望眼欲穿的七弟和七妹马上就迎了上来,接着就因为看到满满一背篓的书和报纸而发出由衷的欢呼声。

“嗯,这么多书报,够咱们看很长时间了。”

陈国泰见七弟和七妹现在都如此喜欢学习文字知识,心里也非常欢喜。

中午离开唐局长家之后,他去书店买新书很顺利,去废品站收废书也很顺利。

之前他送给县城废品站老头的几个野鸡蛋起到了极大的作用。那老头专门留下了重达一百多斤的报纸和各种期刊以及连环画,等着陈国泰去买。

而且以后他会一直给陈国泰留下这些东西。

在废品站几乎没有耽搁时间,与‘黑市’代理人交易也没有耽误时间,所以陈国泰今天才回来得如此早。

“六哥,刚才二堂伯叫人来给你传话,说公社的邮递员开始收定明年的报纸期刊。邮递员会在队部等到四点钟。如果你四点钟还不去,他就要回公社。你就只能自己去公社邮局办理。”

陈国泰在堂屋前面卸背篓时,七弟对他说道。

“行,我马上就去。”

陈国泰点了点头,双手端着背篓走进堂屋,然后转身就往队部赶。

七弟和七妹则是喜滋滋地将一样一样的书报从背篓里拿出来归类放好。

这段时间他们被陈国泰押着复习以前的课本和看各种报纸期刊,精神世界得到极大的充实之余,也都深深地喜欢上了学习和阅读。

“大队长同志,你说的那个要订好几种期刊的社员怎么还不来?”

队部办公室里,一位身穿邮递员工作服的三十多岁汉子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问陈定本道。

“武同志不要这么急嘛。反正我们这里已经是你送信的最后一站,回去公社也是等着下班。麻烦你再等一小会。要是四点钟那小子还不来,我就叫他明天自己去公社邮局。”陈定本和蔼地说道。

陈定本已经被动地与陈国泰‘合作’了好几次,现在近乎是一条船上的人,不能不把陈国泰给他交代的事情放在心上。

“二堂伯,我来了。”

陈定本话音刚落,陈国泰就站在了队部办公室门口。

“哈哈,已经等了你差不多10分钟了。快进来。这位就是邮递员武同志,你要定什么期刊,他马上就给你办理。”

陈定本微松一口气,笑着说道。

“武同志你好,我叫陈国泰。之前劳你久等。这是我要订的明年期刊。”

陈国泰向武同志友好地点了点头,拿出一张纸条递了过去。

“这么多?”

武同志第一眼就看到纸条上写满了字,还没有看清楚到底是什么内容,就首先吃了一惊,将陈国泰仔细地打量了一下。

现在的农村人可基本没有花钱定期刊的习惯。

红星公社有五个大队四十多个生产队,基本上只有生产队花钱订了必须订的《人民日报》。

少少的二三十户订了期刊的人家,不是干部家庭,就是注重教育且家境比较好的农户。

眼下这个穿着军装显得英武不凡却又稚气未脱的陈国泰却又是何方神圣?

一边动着心思,武同志一边开始仔细观看陈国泰要订的是哪些期刊。

“人民日报?你要私人订人民日报?”

第一个名字就让武同志感到有点不可思议。

《人民日报》每天都会发行。虽然一份只有三分钱,但是一年下来也有11元。

就连很多生产队出这笔钱都感到肉疼,陈国泰却要自己出。

“老六,你怎么连《人民日报》都要订?你想看报的话,到这里来看不就行了。队部和大队部可是有两份。”陈定本也诧异地说道。

“二堂伯,我主要是想把报纸留在自己身边时时观摩体会上面传达下来的政策和动向。队部和大队部的报纸我是肯定不能带回家的。”

陈国泰笑了笑,简单地解释了一句。

“随你吧。反正你也不缺钱。”陈定本无奈地摇摇头。

“行吧,人民日报我给你记下。我看看其它还有什么?《幼儿画报》,《小学生》,《中学生》,《少年文艺》、《花国国家地理》,《花国机械工程》......乖乖,算上人民日报一共竟然有12种!我说陈国泰同志,你这是打算在陈家村开图书馆吗?”

武同志迅速看完,深感讶异。

陈定本也以一副看败家子的神色看着陈国泰。

“武同志,伟大的教员同志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年轻人的知识面越广,将来就越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越多的贡献。”

陈国泰不想多解释,直接唱高调。

“呃,好吧,我给你核算总价并开票。”

武同志默然半晌,随即进入工作状态。

......

“处长同志,我想到了给职工们增加粮食供应的好办法了。”

曾广生在后勤处处长办公室里终于等到古川雄处长回来,

“哦?说说看?”

神色有点疲惫的古川雄眼睛一亮,很是期待。

现在的生活物资供应紧张到了极点,钢铁厂有钱有票却不知道去哪里买东西。

古川雄刚刚才挨了书记和厂长一顿批,心里极为无奈。

这时候他急切地希望曾广生没有骗他,真的想到了办法。

“处长同志,我的想法是这样的,两年前各个公社不是都把他们炼出来的废铁拖到我们厂里堆积起来了吗......咱们制作铁锅没有任何技术难度,也不需要计划委员会批准和支持......这批废铁至少可以制作出6000口目前农村最为急需的铸铁锅,可以换回四五十万斤主粮或者将近两百万斤杂粮。这足以支撑我们厂渡过眼下这段最为艰难的日子。”

曾广生一股脑地把办法全部说了出来。

“哈,没看出来广生你小子真的有两下子啊。不对,这个钻政策空子的办法绝对不会是你的脑子能够想出来。老实交代,是你家里哪个长辈帮你出的主意?”

古川雄听完之后眼神大亮,随即又怀疑地对曾广生说道。

“报告处长同志,这个主意的确不是我自己想出来,同时也不是家里人帮忙。是我爱人的叔叔认下的一门干亲......”

曾广生略略迟疑了一下,马上仔仔细细地把陈国泰交代出来。

包括陈国泰是怎样与唐家人搭上线,后来又是怎样给唐家带来源源不断的丰富物资,所以一切都没有丝毫隐瞒。

他现在对陈国泰非常欣赏,心里产生了让陈国泰进入钢铁厂工作的想法。

眼下就是让陈国泰进入厂里高层领导视线的最好时机。

“那个叫陈国泰的少年人真的有如此大的本事?脑子又那么灵活?并且他的文凭也还可以?果真如此的话,倒也的确算是一个人才。”

古川雄摩挲着下巴若有所思。

“你小子先在这里等一会。我去找书记同志和厂长同志商量一下,看这事要如何操作。如果真成了,记你一个大功。”

古川雄紧接着站起来,急匆匆地走出办公室。

曾广生就安稳地坐在那里喝起了茶水。

他笃定这事必然能成。

果然,不过才七八分钟,古川雄满脸喜色地走了回来。

“广生,书记和厂长都同意这样做。只不过在具体操作上不会像你建议的那样。铁锅制造出来之后,你们采购科直接与各个公社的领导洽谈。我们的铁锅不要工业票,并且价钱低于国家牌价,让他们拿他们仓库里的储备粮来进行交易。他们拿到铁锅之后,自己去农民手里换更多的粮食......”

古川雄高兴地宣布了高层决定。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